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後向珠兒投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珠兒心領神會,立刻示意殿內所有的內侍與宮女退下,整個大殿瞬間變得空曠而寂靜。
慶雲伯周壽顫抖著身軀,爬到太後跟前,淚流滿麵地哀求道:“大姐,你一定要救救我們,我求求你了,再救弟弟一次吧!”
聲音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周太後麵色凝重,緩緩問道:
“說吧,到底是怎麽迴事?”
周壽抽噎著,斷斷續續地述說著:
“內閣首輔劉健、兵部劉大夏以及懷寧侯孫輔,他們三人與我暗中勾結,互通有無。
他們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太子此次定能……所以我才會幫他們幹那些勾當,包括販賣軍火和轉運。”
太後輕輕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這件事,本宮也有所耳聞。
之前你還曾央求本宮助你一臂之力,但本宮當時就告誡過你,此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那些文人政客,最是信不過。
可你們為何偏偏不聽呢?”
周壽悔恨交加,哭訴道:
“弟弟我當時心存僥幸,想著賭上一把。
若成功了,或許能延續周家的榮光。
可誰知這幫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如今懷寧侯孫輔已被抓捕歸案,我幹的那些勾當,他全都知曉,一旦他把我供出來,我就完了!”
太後目光如炬,追問道:“本宮就問你一句,懷寧侯他們,是否掌握著你的確鑿證據?”
周壽仔細迴想了一番,顫抖著說道:“我們時常互通消息,孫輔也曾贈予我大量的金銀珠寶。
所以,證據肯定是有的!”
太後聞言,閉目沉思了片刻,隨後緩緩說道:“那就沒救了!”
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交換了一個絕望的眼神,連忙爬到太後的腳底下,再次痛哭流涕地哀求。
太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歎道:“求本宮也沒用,本宮又如何能救得了你們?
這次陛下對臣子下手極狠。
京城之中已抓捕了數萬人之多!”
周壽愈發絕望,哭喊道:“正因如此,我才急匆匆地趕來求大姐,求大姐一定要救救我,無論讓我做什麽都行!”
太後長歎一聲,語氣中帶著無盡的悲涼:
“不是本宮不願相救,而是本宮自己也已自身難保,況且,若非本宮乃陛下生母,你們這些年又豈會如此囂張跋扈?
當了伯爵還不知足,甚至妄圖晉升侯爵。
真是異想天開!”
周彧也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大姐,最後一次,求你最後一次為我們向陛下求情吧!”
太後猶豫良久,最終緩緩開口:
“這是最後一次了!”
朱佑極步入文華殿,沉思良久。
終是喚來梁芳,沉聲道:
“梁大伴,傳本宮旨意,廢除教坊司之陋習,日後罪臣之女可貶入教坊司。
但教坊司是教人悔過,向善,禮儀和樂器,不是讓罪臣之女伺候大臣。
若他們有非分之想,便去窯子解決,休要將邪念伸向教坊司,違者嚴懲不貸!”
梁芳恭敬迴道:“奴婢遵旨。”
朱佑極又問:“後宮可有消息傳來?”
梁芳答道:“王敬方才稟報,慶雲伯與長寧伯神色匆匆,急入長樂宮。
似有大事發生,緣由尚不明朗。”
朱佑極聞言,微微頷首。
“派人盯緊他們,探明其動向!”
梁芳行至朱佑極肩側,緩緩為其揉肩捶背。
朱佑極閉目凝神,歎道:
“本想外出散心,不料好心情盡毀。
這些年,翻閱他們的奏本,無不言及自身勞苦,乃至無暇用餐,可一旦踏出宮門,所見皆是他們花天酒地之景!”
梁芳輕聲附和:“這些文官皆是如此。
在君上麵前訴苦不迭,一旦得空。
便相互勾結,終日享樂。”
朱佑極點頭讚同:“確是如此,這一點上,他們遠不及你們忠誠勤勉。
你們好歹還在本宮眼皮子底下,本宮尚能知曉你們每日所為,可他們卻無從得知!”
言罷,少監王敬緩緩走近。
在梁芳耳畔低語了幾句。
梁芳生怕驚擾了即將入睡的朱佑極,遂示意王敬退下,朱佑極亦有所察覺,輕聲問道:
“何事?”
