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一聽,急忙開口道。


    “君侯,襄陽乃重鎮,西連巴蜀。此前,曹操率四十萬大軍,久駐摩陂,並未進逼;孫權已取荊州近月,也未來攻;足見兩國皆懼君侯之威而不敢輕動。今襄陽雖為孤城,然懾於君侯神威,或可堅守,不可輕棄呀!”


    王甫聽關羽欲棄襄陽,也很著急,立即接著說。


    “是啊。若棄襄陽,我與西川之路便被阻斷,於我更為不利呀!”


    關平與眾人焦灼的目光,一齊投向關羽。關平也不安地說。


    “父親,今我軍亟需整飭,還是先據襄陽,整軍秣馬為好啊!”


    關羽沉吟起來。


    關羽沉吟之時,眾人盡皆焦急地望著他。


    關羽沉吟一會兒,才開口說。


    “此前,曹操未進,乃樊城之圍未解;東吳未攻,乃荊州之防未固。今樊城無危,荊州已固,豈可與此前同日而語?今我據襄陽,若為東吳、曹魏困死,如何是好?”


    眾人一聽,都沒了主張,一時沉默了。


    沉默中,馬良試探著開了口。


    “若不投襄陽,便隻有投公安,君侯可是此意?”


    關羽聽了,點了點頭。


    “正是。公安與南郡毗連,可互為攻守。我赴公安,豈不強於困守襄陽孤城?”


    聽關羽如此一說,眾人才不言語了。


    呂蒙最擔心關羽據襄陽固守,以待劉備發兵來援。得知關羽棄襄陽,走公安,呂蒙心中一塊巨石落地,頓時欣喜難抑,匆匆去報孫權。


    呂蒙進入堂中,一見孫權,便高興地開了口。


    “吳侯,據軍中快報,關羽已棄襄陽,遠走公安!”


    孫權一聽,頓時喜出望外。


    “甚麽?果有此事?”


    呂蒙聽了,仍欣喜難抑地答道。


    “確有此事!”


    孫權高興得以拳擊掌,原地打轉,欣喜地說道。


    “此前,孤最懼者,乃關羽據襄陽固守,以待劉備來援。今關羽棄襄陽,走公安,乃自絕生路也!”


    呂蒙聽了,更是振奮,大喜道。


    “是啊。臣也最懼關羽固守襄陽,以待劉備來援。今關羽棄襄陽,便無一城可據,無一險可守,無一兵可增,無一糧可得!待我再施良謀,多多瓦解其軍,關羽便自蹈絕地矣!”


    孫權聽了,連聲叫好。


    “好好好!卿且善為謀之!”


    呂蒙聽了,立即興奮領令。


    “是!”


    呂蒙領令後,又謀劃了一計。此時,他正領著幾個隨從,冒雨來到了聰伢子家。


    其時,聰伢子家充滿濃煙。


    呂蒙一進屋,隻好蹙眉細看。


    屋內到處滴滴噠噠地漏著雨。


    循著劇烈的咳嗽聲,呂蒙看到了一間被褥破爛汙黑的床。


    聰伢子的父親靠在**,大聲咳嗽,渾身震顫。


    聰伢子父親身上,披著破爛汙贓的爛棉衣。


    呂蒙再掃視屋內。


    聰伢子的母親在燒火做飯。因柴草被漏雨打濕,不易燃燒,弄得滿屋濃煙。


    灶台周圍,圍著七八個大大小小的孩子。孩子們一個個衣衫破爛肮髒。


    呂蒙走近灶台,開口問道。


    “大嫂,這可是聰伢子家?”


    聰伢子的母親見來了滿屋東吳兵將,有些驚慌。


    幾個孩子見了呂蒙等,也麵露驚懼。


    “是。將軍是……?”


    呂蒙的隨從見聰母神色驚慌,趕緊說道。


    “此乃東吳大都督呂將軍。聽說您家困窘,特來探望。”


    聰伢子的母親一聽,急忙起身跪在呂蒙跟前。


    “大都督!救救我們吧!聰伢子他爹病了!您看看,我們一家老小,過的甚麽日子啊?”


