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雅與房似瑾會師於淞南縣城郊。二人清點人員輜重後發現,帶出來的三十萬人中,能戰鬥的隻剩下不到十二萬了,陣亡約十五萬,還有三萬左右負傷的,輜重也損毀過半。
“慘勝猶敗啊!”鄭安雅感歎道。
房似瑾道:“陛下,此時玉輪國內空虛,我們若不借此機會攻占玉輪國,日後恐為大患。”
鄭安雅衝她笑了笑:“我知道,沒說不打。”
玉輪國雖稱為“國”,但其建製仍沿襲了大量的草原傳統特色。他們通常不設城邦,分部落逐水草而居。除了都城不爾罕是一座像模像樣的城市之外,其他三五座小城的城牆還沒有一人高。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占了,不出旬日就打到不爾罕城下。破城之戰也並不艱難,不到一丈高的城牆在高昌國的雲梯和衝車麵前根本不堪一擊,高昌軍全力攻打了兩日,城門即被攻破。鄭安雅見戰鬥進行得如此順利,不由得滿心歡喜,即刻隨先頭部隊進了城。有人提醒她城中尚有數萬玉輪人,或有小股敵軍埋伏其中尚未可知,建議她緩幾日再入城。鄭安雅哪裏聽得進去?她要親自告訴玉輪國的百姓,他們的北帝已經死了,他們的抵抗再也沒有意義,隻有投降才是出路。她還要進入玉輪國的皇宮,俘虜宗室和百官、搗毀宗廟,讓天下人都看看與她和東帝作對的人絕對沒有好下場!
鄭安雅在城中東遊西逛,不時地對城中的房屋、街道等點評幾句。
“陛下小心!”一個身影如風一般地將她推開。原來是一個敵兵躺在地上裝死,見鄭安雅周圍防衛鬆懈偷襲一把,幸好被鄭蕭兒及時發現。隻見他推開了主君,自己卻被對方深深地射中了後腰,疼得他大叫出來。
“蕭兒!”見鄭蕭兒受傷,鄭安雅心疼不已,提刀上前砍翻那人。
“陛下,小心身後!”鄭蕭兒話音未落,一支弩箭破風而來。鄭安雅躲閃不及,被射中了後背,饒是她的鎧甲結實,箭頭也已沒入皮肉。原來躲在暗處的敵軍不止一人!
幾名影衛趕來將她團團圍住,鄭安雅低聲對眾人道:“不許聲張,動搖軍心者斬!”說罷命人剪斷劍杆,草草包紮一下便站起身。
直到這時高昌人才意識到事情沒那麽簡單,那些玉輪人以建築物和大大小小的帳篷為依托,或躲在暗處用弓弩射擊,或三五成群襲擊落單的高昌人,沒有武器的甚至還用彈弓和石塊傷人,進城不到半日,已有數十名高昌國將士命喪其中。
“不是說額林傾巢而出嗎?怎麽城裏還有這麽多兵?難不成是那些潰散的逃兵們迴來了?”鄭安雅大惑不解。
房似瑾道:“那些襲擊者大多不是兵,而是留守城中的老幼婦孺。”
“什麽,還有孩子?”鄭安雅很是驚訝。女人能上戰場在她的認知中不奇怪,但她手下抓到的一些孩童看起來還不到十歲,這麽小的年齡竟然也能引矢放箭並且殺傷對手,實在出乎她的意料。
“據被俘士兵交代,他們從五六歲就開始學習拉弓射箭了,到了八歲就要學騎射。”房似瑾道。
“謔,這麽早啊。玉輪國果然不可小覷,啊……”鄭安雅說著說著,一塊石頭直衝她的麵門,她閃身一躲,一不小心扯到了傷口,疼得她齜牙咧嘴,臉上也多了一道血印。房似瑾迅速出動,從一處倒塌的房屋後提溜出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隻見那孩子一邊揮舞著彈弓,一邊衝她哇哇亂叫。
“他在說什麽?”鄭安雅問,雖然聽不懂他說了什麽,但看得出來他很憤怒。
被問的人是衛琉璃的下屬,姓白名桐,因其知識廣博,被人戲稱為“百事通”。白桐動了動嘴,沒說話。
鄭安雅冷笑道:“肯定不是好話,罵我呢對吧?”
