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製作投石機十分不便,其方圓百裏都是農田幾乎沒有樹林,之前造木筏的木材還是從遠處伐好運來的。
此時楚軍已慢慢朝大梁收縮包圍圈,當然無法像之前一樣再去遠處伐木。
最後沒辦法,沈兵隻好再將木筏拆了將其改成投石機。
另外還有用沙袋堆積成的堤壩也必須拆除,否則讓楚軍攻到城下那就是送給他們的天然防護。
於是那敲打聲、劈木聲,還有驅馬聲不絕於耳。
沈兵這個嗇夫雖然不需要親自上陣,但還是忙著分配任務。
蒙良倒也有些用,他帶著那一幹不會木藝的親衛加入到拆堤壩的隊伍中……當然他沒有動手,而是一邊吃著肉幹一邊唿喝:
「嗨,你可是沒吃飽飯?一個沙袋都扛不起?」
「還有你,為何不將長戟放在一邊?是擔心被人偷去麽?」
「你你你……看著馬車,若是翻進護城河便有你好看!」
……
仞一邊搬著木材一邊對沈兵說道:
「嗇夫,屬下聽聞那左嗇夫向來遊手好閑,如今看來似乎……」
胖子屯對此表示同意:
「這蒙良在鹹陽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成天與一幫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人人敬而遠之。」
「我原以為他任左嗇夫不是什麽好事,不想……」
沈兵迴答:
「管那許多作甚?隻要他能盡左嗇夫之責就行,至於他的過往……就勿需追究!」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沈兵等人又哪裏會知道蒙良那是有苦衷的:蒙良總感覺嬴政的目光在某個暗處盯著,所以敢放肆亂來?敢不求表現、求上進嗎?
這或許是蒙良的個人想法或者心理作用。
不過這想法也有道理,如果嬴政可以在沈兵身邊安插蒙良這樣一個眼線,為什麽就不能安插另一個?
比如一名工匠,一名親衛……這對嬴政來說太容易了。
蒼找了個機會擠到沈兵身旁,看了看四周然後小聲問:
「師兄,據說我等已被四十萬楚軍包圍了?」
「這可是真事?」
謠言在軍中很是平常,尤其將軍隱瞞了軍情到了不得以時才透露有敵來攻,那就更是滿天飛了,而且往往還會把敵人誇大。
沈兵笑了笑迴答:
「我也不知。」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說這個做甚?」
剺卻顯得對沈兵很有信心,他背著一根木材經過時聽見蒼的話,便轉身一揚頭:
「工師還擔心楚軍?嗇夫何時讓我等有過危險了?」
身旁的工匠也紛紛稱是,澮還打趣道:
「隻有一次又一次的晉爵。」
「前日來了家書,家翁還道我是欺他年老說謊騙他,怎生一年不到便晉了兩級!」
周圍發出一片笑聲。
蒼略帶尷尬的迴答:
「可今時不同往日,今趟我軍已被楚軍包圍……」
沈兵瞪了蒼一眼打斷了他的話:
「少說幾句,否則我也保不了你!」
蒼趕忙應聲,然後就灰溜溜的退下了。
身為嗇夫麻煩的一點就在這裏,他已不像之前小兵那樣隨口議論而應該考慮對整體的影響。
否則沈兵這嗇夫若是慌得手無足措手下五百餘人哪還有對敵的信心?
蒼這個工師也該如此,隻不過他似乎還沒適應。
就在這時,前方隱隱傳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接著就有人大叫:
「楚軍,楚軍來了!」
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遠處果然有一道身影,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不久,一麵「項」字大旗就躍入沈兵眼簾中。
「項」?
難道是擊敗秦軍李信的項燕?
也就是項羽的祖父?
又是一員名將啊,居然一個個都被沈兵給撞到了。
先是李牧這下又是項燕,而且還很不巧都是敵人。
城頭也發現了這邊的敵情,立時就敲響了戰鼓,秦軍兵士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武器一排排站好準備迎敵。
蒙良速度也快,他帶著親衛「唿啦」一下就圍在沈兵周圍。
沉默了一會兒,蒙良就小聲問沈兵:
「嗇夫,我等是不是該迴城避上一避了?」
沈兵想也不想就拒絕了這個建議。
丟下部下獨自迴城?這讓他往後還怎麽當這個嗇夫!
