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兩難抉擇與暴風雪山莊
此時距離祝盒等人進入心境迴廊已經過去了兩天,距離三天的時間限製已經不剩多少時間了。
祝盒看著眼前詳實厚重的觀察資料,雖然心中有一些不安,還有隱約的來源不明的怪異感受,但他決定相信自己幾十個小時觀察的結果,相信自己的判斷。
祝盒將視角拉進,幾乎是“臉貼臉”地注視著(90,100)房間裏的那個人,那人依然無知無覺地在紙上進行著“布置”,全然沒有發現有一道近在咫尺的目光正凝視著他。
就是他了……
祝盒這個人雖然在選擇上經常會猶豫不決,但一旦做了決定,就不會再想著要更改了——這是自學生時代養成的習慣,因為根據祝盒的經驗,隻要自己在考試的時候懷疑某一道選擇題是不是做錯了,然後改成另一個答案,那十之八九都是從原本正確的答案改成錯誤的。
能真的把原本做錯的題改對,這樣的奇跡可能一年也出現不了一次。
所以後來,隻要不是確實發現之前做錯了,而是在兩個或幾個選項之間猶豫不決,祝盒隻要選定了一個作為答案就不會再改了。
看了一會兒正在專心致誌地做著規劃的“自己”,祝盒心念一動,就要將他選中。
……
稍早一段時間,心境迴廊的走廊上。
畫著圓圈的那扇門被從內部推開,阿列埃·佩雷格裏尼從門的裏麵走了出來。
他的頭發上和身上都沾著薄薄的一層雪花,這層雪花在溫暖的迴廊之中很快消融,變成水珠順著他的發梢和衣角滴落到迴廊的地毯上。
阿列埃用手背抹了抹臉頰,對著微弱的燭火不出意料地看見手背上除了水跡還有深淺不一的血跡。他從空間道具中掏出手帕,仔細地擦掉臉上沾染的血液。
不過,臉上手上的血跡雖然容易處理,衣服上的血液要處理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阿列埃抖了抖自己的衣袍,感覺至少比平時沉了兩倍還多,衣服下擺幾乎完全被鮮血浸透,還在向下滴著血液和雪水的混合液體。
“在禁用道具和魔法的情況下連殺那麽多人還是有點困難啊……”
聽阿列埃所說的話,他參加的好像不是心境迴廊這樣的心靈試煉,而是屠戮戰場之類的殺伐試煉。
他沒有多做感慨,隻是脫下幾乎完全濕透的外衣,放進空間道具,隻穿著襯衣坐在了走廊的地毯上,然後閉上了眼睛。
心境迴廊對於精神力的提升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並不是說完成試煉內容之後“刷”的一下子精神力就上來了。它隻是提供一個提升精神力的契機,能夠從這種契機中領悟到什麽東西,能夠通過領悟到的東西解開多少精神的枷鎖從而解放多少精神力是以後的事情了。
阿列埃剛從試煉中離開,關於試煉內容的記憶還十分清晰,他也隱約觸及到了一點試煉的“中心思想”,正是鞏固這種體味的最佳時機。
所以他立刻沉浸到自己的思緒當中,開始迴憶試煉中的種種細節,也開始迴憶自己在試煉中所做出的種種選擇,以及做出選擇的時候自己的想法和心境。
阿列埃並沒有迴味太久,因沒過幾分鍾他就聽見另一扇門開啟的聲音。他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是那位來自時銀王國的男性精靈卡列莫爾·阿若提克從畫著“y”的那扇門裏走了出來。
卡列莫爾那邊的狀況似乎比阿列埃那邊的狀況文明了許多,至少比起狀若修羅的阿列埃,卡列莫爾的身上一滴血跡也沒有,他隻是滿頭大汗,無論精神還是身體都十分疲憊,而且身上沾滿了機械的味道。
卡列莫爾曾經做過學院城公共治安司的機械顧問——當然是為了賺取學分,因此曾經跟阿列埃打過不短的一段時間交道。兩人雖然算不得好友,但也相互熟識,故而互相打了個招唿。
卡列莫爾先初步迴想了一會兒自己的經曆,心中隱約有了一些感悟,然後走到阿列埃跟前,說:“阿列埃,感覺怎麽樣?要不要交流一下?”
通過試煉的人相互交流試煉內容和體會也是心境迴廊的傳統項目,雖然感悟從其他人口中得知的經曆不如分析自身的經曆,但這二者也不是不能共同存在的——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話,幹嘛非要去選一個呢?
