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在位時,為平衡各世家宗族,格外重用趙氏,並將趙氏的女兒立為皇後,寵愛有加。這麽些年下來,旁的勢力被壓製了不少,卻將趙氏一族養的肥壯。
如今,太後雖在旁餘勢力逼迫下,許他親政,然而實際的權柄仍有不少在她手中。自己要頒布希麽旨意,往往還要問詢太後的意思。
除卻趙氏一族的威迫,朝中那些支持自己的派係,也未必絕對忠誠於自己,無過是想當第二個或是第三個趙氏罷了,各有各的心思。
朝中派係鬥爭複雜,民生要務亦是繁複,匪亂蝗災水患,種種事宜皆與百姓疾苦息息相關。先帝雖為君勤勉,但苦於派係爭鬥,穩固皇權,精力不濟,到底還是留了個爛攤子下來。
陸旻雖本無意於皇位,但既然坐在了這個位子上,便要盡為君之責。
他並不甘心受製於趙太後,培植心腹勢力,分化趙氏一族,減免苛捐雜稅,與民休養生息,諸般事宜需得一件件按部就班的辦來。
親政大半年以來,雖也遇上了許多坎坷,他倒能盡數化解,平日裏算得上勤於政務,並未出什麽亂子。
然而,他還是想要個貼心人在身邊,獨個兒麵對這前朝後宮,還當真是寂寞。
白日尚且罷了,沒到夜晚,對燈獨坐,形單影隻,這滋味兒可當真是不好受。
陸旻批了一陣摺子,便覺喉中略有幾分幹渴。
恰在此時,李忠端著茶盤進來,弓腰輕步上前,將一隻定窯萱草紋茶碗放在了皇帝手邊。
陸旻頭也未抬,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麵色如常,隻是那兩道濃黑的劍眉微不可查的輕輕皺了皺。
李忠仔細瞧著,忙低聲道:「喲,皇上,這是去歲江西進貢的雲霧茶。前兒奴才見皇上在太後娘娘那兒多飲了兩盞,想著皇上喜歡,今兒便讓茶房預備了。可是不合皇上的口味?若不然,奴才換了去?」
陸旻不置可否,片刻說道:「茶而已,就擱著罷。」
李忠連連稱是,又見皇帝忙於政務,侍立在旁,再不敢言語。
半晌,陸旻將筆擱下,活動了一下筋骨。
李忠見狀,忙見縫插針道:「皇上政務繁忙,想必是累了,外頭小茶房備的有小食,替皇上端來?」說罷,見皇帝並無不滿神色,便匆匆去了。
片刻,李忠端了茶點迴來,依舊放在陸旻手邊。
陸旻掃了一眼,見是兩塊山楂鍋盔,兩塊栗子糕,便取了一塊鍋盔,咬了一口,點頭道:「酸甜適口,倒正好這時候吃。」
李忠陪笑道:「是,不敢誤了皇上晚膳的胃口。」
陸旻眉眼不抬,一麵吃著點心,一麵淡淡說道:「怎麽,是想替你徒弟求情?」
李忠趕忙跪了,苦著臉道:「奴才不敢,這小畜生忤逆了皇上,皇上要攆他奴才沒話可說。隻是,奴才也上了年紀的人,無兒無女,家裏也無人了,就這麽一個小徒弟。皇上若不待見他,他在這皇宮大內可當真就沒了活路。奴才舍了老臉,求皇上給個恩典,寬恕他這一遭罷。」
陸旻並不接話,逕自將一塊山楂鍋盔吃盡。
李忠趕忙遞手巾上去,陸旻擦了擦手,這才說道:「你們師徒兩個服侍朕多年,朕本當給你這個麵子。但是,朕這兒不留不機靈的人。前日在太後那邊,聽貴妃抱怨身邊那沒有合用的人。便讓張全福過去,伺候貴妃罷。」