    聰伢子的母親說著,便哭了起來。


    呂蒙趕緊去扶聰伢子的母親。


    “大嫂請起!我們會幫您的,別難過!”


    聰伢子的母親聽了,連連磕頭。


    “多謝大都督!多謝大都督!”


    呂蒙扶起聰伢子母親,便轉對隨從下令。


    “速傳軍醫,前來治病!另帶白銀百兩,為全家置辦衣被器具!再派五十人,立即維修房屋!”


    聰伢子的母親聽了,又一下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多謝大都督!多謝大恩人!”


    幾個孩子還傻愣愣地望著呂蒙。


    聰伢子的母親見了,趕緊拉他們跪下。


    “快!快跪下!謝大恩人!”


    眾孩子一齊跪下了,七嘴八舌地說。


    “謝大恩人!”


    呂蒙趕緊去扶聰伢子母親。


    “都起來吧!都起來吧!”


    聰母與眾孩子都起來後,呂蒙又對聰母說。


    “大嫂,我還將到別處看看。您家的事,我記下了,放心吧!”


    聰母激動得語無倫次。


    “好!好!放心!放心!恩公慢走!慢走!”


    聰伢子的母親一邊抹著淚,一邊看著呂蒙一行離去,忍不住淚流滿麵。


    呂蒙探訪了不少荊州兵之家,迴營後,立即召集文武,於堂中議事。


    “日前,我走訪了一些隨關羽之將士家庭,不少家庭殊為慘淡。吳侯著我等遍查隨關羽將士之家,凡房屋漏雨者,予以修繕;凡家有病人者,予以醫治;凡衣被器具匱泛者,予以添置;凡家用拮據者,予以增補。汝等當從速辦理,並造冊報我。”


    眾文武一聽,不少人頓時憤怒起來,議論紛紛。有人還大聲叫道。


    “不恤自家將士,反倒關照敵軍,非所聞也!”


    孫皎見眾文武多有數憤懣,便站了出來,責問道。


    “大都督,我吳軍將士無人問及,反倒對隨關羽將士無微不至,是何道理?”


    呂蒙沒理孫皎,見眾人不解,笑了笑說。


    “關羽神勇,若欲勝之,必先瓦解其軍,令其不戰自潰。此前吳侯令發放口糧,已瓦解荊州之兵過半。今若如此,必致關羽軍潰。故吳侯令我等從速辦理。諸位當遵吳侯之令,不得延誤才是。”


    呂蒙一再稱“吳侯之令”,眾人隻好不言語了,但一個個麵色仍憤憤不平。


    孫皎離了呂蒙,立即去見孫權,訴說對呂蒙的不滿。


    “吳侯,呂蒙不恤自家將士,卻優待敵軍之家,軍中甚為不滿呀!”


    孫權聽了,笑了笑說。


    “此乃孤之意也。軍中有甚不滿呀?”


    孫皎一聽孫權攬責,仍然力爭。


    “臣弟知吳侯欲徹底瓦解關羽之軍,然此前放糧尚難瓦解之人,如此恐也徒勞啊!”


    孫權聽了,臉上雖有笑容,話卻冷淡了許多。


    “是否徒勞,言之尚早。善用兵者,攻心為上,汝不必多慮。”


    孫皎也看出孫權不以他的話為意,但他還是不肯罷休。


    “非臣弟多慮,而是得知此事,軍中已亂。若關羽之軍未瓦解,東吳之軍先亂了,豈不堪憂?”


    孫皎雖稱“軍中已亂”,孫權聽了,卻並未擔心,反而對孫皎說。


    “此事孤自有主張,汝速迴柴桑催糧吧!”


    孫皎聽孫權遣他速迴柴桑,便知孫權決心難移,且有避他之意,頓時怔了怔,才開了口。


    “是!”


    孫皎神色抑鬱地應了,怏怏而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上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上路了並收藏關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