白桐道:“他說他要殺了高昌人,為大汗報仇。”
“為大汗報仇?額林如此得人心嗎?”鄭安雅問。
白桐道:“迴陛下,從北帝的祖父開始,他們在漠東草原上就以善待部族出名。尤其是北帝的父親和他,效仿中原強國興修水利、構築城池、讓很多逐水草而居的牧民過上了定居的日子。他還鼓勵經商,與中原互通有無,讓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擁有了比他們的父輩更好的生活。百姓們無不感念他的恩德,很多人與其說是他的臣民,不如說是他的信徒。”
“信徒?”鄭安雅忽然笑了:“額林還自稱是我的信徒呢。傳令下去,大軍進城,給我好好地搜,把一切可疑的人都找出來,趕到城外的空地上!我們的士兵比他們的百姓還多,哪怕一個盯一個,也給我摁住他們!”
城內一夜雞飛狗跳。第二天拂曉開始,一批批玉輪人被高昌軍押著走出城,等到最後一批玉輪百姓出城時,已經是午後了。鄭安雅命人用車載著額林的遺體推到玉輪國百姓麵前,對眾人道:“朕知道你們都願意效忠北帝,是因為他讓你們過上了好日子。可是如今他已經死了,你們何必如此固執?他是皇帝,朕也是皇帝,從今往後,做朕的臣民如何?朕可以對天發誓,他給你們的朕一樣也能給,絕不虧待你們。”
百姓們鴉雀無聲。鄭安雅問道:“怎麽不說話?”
眾人還是低頭不語。一位老者站了出來:“西帝陛下,我們知道您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可是我們玉輪人有句俗話:‘好的馬跑得再遠也會迴到家鄉,忠誠的仆人哪怕外人對他再好也會效忠自己的主人。’我們隻願意做大汗的臣民,還望陛下諒解。”
鄭安雅笑道:“朕知道,你們當中有很多人崇拜他,就像信徒對神明一樣。可是你們恐怕不知道,額林曾經當著我的麵說他是我的信徒。如果他是你們的神明,那我就是你們神明的神明,你們不願意改信我嗎?”
老者道:“恐怕西帝陛下不懂我們草原的規矩。我們信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同樣的道理,您的信徒的信徒也不是您的信徒。我們隻願臣服於我們的大汗,至於您,恕難從命!”
鄭安雅對眾人道:“你們呢?”
百姓們還是不作聲。鄭安雅的麵色逐漸變冷,問道:“你們不怕死嗎?”
房似瑾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陛下,他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死在戰場上,恐怕……”
鄭安雅忽然笑出聲:“好,好,很好。朕知道你們一時間很難接受。但是朕的耐心有限,給你們兩個時辰考慮。傳令下去,城中百姓可以相互交談,但不得擅自走動。天黑之前朕會再問你們一次。屆時不願歸順者,格殺勿論!”
距離不爾罕約一百裏的地方,林氏兄弟和他們的部隊正在不緊不慢地行軍。原本按照林長卿的意思,大軍應該原地休整或推進到邊關即可,但林長曄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高昌國已經奔著占領玉輪國去了,若是任由高昌國把玉輪國整個吃掉,日後的局麵難免對渤海國不利,應該迅速推進才是。兩人難得意見相左,經過好一番拉扯,終於決定將大部分士兵留在國境內,隻帶三萬人去不爾罕。
兄弟倆正坐在車裏說笑,忽然有人來報,說有兩名女子自稱是扶餘人,有急事要麵見東帝陛下。林長卿以為扶餘國出了什麽事,便同意召見她們。哪知一見這兩人,林長卿還沒說什麽,林長曄率先跳了起來:“莞爾?你不是應該在詔獄裏嗎?你竟敢越獄?我還真是小看了你,來人,將她就地正法!”
