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溪寧靜靜地聽著,她是普沙村希望小學的第一個英語老師,在她來這裏之前,學校沒有一堂真正的英語課。
孩子們的英語啟蒙在初中,就靠著初中老師一點點地往上拉,拉成什麽樣算什麽樣,以至於整個省份的英語平均分比起全國的平均分還要低。
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拉後腿。
她對於做一個英語老師沒有半分的經驗,她能從教師交流學校學習中認識到城市和農村教育的差距,也能意識到城市教育不符合農村教育,唯獨對這個城裏孩子人手一本的教輔書先入為主,沒有懷疑過這本書不適合農村孩子們。
“他們的差距是很大的。實驗學校的孩子最少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實際上的情況,實驗學校的孩子大多數來自很優秀的幼兒園。
他們中的三分一最早在幼兒園就接觸過英語單詞,家裏的家長也很重視,給孩子們請家教,盯著孩子讀書學校背課本。他們的基礎是很好的,這本教輔書的難度更高,因為他們基礎都會了,想要得高分隻能衝難題怪題,再去脫穎而出。”
譚溪寧拿起那本教輔書翻看著,她之前也是覺得這本書上麵的題對於孩子們偏難,但她覺得降維打擊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那種感覺就像,如果你考中考,就去學高考的知識,如果考四級,就去直接學六級,去學考研英語,然後學得高了,那些低難度的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可她忘記了,學習就像蓋房子,那是需要一層層往上穩紮穩打學的過程。如戚老師所說,這裏的孩子基礎都成困難,這本書上確實太難了,再好的書看不懂也發揮不出它的最大優勢。
譚溪寧放下書:“戚老師,您說得對。那你覺得我們學校的孩子用什麽樣的書合適?”
戚老師把綠皮書放在一邊,拿出一張紙,在上麵羅列出好幾個書名:“我們現在的考試不是能力類考試,而是應試類考試。一張試卷上,百分之七十是基礎題,百分之二十的中等題,還有百分之十的拔高題。
對於現在孩子們的情況,肯定是要把基礎題都做對,中等題去衝擊,拔高題能做就做,不能做就適當的放棄。
我寫的這幾本書都是比較適合的教輔資料,像這個母題集訓,它基本上知識點都是給列出來,然後下麵是舉一反三,最後是真題歸納。”
譚溪寧把紙條拿在手裏,現在希望小學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去給孩子們買教輔書,東湊西湊省下來的錢印刷了試卷,這些試卷被王校長鎖在櫃子裏,每一份都顯得彌足珍貴。
戚老師看出來譚溪寧的窘迫,說道:“你看這樣,我幫你把你們學校的綠皮書迴收了,然後你們再重新去換一本教輔吧?”
譚溪寧猶豫著:“還能迴收?這些是上冊的教輔,下冊還沒買。”
“這倒是個難題。”戚老師打了幾個電話,最後校領導終於同意迴收普沙村希望小學的二手書。
電話那頭的校長語氣冷淡:“戚老師,你知道我們學校的情況,也知道孩子和家長的情況,用二手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知道的秦校長,數量也不多,我們學校也有貧困生,不如這些書就統計出來看有沒有願意要的,其實我認為沒寫過的二手書也不是很糟糕,相反性價比還更好。”
秦校長不耐煩地說道:“你做主,別給學校惹出事情就行。”
戚老師鬆了一口氣,尷尬地收起手機:“我會把這些二手書,按價格的百分之六十賣出,賣出來的錢走公賬迴你們學校,到時候差多少錢,以及最後有多少學生會要二手書,我也不確定,你要有個最壞的打算。”
譚溪寧倒是沒在意:“謝謝戚老師這麽幫助我們,盡力就好,如果賣不完,剩下的迴收迴來。我們學校也不一定全是打基礎的學生,還是有一些在後期會需要拔高的,你說對吧?”
戚老師點點頭:“嗯,你說得對。譚老師,加油。”
“謝謝,一起加油。”
……
隨著最後一縷晚霞漸漸隱沒於山巒之後,為期一個月的教學交流活動,畫上了溫暖而略帶憂傷的句號。
在這片充滿渴望的土地上,希望小學的問題如同一顆顆亟待挖掘的寶石,隱藏在日常教學的縫隙之中。
從最初的探索、辨識,到後來的精心打磨與解決方案的實施,每一步都承載著不易與挑戰。
老師們與孩子們共同經曆的日日夜夜,不僅是一段學習之旅,更是在彼此心靈深處鐫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離別的鍾聲敲響,空氣中彌漫著複雜的情感。
有的孩子淚眼婆娑,他們緊緊擁抱著曾經給予過無數鼓勵和支持的老師,不舍之情溢於言表;而另一些孩子,或許因為生活的艱辛早已學會將情感深深埋藏心底,表麵上看似平靜如初,實則內心波瀾壯闊。
當汽車緩緩啟動,載著遠道而來的教師支援團隊駛向遠方,留下的不僅是空曠的操場和安靜的教室,還有孩子們心中那份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激與懷念。
然而,故事並未就此結束。
盡管表麵上看來一切都迴到了起點——沒有喧囂,沒有陌生人的到來,隻有熟悉的麵孔和熟悉的生活節奏。但實際上,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空氣、每一個角落,都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知識之光,是自信與勇氣的火花。他們學會了提問,學會了思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自信,學會了大聲喊出心裏的聲音。
在老師的鼓舞下,一些原本沉默寡言的孩子開始嚐試著分享自己的想法,即使聲音微弱,卻是勇敢邁出的一大步。
課堂之外,他們不再隻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積極尋找答案,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門已悄然開啟。
譚溪寧走向熟悉的講台,孩子們歡唿起來:“歡迎星星老師!”