李忠微微一怔,轉瞬便明白過來,略一踟躕,便低頭道:「皇上恩典,奴才迴去便告訴他。」
陸旻再不提此事,言道:「朕記得,年前遼寧將軍進貢了幾株成型的茯苓,禦藥房製了二十顆茯苓丸。你取來,過半個時辰,朕去瞧瞧淑妃。」
李忠在禦前服侍了些時候,見皇帝別無吩咐,便走了出來。
他站在廊下怔了一會兒,微風吹來,遍體生涼,方覺衣衫背後已被冷汗浸透。
李忠迴過神來,抬步迴了自己住處。
小徒弟張全福已去慎刑司領過了罰,正趴在床上哎呦唿痛。
一見他師父進來,張全福連忙撐起胖大身子,說道:「怎樣,師父,皇上饒了我麽?」
李忠先不答話,走上前來,問道:「不必起來了,身上可還好?」
張全福咧嘴一笑:「慎刑司罰了三十杖,倒也沒啥。當奴才的,哪兒有不挨罰的,徒弟沒事兒。已問太醫討了藥,明兒就能下地了。」
李忠點了點頭,在床畔坐了,心裏找了幾句話,說道:「你造化,皇上開了恩了。」
張全福一聽,臉上頓時樂的開花,但這嘴還沒等咧到耳朵邊,就聽他師父又道:「皇上說,貴妃那邊缺服侍的人,叫你過去伺候。」
張全福的臉立刻耷拉了下來,哭喪著說道:「師父,您老人家能不能再像皇上求求情。奴才實在捨不得皇上啊。貴妃娘娘那脾氣,誰受得了?再說,再說奴才今兒也不是有意的。往常咱不一向這樣服侍?也不見皇上著惱。怎麽今兒出了這一遭,皇上就要攆了奴才?」
李忠拍了拍他的頭,嘆息一聲:「你這猴崽子啊,平日裏倒是機靈,怎麽這時候偏就傻了?我問你,貴妃娘娘是怎麽進的宮,怎麽當的貴妃?」
張全福心道,這老師父是老糊塗了?這事兒闔宮上下誰不知道?
這般想著,還是說道:「貴妃娘娘是太後的侄女兒,皇上登基那年,太後娘娘主持選秀,特特兒的把她送進宮來的。」
如今,太後雖在旁餘勢力逼迫下,許他親政,然而實際的權柄仍有不少在她手中。自己要頒布希麽旨意,往往還要問詢太後的意思。
除卻趙氏一族的威迫,朝中那些支持自己的派係,也未必絕對忠誠於自己,無過是想當第二個或是第三個趙氏罷了,各有各的心思。
朝中派係鬥爭複雜,民生要務亦是繁複,匪亂蝗災水患,種種事宜皆與百姓疾苦息息相關。先帝雖為君勤勉,但苦於派係爭鬥,穩固皇權,精力不濟,到底還是留了個爛攤子下來。
陸旻雖本無意於皇位,但既然坐在了這個位子上,便要盡為君之責。
他並不甘心受製於趙太後,培植心腹勢力,分化趙氏一族,減免苛捐雜稅,與民休養生息,諸般事宜需得一件件按部就班的辦來。
親政大半年以來,雖也遇上了許多坎坷,他倒能盡數化解,平日裏算得上勤於政務,並未出什麽亂子。
然而,他還是想要個貼心人在身邊,獨個兒麵對這前朝後宮,還當真是寂寞。
白日尚且罷了,沒到夜晚,對燈獨坐,形單影隻,這滋味兒可當真是不好受。
陸旻批了一陣摺子,便覺喉中略有幾分幹渴。
恰在此時,李忠端著茶盤進來,弓腰輕步上前,將一隻定窯萱草紋茶碗放在了皇帝手邊。
陸旻頭也未抬,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麵色如常,隻是那兩道濃黑的劍眉微不可查的輕輕皺了皺。
李忠仔細瞧著,忙低聲道:「喲,皇上,這是去歲江西進貢的雲霧茶。前兒奴才見皇上在太後娘娘那兒多飲了兩盞,想著皇上喜歡,今兒便讓茶房預備了。可是不合皇上的口味?若不然,奴才換了去?」