蒙良卻在心裏暗自叫苦:
大王給他的任務之一就是保護沈兵。
可是現在……
沈兵若是要在戰場他是不是也得在戰場了?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往後再多幾次呢?
大王的事是重要,但再重要也沒有自己小命重要不是?
正在蒙良焦急時,就有一名傳令兵策馬出城跑到沈兵麵前叫道:
「工嗇夫,將軍有請!」
沈兵應了聲,就叫上馬夫備車。
蒙良不由鬆了一口氣,暗道總算可以迴城了,這命令來得真及時。
不想沈兵下一句就交待道:
「左嗇夫,此處便交給你了。」
「我去去就來!」
蒙良一下就急了:
「嗇夫且慢……屬下不該與嗇夫同去嗎?」
沈兵迴道:
「將軍隻叫我,你去作甚?」
「何況若是你我都去了,此地誰來指揮?!」
說著沈兵便不再理他自顧自跨上馬車。
蒙良無言以對,隻能望著沈兵的馬車絕塵而去。
再看看另一邊的楚軍,已是下馬布陣準備開戰了,蒙良那臉上是一道黑線……
在沈兵登上城頭見到楊端和時,城下的秦楚兩軍就展開了廝殺。
這隻是場小戰。
楚軍不過是試探下秦軍想知道秦軍的實力和士氣而已。
楊端和知道這個,沈兵也知道這個,所以都沒有太放在心上。
楊端和坐在一張摺疊凳上,麵前的案桌上放著一張地圖。
見沈兵上來就揚了揚頭示意他在旁邊坐下。
然後看也沒看城下的戰場,眉頭緊鎖的說道:
「倉庫糧食被淹不多,但百姓手裏的糧食大多被淹,嗇夫可有良策?」
楊端和雖沒有往細裏說,但沈兵卻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大梁百姓的糧食被淹,就意味著百姓要餓肚子。
百姓餓肚子就有可能造反。
如果不希望百姓造反就得分糧……
但百姓人數眾多,這糧食往下一分,軍糧豈不就沒有了?
讓百姓把手裏的糧食曬幹?
沈兵看了看陰沉沉的天……這天氣可不是曬糧食的,而是讓它們發芽的。
此時楚軍已慢慢朝大梁收縮包圍圈,當然無法像之前一樣再去遠處伐木。
最後沒辦法,沈兵隻好再將木筏拆了將其改成投石機。
另外還有用沙袋堆積成的堤壩也必須拆除,否則讓楚軍攻到城下那就是送給他們的天然防護。
於是那敲打聲、劈木聲,還有驅馬聲不絕於耳。
沈兵這個嗇夫雖然不需要親自上陣,但還是忙著分配任務。
蒙良倒也有些用,他帶著那一幹不會木藝的親衛加入到拆堤壩的隊伍中……當然他沒有動手,而是一邊吃著肉幹一邊唿喝:
「嗨,你可是沒吃飽飯?一個沙袋都扛不起?」
「還有你,為何不將長戟放在一邊?是擔心被人偷去麽?」
「你你你……看著馬車,若是翻進護城河便有你好看!」
……
仞一邊搬著木材一邊對沈兵說道:
「嗇夫,屬下聽聞那左嗇夫向來遊手好閑,如今看來似乎……」
胖子屯對此表示同意:
「這蒙良在鹹陽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成天與一幫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人人敬而遠之。」
「我原以為他任左嗇夫不是什麽好事,不想……」
沈兵迴答:
「管那許多作甚?隻要他能盡左嗇夫之責就行,至於他的過往……就勿需追究!」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沈兵等人又哪裏會知道蒙良那是有苦衷的:蒙良總感覺嬴政的目光在某個暗處盯著,所以敢放肆亂來?敢不求表現、求上進嗎?
這或許是蒙良的個人想法或者心理作用。
不過這想法也有道理,如果嬴政可以在沈兵身邊安插蒙良這樣一個眼線,為什麽就不能安插另一個?
