朱佑極凝視著手中的奏本,心中波濤洶湧。
片刻之後,漸漸冷靜下來,歎了口氣,無奈道:“哎,如今便是心有怒火,也無處發泄了!”
萬通疑惑地問道:“太子,此言何意?”
朱佑極緩緩道來:“大明如今處處烽煙四起。
河南承休王叛亂,本宮已派保國公朱永率三萬飛熊衛前去平叛。
福建亦有叛亂,汪直領羽林、龍武、天策三衛,六萬精銳正前往鎮壓;而西南的安南、西北哈密皆失,大明已無餘力再顧遼東!”
指揮使萬通聞後,深感讚同,方才隻顧怒氣衝衝,未曾細思。
大明已然雙線作戰,若再與遼東開戰,便是三線作戰,局勢危急。
萬通疑慮道:
“僅憑三萬飛熊衛,能否平定叛亂?”
朱佑極胸有成竹:“應無大礙,河南省地勢平坦,騎兵突進無阻,飛熊衛作為重裝鐵甲騎兵,戰力超群。
反觀承休王麾下叛軍,多為烏合之眾,少數兵馬司之兵,怎敵鐵甲騎兵?甚至本宮覺得,此次派老成持重的保國公去,真乃大材小用!”
萬通聽後,心中大石終於落地。
朱佑極輕聲道:“舅舅,您先退下吧。”
萬通行禮告退,朱佑極隨即決斷:
“我們即刻前往乾清宮!”
很快,朱佑極領著梁芳等人。
步至乾清宮的門前。
他輕輕推開門扉,隻見父皇正安然躺在暖閣的錦榻上休憩,成化帝朱見深聽見動靜,睜開眼望向朱佑極,問道:“極兒,怎麽突然來了?”
朱佑極笑答:
“難道兒臣無事便不能來看看父皇嗎?”
朱見深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你這小子,無事不登乾清宮,說吧,究竟何事?”
朱佑極隨手拿起桌上的茶杯,輕嗅其香,見是茶水,便輕啜一口,隨後緩緩言道:
“確有要事,且容兒臣一一稟明。”
朱見深聞言,坐直了身子,神色凝重地問道:“說吧,何事?”
朱佑極正色道:“其一,東廠如今形同虛設,必須設法整頓,不可任其荒廢!”
朱見深點了點頭,歎道:
“此事朕亦心知肚明,當初朕重設西廠,正是因為東廠已被文人滲透得太深,清查與更換人選需耗時良久,短時間難以重用。
朕當年急於求成,這才組建了西廠,如今時間充裕,你可有合適的人選來治理東廠?”
朱佑極思索片刻,答道:
“兒臣手下就三大信任太監,分別為:內官監掌印梁芳、神宮監劉瑾、禦馬監汪直。
汪直在南方平叛,梁芳又在身旁。
所以兒臣認為,可將西廠廠督與東廠廠督對調,西廠廠督劉瑾近期並無要務,而汪直待他平定南方後,兒臣欲遣其前往邊鎮督軍。
如此一來,尚銘便無暇兼顧東廠。”
朱見深聞言,眉頭微皺:“這劉瑾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你確定他能勝任此任?”
朱佑極信心滿滿地迴道:“兒臣確信無疑!”
朱見深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此事雖艱難繁瑣,但若能成功,朕定當重重獎賞於他!”
朱佑極對劉瑾充滿信心,畢竟劉瑾乃曆史上八虎之首的太監,其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朱佑極麾下三大太監各司其職:汪直掌管軍隊,梁芳主管內帑,劉瑾則負責壓製文官,皆是依據其特長精心安排。
朱見深問道:“還有其他要事嗎?”
朱佑極沉吟片刻,繼續說道:
“最為關鍵的還有兩件事。
一是遼東女真中的愛新覺羅部落,竟已建國稱帝,國號大清。
二是祖母的兩位弟弟,與東林黨勾結,甚至參與謀害兒臣的計劃,此事乃懷寧侯孫輔所揭發,祖母也出手相助了!”
朱見深聽聞此言,眼眸猛地睜大,驚疑道:
“那遼東女真,即便再如何強大。
又怎敢妄自稱帝?”
朱佑極神色凝重,接道:“據遼東總兵府的奏報,他們竟還擁有了火炮。
父皇,兒臣著實好奇。
這些女真人究竟從何處得來的火器?”
朱見深冷哼一聲:
“這還用問,定是那些武將與文官狼狽為奸,想來與孫輔那廝也脫不了幹係!”