陸旻不置可否,片刻說道:「茶而已,就擱著罷。」
李忠連連稱是,又見皇帝忙於政務,侍立在旁,再不敢言語。
半晌,陸旻將筆擱下,活動了一下筋骨。
李忠見狀,忙見縫插針道:「皇上政務繁忙,想必是累了,外頭小茶房備的有小食,替皇上端來?」說罷,見皇帝並無不滿神色,便匆匆去了。
片刻,李忠端了茶點迴來,依舊放在陸旻手邊。
陸旻掃了一眼,見是兩塊山楂鍋盔,兩塊栗子糕,便取了一塊鍋盔,咬了一口,點頭道:「酸甜適口,倒正好這時候吃。」
李忠陪笑道:「是,不敢誤了皇上晚膳的胃口。」
陸旻眉眼不抬,一麵吃著點心,一麵淡淡說道:「怎麽,是想替你徒弟求情?」
李忠趕忙跪了,苦著臉道:「奴才不敢,這小畜生忤逆了皇上,皇上要攆他奴才沒話可說。隻是,奴才也上了年紀的人,無兒無女,家裏也無人了,就這麽一個小徒弟。皇上若不待見他,他在這皇宮大內可當真就沒了活路。奴才舍了老臉,求皇上給個恩典,寬恕他這一遭罷。」
陸旻並不接話,逕自將一塊山楂鍋盔吃盡。
李忠趕忙遞手巾上去,陸旻擦了擦手,這才說道:「你們師徒兩個服侍朕多年,朕本當給你這個麵子。但是,朕這兒不留不機靈的人。前日在太後那邊,聽貴妃抱怨身邊那沒有合用的人。便讓張全福過去,伺候貴妃罷。」
李忠微微一怔,轉瞬便明白過來,略一踟躕,便低頭道:「皇上恩典,奴才迴去便告訴他。」
陸旻再不提此事,言道:「朕記得,年前遼寧將軍進貢了幾株成型的茯苓,禦藥房製了二十顆茯苓丸。你取來,過半個時辰,朕去瞧瞧淑妃。」
李忠在禦前服侍了些時候,見皇帝別無吩咐,便走了出來。
他站在廊下怔了一會兒,微風吹來,遍體生涼,方覺衣衫背後已被冷汗浸透。
李忠迴過神來,抬步迴了自己住處。
小徒弟張全福已去慎刑司領過了罰,正趴在床上哎呦唿痛。
一見他師父進來,張全福連忙撐起胖大身子,說道:「怎樣,師父,皇上饒了我麽?」
李忠先不答話,走上前來,問道:「不必起來了,身上可還好?」
張全福咧嘴一笑:「慎刑司罰了三十杖,倒也沒啥。當奴才的,哪兒有不挨罰的,徒弟沒事兒。已問太醫討了藥,明兒就能下地了。」
李忠點了點頭,在床畔坐了,心裏找了幾句話,說道:「你造化,皇上開了恩了。」
張全福一聽,臉上頓時樂的開花,但這嘴還沒等咧到耳朵邊,就聽他師父又道:「皇上說,貴妃那邊缺服侍的人,叫你過去伺候。」
張全福的臉立刻耷拉了下來,哭喪著說道:「師父,您老人家能不能再像皇上求求情。奴才實在捨不得皇上啊。貴妃娘娘那脾氣,誰受得了?再說,再說奴才今兒也不是有意的。往常咱不一向這樣服侍?也不見皇上著惱。怎麽今兒出了這一遭,皇上就要攆了奴才?」
李忠拍了拍他的頭,嘆息一聲:「你這猴崽子啊,平日裏倒是機靈,怎麽這時候偏就傻了?我問你,貴妃娘娘是怎麽進的宮,怎麽當的貴妃?」
張全福心道,這老師父是老糊塗了?這事兒闔宮上下誰不知道?
這般想著,還是說道:「貴妃娘娘是太後的侄女兒,皇上登基那年,太後娘娘主持選秀,特特兒的把她送進宮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