比如一名工匠,一名親衛……這對嬴政來說太容易了。
蒼找了個機會擠到沈兵身旁,看了看四周然後小聲問:
「師兄,據說我等已被四十萬楚軍包圍了?」
「這可是真事?」
謠言在軍中很是平常,尤其將軍隱瞞了軍情到了不得以時才透露有敵來攻,那就更是滿天飛了,而且往往還會把敵人誇大。
沈兵笑了笑迴答:
「我也不知。」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說這個做甚?」
剺卻顯得對沈兵很有信心,他背著一根木材經過時聽見蒼的話,便轉身一揚頭:
「工師還擔心楚軍?嗇夫何時讓我等有過危險了?」
身旁的工匠也紛紛稱是,澮還打趣道:
「隻有一次又一次的晉爵。」
「前日來了家書,家翁還道我是欺他年老說謊騙他,怎生一年不到便晉了兩級!」
周圍發出一片笑聲。
蒼略帶尷尬的迴答:
「可今時不同往日,今趟我軍已被楚軍包圍……」
沈兵瞪了蒼一眼打斷了他的話:
「少說幾句,否則我也保不了你!」
蒼趕忙應聲,然後就灰溜溜的退下了。
身為嗇夫麻煩的一點就在這裏,他已不像之前小兵那樣隨口議論而應該考慮對整體的影響。
否則沈兵這嗇夫若是慌得手無足措手下五百餘人哪還有對敵的信心?
蒼這個工師也該如此,隻不過他似乎還沒適應。
就在這時,前方隱隱傳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接著就有人大叫:
「楚軍,楚軍來了!」
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遠處果然有一道身影,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不久,一麵「項」字大旗就躍入沈兵眼簾中。
「項」?
難道是擊敗秦軍李信的項燕?
也就是項羽的祖父?
又是一員名將啊,居然一個個都被沈兵給撞到了。
先是李牧這下又是項燕,而且還很不巧都是敵人。
城頭也發現了這邊的敵情,立時就敲響了戰鼓,秦軍兵士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武器一排排站好準備迎敵。
蒙良速度也快,他帶著親衛「唿啦」一下就圍在沈兵周圍。
沉默了一會兒,蒙良就小聲問沈兵:
「嗇夫,我等是不是該迴城避上一避了?」
沈兵想也不想就拒絕了這個建議。
丟下部下獨自迴城?這讓他往後還怎麽當這個嗇夫!
蒙良卻在心裏暗自叫苦:
大王給他的任務之一就是保護沈兵。
可是現在……
沈兵若是要在戰場他是不是也得在戰場了?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往後再多幾次呢?
大王的事是重要,但再重要也沒有自己小命重要不是?
正在蒙良焦急時,就有一名傳令兵策馬出城跑到沈兵麵前叫道:
「工嗇夫,將軍有請!」
沈兵應了聲,就叫上馬夫備車。
蒙良不由鬆了一口氣,暗道總算可以迴城了,這命令來得真及時。
不想沈兵下一句就交待道:
「左嗇夫,此處便交給你了。」
「我去去就來!」
蒙良一下就急了:
「嗇夫且慢……屬下不該與嗇夫同去嗎?」
沈兵迴道:
「將軍隻叫我,你去作甚?」
「何況若是你我都去了,此地誰來指揮?!」
說著沈兵便不再理他自顧自跨上馬車。
蒙良無言以對,隻能望著沈兵的馬車絕塵而去。
再看看另一邊的楚軍,已是下馬布陣準備開戰了,蒙良那臉上是一道黑線……
在沈兵登上城頭見到楊端和時,城下的秦楚兩軍就展開了廝殺。
這隻是場小戰。
楚軍不過是試探下秦軍想知道秦軍的實力和士氣而已。
楊端和知道這個,沈兵也知道這個,所以都沒有太放在心上。
楊端和坐在一張摺疊凳上,麵前的案桌上放著一張地圖。
見沈兵上來就揚了揚頭示意他在旁邊坐下。
然後看也沒看城下的戰場,眉頭緊鎖的說道:
「倉庫糧食被淹不多,但百姓手裏的糧食大多被淹,嗇夫可有良策?」
楊端和雖沒有往細裏說,但沈兵卻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大梁百姓的糧食被淹,就意味著百姓要餓肚子。
百姓餓肚子就有可能造反。
如果不希望百姓造反就得分糧……
但百姓人數眾多,這糧食往下一分,軍糧豈不就沒有了?
讓百姓把手裏的糧食曬幹?
沈兵看了看陰沉沉的天……這天氣可不是曬糧食的,而是讓它們發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