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通風報信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用草草收場來形容組織部門在山南的考察,似乎一點不為過。
李老率領的組織考察組,對汪浩本人好像並沒有太多的考察,反而對汪浩主導的紅色廣場項目有濃厚的興趣。
組織部門詳細了解了項目發生的背景、資金來源與項目建成後的意義。可是在了解之後,卻沒有作任何評價,考察組便要離開了。
汪浩顯然有些失意,甚至表現出來鬱鬱寡歡的神情。
送別李老他們離開山南後,汪浩一迴到辦公室,便將門關上,誰也不願意見了。
陸天明沒去打擾他。汪浩的表現他看在眼裏,他知道汪浩對這次的組織考察,內心不滿意。
其實,組織部門特意來考察一個人,就是在傳遞一個明顯的信號。被考察的對象將要獲得提拔升遷。
汪浩來山南還不滿一年,組織部門就急急忙忙來考察他,這預示著燕京在選拔人才的問題上,腳步加快了許多。
汪浩之所以下來山南,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豐滿他的從政履曆。
以汪浩在燕京的級別,他空降地方完全可以在市一級的政府擔任市長。汪浩這種降低級別擔任基層政府主官的做法,應該就是燕京有意而為之的。
本來,汪浩到基層政府隻要保證沒鬧出大事來,他便會沿著早就設計好的階梯,一級一級往上走。
偏偏汪浩不甘寂寞。他要引人注目,他要營造出來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這才有了紅色紀念廣場的設想。
按汪浩的想法,紅色紀念廣場建成之後,他將廣撒帖子,邀請全國各地來山南瞻仰紅色廣場。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汪浩是紅色基因的堅定擁躉者,也是紅色基因最好的繼承人。
然而,考察組對紅色廣場的建設卻似乎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比如李老,對紅色廣場的建設沒有說過一句讚揚的話。他反而對陸天明淡漠意識形態,立足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做法表示了讚同。
讓汪浩內心焦躁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李老明確表示,在結束山南縣的行程後,他們將啟程前往溫玉所在的正鼎縣。
李老沒有明確說,去正鼎是專程去考察溫玉。但是,背後的意思所有人都能猜得很明白。
畢竟,如果不是為了考察溫玉,李老犯不著千裏迢迢去正鼎看望一個縣委書記。
汪浩與溫玉,同為燕京重點培養對象。
他們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汪浩來了南方的山南縣,溫玉去了北方的正鼎縣。
他們都擔任著一樣的職務,同為縣委書記。
汪浩來的山南縣雖然也是個經濟不怎麽發達的小縣,但比起溫玉所在的北方正鼎小縣,卻要好不少。
有人開玩笑說,山南雖然不發達,但到底還通了南方沿海城市的氣,經濟發展要比北方的正鼎縣勢頭好看許多。至少,山南縣打工的機會就多了許多。
溫玉所在的正鼎縣,是一個典型的貧窮落後的北方小縣。
兩者一比較,汪浩顯然更容易出政績一些。
溫玉從秦老身邊離開後,便進入了燕京培養對象的行列。去了正鼎縣的溫玉,隻給陸天明打過一兩次電話。
兩次通話時間都沒超過三分鍾。溫玉似乎沒有聊工作的興趣,他給陸天明打電話,無非就是噓寒問暖,說幾句寡淡的閑話。
李老臨走時,明確說了將啟程去正鼎縣。陸天明擔心溫玉毫不知情,便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溫玉,我是陸天明。”電話一通,他便自報家門。
“知道。天明,怎麽有時間給我打電話了?”接到電話的溫玉很高興,“有空來我這裏玩,我好好招待你。”
“我也想去啊。但身不由己啊。”陸天明開玩笑說道:“我這裏很忙,等我有空了,一定去溫書記的地盤快活幾天。”
“快活個屁!”溫玉笑罵了一句,“我們北方可不比你們南方。你們南方天天鶯歌燕舞的,我們北方每天還在算計著明天吃什麽糧。”
“不至於吧?”陸天明笑道:“全國一盤棋,南方與北方,也隻是地域上有點區別,政策什麽的,還不都一樣。”
“怎麽能一樣?”溫玉抱怨道:“你們沒錢,還可以賣地。我這裏要缺錢,想賣地都找不到買主。窮著哪。”
陸天明道:“你溫書記有的是辦法弄到錢啊。對了,給你打電話,是有個事想告訴你。”
“說吧,啥事?”溫玉毫不在意地說道:“你想說什麽,都敞開說。”
“燕京組織部的李老,今天啟程去了你那裏。你知道嗎?”陸天明關心地問道:“你有沒有接到過相關的通知?”
