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又問道:「那我再問你,這貴妃娘娘可是皇上的心上人?」
張全福將頭搖的撥浪鼓也似:「那可當然不是,老人都知道,皇上的心上人那是若……」這話到了嘴邊,他又咽了迴去,恍然大悟道:「皇上,這是想讓我……去盯著貴妃娘娘?」
李忠抬手拍了一下他脖頸,說道:「你小子還不算太笨。眼瞅著太妃娘娘要迴宮,皇上怎麽也得先安置好了後宮啊。」
張全福大胖臉上滾下大顆的汗珠,他咧嘴說道:「師父,不是我不願意過去。隻是貴妃可不是什麽好伺候的主子,有事沒事刮旋風*。去歲一整年,她宮裏處分了四個宮女,連帶來的陪嫁都攆了兩個,險些讓慎刑司活活打死。這我要過去,那不是跳了火坑。」
李忠說道:「話是這樣說,但這其實算是你小子的造化。」
說著,他起身負手在屋中地下來迴踱步:「宮裏什麽情形,你心裏也該有數。皇上越發的與太後分庭抗禮,自然要有能出力的人。咱們都是皇上的奴才,自是要忠心向上。唯有皇上好了,才有咱們這些奴才的前程。這裏頭輕重,你心裏該明白。你不去,那也成。禦前你是待不住了,離了這兒出去,我這當師父的也不能事事照拂。你掂量著辦吧。」
張全福低頭思量了一會兒,片刻將手一拍:「既是為著皇上,那我去。待我能下地了,就去承幹宮。」
李忠看他答應,點了點頭,安撫了徒弟幾句,便推門出去了。
先轉到庫房,吩咐小太監取來皇帝說的那二十顆茯苓丸,抱在懷裏,又進東暖閣聽差。
陸旻又批了半個時辰的摺子,看外頭天色漸晚,便將摺子收了,吩咐動身。
李忠服侍皇帝更衣,又傳話出去預備儀仗。
陸旻乘於歩輦之上,看著朱紅的宮牆,明黃的琉璃瓦,及那遠處的亭台樓閣逐漸沒入暮色之中,心底卻倍增寥落之感。
大約是,今天才見過她罷。
他摩挲著手腕上的一串楠木珠子手串,半晌問道:「可有知會過淑妃?」
李忠忙迴道:「皇上沒吩咐,奴才便不曾打發人過去。貴妃那邊,也不曾。」
陸旻微微頷首,唇角微勾:「這會子,可以打發人去說了。」
李忠會意,低頭應命。
鍾粹宮西暖閣內,淑妃正倚著繡了臘梅花的灑金軟枕,臥在條山炕上捧著一卷書,膝上蓋著一條星星紅毛氈,顏色艷的有些刺目,與她這一室清幽淡雅的擺設不甚相宜。
黃花梨炕幾上擺著玻璃翠屏風,一隻紫砂香爐裏散著裊裊青煙。
室內地下東北角裏放著紅木高幾,其上擺著一大盆漳州水仙,花朵雪白,葉片青翠,甚是雅致。
淑妃頭上隨意挽著一個家常的墮馬髻,兩鬢已有些碎發散落下來,兩邊額角貼著膏藥,麵色微微有些蠟黃,秀麗的容色便消損了些許。
她倚著枕頭,手裏雖握著一卷書,卻不時的望向窗外,似在盼著什麽,又似沒有。點漆也似的眼眸,隨著暮色四合,也逐漸光彩暗淡。
便在此刻,她身側服侍大宮女秋雁忽匆匆忙忙走了進來,滿臉喜色:「娘娘,皇上過來了。李忠公公打發人提前知會,要娘娘預備接駕!」
淑妃微微一怔,手中的書卷落在了炕上。
作者有話要說: *刮旋風:沒有來由的亂發脾氣
第七章
秋雁走來,歡歡喜喜道:「皇上還是惦記著娘娘的,娘娘病著的這些日子,皇上雖不曾來,但時不時的打發李公公過來探問娘娘的病情。如今想必政務告一段落了,記掛著娘娘,皇上這就來了。」