莞爾衝著林長卿大聲道:“陛下,婢子擅自越獄罪該萬死,但眼下著實有萬分緊急的事要說與陛下,求陛下開恩聽婢子一言,再殺不遲。”
林長卿微閉雙目,道:“你還有臉來?到底為了什麽事,你身邊的這人是誰?”
莞爾道:“啟稟陛下,此人是婢子的表姑,她是從不爾罕逃出來的。求陛下救救不爾罕的百姓吧!”
那名女子也伏地唿號:“東帝陛下,草民與莞爾姑娘的父母本是扶餘人,多年前被亂軍擄走,做了玉輪人的奴隸。就在前些日子,西帝率軍攻破城,因城中百姓不服,她……她要屠城!”
“你說什麽?西帝要屠城?”林長卿道,“安雅不像這種人啊。”
林長曄道:“你們兩個長話短說,西帝陛下為何要屠城?”
莞爾的表姑便把城中發生的事情,包括西帝如何受傷、如何逼迫城中百姓投降,自己如何九死一生地逃出來,又是如何遇到莞爾的,通通說了一遍。林氏兄弟聽完後沉默了,雖然鄭安雅征戰多年從未有過屠城的先例,但一則這次她本來就是負氣出走,心情不會太好,二則城破後接連遇襲,城中百姓又不願投降,她一時怒從心頭起,難免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陛下,求您快去阻止西帝陛下。若能救得城中七萬百姓,婢子願下死後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莞爾說罷,叩頭直至流血。
林長卿長歎一聲道:“去看看吧。”於是下令隊伍全速前進。
即便如此,林長卿他們來到不爾罕城外時已是日薄西山了。林長卿老遠就望見一批批玉輪國打扮的人被高昌軍押解著,其人數之多一眼望不到邊。走近了看,這些人當中有須發皆白的老人、哭泣的孩子和竭力安撫他們的婦女,看裝束都是普通百姓。還有大量的空地上留有成片的腳印,顯然那裏之前也站著人,隻是不知道去哪裏了。林長卿越看越惶恐,太陽穴在突突地跳:安雅已經開始殺人了嗎?如果這些空地上的腳印是被殺的人留下的,那得殺了多少人?他驅車向前,兩邊的軍士裹挾著百姓為他讓路,終於在靠近城牆的地方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安雅,住手!”林長卿大喝一聲。
鄭安雅略微轉了下身子,卻依然背對著他道:“長卿,你是來替他們求情的?”
林長卿跳下車,剛上前幾步,一股刺鼻的血腥味直衝腦門,令他十分難受。他環顧四周,隻見地上滿是血跡,大部分已經幹涸,還有少量新鮮的血和幾具無頭屍體,顯然是不久前被砍頭的。林長卿感覺自己在微微顫抖,不知是天冷還是心寒,尤其是在彌漫著血腥和死亡氣息的地方見到態度冷漠的鄭安雅,更讓他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安雅,你不要再殺人了!這些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啊!”林長卿上前兩步,試圖來到她的麵前。
鄭安雅卻又把身子轉了過去,繼續背對他,左手擺弄著一塊絲帕,問他:“玉輪國已經亡了,可這些人不願意歸順我,怎麽辦呢?”
林長卿急道:“那也不能都殺了,這可是七萬人啊!”
林長曄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低聲對他說:“哥你別衝動,莞爾的消息可能有誤。我方才看過,沒有那麽多人。”
林長卿甩開他的手道:“這關莞爾什麽事?就算沒有七萬,站在這裏的人還少嗎?”
鄭安雅聽到“莞爾”二字忽地轉過身來,對林長卿冷笑道:“我說你們怎麽來得這麽快呢,原來是因為那個莞爾。恕我眼拙,之前真沒看出來她是個人物,堂堂渤海國詔獄都想出就出。當真不簡單呐!”