“是嗎?”溫玉顯然很意外,“我這裏剛接待過燕京來的人,李老還要來嗎?”
“可以肯定,李老去了你那裏。”陸天明壓低聲說道:“溫玉,你想,這是為什麽?”
溫玉那邊半天沒說話。過了好一會,他突然問道:“你們山南考察的情況怎麽樣?”
陸天明便將李老在山南的行程說了一遍,特意強調說道:“李老重點關注了我們山南的紅色紀念廣場的建設。”
溫玉哦了一聲,沒有多說話,匆匆把電話掛了。
陸天明給溫玉打電話,確實是抱著關心的態度打的。
雖說他們現在聯係很少,但彼此之間都知道對方的一些基本情況。
特別是汪浩,似乎很在意溫玉的一舉一動。
溫玉在正鼎縣的一舉一動,汪浩好像了如指掌。
據說,溫玉在去了正鼎後,一直沒有太多的作為。
溫玉的性格一向給人是穩重和柔弱的印象。他低調得甚至都不像是一個縣委書記。
正鼎縣沒有因為溫玉的到來而有任何的改變。相反,溫玉熱衷於看球賽,抽煙,喝點小酒。他被人詬病是一個不思上進的人。
比起汪浩在山南大張旗鼓,聲勢浩大打造紅色紀念廣場,溫玉似乎碌碌無為。
剛打完電話,石頭便來了。
石頭在哪,似乎永遠都口渴。
他自己拿了杯子接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下去之後,順手抹了一下嘴,便咧開嘴笑道:“陸縣長,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
陸天明瞪他一眼道:“少給我耍套路,有什麽話,快說。”
石頭便嘿嘿笑道:“你交給我的事,有眉目了。”
陸天明聞言,精神一振。
李老率領的組織考察組,對汪浩本人好像並沒有太多的考察,反而對汪浩主導的紅色廣場項目有濃厚的興趣。
組織部門詳細了解了項目發生的背景、資金來源與項目建成後的意義。可是在了解之後,卻沒有作任何評價,考察組便要離開了。
汪浩顯然有些失意,甚至表現出來鬱鬱寡歡的神情。
送別李老他們離開山南後,汪浩一迴到辦公室,便將門關上,誰也不願意見了。
陸天明沒去打擾他。汪浩的表現他看在眼裏,他知道汪浩對這次的組織考察,內心不滿意。
其實,組織部門特意來考察一個人,就是在傳遞一個明顯的信號。被考察的對象將要獲得提拔升遷。
汪浩來山南還不滿一年,組織部門就急急忙忙來考察他,這預示著燕京在選拔人才的問題上,腳步加快了許多。
汪浩之所以下來山南,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豐滿他的從政履曆。
以汪浩在燕京的級別,他空降地方完全可以在市一級的政府擔任市長。汪浩這種降低級別擔任基層政府主官的做法,應該就是燕京有意而為之的。
本來,汪浩到基層政府隻要保證沒鬧出大事來,他便會沿著早就設計好的階梯,一級一級往上走。
偏偏汪浩不甘寂寞。他要引人注目,他要營造出來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這才有了紅色紀念廣場的設想。
按汪浩的想法,紅色紀念廣場建成之後,他將廣撒帖子,邀請全國各地來山南瞻仰紅色廣場。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汪浩是紅色基因的堅定擁躉者,也是紅色基因最好的繼承人。
然而,考察組對紅色廣場的建設卻似乎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比如李老,對紅色廣場的建設沒有說過一句讚揚的話。他反而對陸天明淡漠意識形態,立足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做法表示了讚同。
讓汪浩內心焦躁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李老明確表示,在結束山南縣的行程後,他們將啟程前往溫玉所在的正鼎縣。
