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什麽?這叫天意難測!
以往,後宮那些嬪妃為爭寵,沒少事使錢費物打點他,卻什麽有用的消息也沒撈著。
這倒不是他這個禦前總管太監擺譜拿架子,他是真不知道啊!
直到近來,前兩日侍膳,皇上先是要蒜梅與蓮花白,今兒又指名要吃白蒸餚肉。算起來,皇上為了這蘇若華,已破了兩迴例了。
李忠摸著下巴,咂摸著,不由喃喃自語:「……這怕是要變天的意思啊。」
一旁劉金貴豎著耳朵,問道:「師父,什麽變天?沒見起風下雨啊。」
李忠朝他徒弟腦袋上一拍:「小猴崽子,辦差不利索,聽鬼頭話倒是耳朵尖!四處亂打聽,闖了禍被慎刑司拿去割舌頭的時候,別求師父救你!」幾句話,把劉金貴喝退。
他自己倒在台階石頭地上坐了,望著漫天的星子出神。
李忠也算是在後宮裏小半輩子的人了,伺候過兩朝皇帝,見過許多嬪妃的生平,其中不乏一時盛寵之輩。先帝待誰,都不過是那一陣子,喜歡了招來寵幸幾日,過了新鮮勁轉眼就忘了。即便如恭懿太妃乃至於趙太後,也就是麵子上的功夫罷了,並沒有誰是被先帝真正捧在心頭的。
李忠原本以為陸旻也會如此,帝王的愛幸不就是這般,他們是胸懷天下的人,心裏怎會有女人的位置。自來寵妃,為帝王繁育子嗣還是其次,最要緊的是能為皇帝解悶散心,能讓皇帝寵個幾年已是難得了。
這哪有皇帝,為了女人,屈著自己的?
這可是君王,九五之尊啊!
李忠赫然想起那戲台子上,那些帝王與嬪妃躞蹀情深的戲目。
這文人編來取樂的戲碼,真要在當朝這位的後宮裏上演了不成?
李忠想不透徹,但他卻明白,這蘇若華與如今後宮裏任何一位嬪妃都不一樣,得罪了貴妃淑妃或者還有限,唯獨這位萬萬不能!
夜漸深了,後宮尚有許多人並未就寢。
鍾粹宮寢殿之中,琉璃瓦宮燈裏燭火爆著燈花,宮女秋雁拿著燭剪剔了剔,轉迴來說道:「娘娘,已是子時三刻了,還是歇下罷。」
淑妃坐在妝檯前,看著菱花鏡裏映出的麵容,細白的指尖輕輕撫著那三道血痕,雖已敷了傷藥,但依舊熱辣辣的疼。
原本秀麗絕倫的臉,添了這三道血痕,竟顯得有些詭異可怖。
秋雁走了過來,瞧見這情形,忍不住說道:「娘娘,別看了。太醫院送了白玉養顏膏來,塗上兩日,管保不留痕跡。」說著,忽又憤憤不平起來:「這趙貴妃未免忒也跋扈,都是嬪妃,她居然敢動手打人。傷了娘娘的顏麵,太後竟還想護著她!若不是皇上顧惜娘娘,今兒竟就這麽饒了她了。便是如此,也讓人意難平!」
淑妃淺淺一笑:「皇上?他哪裏是顧惜本宮。」
秋雁語塞,不知說什麽為好,生恐再刺了主子的心,便笑說道:「今兒貴妃娘娘也算栽了跟頭,連帶著太後娘娘也鬧了個沒趣兒。太後親自下旨,勒令她閉門思過。這次她鬧得大了,想必太後也不好意思過兩日就放她出來,宮裏能清靜一段了。」
淑妃恍若未聞,她死死盯著鏡中人麵,喃喃自語:「她生的可真美……三年不見,越發勾人心了。」
秋雁聽出來淑妃話中所指,便說道:「美又怎樣?不過是個宮女罷了。再說,她還是罪官之後,出身比別人更加低賤!」
淑妃先斥了一句:「這話,不要出去亂說,免得惹禍上身!」
秋雁訕訕應了一聲,淑妃方又道:「那又如何,隻要皇上中意,還有什麽不行?」說著,卻又自嘲一笑:「原道她這一輩子是栽了,沒曾想竟是有這等造化。果然是明珠,隨處皆可發光,不會就此埋沒。」
淑妃同這蘇若華,舊時是有些交情的。
當初,蘇家未敗落之時,長女蘇若雲芳名動京城,這麽女蘇若華養於深閨,所見者甚少。
同是京城名門之後,尚在閨中的淑妃與蘇若華偶然便能見上幾迴。
彼時,雖都尚且年幼,但蘇若華已然顯露出了美人的氣韻,見過的長輩都誇讚她秀外慧中,小小年紀便已如此不俗,將來必定不可限量。彼此嬉戲時,無論琴棋書畫,自己皆要遜她一籌。即便尚是懵懂年紀,她心中業已隱隱的不甘。
後來,蘇家遭難,蘇若華充入宮中為奴。每每在宮中相見,看著她不得不向自己行禮下拜,淑妃的心中便充盈著一股莫名的舒快。
如今,這形勢竟要逆轉麽?