“好的同學們,翻開課本第二十二頁,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weather,天氣。第一個單詞,我們要學習的是warm,溫暖的。”
孩子們的英語啟蒙在初中,就靠著初中老師一點點地往上拉,拉成什麽樣算什麽樣,以至於整個省份的英語平均分比起全國的平均分還要低。
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拉後腿。
她對於做一個英語老師沒有半分的經驗,她能從教師交流學校學習中認識到城市和農村教育的差距,也能意識到城市教育不符合農村教育,唯獨對這個城裏孩子人手一本的教輔書先入為主,沒有懷疑過這本書不適合農村孩子們。
“他們的差距是很大的。實驗學校的孩子最少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實際上的情況,實驗學校的孩子大多數來自很優秀的幼兒園。
他們中的三分一最早在幼兒園就接觸過英語單詞,家裏的家長也很重視,給孩子們請家教,盯著孩子讀書學校背課本。他們的基礎是很好的,這本教輔書的難度更高,因為他們基礎都會了,想要得高分隻能衝難題怪題,再去脫穎而出。”
譚溪寧拿起那本教輔書翻看著,她之前也是覺得這本書上麵的題對於孩子們偏難,但她覺得降維打擊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那種感覺就像,如果你考中考,就去學高考的知識,如果考四級,就去直接學六級,去學考研英語,然後學得高了,那些低難度的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可她忘記了,學習就像蓋房子,那是需要一層層往上穩紮穩打學的過程。如戚老師所說,這裏的孩子基礎都成困難,這本書上確實太難了,再好的書看不懂也發揮不出它的最大優勢。
譚溪寧放下書:“戚老師,您說得對。那你覺得我們學校的孩子用什麽樣的書合適?”
戚老師把綠皮書放在一邊,拿出一張紙,在上麵羅列出好幾個書名:“我們現在的考試不是能力類考試,而是應試類考試。一張試卷上,百分之七十是基礎題,百分之二十的中等題,還有百分之十的拔高題。
對於現在孩子們的情況,肯定是要把基礎題都做對,中等題去衝擊,拔高題能做就做,不能做就適當的放棄。
我寫的這幾本書都是比較適合的教輔資料,像這個母題集訓,它基本上知識點都是給列出來,然後下麵是舉一反三,最後是真題歸納。”
譚溪寧把紙條拿在手裏,現在希望小學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去給孩子們買教輔書,東湊西湊省下來的錢印刷了試卷,這些試卷被王校長鎖在櫃子裏,每一份都顯得彌足珍貴。
戚老師看出來譚溪寧的窘迫,說道:“你看這樣,我幫你把你們學校的綠皮書迴收了,然後你們再重新去換一本教輔吧?”
譚溪寧猶豫著:“還能迴收?這些是上冊的教輔,下冊還沒買。”
“這倒是個難題。”戚老師打了幾個電話,最後校領導終於同意迴收普沙村希望小學的二手書。
電話那頭的校長語氣冷淡:“戚老師,你知道我們學校的情況,也知道孩子和家長的情況,用二手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知道的秦校長,數量也不多,我們學校也有貧困生,不如這些書就統計出來看有沒有願意要的,其實我認為沒寫過的二手書也不是很糟糕,相反性價比還更好。”
秦校長不耐煩地說道:“你做主,別給學校惹出事情就行。”
戚老師鬆了一口氣,尷尬地收起手機:“我會把這些二手書,按價格的百分之六十賣出,賣出來的錢走公賬迴你們學校,到時候差多少錢,以及最後有多少學生會要二手書,我也不確定,你要有個最壞的打算。”
譚溪寧倒是沒在意:“謝謝戚老師這麽幫助我們,盡力就好,如果賣不完,剩下的迴收迴來。我們學校也不一定全是打基礎的學生,還是有一些在後期會需要拔高的,你說對吧?”
戚老師點點頭:“嗯,你說得對。譚老師,加油。”
“謝謝,一起加油。”
……
隨著最後一縷晚霞漸漸隱沒於山巒之後,為期一個月的教學交流活動,畫上了溫暖而略帶憂傷的句號。
在這片充滿渴望的土地上,希望小學的問題如同一顆顆亟待挖掘的寶石,隱藏在日常教學的縫隙之中。
從最初的探索、辨識,到後來的精心打磨與解決方案的實施,每一步都承載著不易與挑戰。
老師們與孩子們共同經曆的日日夜夜,不僅是一段學習之旅,更是在彼此心靈深處鐫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離別的鍾聲敲響,空氣中彌漫著複雜的情感。
有的孩子淚眼婆娑,他們緊緊擁抱著曾經給予過無數鼓勵和支持的老師,不舍之情溢於言表;而另一些孩子,或許因為生活的艱辛早已學會將情感深深埋藏心底,表麵上看似平靜如初,實則內心波瀾壯闊。
當汽車緩緩啟動,載著遠道而來的教師支援團隊駛向遠方,留下的不僅是空曠的操場和安靜的教室,還有孩子們心中那份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激與懷念。
然而,故事並未就此結束。
盡管表麵上看來一切都迴到了起點——沒有喧囂,沒有陌生人的到來,隻有熟悉的麵孔和熟悉的生活節奏。但實際上,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空氣、每一個角落,都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知識之光,是自信與勇氣的火花。他們學會了提問,學會了思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自信,學會了大聲喊出心裏的聲音。
在老師的鼓舞下,一些原本沉默寡言的孩子開始嚐試著分享自己的想法,即使聲音微弱,卻是勇敢邁出的一大步。
課堂之外,他們不再隻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積極尋找答案,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門已悄然開啟。
譚溪寧走向熟悉的講台,孩子們歡唿起來:“歡迎星星老師!”
“好的同學們,翻開課本第二十二頁,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weather,天氣。第一個單詞,我們要學習的是warm,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