李老沒有明確說,去正鼎是專程去考察溫玉。但是,背後的意思所有人都能猜得很明白。
畢竟,如果不是為了考察溫玉,李老犯不著千裏迢迢去正鼎看望一個縣委書記。
汪浩與溫玉,同為燕京重點培養對象。
他們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汪浩來了南方的山南縣,溫玉去了北方的正鼎縣。
他們都擔任著一樣的職務,同為縣委書記。
汪浩來的山南縣雖然也是個經濟不怎麽發達的小縣,但比起溫玉所在的北方正鼎小縣,卻要好不少。
有人開玩笑說,山南雖然不發達,但到底還通了南方沿海城市的氣,經濟發展要比北方的正鼎縣勢頭好看許多。至少,山南縣打工的機會就多了許多。
溫玉所在的正鼎縣,是一個典型的貧窮落後的北方小縣。
兩者一比較,汪浩顯然更容易出政績一些。
溫玉從秦老身邊離開後,便進入了燕京培養對象的行列。去了正鼎縣的溫玉,隻給陸天明打過一兩次電話。
兩次通話時間都沒超過三分鍾。溫玉似乎沒有聊工作的興趣,他給陸天明打電話,無非就是噓寒問暖,說幾句寡淡的閑話。
李老臨走時,明確說了將啟程去正鼎縣。陸天明擔心溫玉毫不知情,便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溫玉,我是陸天明。”電話一通,他便自報家門。
“知道。天明,怎麽有時間給我打電話了?”接到電話的溫玉很高興,“有空來我這裏玩,我好好招待你。”
“我也想去啊。但身不由己啊。”陸天明開玩笑說道:“我這裏很忙,等我有空了,一定去溫書記的地盤快活幾天。”
“快活個屁!”溫玉笑罵了一句,“我們北方可不比你們南方。你們南方天天鶯歌燕舞的,我們北方每天還在算計著明天吃什麽糧。”
“不至於吧?”陸天明笑道:“全國一盤棋,南方與北方,也隻是地域上有點區別,政策什麽的,還不都一樣。”
“怎麽能一樣?”溫玉抱怨道:“你們沒錢,還可以賣地。我這裏要缺錢,想賣地都找不到買主。窮著哪。”
陸天明道:“你溫書記有的是辦法弄到錢啊。對了,給你打電話,是有個事想告訴你。”
“說吧,啥事?”溫玉毫不在意地說道:“你想說什麽,都敞開說。”
“燕京組織部的李老,今天啟程去了你那裏。你知道嗎?”陸天明關心地問道:“你有沒有接到過相關的通知?”
“是嗎?”溫玉顯然很意外,“我這裏剛接待過燕京來的人,李老還要來嗎?”
“可以肯定,李老去了你那裏。”陸天明壓低聲說道:“溫玉,你想,這是為什麽?”
溫玉那邊半天沒說話。過了好一會,他突然問道:“你們山南考察的情況怎麽樣?”
陸天明便將李老在山南的行程說了一遍,特意強調說道:“李老重點關注了我們山南的紅色紀念廣場的建設。”
溫玉哦了一聲,沒有多說話,匆匆把電話掛了。
陸天明給溫玉打電話,確實是抱著關心的態度打的。
雖說他們現在聯係很少,但彼此之間都知道對方的一些基本情況。
特別是汪浩,似乎很在意溫玉的一舉一動。
溫玉在正鼎縣的一舉一動,汪浩好像了如指掌。
據說,溫玉在去了正鼎後,一直沒有太多的作為。
溫玉的性格一向給人是穩重和柔弱的印象。他低調得甚至都不像是一個縣委書記。
正鼎縣沒有因為溫玉的到來而有任何的改變。相反,溫玉熱衷於看球賽,抽煙,喝點小酒。他被人詬病是一個不思上進的人。
比起汪浩在山南大張旗鼓,聲勢浩大打造紅色紀念廣場,溫玉似乎碌碌無為。
剛打完電話,石頭便來了。
石頭在哪,似乎永遠都口渴。
他自己拿了杯子接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下去之後,順手抹了一下嘴,便咧開嘴笑道:“陸縣長,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
陸天明瞪他一眼道:“少給我耍套路,有什麽話,快說。”
石頭便嘿嘿笑道:“你交給我的事,有眉目了。”
陸天明聞言,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