阿列埃自然沒有拒絕這種傳統的理由,他點了點頭,因為是卡列莫爾先提出的,所以自然由他先說。
“我遇到的試煉名字是‘兩難抉擇’,有一列蒸汽列車將要經過一個岔路口,列車當前行駛的軌道上被綁了五個人,另一條軌道上則被綁了一個人。我可以操縱道岔選擇讓列車是否變軌——如果變軌的話會撞死本來應該不會死的那個人,讓那五個人得救;不變軌的話就是那五個人死掉,那一個人得救。”
阿列埃安靜地聽著卡列莫爾的敘述,他知道這個試煉肯定不止如此,不然隻是做一個選擇而已,怎麽可能用兩天時間呢?
“第一次,我選擇扳動道岔,讓列車變軌,撞死那一個人讓五個人得救。然後我眼睜睜地看著列車碾過了那一個人的身軀,把他化成血肉的泡沫。在列車通過岔路之後,我眼前的景象又被重置了,還是六個人和一列車,還是那條岔路。我當時想著換一個選擇,就坐視列車從五個人身上碾壓過去,但最後這一切還是被重置了,我依然沒有完成試煉。”
阿列埃稍作思索:“因為這兩個選擇都沒有做到讓你心甘情願。”
卡列莫爾嘴巴微張,隨後苦笑:“我用了兩個小時才想明白的事情,你二十秒就想出來了。”他點了點頭,“是的,這個兩難抉擇的關鍵不在於我認為怎樣做是對的,而在於我是否甘心止步於此——我想恐怕沒人麵對這樣的情況能夠心甘情願地看著一個或者五個人去死。”
“人總是想要兩全其美的。”阿列埃說,“然後你做了什麽?”
既然卡列莫爾能從試煉中離開,就說明他最後肯定是找到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然後——你是知道的,我父親是機械教會的一位‘匠人’,換算到你們這邊的光明教會大概是主教級別吧,我以後迴時銀王國也想要往教會發展,所以我對於各種機械還是比較熟悉的。
“雖然試煉的時候被限製了技能和道具,但是我還有雙手。我爬上那列行駛著的蒸汽列車,搞清楚了它的結構,然後拆掉了一些東西做了個簡單的炸彈,把列車在岔路之前炸得脫軌了——所幸試煉沒有給列車安排乘客和駕駛員,不然我也想不出該如何做到完美了。”
雖然卡列莫爾說的輕巧,但阿列埃想也知道其中的困難重重。列車駛來就算往多了說能有五分鍾嗎?要在一次五分鍾之內完成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卡列莫爾必然是在多次循環中逐漸吃透了列車的結構,然後才能在時限之內拆下合適的零部件製造炸彈。
甚至於,即使做出了炸彈,也需要經過很多次的循環才能確定最佳的引爆位置和時間,稍有偏差就是讓被綁在軌道上的六個人被炸死或者被脫軌的列車砸死的結果。
阿列埃心算了一下,以五分鍾一次循環來記,結合卡列莫爾說自己過了兩個小時才想到問題的關鍵,那他也經曆了足足五百五十多次循環才最終成功!
