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很早就過來了嗎?”走到他們跟前,蘇城驚訝地問道。


    “老板,我們六點多就從中環碼頭出發了,船直接開到氹仔島碼頭,到這邊才八點鍾,所以已經來了大半個小時了。”楊朝業解釋道。


    他們是搭乘私人遊艇過來的,想停哪就停哪,不需要停靠固定的碼頭,所以也無須經過濠江半島那邊。


    蘇城點了點頭,與他們走進工地的大門。


    整個大工地,已經圍蔽起來。


    大門進去不久,便是一個臨時搭建的紅色大舞台。


    這裏,便是為了今天舉行的奠基儀式所搭建的地方。


    上麵已經貼了一塊非常大的紅色海報,寫著“濠江氹仔島大潭山工業園區開工奠基儀式”十幾個大字。


    在大字的下麵,還寫著和記黃埔集團與蘇氏集團,以及今天的時間。


    現場,已經來了上千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施工工人,此時他們正戴著安全帽,整齊有序地在舞台下方排著隊等待著奠基儀式的開始,非常的壯觀。


    在舞台的左側,還停靠著大量的工程車,如推土機、挖掘機、叉車、混凝土攪拌車、吊車、泥頭車等等,數十輛整齊有序擺在一個長方形方陣,看著就顯得有實力。


    舞台之上,除了楊朝業與韋理兩位集團老總之外,還有不少的集團高管,以及子公司負責人,這裏的高管便有一百多號人了。


    另外,現場還來了一個舞獅隊,給這個奠基儀式助陣。


    這個奠基儀式,除了總督伊芝迪之外,經濟發展司、行政法務司、警察局、移民局等等濠江主要部門一把手,全都邀請了。


    不出意料,所有被邀請的官員,都答應到場。


    畢竟在濠江,誰的麵子都能不給,就是蘇城的麵子不能不給。


    有了這些人的關照,蘇城在這邊的投資,基本上就沒有什麽阻礙了。


    除了政府官員之外,並沒有邀請有其他任何的人,社團的、娛樂業的,都沒有邀請,因為沒有必要。


    “老板,各位領導,政府官員來了。”正當蘇城與楊朝業、韋理等人聊著天時,一位工作人員快步走過來匯報。


    “走吧,咱們一起出去迎接。”蘇城笑道。


    “好。”


    一百多號人,就這麽一起走出大門。


    “總督先生,歡迎大駕光臨。”伊芝迪剛下車,蘇城主動走上前去與他握手。


    畢竟,能來這裏,是因為給他麵子。


    “恭喜蘇先生,在事業這塊又邁出更遠的一步。”伊芝迪哈哈笑道。


    之後,蘇城也與各位主要政府官員一一握手。


    九點十二分鍾,奠基儀式正式開始。


    項目介紹、致辭等等,一個個流程走下去,非常順利。


    當最後一個流程,正式進行奠基之時,蘇城等人的手中,已經各自拿了一把係了紅綢的新鍬。


    此時,擂鼓宣天,鞭炮同響。


    先由蘇城、楊朝業、韋理三人雙手持握係有紅綢的新鍬為奠基石培土,隨後,再由主人與伊芝迪等嘉賓依次為之培土。


    至此,這場奠基儀式就這麽順利地結束了。


    現場,一千多人掌聲響起,久久停不下來。


    這裏,是蘇氏集團與和記黃埔在濠江開發的最大項目。


    奠基儀式結束之後,伊芝迪等濠江政府高官並沒有馬上離開。


    作為工業園區的負責人之一,韋理帶著眾人,邊走,邊介紹起這裏的未來規劃,等工業園區建成之後,這裏的每一棟建築,都有它的用途。


    很快,大家來到了南邊的海邊。


    “濠江的土地麵積,還是太小了,我想加大這邊的投資力度,卻都受製於土地麵積太小。”看著不遠處的路環島,蘇城感慨萬千。


    這裏說是大海,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片紅樹林,海水很淺很淺,有些海底黑泥甚至裸露出來了,基本上整片海域直接便能看到海底。


    往東南方向的海堤外麵看去,蘇城等人還能見到不少的生蠔養殖場,漂浮在海麵上的蠔排,非常壯觀。


    實際上,這裏在60年代之前,海水是沒有那麽淺的,當時路氹連貫公路建成之後,西側的水流減緩,逐漸形成了紅樹林的生態景觀。


    路氹連貫公路是一道海堤,高出海平麵5米,從氹仔的馬鱭尾向南伸至路環的石排灣,這就導致了海堤西側水流不夠,逐漸形成了海水低窪區,成為了一片淺灘。


    未來,這裏將會被直接填成陸地,成為路氹城。


    “是啊,濠江的確太小,小到我們的經濟發展很容易便會遇到瓶頸,不得不以發展娛樂業的形式,來保持濠江經濟的活力,一直以來,濠江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填海造陸,陸地麵積不斷擴張,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可與香江相比,我們濠江就如同彈丸之地般,不費什麽功夫,就能逛完,這是我們濠江的無奈。”雖然伊芝迪從葡國那邊過來濠江不久,但作為濠江總督,他對濠江的了解,要比蘇城多得多。


    濠江與香江不一樣,香江雖然也小,但是起碼麵積夠用,是濠江的數十倍之多,盡管如此,香江也依然在不斷地填海造陸,擴大自己的可使用麵積。


    而濠江,陸地總麵積甚至隻有20平方公裏左右,同樣絕大多數都是填海造陸出來的。


    在蘇城穿越過來前的那個世界,濠江總麵積已經超過30平方公裏,達到了32.8平方公裏。


    這點麵積,在很多人看來,也太小了,連一個普通鎮的麵積都比不上。


    實際上,濠江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土地麵積甚至隻有10平方公裏左右,至今已經翻了一番。


    由此可見,濠江填海造陸的規模和力度不可謂不瘋狂,並且這種靠填海增加土地的方式至今仍在繼續。


    濠江的形狀大小也如同她的未來一樣,令人難以捉摸。


    “總督先生,我們何不把氹仔島與路環島這段地方都直接填海造陸,這樣一來,濠江的可使用麵積便能夠大幅度增加,不僅如此,東麵的海水深度,也並不高,同樣也可以填海造陸,如果濠江的土地麵積大幅度增加,那我便有足夠的地方投資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看著東南麵浩瀚的大海,蘇城提議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香江,打造超級財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秤座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秤座的魚並收藏人在香江,打造超級財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