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分的腳步悄然臨近,普沙村的茶園迎來了複蘇的跡象。翠綠的茶樹在暖陽下伸展腰肢,新芽兒探出頭來,仿佛是對世間美好的初次問候。


    李有發帶領著村民們自晨曦至暮落,辛勤耕耘於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之上。而另一邊,譚溪寧與王喬明和其他老師好幾次前往村委會尋找他,都是影子都沒見著。


    “聽說村子裏會有位心理健康老師來開講座。”譚溪寧不止一次提起,“可兩個多月過去了,怎麽連對方的一絲消息都沒有呢?”


    疑問像藤蔓纏繞心頭,隨著時間推移愈發濃烈。


    學校裏的老師們都猜測,或許是種種原因導致計劃泡湯,失落感油然而生。


    就在所有人都逐漸釋懷,認為心理健康老師可能隻是個遙遠的夢想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打破了沉寂。


    一個溫婉端莊的女人,拖著一隻淡綠色的行李箱出現在學校門口,她那打理得一絲不苟的卷發隨風輕舞,身穿一條碎花白裙,即便曆經長途跋涉,裙擺也不免沾染上鄉野的塵埃,但她周身散發的柔和光芒足以讓人忽略這一切瑕疵。


    春日的普沙村,天空湛藍高遠,萬物生長有序,唯獨少了綿綿細雨的滋潤。


    鄧勤勤頂著漫天塵土,步履匆匆地抵達希望小學。


    那天,譚溪寧正帶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沐浴在陽光下,享受體育課帶來的樂趣。


    突然,倩麗的身影闖入視線,如同一陣清風拂過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孩子們停下手中的遊戲,甚至忘記了平時愛不釋手的籃球,紛紛投來探究的眼神,眼中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渴望。


    她是那麽與眾不同,就像一首悠揚的樂章突然奏響在這個寧靜的村莊,帶來一股清新脫俗的氣息。


    “你們看,那個姐姐好漂亮哎。”


    “漂亮的說,不過還是星星老師最漂亮。”


    有孩子們賊兮兮地笑著:“星星老師來的時候漂亮,現在嘛……”


    在另外的幾個同學惡狠狠的注視下,那孩子語氣一轉:“當然還是星星老師最漂亮了噻!”


    其他同學滿意地笑起來:“本來星星老師就最漂亮,星星老師是最好的老師。”


    譚溪寧站在一邊手裏拿著幾根蔥和正坐在操場邊上撿苦菜的張金秀聊著天,看到孩子們的異常,她順著孩子們的目光看過去,在門口看到了一個打扮與這裏格格不入的姑娘。


    “張老師,校門口有人。”譚溪寧放下手裏的蔥,“我過去看看。”


    張老師也注意到門口的姑娘,仰頭對譚溪寧說:“好嘛,你過去麽我就不去了。”


    譚溪寧剛靠近校門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水味,很香但沁人心脾,再仔細辨別一下,這香水味聞起來倒像是某種植物的香味,不討厭,反而很淡雅。


    姑娘畫著精致的妝容,氣質極佳,像是端莊的國風舞蹈演員。


    譚溪寧不由得有些喜歡這個姑娘,她溫和地問道:“你好,請問你有什麽事情嗎?”


    女孩穿著長裙,大風吹來,裙邊翻滾起來的波瀾就像海裏的浪花。


    她看到譚溪寧走過來,拿出紙巾彎著腰一點點地擦著皮鞋上的灰塵,又抬起頭站直身體,不緊不慢地從背後的雙肩包裏拿出一張紙:“你好,我是受邀來你們學校舉辦講座的老師鄧勤勤。”


    譚溪寧打開門:“你好你好,你就是那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9年,現在在實驗中學任職的鄧勤勤老師?”


    譚溪寧一下子說出來這麽多的頭銜,倒是讓那位老師愣了愣,繼而莞爾笑道:“是我。”


    “還以為沒有心理老師會來了呢。”譚溪寧主動拎起鄧勤勤的行李箱,“歡迎歡迎,很抱歉我們沒有接到通知,也沒有人去接你。”


    鄧勤勤笑起來:“這麽說的話,其實我比較不好意思了。早就答應下來要來你們學校開講座的,但是下學期涉及高考,很多的學校也請我去給同學們做心理輔導,一直到現在才有時間來。”


    “沒事沒事。”譚溪寧帶著鄧勤勤去到宿舍,“鄧老師就住這裏吧,這裏太陽一出來就能曬到,一直到曬到太陽落山,晚上整麵牆都很溫暖,一點也不會潮濕。”


    鄧勤勤打量著宿舍:“好,謝謝,您叫……”


    “我叫譚溪寧,鄧老師喊我譚老師就行。在以前就聽過鄧老師的名字,以前我侄女的學校也請你去做過講座,那小妮子迴來就把你誇上了天,到現在才見到您,沒想到您這麽年輕。”


    譚溪寧的話語絕非客套奉承,鄧勤勤在心理健康領域深耕多年,尤其在高考前夕的心理輔導上,她的專業與影響力無人不知。


    許多名校爭相邀約,隻為讓學生能在緊張激烈的備考過程中獲得寶貴的內心慰藉與方向指引。


    因此,能夠有幸邀請到鄧勤勤蒞臨希望小學,實屬難得,這背後是她在繁忙行程中特意騰挪的時間,對於鄉村教育的支持與厚愛可見一斑。


    當初,當王喬明在教職工會議上首次提出關注農村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議題時,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次提議竟能吸引到如此重量級的人物響應。


    彼時,他僅是基於對學生深切的關懷,指出當前師資配備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的現狀,唿籲學校管理層能夠予以重視,填補這一空白區域。


    麵對領導的迴應,王喬明深知僅僅一句承諾遠遠不夠。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站起身,利用有限的發言機會,逐一講述那些曾在心理諮詢室內外徘徊,渴望得到理解與幫助的學生故事。


    盡管身旁的同事,包括李有發在內的多位同仁,屢次暗示他注意場合,但他仍舊堅定立場,將一個個鮮活事例娓娓道來,力求觸動決策層的心弦。


    會議室內的氣氛一度凝重,王喬明的真誠與執著終於換來了結果。


    在一番短暫而深思熟慮的沉默過後,領導們做出了決定:立即著手為希望小學調配一名專業心理老師,進行為期三天的密集培訓與輔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暖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棠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棠聽風並收藏暖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