林長曄心道“不好”,忙上前陪笑說:“陛下,都是我的錯,沒發現詔獄中也有獄卒被玉輪國買通了,我迴去一定好好整頓。”
林長卿驚訝道:“安雅,你的臉……”
臉上的傷口被他看到,鄭安雅不禁一陣氣惱,雖說神族不像人族女子那般仰仗美貌,但也講究威嚴持重,破相可是大忌。她不理會林長曄,隻對林長卿道:“是啊,我的臉傷著了,打仗哪有不受傷的。我本來就不好看,現在臉毀了你更嫌棄了是不是?我問你,你如此急匆匆地趕來興師問罪,是舍不得城中百姓,還是舍不得莞爾的父母兄弟?”
被她這麽一問,林長卿又是失望又是氣惱:“我問的是你殺人的事,這和莞爾有什麽關係?安雅,你如今怎麽變成了這副樣子?你這樣濫殺無辜百姓與禽獸何異?”
“禽獸?哈哈哈哈!”鄭安雅的笑聲響徹上空,“林長卿,我曾經數次救你於水火。淳於國、鍾離國哪個不是我打殘了之後送給你的?沒有我、沒有高昌國,渤海國能那麽容易就統一東域嗎?你能當得了東帝嗎?可惜啊,我忙活一場到頭來就得了你的一句禽獸?哈哈哈哈……”
“兄長口不擇言,還請西帝陛下恕罪!”林長曄慌忙跪了下來。
鄭安雅再一次忽略了他,怒道:“林長卿,你怕不是忘了,我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輩。當年我為了在河西郡推行變法,曾默許衛信忠一日殺七百餘人,白水河都染成了赤水河!你問我什麽時候變成了禽獸?太可笑了,我本來就是這副樣子從來沒變過,這些年來與我這個禽獸為伍,還真是委屈你了呢!噢,你心疼他們是不是?我偏要殺給你看,就從莞爾的父母開始!”
“安雅,你……你真是瘋了!”林長卿氣得渾身發抖。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房似瑾快步跑來,按住她道:“陛下,臣在皇宮中發現一間密室,裏麵有些東西您最好親自去看一看。”
鄭安雅掃了一眼林氏兄弟,任由房似瑾拉著她離開了。
注:
1.屠城當然是錯的,鄭安雅作出這樣的決定一是為了嚇唬玉輪國百姓,讓他們迫於壓力盡快歸順;二是被林長卿氣昏頭了,話趕話就到了這一步。
2.林長卿以為鄭安雅殺了很多百姓,其實不是的,後文會解釋。
“慘勝猶敗啊!”鄭安雅感歎道。
房似瑾道:“陛下,此時玉輪國內空虛,我們若不借此機會攻占玉輪國,日後恐為大患。”
鄭安雅衝她笑了笑:“我知道,沒說不打。”
玉輪國雖稱為“國”,但其建製仍沿襲了大量的草原傳統特色。他們通常不設城邦,分部落逐水草而居。除了都城不爾罕是一座像模像樣的城市之外,其他三五座小城的城牆還沒有一人高。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占了,不出旬日就打到不爾罕城下。破城之戰也並不艱難,不到一丈高的城牆在高昌國的雲梯和衝車麵前根本不堪一擊,高昌軍全力攻打了兩日,城門即被攻破。鄭安雅見戰鬥進行得如此順利,不由得滿心歡喜,即刻隨先頭部隊進了城。有人提醒她城中尚有數萬玉輪人,或有小股敵軍埋伏其中尚未可知,建議她緩幾日再入城。鄭安雅哪裏聽得進去?她要親自告訴玉輪國的百姓,他們的北帝已經死了,他們的抵抗再也沒有意義,隻有投降才是出路。她還要進入玉輪國的皇宮,俘虜宗室和百官、搗毀宗廟,讓天下人都看看與她和東帝作對的人絕對沒有好下場!