朱佑極讚同道:“還有蒙古那邊的劉姓軍師,這些年我們屢遭挫敗,皆因此人,身為漢人,卻不為大明所用,真是可惜可歎!”
朱見深沉聲道:“對於此類人,應廣布眼線,一旦確認其不能為大明所用,便需先發製人,斬草除根。
至於遼東大清,暫且擱置。
他們定會按捺不住,先行出擊!”
朱佑極疑惑地問道:“父皇的意思是。
他會主動來攻打撫順等關隘嗎?”
朱見深微微搖頭,道:“怎麽可能?
我大明的遼東之地有十萬精兵。
未去攻打他們已是恩賜,朕所言,乃是他們或會南下侵擾朝鮮。
若真如此,我們大可坐山觀虎鬥,待他們鷸蚌相爭,最後得利的自然是我們!”
朱佑極聞言,不禁豎起大拇指,笑道:
“薑還是老的辣,父皇真英明!”
然而,朱佑極心中卻藏著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這個計劃在他腦海中生根發芽,讓他暫時按捺住了消滅大清的衝動。
他打算將大清的價值完全榨幹,再行滅之。
朱見深接著說道:“至於那周氏兄弟,你隨朕一同前往長樂宮,聽聽他們有何說辭。
但切記,不可重罰,隻需稍加震懾即可。
畢竟,看在你祖母的情麵上,放過那兩兄弟,但讓他們賠些錢財,出點血,還是必要的。”
朱佑極微微一笑,恭敬地迴道:
“兒臣明白了!”
對於父皇要維護祖母的決定,朱佑極深表理解,抄家滅族之事,確實不適合皇家,不然,皇帝自身也難免其咎。
這一點,朱佑極早已看透。
這時,梁芳手捧一份奏本,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畢恭畢敬地呈上,道:“陛下。
這是安東都護府緊急傳迴的奏本!”
太子朱佑極眉頭微蹙,心中暗自嘀咕:
“莫非,又是些什麽不祥之兆?”
成化帝沒興趣看,朱佑極隻好緩緩接過奏本,輕輕翻開,隻一眼,便如遭雷擊,整個人猛地一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父……父皇。
我們大明,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財富!”
成化帝朱見深聞言,目光銳利地望向朱佑極,問道:“多少財富,能讓你如此激動?”
片刻之後,漸漸冷靜下來,歎了口氣,無奈道:“哎,如今便是心有怒火,也無處發泄了!”
萬通疑惑地問道:“太子,此言何意?”
朱佑極緩緩道來:“大明如今處處烽煙四起。
河南承休王叛亂,本宮已派保國公朱永率三萬飛熊衛前去平叛。
福建亦有叛亂,汪直領羽林、龍武、天策三衛,六萬精銳正前往鎮壓;而西南的安南、西北哈密皆失,大明已無餘力再顧遼東!”
指揮使萬通聞後,深感讚同,方才隻顧怒氣衝衝,未曾細思。
大明已然雙線作戰,若再與遼東開戰,便是三線作戰,局勢危急。
萬通疑慮道:
“僅憑三萬飛熊衛,能否平定叛亂?”
朱佑極胸有成竹:“應無大礙,河南省地勢平坦,騎兵突進無阻,飛熊衛作為重裝鐵甲騎兵,戰力超群。
反觀承休王麾下叛軍,多為烏合之眾,少數兵馬司之兵,怎敵鐵甲騎兵?甚至本宮覺得,此次派老成持重的保國公去,真乃大材小用!”
萬通聽後,心中大石終於落地。
朱佑極輕聲道:“舅舅,您先退下吧。”
萬通行禮告退,朱佑極隨即決斷:
“我們即刻前往乾清宮!”
很快,朱佑極領著梁芳等人。
步至乾清宮的門前。
他輕輕推開門扉,隻見父皇正安然躺在暖閣的錦榻上休憩,成化帝朱見深聽見動靜,睜開眼望向朱佑極,問道:“極兒,怎麽突然來了?”
朱佑極笑答:
“難道兒臣無事便不能來看看父皇嗎?”
朱見深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你這小子,無事不登乾清宮,說吧,究竟何事?”
朱佑極隨手拿起桌上的茶杯,輕嗅其香,見是茶水,便輕啜一口,隨後緩緩言道:
“確有要事,且容兒臣一一稟明。”
朱見深聞言,坐直了身子,神色凝重地問道:“說吧,何事?”
朱佑極正色道:“其一,東廠如今形同虛設,必須設法整頓,不可任其荒廢!”
