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嬴政那邊傳來消息,果然就像沈兵想的那樣,對安陵城的迴應是:


    「安陵城不可用,我等應另想它法。」


    楊端和看到這消息不由皺起了眉頭,然後馬上召來沈兵商議……


    沈兵對此倒是早有預見,不過他依舊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


    「既然安陵城不可用……就隻有拿下陳城並以陳城為基地了。


    楊端和皺眉遲疑了下:


    「可是這陳城……」


    沈兵知道楊端和在擔心什麽。


    陳城可是楚國原都城,其城堅牆厚不說還儲存著大量的糧食且有十萬楚軍駐守。


    秦軍雖然有二十萬,加上沈兵的大梁軍有二十七萬。


    但這些兵力用於進攻陳城就差不多了,如何還能攻城掠地攻占淮河對楚軍進行分割包圍。


    而且這還隻是楚軍位於陳城的兵力,曹州還有項燕親自帶領的十五萬。


    這兩城若是互相聲援……要攻下陳城並非易事。


    沈兵卻不將其當一迴事,說道:


    「上將軍且放心,要取陳城並非難事!」


    楊端和不由奇道:


    「副將何以如此肯定?」


    沈兵當然肯定,甚至沈兵還知道項燕會放棄整個淮北。


    項燕這不放棄淮北不行啊,淮北沿黃河一帶土地肥沃利於灌溉,這一片全是楚王負芻的土地。


    項燕要是在這裏與秦軍一決死戰的話,那麽消耗的就隻會是楚王負芻的兵力。


    項燕不會這麽做,楚王負芻也不會這麽做。


    沈兵對其中的內情了解不多,但他卻知道一點,這一仗項燕會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


    既然是「誘敵深入」,那麽在外圍城池哪怕這座城池是座堅城,楚軍也不會布設太多兵力或不願死守。


    比如楚軍在陳城有十萬兵。


    這十萬兵一旦駐守陳城就會被包圍。


    一被包圍楚軍就必然要用更多的兵力前來救援。


    這樣一來一往,楚軍所有的兵力都會被「粘」在陳城附近,到時又如何能「誘敵深入」?


    其實不說十萬,就算一萬的兵力楚軍都不願意放在陳城。


    所以,沈兵由這個結果就斷定楚兵在陳城的兵力不過是個幌子,其作用就是嚇阻秦軍使其不致太輕鬆就得到陳城。


    一旦秦軍發起進攻……楚軍虛晃一槍便撤退,陳城就會是一座空城。


    當然,沈兵不能這麽跟楊端和解釋。


    沈兵迴答:


    「上將軍,此時我軍兵力已達二十餘萬。」


    「楚軍兵力也不過二十五萬。」


    「一旦我軍將楚軍圍困在陳城,則楚軍勢必要與我軍在陳城城外決一勝負。」


    「陳城地勢平坦利於大秦作戰,非楚軍所願。」


    「是以屬下以為楚軍會棄守陳城。」


    蒙武聽著這話不由「哈哈」大笑:


    「副將,你或許不知楚軍有句話:『抗敵必以淮北陳城重鎮為根基』!」


    「這陳城乃楚國重地,扼守楚國河道上遊,自古便是楚軍必爭之地,又如何會棄守?」


    「副將這是太小看楚軍了。」


    其實恰恰是蒙武小看了楚軍,他隻道楚軍還會像往常一樣守一城一池,於是還堅持之前先下曹州再下陳城的方略。


    對此沈兵無法反駁,因為他的分析是建立在「猜測」之上。


    事實上,從軍事角度來說沈兵的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因為不能將自己的計劃寄希望於敵人棄守或是失敗。


    於是就連楊端和都有些偏向蒙武的打法也就是一步步來。


    然而,偏偏就在這時,一名探子進帳來報:


    「上將軍,我等探得消息,曹州有數萬楚軍秘密南撤……」


    楊端和一驚,問:


    「可是撤往陳城?」


    探子卻迴答:


    「迴上將軍,似乎是撤往壽春。」


    探子之所以迴答「似乎」兩字,是因為沒人能確定這些部隊最終去哪,但可以從行走方向大致判斷。


    楊端和皺眉看了看地圖,然後就吃驚的望向沈兵:


    「此次隻怕又被副將言中了,楚軍或要棄守陳城。」


    答案很明顯,曹州是陳城的側翼,若楚軍要堅守陳城的話必須堅守曹州,之前項燕從壽春調了五萬大軍發往曹州就是這目的。


    但是現在,項燕又將數萬大軍發迴壽春而且還隱密行蹤……


    這就是要棄守陳城無疑了。


    蒙武還是不信:


    「楚軍有此堅城何以不守?」


    「且楚軍若是要棄守陳城,為何還要在陳城修築工事封鎖河道?」


    沈兵迴答:


    「此一時彼一時。」


    「之前楚軍以為可以占領牽城延緩我軍攻城,於是陳城便可守。」


    「但自牽城水戰之後,楚軍若是要守陳城和曹州,便必須沿河設防。」


    「這非數十萬大軍數年經營不可。」


    「尤其我軍還有黑甲軍且占盡水利優勢,沿河布防更是危險。」


    「於是……」


    這其實就是沈兵之前所說的攻大於防的理論。


    表麵看起來楚軍占盡了便宜,這條防線南有陳城北有曹州,一路還有大小城邑數十座,再加上又可以沿黃河天險……


    搶灘登陸戰就算是在現代熱兵器時代都是難點,更別提秦時了。


    楚軍似乎隻需要在黃河邊架上投石車再布下弓箭兵,就能將一半的敵人射殺在沙灘上,另一半就算能衝上來也很快就會被楚兵包圍趕迴河裏。


    問題就在於這條防線近五百裏,秦軍可以從任何一點進攻,而楚軍則必須將有限的兵力分散到這五百裏長的地區。


    就比如現在,秦軍已將二十餘萬兵力集中在大梁。


    雖然楚軍兵力不比秦軍少,但秦軍要攻陳城的話,楚軍就必須以十萬麵對秦軍二十七萬兵。


    也就是說,秦軍作為攻方就占據了靈活及集中兵力的優勢。


    楚軍若是想有效的防住秦軍……要麽兵力比秦軍多個幾倍再經營幾年,要麽就收縮防線。


    很明顯,楚軍選擇了後者,也就是將兵力收縮到壽春一帶組建另一條防線。


    這不僅會縮短其補給線還能得到各方貴族的增援和支持。


    沈兵猜測,這些先行的應該是速度慢的步兵,速度快的騎兵依舊在城內作抵抗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