鄭安雅在城中東遊西逛,不時地對城中的房屋、街道等點評幾句。
“陛下小心!”一個身影如風一般地將她推開。原來是一個敵兵躺在地上裝死,見鄭安雅周圍防衛鬆懈偷襲一把,幸好被鄭蕭兒及時發現。隻見他推開了主君,自己卻被對方深深地射中了後腰,疼得他大叫出來。
“蕭兒!”見鄭蕭兒受傷,鄭安雅心疼不已,提刀上前砍翻那人。
“陛下,小心身後!”鄭蕭兒話音未落,一支弩箭破風而來。鄭安雅躲閃不及,被射中了後背,饒是她的鎧甲結實,箭頭也已沒入皮肉。原來躲在暗處的敵軍不止一人!
幾名影衛趕來將她團團圍住,鄭安雅低聲對眾人道:“不許聲張,動搖軍心者斬!”說罷命人剪斷劍杆,草草包紮一下便站起身。
直到這時高昌人才意識到事情沒那麽簡單,那些玉輪人以建築物和大大小小的帳篷為依托,或躲在暗處用弓弩射擊,或三五成群襲擊落單的高昌人,沒有武器的甚至還用彈弓和石塊傷人,進城不到半日,已有數十名高昌國將士命喪其中。
“不是說額林傾巢而出嗎?怎麽城裏還有這麽多兵?難不成是那些潰散的逃兵們迴來了?”鄭安雅大惑不解。
房似瑾道:“那些襲擊者大多不是兵,而是留守城中的老幼婦孺。”
“什麽,還有孩子?”鄭安雅很是驚訝。女人能上戰場在她的認知中不奇怪,但她手下抓到的一些孩童看起來還不到十歲,這麽小的年齡竟然也能引矢放箭並且殺傷對手,實在出乎她的意料。
“據被俘士兵交代,他們從五六歲就開始學習拉弓射箭了,到了八歲就要學騎射。”房似瑾道。
“謔,這麽早啊。玉輪國果然不可小覷,啊……”鄭安雅說著說著,一塊石頭直衝她的麵門,她閃身一躲,一不小心扯到了傷口,疼得她齜牙咧嘴,臉上也多了一道血印。房似瑾迅速出動,從一處倒塌的房屋後提溜出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隻見那孩子一邊揮舞著彈弓,一邊衝她哇哇亂叫。
“他在說什麽?”鄭安雅問,雖然聽不懂他說了什麽,但看得出來他很憤怒。
被問的人是衛琉璃的下屬,姓白名桐,因其知識廣博,被人戲稱為“百事通”。白桐動了動嘴,沒說話。
鄭安雅冷笑道:“肯定不是好話,罵我呢對吧?”
白桐道:“他說他要殺了高昌人,為大汗報仇。”
“為大汗報仇?額林如此得人心嗎?”鄭安雅問。
白桐道:“迴陛下,從北帝的祖父開始,他們在漠東草原上就以善待部族出名。尤其是北帝的父親和他,效仿中原強國興修水利、構築城池、讓很多逐水草而居的牧民過上了定居的日子。他還鼓勵經商,與中原互通有無,讓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擁有了比他們的父輩更好的生活。百姓們無不感念他的恩德,很多人與其說是他的臣民,不如說是他的信徒。”
“信徒?”鄭安雅忽然笑了:“額林還自稱是我的信徒呢。傳令下去,大軍進城,給我好好地搜,把一切可疑的人都找出來,趕到城外的空地上!我們的士兵比他們的百姓還多,哪怕一個盯一個,也給我摁住他們!”
城內一夜雞飛狗跳。第二天拂曉開始,一批批玉輪人被高昌軍押著走出城,等到最後一批玉輪百姓出城時,已經是午後了。鄭安雅命人用車載著額林的遺體推到玉輪國百姓麵前,對眾人道:“朕知道你們都願意效忠北帝,是因為他讓你們過上了好日子。可是如今他已經死了,你們何必如此固執?他是皇帝,朕也是皇帝,從今往後,做朕的臣民如何?朕可以對天發誓,他給你們的朕一樣也能給,絕不虧待你們。”
百姓們鴉雀無聲。鄭安雅問道:“怎麽不說話?”