淑妃麵上微微現出了一抹緋色,略有了幾分精神,她掠了一下鬢邊垂下的散發,輕輕說道:「話雖如此,這半月功夫,皇上一次也不曾來過。貴妃那邊,皇上倒是去了幾次。」
秋雁將嘴一撇,一臉鄙夷的神色:「那哪兒是皇上自己要去,分明都是她撒潑耍賴,仗著太後,硬將皇上拉去的。進宮這兩三年來,皇上可曾有半隻眼兒瞧過她?」她嘴裏說著,走到一旁去開衣服箱子,又道:「還是咱們娘娘太好性兒,才讓她始終壓著一頭。論起容貌性格,娘娘哪裏輸她?便是家世,娘娘可是出身京城名門,就說貴妃是太尉家的小姐,可咱們大爺也現任著吏部尚書,不比她差什麽。」
淑妃靜靜聽著,默然不語,但瞧見秋雁開了箱子,翻找什麽,出聲問道:「你做什麽?」
秋雁笑道:「當然是找好衣裳,替娘娘梳妝打扮啊。娘娘病了這許久,整日不理妝容,憔悴了許多。皇上好容易來了這一次,自是要好生打扮一番。娘娘本就生的美,皇上待娘娘也很是恩寵的。隻要娘娘使一把子力,多留皇上幾次。皇上如今膝下無子,娘娘若能生下龍種,那可是皇上的長子,旁人可就再也趕不上了。」
秋雁說的歡喜,且滿含著憧憬。
然而淑妃的臉上,卻泛起了一絲青白,尷尬難堪,微微帶著幾分難言之色。
她不露聲色的將書卷撿起,合上書頁放在炕幾上,側過臉淡淡說道:「這等話,往後不要亂說。免得傳揚開來,叫六宮都說本宮輕狂,且還惹得太後厭憎。」
秋雁聽了這話,更替她主子打抱不平起來:「太後娘娘也真是偏心,縱然貴妃是她的侄女,一碗水也該有個平的樣子。許多事,分明是貴妃蠻不講理,顛倒黑白,偏生太後就是信她的。一時惱了,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娘娘叫到壽康宮訓斥。娘娘好脾氣,也不跟皇上說。」
張全福將頭搖的撥浪鼓也似:「那可當然不是,老人都知道,皇上的心上人那是若……」這話到了嘴邊,他又咽了迴去,恍然大悟道:「皇上,這是想讓我……去盯著貴妃娘娘?」
李忠抬手拍了一下他脖頸,說道:「你小子還不算太笨。眼瞅著太妃娘娘要迴宮,皇上怎麽也得先安置好了後宮啊。」
張全福大胖臉上滾下大顆的汗珠,他咧嘴說道:「師父,不是我不願意過去。隻是貴妃可不是什麽好伺候的主子,有事沒事刮旋風*。去歲一整年,她宮裏處分了四個宮女,連帶來的陪嫁都攆了兩個,險些讓慎刑司活活打死。這我要過去,那不是跳了火坑。」
李忠說道:「話是這樣說,但這其實算是你小子的造化。」
說著,他起身負手在屋中地下來迴踱步:「宮裏什麽情形,你心裏也該有數。皇上越發的與太後分庭抗禮,自然要有能出力的人。咱們都是皇上的奴才,自是要忠心向上。唯有皇上好了,才有咱們這些奴才的前程。這裏頭輕重,你心裏該明白。你不去,那也成。禦前你是待不住了,離了這兒出去,我這當師父的也不能事事照拂。你掂量著辦吧。」
張全福低頭思量了一會兒,片刻將手一拍:「既是為著皇上,那我去。待我能下地了,就去承幹宮。」
李忠看他答應,點了點頭,安撫了徒弟幾句,便推門出去了。
先轉到庫房,吩咐小太監取來皇帝說的那二十顆茯苓丸,抱在懷裏,又進東暖閣聽差。
陸旻又批了半個時辰的摺子,看外頭天色漸晚,便將摺子收了,吩咐動身。
李忠服侍皇帝更衣,又傳話出去預備儀仗。
陸旻乘於歩輦之上,看著朱紅的宮牆,明黃的琉璃瓦,及那遠處的亭台樓閣逐漸沒入暮色之中,心底卻倍增寥落之感。
大約是,今天才見過她罷。
