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初時還有些捨不得,讓奴隸日夜不停挖礦希望能多儲一些礦石,甚至冒頓還抱有一絲希望能留住礦洞。


    但兩天後冒頓就失望了。


    因為秦軍的城寨以步步為營的方式一個營寨一個營寨的往前建。


    秦軍既然擅攻守而匈奴在這方麵卻十分原始,那秦軍為什麽不充分利用這一點?


    冒頓憤怒之下也組織過幾次反攻。


    但很遺憾都以失敗告終。


    秦軍的「步步為營」是有步驟且經過仔細考量的。


    往前推進的距離都在一百步左右,且建寨點都位於地形險要之處。


    一百步左右,就意味著其後的營寨可以為新寨提供掩護,這其中尤其是投石機……新型投石機可以調整配重來調整遠近,於是幾乎就是現代的遠程炮火支援。


    隻要新寨打幾個旗號,投石機就將一發發石彈拋了出去,操士甚至連敵人都沒看到就能一次又一次將匈奴擊退。


    冒頓隻能無奈的看著秦軍營寨層層逼近,而匈奴則步步後退。


    然後沒過多久,秦軍營寨的投石機就能砸到礦洞了。


    這也就意味著礦洞被秦軍所控製。


    因為任何時候隻要秦軍願意,就能朝礦洞入口拋射來幾顆石彈,甚至是幾顆「霹靂火球」。


    冒頓無奈的嘆了口氣,就隻得放棄礦洞將人撤走。


    這並不是冒頓心疼那些奴隸的生命,而是這樣下去毫無意義,即便犧牲奴隸的性命也采不到多少礦,這其中甚至還有些奴隸還偷偷跑向秦軍陣營……


    在匈奴這邊反正是死,何不冒死逃向秦軍方向求生?


    這其實也是奴隸製的缺點,狗急了都會跳牆,把人逼上死路……那反叛就是遲早的事。


    冒頓擔心五原一戰的情況再次出現,於是放棄礦洞就是明智的選擇。


    左賢王稽粥建議道:


    「單於,我們現在之所以失利,是因為秦軍搶先占據了製高點。」


    「我們可以探另一處礦,然後先一步占據製高點建寨。」


    冒頓初時也覺得這話有理,但想了想還是搖頭否定了:


    「我們若是占據製高點建寨,能像秦軍一樣將其守住麽?」


    稽粥奇道:


    「秦軍都能守住,匈奴勇士又怎會守不住?」


    冒頓苦笑了一聲。


    也難怪稽粥會這麽說,他隻道匈奴勇士比任何人都勇敢,就連秦軍也不例外。


    所以,秦軍能做到的,匈奴就一定能做得到。


    冒頓不答反問道:


    「如果我們建寨,秦人用三弓床弩、投石機來攻,你該如何應對?」


    稽粥無言以對。


    匈奴沒有三弓床弩,也不會製作投石機,雖占有地利也隻能以弓箭遠戰。


    到時秦軍雖是在下方不利位置,但三弓床弩及投石機的遠射程卻足可以彌補。


    於是隻要秦軍有足夠的石彈和鐵弩箭,原則上就沒有攻不破的城寨。


    匈奴騎兵在草原上或許是王者,但在這山地間作戰……那就遠不及秦軍,尤其這還是城寨的攻守。


    說著,冒頓就嘆了口氣,道:


    「至少在陰山一帶的礦洞都不會屬於我們了。」


    「除非我們能在其它地方探到? 否則……就隻有從中原用毛皮和牛羊換了。」


    其它地方想探到礦就像之前所言,一片空曠的草原探礦極為困難。


    於是最終冒頓隻能從中原以物易物。


    原本冒頓還以為這交換會十分困難,因為他以為沈兵必然會盡力阻止? 但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 價格雖然微漲卻遠沒想像的多。


    這不禁讓冒頓鬆了一口氣。


    對他而言? 能換到與探得礦洞自己挖沒什麽差別,因此甚至放棄了繼續探礦的嚐試。


    冒頓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其實是掉進了沈兵精心設下的陷阱。


    沈兵沒有花多少功夫就將匈奴尋到的幾個礦洞廢了。


    事實上不能說廢了? 那些礦洞也是秦軍花了數百兵士並且還是用弩箭用補給換來的? 怎麽說也要收迴點成本吧。


    於是馬上就轉成由秦軍經營,組織工人越過陰山去挖礦。


    由於這工作更危險,工資當然比河套內要高。


    其實駐守陰山這問題沈兵也有考慮過。


    當初趙國李牧駐守這一帶時就曾在陰山駐過長城? 隻不過大多年久失修有些還沒造好。


    如果要想防住匈奴的話? 最好的方法? 應該是向嬴政建議修複長城並像蒙恬一樣將幾國的長城連成一片將匈奴擋在長城之外。


    但沈兵卻覺得此時不應該這樣被動防禦。


    這麽做的結果? 就是勞民傷財使秦國沒有亡於匈奴卻亡於內部被激化的矛盾。


    另一方麵? 則是此時秦軍已占據優勢? 要防守的應該是匈奴而不是秦軍。


    沈兵認為更經濟實惠的,就是聯合西域。


    若能用西域騎兵克匈奴,那秦軍豈非坐收漁人之利?


    如果說召募西域騎兵需要消耗錢財的話,這些錢財與修建萬裏長城相比那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更何況這些西域騎兵本身就可以創造價值,比如從匈奴那繳獲物質? 又比如為前往西域的商隊保駕護航……


    再說了? 若能聯合西域騎兵把戰線推到陰山以北的話? 那在陰山一帶的長城用來防誰呢?


    所以修長城乃下下之策? 那是秦朝蒙恬還不知道有西域可以利用,同時以步兵見長的秦軍無法在草原追殺匈奴的情況下的無奈的選擇。


    此時沈兵知道這些,當然就要有不一樣的打算。


    有許多事是這時代的人所不理解的。


    比如沈兵關於火藥原料的處理上。


    沈兵在封鎖匈奴礦洞時就想到了匈奴最後必定還是要迴到從中原購買原料這條路上來。


    於是馬上就讓蒙良大肆收購硝石、硫磺等? 主要是與匈奴交界的邊境地區。


    買到之後盡數運到北地。


    這一點扶蘇可以理解,若這些原料都被北地買得差不多了,那匈奴能得到的就少了。


    但讓扶蘇看不懂的是,沈兵買到這些原料後並沒有遠迴北地,而是就地通過商人及民間低價賣給匈奴。


    扶蘇不由奇道:


    「大將軍何以如此資敵?」


    「若是這般將原料售與匈奴,我等又何必收購?又何必封鎖其礦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