試煉的關鍵在於“兩難”與“兩全”麽……
阿列埃閉目沉思,似乎是從卡列莫爾講述的經曆中得到了什麽感悟,正在解析、消化那種隱約的感受,讓它變得更加有理可依、有跡可循。
過了一會兒,阿列埃睜開眼睛,開始講述自己經曆的試煉。
“那個試煉的主題名叫‘暴風雪山莊’,我和另外十二個人被困在一座山頂莊園裏,莊園被暴風雪封鎖,相當於營造了一個封閉的環境。而我在一進入試煉就自然而然地知曉了試煉的內容,我要‘找到兇手’。
“除了我之外,來到這座山莊的十二個人似乎各有原因,我們被困在了這座暴風雪山莊之中。在第一天——試煉裏,以四個小時為一天,兩小時白天,兩小時夜晚——還是各自安好,除了莊園的物資儲備有些不足,讓大家有點緊張和不安之外,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一具屍體在莊園的酒窖裏被發現,死者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被人用餐刀一刀封喉。刀上沒有指紋,也沒有發現其他線索,在無法使用技能和道具的情況下,我也沒能第一時間發現真兇。
“其他人的反應還是比較冷靜的,並沒有太過惶惶不安的表現,我詢問了山莊裏的所有人,雖然找到了幾個有些可疑的目標,但並不能十分肯定。
“第三天早上,第二具屍體在餐廳被發現,這次的死者死狀極慘,被亂刀分屍,光是大塊的就有十多塊。”
聽到這裏,卡列莫爾笑了笑:“還真是符合你這位治安司司長身份的試煉,看來你這輩子是跟兇殺案幹上了。”
阿列埃不置可否地說:“或許正是因為我總在處理這些案子,所以才在心境迴廊裏‘映射’出了這樣的試煉。”
他接著說道:“接著第二起案子,我在心裏確定了一個最可疑的人選,並且在第三天晚上一直盯著他的行動,確保他沒有機會再度殺人,或者即使他再殺人也會被我直接目擊。
“我以為到了這裏真相已經揭開的差不多了,但是——在窗戶被猛烈的暴風雪擊碎的時候,我隻是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從他身上移開了不到十秒鍾,就發現……”
“又有人被殺了?”卡列莫爾做出了一個合理的猜測。
“是的,但是……被殺的正是我之前認為是兇手的那個人,他腹部連中十刀,其中四刀命中要害之處,我看見他的時候他還沒有死透,但隻來得及給我留下一個驚恐的眼神就斷氣了。”
卡列莫爾半張著嘴,“要是我遇上你這種試煉……怕是一輩子也別想從裏麵出來了。然後呢?”
“然後我的猜測被推翻了,我隻能從頭開始尋找兇手。不過好在有人提供了一個關鍵的線索,”說到這裏,阿列埃停頓了一下,“到目前為止的三位的死者,他們的死狀都與他們自身過去的一些經曆有關。”
卡列莫爾沒有說話,不過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對於“暴風雪山莊”試煉的真相十分好奇。
“第一位死者,他曾經在入室盜竊的時候被戶主發現,然後一不做二不休,將戶主一家割喉,席卷了財物逃竄到其他城市;第二位死者,他曾經因為被退婚,將未婚妻於家中殘忍殺害,亂刀分屍;第三位死者,他搶劫他人財物,遭到對方反抗,於是向對方連捅十刀,將其殺害。”
卡列莫爾:“這是……等效報複。”
“是的,”阿列埃點點頭,“這些死者被人‘以牙還牙’了。而事情還不止如此,經過交談,我發現這座山莊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是身上背著一條或者更多人命的兇惡之徒,此後的幾天裏,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死於等效報複。
“而且到了第六天,山莊裏的食物和水已經逐漸見底,人與人之間的口角和爭執越來越多,甚至已經有人出現行兇的意圖和行動——隻是被其他人攔下來了。
“這個時候,我還沒想明白進行報複的究竟是什麽人。我也檢查了山莊的裏裏外外,發現除了我們十三個人以外沒有任何人在這裏,兇手必然是我們中的一個。”
卡列莫爾眉頭微蹙,顯然是沒能想明白試煉的答案究竟是什麽。
“第七天,我轉換了思路,開始思索‘誰有動機進行等效報複’,然後發現了一個雖然有些難以置信,但在心境迴廊裏出現並不讓人意外的答案。
“這裏的所有人此前都沒有什麽矛盾,他們犯下的案子彼此之間也並不相關。雖然有幾個人事先認識,但他們的關係也僅限於認識,既無仇也無怨,沒有足以產生殺人動機的矛盾。
“那麽,在場的十三個人裏麵,誰會有動機進行報複?”
阿列埃抬起頭,看著卡列莫爾,他的眼睛裏蘊含著一種冰冷無情的快意。
“唯一有動機的人,是我。”
卡列莫爾隻覺得自己心神震顫,久久未能成言。
良久之後,他才開口:“這是你的‘正義’,對嗎?”