梁芳躬身答道:“主子,指揮使萬通求見。”
朱佑極慵懶地伸了個懶腰,吩咐道:
“讓他進來。”
萬通步入,躬身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朱佑極關切地問道:“舅舅,審訊可有進展?”
萬通神色凝重,答道:“確有進展,懷寧侯孫輔終是難承酷刑, 將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二人揪出,並揚言家中握有他們的罪證。
臣在前來途中,特地搜查了他們的府邸,果然發現了確鑿的罪證。
且早年太後也曾暗中支持!”
萬通鄭重地將手中的罪證冊子交予梁芳,再由梁芳轉呈給朱佑極。
朱佑極翻開冊子,細細審視,勃然大怒:
“他們竟敢私售火器與大量金銀給遼東女真?”
萬通連忙迴應:“正是因此,此事牽涉周太後,臣不得不火速前來,向太子殿下稟報!”
朱佑極雖怒,卻忍下來,沉吟片刻,終緩緩言道:“嗯,關於周太後與周氏兄弟之事,確需盡早稟報,雖本宮現今手握重權,然麵對太後,本宮亦無可奈何,此關乎孝道,且她乃本宮祖母。
本宮稍後便去麵見父皇。
此事唯有他能定奪!”
指揮使萬通聞言,深表讚同。
周太後之事,令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萬通堪稱大明開國以來,權勢最盛之錦衣衛指揮使,身為親政太子之舅,其姐又為受寵之皇後,這世間幾乎無人是他不敢捉拿的。
唯獨這周太後,卻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此刻,一名內侍手舉奏本。
大步流星而入,隨即跪地道:
“太子,遼東總兵府八百裏加急奏報!”
朱佑極接過奏本,匆匆一瞥,隨即怒摔於地,怒斥道:“區區一個遼東女真。
竟膽敢稱帝建國,這是向天借了狗膽!”
萬通瞥了一眼奏本,毅然進言:“臣懇請太子即刻發兵,蕩平這所謂的大清國!”
朱佑極未曾料到,這群女真人竟如此膽大包天,曆經兩次成化犁庭之屠,仍敢肆意妄為,甚至建立大清國。
難道,本宮能讓爾等入關?
再者是將本宮比作崇禎?
還是把父皇比做萬曆帝?
慶雲伯周壽顫抖著身軀,爬到太後跟前,淚流滿麵地哀求道:“大姐,你一定要救救我們,我求求你了,再救弟弟一次吧!”
聲音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周太後麵色凝重,緩緩問道:
“說吧,到底是怎麽迴事?”
周壽抽噎著,斷斷續續地述說著:
“內閣首輔劉健、兵部劉大夏以及懷寧侯孫輔,他們三人與我暗中勾結,互通有無。
他們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太子此次定能……所以我才會幫他們幹那些勾當,包括販賣軍火和轉運。”
太後輕輕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這件事,本宮也有所耳聞。
之前你還曾央求本宮助你一臂之力,但本宮當時就告誡過你,此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那些文人政客,最是信不過。
可你們為何偏偏不聽呢?”
周壽悔恨交加,哭訴道:
“弟弟我當時心存僥幸,想著賭上一把。
若成功了,或許能延續周家的榮光。
可誰知這幫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如今懷寧侯孫輔已被抓捕歸案,我幹的那些勾當,他全都知曉,一旦他把我供出來,我就完了!”
太後目光如炬,追問道:“本宮就問你一句,懷寧侯他們,是否掌握著你的確鑿證據?”
周壽仔細迴想了一番,顫抖著說道:“我們時常互通消息,孫輔也曾贈予我大量的金銀珠寶。
所以,證據肯定是有的!”
太後聞言,閉目沉思了片刻,隨後緩緩說道:“那就沒救了!”
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交換了一個絕望的眼神,連忙爬到太後的腳底下,再次痛哭流涕地哀求。
太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歎道:“求本宮也沒用,本宮又如何能救得了你們?
這次陛下對臣子下手極狠。
京城之中已抓捕了數萬人之多!”
周壽愈發絕望,哭喊道:“正因如此,我才急匆匆地趕來求大姐,求大姐一定要救救我,無論讓我做什麽都行!”
太後長歎一聲,語氣中帶著無盡的悲涼:
“不是本宮不願相救,而是本宮自己也已自身難保,況且,若非本宮乃陛下生母,你們這些年又豈會如此囂張跋扈?