想起白日裏皇帝看她的眼神,再想想自己這個白擔的寵妃名號,淑妃忽的一陣恐慌。
陸旻每次看向自己時,那目光都是涼薄淡漠的,她原道他就是如此,直至今日方才明白,這個男人也是有著熾熱的感情的。
他隻是,不喜歡她罷了。
正當此時,外頭一宮人匆忙進來,說道:「娘娘,養心殿……」
秋雁迴首低聲斥道:「還有沒有規矩,這麽晚了,不經通傳就往裏闖,不怕驚擾了娘娘!」
淑妃出聲道:「無妨,想必是有什麽要緊事了。」
那宮女點了點頭,走上前來,語聲急促道:「娘娘,適才養心殿裏傳來的消息,那個蘇若華被皇上留宿在體順堂了!」
秋雁睜大了眼眸,看向淑妃。
淑妃冷著臉,問道:「信兒準麽?」
以往,後宮那些嬪妃為爭寵,沒少事使錢費物打點他,卻什麽有用的消息也沒撈著。
這倒不是他這個禦前總管太監擺譜拿架子,他是真不知道啊!
直到近來,前兩日侍膳,皇上先是要蒜梅與蓮花白,今兒又指名要吃白蒸餚肉。算起來,皇上為了這蘇若華,已破了兩迴例了。
李忠摸著下巴,咂摸著,不由喃喃自語:「……這怕是要變天的意思啊。」
一旁劉金貴豎著耳朵,問道:「師父,什麽變天?沒見起風下雨啊。」
李忠朝他徒弟腦袋上一拍:「小猴崽子,辦差不利索,聽鬼頭話倒是耳朵尖!四處亂打聽,闖了禍被慎刑司拿去割舌頭的時候,別求師父救你!」幾句話,把劉金貴喝退。
他自己倒在台階石頭地上坐了,望著漫天的星子出神。
李忠也算是在後宮裏小半輩子的人了,伺候過兩朝皇帝,見過許多嬪妃的生平,其中不乏一時盛寵之輩。先帝待誰,都不過是那一陣子,喜歡了招來寵幸幾日,過了新鮮勁轉眼就忘了。即便如恭懿太妃乃至於趙太後,也就是麵子上的功夫罷了,並沒有誰是被先帝真正捧在心頭的。
李忠原本以為陸旻也會如此,帝王的愛幸不就是這般,他們是胸懷天下的人,心裏怎會有女人的位置。自來寵妃,為帝王繁育子嗣還是其次,最要緊的是能為皇帝解悶散心,能讓皇帝寵個幾年已是難得了。
這哪有皇帝,為了女人,屈著自己的?
這可是君王,九五之尊啊!
李忠赫然想起那戲台子上,那些帝王與嬪妃躞蹀情深的戲目。
這文人編來取樂的戲碼,真要在當朝這位的後宮裏上演了不成?