阿列埃點了點頭:“我無法容忍這樣的人能夠逍遙法外,這就是我的正義,我的動機。試煉裏的夜晚讓我知曉真相,白天則抹去這份經曆和記憶。兇手是我,這就是我的試煉的答案。”
卡列莫爾沒有與阿列埃就“正義”、“法律”、“形式正義”、“結果正義”等概念和觀點進行辯論,因為早在他們短暫共事的那段時間裏,他們之間就已經進行了不止一次點到為止的討論,知曉對方並不需要自己來“說服”。
卡列莫爾靠在牆邊,正欲分析阿列埃經曆中蘊藏的“心境”,就見眼前的一扇畫著仿佛是胡亂點上去的小點的門從內部被人推開了。
此時距離祝盒等人進入心境迴廊已經過去了兩天,距離三天的時間限製已經不剩多少時間了。
祝盒看著眼前詳實厚重的觀察資料,雖然心中有一些不安,還有隱約的來源不明的怪異感受,但他決定相信自己幾十個小時觀察的結果,相信自己的判斷。
祝盒將視角拉進,幾乎是“臉貼臉”地注視著(90,100)房間裏的那個人,那人依然無知無覺地在紙上進行著“布置”,全然沒有發現有一道近在咫尺的目光正凝視著他。
就是他了……
祝盒這個人雖然在選擇上經常會猶豫不決,但一旦做了決定,就不會再想著要更改了——這是自學生時代養成的習慣,因為根據祝盒的經驗,隻要自己在考試的時候懷疑某一道選擇題是不是做錯了,然後改成另一個答案,那十之八九都是從原本正確的答案改成錯誤的。
能真的把原本做錯的題改對,這樣的奇跡可能一年也出現不了一次。
所以後來,隻要不是確實發現之前做錯了,而是在兩個或幾個選項之間猶豫不決,祝盒隻要選定了一個作為答案就不會再改了。
看了一會兒正在專心致誌地做著規劃的“自己”,祝盒心念一動,就要將他選中。
……
稍早一段時間,心境迴廊的走廊上。
畫著圓圈的那扇門被從內部推開,阿列埃·佩雷格裏尼從門的裏麵走了出來。
他的頭發上和身上都沾著薄薄的一層雪花,這層雪花在溫暖的迴廊之中很快消融,變成水珠順著他的發梢和衣角滴落到迴廊的地毯上。
阿列埃用手背抹了抹臉頰,對著微弱的燭火不出意料地看見手背上除了水跡還有深淺不一的血跡。他從空間道具中掏出手帕,仔細地擦掉臉上沾染的血液。
不過,臉上手上的血跡雖然容易處理,衣服上的血液要處理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阿列埃抖了抖自己的衣袍,感覺至少比平時沉了兩倍還多,衣服下擺幾乎完全被鮮血浸透,還在向下滴著血液和雪水的混合液體。
“在禁用道具和魔法的情況下連殺那麽多人還是有點困難啊……”
聽阿列埃所說的話,他參加的好像不是心境迴廊這樣的心靈試煉,而是屠戮戰場之類的殺伐試煉。
他沒有多做感慨,隻是脫下幾乎完全濕透的外衣,放進空間道具,隻穿著襯衣坐在了走廊的地毯上,然後閉上了眼睛。
心境迴廊對於精神力的提升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並不是說完成試煉內容之後“刷”的一下子精神力就上來了。它隻是提供一個提升精神力的契機,能夠從這種契機中領悟到什麽東西,能夠通過領悟到的東西解開多少精神的枷鎖從而解放多少精神力是以後的事情了。
阿列埃剛從試煉中離開,關於試煉內容的記憶還十分清晰,他也隱約觸及到了一點試煉的“中心思想”,正是鞏固這種體味的最佳時機。
所以他立刻沉浸到自己的思緒當中,開始迴憶試煉中的種種細節,也開始迴憶自己在試煉中所做出的種種選擇,以及做出選擇的時候自己的想法和心境。
阿列埃並沒有迴味太久,因沒過幾分鍾他就聽見另一扇門開啟的聲音。他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是那位來自時銀王國的男性精靈卡列莫爾·阿若提克從畫著“y”的那扇門裏走了出來。
卡列莫爾那邊的狀況似乎比阿列埃那邊的狀況文明了許多,至少比起狀若修羅的阿列埃,卡列莫爾的身上一滴血跡也沒有,他隻是滿頭大汗,無論精神還是身體都十分疲憊,而且身上沾滿了機械的味道。
卡列莫爾曾經做過學院城公共治安司的機械顧問——當然是為了賺取學分,因此曾經跟阿列埃打過不短的一段時間交道。兩人雖然算不得好友,但也相互熟識,故而互相打了個招唿。
卡列莫爾先初步迴想了一會兒自己的經曆,心中隱約有了一些感悟,然後走到阿列埃跟前,說:“阿列埃,感覺怎麽樣?要不要交流一下?”
通過試煉的人相互交流試煉內容和體會也是心境迴廊的傳統項目,雖然感悟從其他人口中得知的經曆不如分析自身的經曆,但這二者也不是不能共同存在的——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話,幹嘛非要去選一個呢?