當了伯爵還不知足,甚至妄圖晉升侯爵。
真是異想天開!”
周彧也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大姐,最後一次,求你最後一次為我們向陛下求情吧!”
太後猶豫良久,最終緩緩開口:
“這是最後一次了!”
朱佑極步入文華殿,沉思良久。
終是喚來梁芳,沉聲道:
“梁大伴,傳本宮旨意,廢除教坊司之陋習,日後罪臣之女可貶入教坊司。
但教坊司是教人悔過,向善,禮儀和樂器,不是讓罪臣之女伺候大臣。
若他們有非分之想,便去窯子解決,休要將邪念伸向教坊司,違者嚴懲不貸!”
梁芳恭敬迴道:“奴婢遵旨。”
朱佑極又問:“後宮可有消息傳來?”
梁芳答道:“王敬方才稟報,慶雲伯與長寧伯神色匆匆,急入長樂宮。
似有大事發生,緣由尚不明朗。”
朱佑極聞言,微微頷首。
“派人盯緊他們,探明其動向!”
梁芳行至朱佑極肩側,緩緩為其揉肩捶背。
朱佑極閉目凝神,歎道:
“本想外出散心,不料好心情盡毀。
這些年,翻閱他們的奏本,無不言及自身勞苦,乃至無暇用餐,可一旦踏出宮門,所見皆是他們花天酒地之景!”
梁芳輕聲附和:“這些文官皆是如此。
在君上麵前訴苦不迭,一旦得空。
便相互勾結,終日享樂。”
朱佑極點頭讚同:“確是如此,這一點上,他們遠不及你們忠誠勤勉。
你們好歹還在本宮眼皮子底下,本宮尚能知曉你們每日所為,可他們卻無從得知!”
言罷,少監王敬緩緩走近。
在梁芳耳畔低語了幾句。
梁芳生怕驚擾了即將入睡的朱佑極,遂示意王敬退下,朱佑極亦有所察覺,輕聲問道:
“何事?”
梁芳躬身答道:“主子,指揮使萬通求見。”
朱佑極慵懶地伸了個懶腰,吩咐道:
“讓他進來。”
萬通步入,躬身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朱佑極關切地問道:“舅舅,審訊可有進展?”
萬通神色凝重,答道:“確有進展,懷寧侯孫輔終是難承酷刑, 將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二人揪出,並揚言家中握有他們的罪證。
臣在前來途中,特地搜查了他們的府邸,果然發現了確鑿的罪證。
且早年太後也曾暗中支持!”
萬通鄭重地將手中的罪證冊子交予梁芳,再由梁芳轉呈給朱佑極。
朱佑極翻開冊子,細細審視,勃然大怒:
“他們竟敢私售火器與大量金銀給遼東女真?”
萬通連忙迴應:“正是因此,此事牽涉周太後,臣不得不火速前來,向太子殿下稟報!”
朱佑極雖怒,卻忍下來,沉吟片刻,終緩緩言道:“嗯,關於周太後與周氏兄弟之事,確需盡早稟報,雖本宮現今手握重權,然麵對太後,本宮亦無可奈何,此關乎孝道,且她乃本宮祖母。
本宮稍後便去麵見父皇。
此事唯有他能定奪!”
指揮使萬通聞言,深表讚同。
周太後之事,令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萬通堪稱大明開國以來,權勢最盛之錦衣衛指揮使,身為親政太子之舅,其姐又為受寵之皇後,這世間幾乎無人是他不敢捉拿的。
唯獨這周太後,卻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此刻,一名內侍手舉奏本。
大步流星而入,隨即跪地道:
“太子,遼東總兵府八百裏加急奏報!”
朱佑極接過奏本,匆匆一瞥,隨即怒摔於地,怒斥道:“區區一個遼東女真。
竟膽敢稱帝建國,這是向天借了狗膽!”
萬通瞥了一眼奏本,毅然進言:“臣懇請太子即刻發兵,蕩平這所謂的大清國!”
朱佑極未曾料到,這群女真人竟如此膽大包天,曆經兩次成化犁庭之屠,仍敢肆意妄為,甚至建立大清國。
難道,本宮能讓爾等入關?
再者是將本宮比作崇禎?
還是把父皇比做萬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