朱見深點了點頭,歎道:
“此事朕亦心知肚明,當初朕重設西廠,正是因為東廠已被文人滲透得太深,清查與更換人選需耗時良久,短時間難以重用。
朕當年急於求成,這才組建了西廠,如今時間充裕,你可有合適的人選來治理東廠?”
朱佑極思索片刻,答道:
“兒臣手下就三大信任太監,分別為:內官監掌印梁芳、神宮監劉瑾、禦馬監汪直。
汪直在南方平叛,梁芳又在身旁。
所以兒臣認為,可將西廠廠督與東廠廠督對調,西廠廠督劉瑾近期並無要務,而汪直待他平定南方後,兒臣欲遣其前往邊鎮督軍。
如此一來,尚銘便無暇兼顧東廠。”
朱見深聞言,眉頭微皺:“這劉瑾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你確定他能勝任此任?”
朱佑極信心滿滿地迴道:“兒臣確信無疑!”
朱見深沉吟片刻,終是點頭應允:“此事雖艱難繁瑣,但若能成功,朕定當重重獎賞於他!”
朱佑極對劉瑾充滿信心,畢竟劉瑾乃曆史上八虎之首的太監,其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朱佑極麾下三大太監各司其職:汪直掌管軍隊,梁芳主管內帑,劉瑾則負責壓製文官,皆是依據其特長精心安排。
朱見深問道:“還有其他要事嗎?”
朱佑極沉吟片刻,繼續說道:
“最為關鍵的還有兩件事。
一是遼東女真中的愛新覺羅部落,竟已建國稱帝,國號大清。
二是祖母的兩位弟弟,與東林黨勾結,甚至參與謀害兒臣的計劃,此事乃懷寧侯孫輔所揭發,祖母也出手相助了!”
朱見深聽聞此言,眼眸猛地睜大,驚疑道:
“那遼東女真,即便再如何強大。
又怎敢妄自稱帝?”
朱佑極神色凝重,接道:“據遼東總兵府的奏報,他們竟還擁有了火炮。
父皇,兒臣著實好奇。
這些女真人究竟從何處得來的火器?”
朱見深冷哼一聲:
“這還用問,定是那些武將與文官狼狽為奸,想來與孫輔那廝也脫不了幹係!”
朱佑極讚同道:“還有蒙古那邊的劉姓軍師,這些年我們屢遭挫敗,皆因此人,身為漢人,卻不為大明所用,真是可惜可歎!”
朱見深沉聲道:“對於此類人,應廣布眼線,一旦確認其不能為大明所用,便需先發製人,斬草除根。
至於遼東大清,暫且擱置。
他們定會按捺不住,先行出擊!”
朱佑極疑惑地問道:“父皇的意思是。
他會主動來攻打撫順等關隘嗎?”
朱見深微微搖頭,道:“怎麽可能?
我大明的遼東之地有十萬精兵。
未去攻打他們已是恩賜,朕所言,乃是他們或會南下侵擾朝鮮。
若真如此,我們大可坐山觀虎鬥,待他們鷸蚌相爭,最後得利的自然是我們!”
朱佑極聞言,不禁豎起大拇指,笑道:
“薑還是老的辣,父皇真英明!”
然而,朱佑極心中卻藏著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這個計劃在他腦海中生根發芽,讓他暫時按捺住了消滅大清的衝動。
他打算將大清的價值完全榨幹,再行滅之。
朱見深接著說道:“至於那周氏兄弟,你隨朕一同前往長樂宮,聽聽他們有何說辭。
但切記,不可重罰,隻需稍加震懾即可。
畢竟,看在你祖母的情麵上,放過那兩兄弟,但讓他們賠些錢財,出點血,還是必要的。”
朱佑極微微一笑,恭敬地迴道:
“兒臣明白了!”
對於父皇要維護祖母的決定,朱佑極深表理解,抄家滅族之事,確實不適合皇家,不然,皇帝自身也難免其咎。
這一點,朱佑極早已看透。
這時,梁芳手捧一份奏本,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畢恭畢敬地呈上,道:“陛下。
這是安東都護府緊急傳迴的奏本!”
太子朱佑極眉頭微蹙,心中暗自嘀咕:
“莫非,又是些什麽不祥之兆?”
成化帝沒興趣看,朱佑極隻好緩緩接過奏本,輕輕翻開,隻一眼,便如遭雷擊,整個人猛地一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父……父皇。
我們大明,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財富!”
成化帝朱見深聞言,目光銳利地望向朱佑極,問道:“多少財富,能讓你如此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