李忠想不透徹,但他卻明白,這蘇若華與如今後宮裏任何一位嬪妃都不一樣,得罪了貴妃淑妃或者還有限,唯獨這位萬萬不能!
夜漸深了,後宮尚有許多人並未就寢。
鍾粹宮寢殿之中,琉璃瓦宮燈裏燭火爆著燈花,宮女秋雁拿著燭剪剔了剔,轉迴來說道:「娘娘,已是子時三刻了,還是歇下罷。」
淑妃坐在妝檯前,看著菱花鏡裏映出的麵容,細白的指尖輕輕撫著那三道血痕,雖已敷了傷藥,但依舊熱辣辣的疼。
原本秀麗絕倫的臉,添了這三道血痕,竟顯得有些詭異可怖。
秋雁走了過來,瞧見這情形,忍不住說道:「娘娘,別看了。太醫院送了白玉養顏膏來,塗上兩日,管保不留痕跡。」說著,忽又憤憤不平起來:「這趙貴妃未免忒也跋扈,都是嬪妃,她居然敢動手打人。傷了娘娘的顏麵,太後竟還想護著她!若不是皇上顧惜娘娘,今兒竟就這麽饒了她了。便是如此,也讓人意難平!」
淑妃淺淺一笑:「皇上?他哪裏是顧惜本宮。」
秋雁語塞,不知說什麽為好,生恐再刺了主子的心,便笑說道:「今兒貴妃娘娘也算栽了跟頭,連帶著太後娘娘也鬧了個沒趣兒。太後親自下旨,勒令她閉門思過。這次她鬧得大了,想必太後也不好意思過兩日就放她出來,宮裏能清靜一段了。」
淑妃恍若未聞,她死死盯著鏡中人麵,喃喃自語:「她生的可真美……三年不見,越發勾人心了。」
秋雁聽出來淑妃話中所指,便說道:「美又怎樣?不過是個宮女罷了。再說,她還是罪官之後,出身比別人更加低賤!」
淑妃先斥了一句:「這話,不要出去亂說,免得惹禍上身!」
秋雁訕訕應了一聲,淑妃方又道:「那又如何,隻要皇上中意,還有什麽不行?」說著,卻又自嘲一笑:「原道她這一輩子是栽了,沒曾想竟是有這等造化。果然是明珠,隨處皆可發光,不會就此埋沒。」
淑妃同這蘇若華,舊時是有些交情的。
當初,蘇家未敗落之時,長女蘇若雲芳名動京城,這麽女蘇若華養於深閨,所見者甚少。
同是京城名門之後,尚在閨中的淑妃與蘇若華偶然便能見上幾迴。
彼時,雖都尚且年幼,但蘇若華已然顯露出了美人的氣韻,見過的長輩都誇讚她秀外慧中,小小年紀便已如此不俗,將來必定不可限量。彼此嬉戲時,無論琴棋書畫,自己皆要遜她一籌。即便尚是懵懂年紀,她心中業已隱隱的不甘。
後來,蘇家遭難,蘇若華充入宮中為奴。每每在宮中相見,看著她不得不向自己行禮下拜,淑妃的心中便充盈著一股莫名的舒快。
如今,這形勢竟要逆轉麽?
想起白日裏皇帝看她的眼神,再想想自己這個白擔的寵妃名號,淑妃忽的一陣恐慌。
陸旻每次看向自己時,那目光都是涼薄淡漠的,她原道他就是如此,直至今日方才明白,這個男人也是有著熾熱的感情的。
他隻是,不喜歡她罷了。
正當此時,外頭一宮人匆忙進來,說道:「娘娘,養心殿……」
秋雁迴首低聲斥道:「還有沒有規矩,這麽晚了,不經通傳就往裏闖,不怕驚擾了娘娘!」
淑妃出聲道:「無妨,想必是有什麽要緊事了。」
那宮女點了點頭,走上前來,語聲急促道:「娘娘,適才養心殿裏傳來的消息,那個蘇若華被皇上留宿在體順堂了!」
秋雁睜大了眼眸,看向淑妃。
淑妃冷著臉,問道:「信兒準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