阿列埃自然沒有拒絕這種傳統的理由,他點了點頭,因為是卡列莫爾先提出的,所以自然由他先說。
“我遇到的試煉名字是‘兩難抉擇’,有一列蒸汽列車將要經過一個岔路口,列車當前行駛的軌道上被綁了五個人,另一條軌道上則被綁了一個人。我可以操縱道岔選擇讓列車是否變軌——如果變軌的話會撞死本來應該不會死的那個人,讓那五個人得救;不變軌的話就是那五個人死掉,那一個人得救。”
阿列埃安靜地聽著卡列莫爾的敘述,他知道這個試煉肯定不止如此,不然隻是做一個選擇而已,怎麽可能用兩天時間呢?
“第一次,我選擇扳動道岔,讓列車變軌,撞死那一個人讓五個人得救。然後我眼睜睜地看著列車碾過了那一個人的身軀,把他化成血肉的泡沫。在列車通過岔路之後,我眼前的景象又被重置了,還是六個人和一列車,還是那條岔路。我當時想著換一個選擇,就坐視列車從五個人身上碾壓過去,但最後這一切還是被重置了,我依然沒有完成試煉。”
阿列埃稍作思索:“因為這兩個選擇都沒有做到讓你心甘情願。”
卡列莫爾嘴巴微張,隨後苦笑:“我用了兩個小時才想明白的事情,你二十秒就想出來了。”他點了點頭,“是的,這個兩難抉擇的關鍵不在於我認為怎樣做是對的,而在於我是否甘心止步於此——我想恐怕沒人麵對這樣的情況能夠心甘情願地看著一個或者五個人去死。”
“人總是想要兩全其美的。”阿列埃說,“然後你做了什麽?”
既然卡列莫爾能從試煉中離開,就說明他最後肯定是找到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然後——你是知道的,我父親是機械教會的一位‘匠人’,換算到你們這邊的光明教會大概是主教級別吧,我以後迴時銀王國也想要往教會發展,所以我對於各種機械還是比較熟悉的。
“雖然試煉的時候被限製了技能和道具,但是我還有雙手。我爬上那列行駛著的蒸汽列車,搞清楚了它的結構,然後拆掉了一些東西做了個簡單的炸彈,把列車在岔路之前炸得脫軌了——所幸試煉沒有給列車安排乘客和駕駛員,不然我也想不出該如何做到完美了。”
雖然卡列莫爾說的輕巧,但阿列埃想也知道其中的困難重重。列車駛來就算往多了說能有五分鍾嗎?要在一次五分鍾之內完成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卡列莫爾必然是在多次循環中逐漸吃透了列車的結構,然後才能在時限之內拆下合適的零部件製造炸彈。
甚至於,即使做出了炸彈,也需要經過很多次的循環才能確定最佳的引爆位置和時間,稍有偏差就是讓被綁在軌道上的六個人被炸死或者被脫軌的列車砸死的結果。
阿列埃心算了一下,以五分鍾一次循環來記,結合卡列莫爾說自己過了兩個小時才想到問題的關鍵,那他也經曆了足足五百五十多次循環才最終成功!