眾人還是低頭不語。一位老者站了出來:“西帝陛下,我們知道您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可是我們玉輪人有句俗話:‘好的馬跑得再遠也會迴到家鄉,忠誠的仆人哪怕外人對他再好也會效忠自己的主人。’我們隻願意做大汗的臣民,還望陛下諒解。”
鄭安雅笑道:“朕知道,你們當中有很多人崇拜他,就像信徒對神明一樣。可是你們恐怕不知道,額林曾經當著我的麵說他是我的信徒。如果他是你們的神明,那我就是你們神明的神明,你們不願意改信我嗎?”
老者道:“恐怕西帝陛下不懂我們草原的規矩。我們信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同樣的道理,您的信徒的信徒也不是您的信徒。我們隻願臣服於我們的大汗,至於您,恕難從命!”
鄭安雅對眾人道:“你們呢?”
百姓們還是不作聲。鄭安雅的麵色逐漸變冷,問道:“你們不怕死嗎?”
房似瑾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陛下,他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死在戰場上,恐怕……”
鄭安雅忽然笑出聲:“好,好,很好。朕知道你們一時間很難接受。但是朕的耐心有限,給你們兩個時辰考慮。傳令下去,城中百姓可以相互交談,但不得擅自走動。天黑之前朕會再問你們一次。屆時不願歸順者,格殺勿論!”
距離不爾罕約一百裏的地方,林氏兄弟和他們的部隊正在不緊不慢地行軍。原本按照林長卿的意思,大軍應該原地休整或推進到邊關即可,但林長曄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高昌國已經奔著占領玉輪國去了,若是任由高昌國把玉輪國整個吃掉,日後的局麵難免對渤海國不利,應該迅速推進才是。兩人難得意見相左,經過好一番拉扯,終於決定將大部分士兵留在國境內,隻帶三萬人去不爾罕。
兄弟倆正坐在車裏說笑,忽然有人來報,說有兩名女子自稱是扶餘人,有急事要麵見東帝陛下。林長卿以為扶餘國出了什麽事,便同意召見她們。哪知一見這兩人,林長卿還沒說什麽,林長曄率先跳了起來:“莞爾?你不是應該在詔獄裏嗎?你竟敢越獄?我還真是小看了你,來人,將她就地正法!”
莞爾衝著林長卿大聲道:“陛下,婢子擅自越獄罪該萬死,但眼下著實有萬分緊急的事要說與陛下,求陛下開恩聽婢子一言,再殺不遲。”
林長卿微閉雙目,道:“你還有臉來?到底為了什麽事,你身邊的這人是誰?”
莞爾道:“啟稟陛下,此人是婢子的表姑,她是從不爾罕逃出來的。求陛下救救不爾罕的百姓吧!”
那名女子也伏地唿號:“東帝陛下,草民與莞爾姑娘的父母本是扶餘人,多年前被亂軍擄走,做了玉輪人的奴隸。就在前些日子,西帝率軍攻破城,因城中百姓不服,她……她要屠城!”
“你說什麽?西帝要屠城?”林長卿道,“安雅不像這種人啊。”
林長曄道:“你們兩個長話短說,西帝陛下為何要屠城?”