他摩挲著手腕上的一串楠木珠子手串,半晌問道:「可有知會過淑妃?」
李忠忙迴道:「皇上沒吩咐,奴才便不曾打發人過去。貴妃那邊,也不曾。」
陸旻微微頷首,唇角微勾:「這會子,可以打發人去說了。」
李忠會意,低頭應命。
鍾粹宮西暖閣內,淑妃正倚著繡了臘梅花的灑金軟枕,臥在條山炕上捧著一卷書,膝上蓋著一條星星紅毛氈,顏色艷的有些刺目,與她這一室清幽淡雅的擺設不甚相宜。
黃花梨炕幾上擺著玻璃翠屏風,一隻紫砂香爐裏散著裊裊青煙。
室內地下東北角裏放著紅木高幾,其上擺著一大盆漳州水仙,花朵雪白,葉片青翠,甚是雅致。
淑妃頭上隨意挽著一個家常的墮馬髻,兩鬢已有些碎發散落下來,兩邊額角貼著膏藥,麵色微微有些蠟黃,秀麗的容色便消損了些許。
她倚著枕頭,手裏雖握著一卷書,卻不時的望向窗外,似在盼著什麽,又似沒有。點漆也似的眼眸,隨著暮色四合,也逐漸光彩暗淡。
便在此刻,她身側服侍大宮女秋雁忽匆匆忙忙走了進來,滿臉喜色:「娘娘,皇上過來了。李忠公公打發人提前知會,要娘娘預備接駕!」
淑妃微微一怔,手中的書卷落在了炕上。
作者有話要說: *刮旋風:沒有來由的亂發脾氣
第七章
秋雁走來,歡歡喜喜道:「皇上還是惦記著娘娘的,娘娘病著的這些日子,皇上雖不曾來,但時不時的打發李公公過來探問娘娘的病情。如今想必政務告一段落了,記掛著娘娘,皇上這就來了。」
淑妃麵上微微現出了一抹緋色,略有了幾分精神,她掠了一下鬢邊垂下的散發,輕輕說道:「話雖如此,這半月功夫,皇上一次也不曾來過。貴妃那邊,皇上倒是去了幾次。」
秋雁將嘴一撇,一臉鄙夷的神色:「那哪兒是皇上自己要去,分明都是她撒潑耍賴,仗著太後,硬將皇上拉去的。進宮這兩三年來,皇上可曾有半隻眼兒瞧過她?」她嘴裏說著,走到一旁去開衣服箱子,又道:「還是咱們娘娘太好性兒,才讓她始終壓著一頭。論起容貌性格,娘娘哪裏輸她?便是家世,娘娘可是出身京城名門,就說貴妃是太尉家的小姐,可咱們大爺也現任著吏部尚書,不比她差什麽。」
淑妃靜靜聽著,默然不語,但瞧見秋雁開了箱子,翻找什麽,出聲問道:「你做什麽?」
秋雁笑道:「當然是找好衣裳,替娘娘梳妝打扮啊。娘娘病了這許久,整日不理妝容,憔悴了許多。皇上好容易來了這一次,自是要好生打扮一番。娘娘本就生的美,皇上待娘娘也很是恩寵的。隻要娘娘使一把子力,多留皇上幾次。皇上如今膝下無子,娘娘若能生下龍種,那可是皇上的長子,旁人可就再也趕不上了。」
秋雁說的歡喜,且滿含著憧憬。
然而淑妃的臉上,卻泛起了一絲青白,尷尬難堪,微微帶著幾分難言之色。
她不露聲色的將書卷撿起,合上書頁放在炕幾上,側過臉淡淡說道:「這等話,往後不要亂說。免得傳揚開來,叫六宮都說本宮輕狂,且還惹得太後厭憎。」
秋雁聽了這話,更替她主子打抱不平起來:「太後娘娘也真是偏心,縱然貴妃是她的侄女,一碗水也該有個平的樣子。許多事,分明是貴妃蠻不講理,顛倒黑白,偏生太後就是信她的。一時惱了,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娘娘叫到壽康宮訓斥。娘娘好脾氣,也不跟皇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