試煉的關鍵在於“兩難”與“兩全”麽……
阿列埃閉目沉思,似乎是從卡列莫爾講述的經曆中得到了什麽感悟,正在解析、消化那種隱約的感受,讓它變得更加有理可依、有跡可循。
過了一會兒,阿列埃睜開眼睛,開始講述自己經曆的試煉。
“那個試煉的主題名叫‘暴風雪山莊’,我和另外十二個人被困在一座山頂莊園裏,莊園被暴風雪封鎖,相當於營造了一個封閉的環境。而我在一進入試煉就自然而然地知曉了試煉的內容,我要‘找到兇手’。
“除了我之外,來到這座山莊的十二個人似乎各有原因,我們被困在了這座暴風雪山莊之中。在第一天——試煉裏,以四個小時為一天,兩小時白天,兩小時夜晚——還是各自安好,除了莊園的物資儲備有些不足,讓大家有點緊張和不安之外,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一具屍體在莊園的酒窖裏被發現,死者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被人用餐刀一刀封喉。刀上沒有指紋,也沒有發現其他線索,在無法使用技能和道具的情況下,我也沒能第一時間發現真兇。
“其他人的反應還是比較冷靜的,並沒有太過惶惶不安的表現,我詢問了山莊裏的所有人,雖然找到了幾個有些可疑的目標,但並不能十分肯定。
“第三天早上,第二具屍體在餐廳被發現,這次的死者死狀極慘,被亂刀分屍,光是大塊的就有十多塊。”
聽到這裏,卡列莫爾笑了笑:“還真是符合你這位治安司司長身份的試煉,看來你這輩子是跟兇殺案幹上了。”
阿列埃不置可否地說:“或許正是因為我總在處理這些案子,所以才在心境迴廊裏‘映射’出了這樣的試煉。”
他接著說道:“接著第二起案子,我在心裏確定了一個最可疑的人選,並且在第三天晚上一直盯著他的行動,確保他沒有機會再度殺人,或者即使他再殺人也會被我直接目擊。
“我以為到了這裏真相已經揭開的差不多了,但是——在窗戶被猛烈的暴風雪擊碎的時候,我隻是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從他身上移開了不到十秒鍾,就發現……”
“又有人被殺了?”卡列莫爾做出了一個合理的猜測。
“是的,但是……被殺的正是我之前認為是兇手的那個人,他腹部連中十刀,其中四刀命中要害之處,我看見他的時候他還沒有死透,但隻來得及給我留下一個驚恐的眼神就斷氣了。”
卡列莫爾半張著嘴,“要是我遇上你這種試煉……怕是一輩子也別想從裏麵出來了。然後呢?”
“然後我的猜測被推翻了,我隻能從頭開始尋找兇手。不過好在有人提供了一個關鍵的線索,”說到這裏,阿列埃停頓了一下,“到目前為止的三位的死者,他們的死狀都與他們自身過去的一些經曆有關。”
卡列莫爾沒有說話,不過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對於“暴風雪山莊”試煉的真相十分好奇。
“第一位死者,他曾經在入室盜竊的時候被戶主發現,然後一不做二不休,將戶主一家割喉,席卷了財物逃竄到其他城市;第二位死者,他曾經因為被退婚,將未婚妻於家中殘忍殺害,亂刀分屍;第三位死者,他搶劫他人財物,遭到對方反抗,於是向對方連捅十刀,將其殺害。”
卡列莫爾:“這是……等效報複。”
“是的,”阿列埃點點頭,“這些死者被人‘以牙還牙’了。而事情還不止如此,經過交談,我發現這座山莊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是身上背著一條或者更多人命的兇惡之徒,此後的幾天裏,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死於等效報複。
“而且到了第六天,山莊裏的食物和水已經逐漸見底,人與人之間的口角和爭執越來越多,甚至已經有人出現行兇的意圖和行動——隻是被其他人攔下來了。
“這個時候,我還沒想明白進行報複的究竟是什麽人。我也檢查了山莊的裏裏外外,發現除了我們十三個人以外沒有任何人在這裏,兇手必然是我們中的一個。”
卡列莫爾眉頭微蹙,顯然是沒能想明白試煉的答案究竟是什麽。
“第七天,我轉換了思路,開始思索‘誰有動機進行等效報複’,然後發現了一個雖然有些難以置信,但在心境迴廊裏出現並不讓人意外的答案。
“這裏的所有人此前都沒有什麽矛盾,他們犯下的案子彼此之間也並不相關。雖然有幾個人事先認識,但他們的關係也僅限於認識,既無仇也無怨,沒有足以產生殺人動機的矛盾。
“那麽,在場的十三個人裏麵,誰會有動機進行報複?”
阿列埃抬起頭,看著卡列莫爾,他的眼睛裏蘊含著一種冰冷無情的快意。
“唯一有動機的人,是我。”
卡列莫爾隻覺得自己心神震顫,久久未能成言。
良久之後,他才開口:“這是你的‘正義’,對嗎?”
阿列埃點了點頭:“我無法容忍這樣的人能夠逍遙法外,這就是我的正義,我的動機。試煉裏的夜晚讓我知曉真相,白天則抹去這份經曆和記憶。兇手是我,這就是我的試煉的答案。”
卡列莫爾沒有與阿列埃就“正義”、“法律”、“形式正義”、“結果正義”等概念和觀點進行辯論,因為早在他們短暫共事的那段時間裏,他們之間就已經進行了不止一次點到為止的討論,知曉對方並不需要自己來“說服”。
卡列莫爾靠在牆邊,正欲分析阿列埃經曆中蘊藏的“心境”,就見眼前的一扇畫著仿佛是胡亂點上去的小點的門從內部被人推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