莞爾的表姑便把城中發生的事情,包括西帝如何受傷、如何逼迫城中百姓投降,自己如何九死一生地逃出來,又是如何遇到莞爾的,通通說了一遍。林氏兄弟聽完後沉默了,雖然鄭安雅征戰多年從未有過屠城的先例,但一則這次她本來就是負氣出走,心情不會太好,二則城破後接連遇襲,城中百姓又不願投降,她一時怒從心頭起,難免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陛下,求您快去阻止西帝陛下。若能救得城中七萬百姓,婢子願下死後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莞爾說罷,叩頭直至流血。
林長卿長歎一聲道:“去看看吧。”於是下令隊伍全速前進。
即便如此,林長卿他們來到不爾罕城外時已是日薄西山了。林長卿老遠就望見一批批玉輪國打扮的人被高昌軍押解著,其人數之多一眼望不到邊。走近了看,這些人當中有須發皆白的老人、哭泣的孩子和竭力安撫他們的婦女,看裝束都是普通百姓。還有大量的空地上留有成片的腳印,顯然那裏之前也站著人,隻是不知道去哪裏了。林長卿越看越惶恐,太陽穴在突突地跳:安雅已經開始殺人了嗎?如果這些空地上的腳印是被殺的人留下的,那得殺了多少人?他驅車向前,兩邊的軍士裹挾著百姓為他讓路,終於在靠近城牆的地方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安雅,住手!”林長卿大喝一聲。
鄭安雅略微轉了下身子,卻依然背對著他道:“長卿,你是來替他們求情的?”
林長卿跳下車,剛上前幾步,一股刺鼻的血腥味直衝腦門,令他十分難受。他環顧四周,隻見地上滿是血跡,大部分已經幹涸,還有少量新鮮的血和幾具無頭屍體,顯然是不久前被砍頭的。林長卿感覺自己在微微顫抖,不知是天冷還是心寒,尤其是在彌漫著血腥和死亡氣息的地方見到態度冷漠的鄭安雅,更讓他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安雅,你不要再殺人了!這些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啊!”林長卿上前兩步,試圖來到她的麵前。
鄭安雅卻又把身子轉了過去,繼續背對他,左手擺弄著一塊絲帕,問他:“玉輪國已經亡了,可這些人不願意歸順我,怎麽辦呢?”
林長卿急道:“那也不能都殺了,這可是七萬人啊!”
林長曄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低聲對他說:“哥你別衝動,莞爾的消息可能有誤。我方才看過,沒有那麽多人。”
林長卿甩開他的手道:“這關莞爾什麽事?就算沒有七萬,站在這裏的人還少嗎?”
鄭安雅聽到“莞爾”二字忽地轉過身來,對林長卿冷笑道:“我說你們怎麽來得這麽快呢,原來是因為那個莞爾。恕我眼拙,之前真沒看出來她是個人物,堂堂渤海國詔獄都想出就出。當真不簡單呐!”
林長曄心道“不好”,忙上前陪笑說:“陛下,都是我的錯,沒發現詔獄中也有獄卒被玉輪國買通了,我迴去一定好好整頓。”
林長卿驚訝道:“安雅,你的臉……”
臉上的傷口被他看到,鄭安雅不禁一陣氣惱,雖說神族不像人族女子那般仰仗美貌,但也講究威嚴持重,破相可是大忌。她不理會林長曄,隻對林長卿道:“是啊,我的臉傷著了,打仗哪有不受傷的。我本來就不好看,現在臉毀了你更嫌棄了是不是?我問你,你如此急匆匆地趕來興師問罪,是舍不得城中百姓,還是舍不得莞爾的父母兄弟?”
被她這麽一問,林長卿又是失望又是氣惱:“我問的是你殺人的事,這和莞爾有什麽關係?安雅,你如今怎麽變成了這副樣子?你這樣濫殺無辜百姓與禽獸何異?”
“禽獸?哈哈哈哈!”鄭安雅的笑聲響徹上空,“林長卿,我曾經數次救你於水火。淳於國、鍾離國哪個不是我打殘了之後送給你的?沒有我、沒有高昌國,渤海國能那麽容易就統一東域嗎?你能當得了東帝嗎?可惜啊,我忙活一場到頭來就得了你的一句禽獸?哈哈哈哈……”
“兄長口不擇言,還請西帝陛下恕罪!”林長曄慌忙跪了下來。
鄭安雅再一次忽略了他,怒道:“林長卿,你怕不是忘了,我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輩。當年我為了在河西郡推行變法,曾默許衛信忠一日殺七百餘人,白水河都染成了赤水河!你問我什麽時候變成了禽獸?太可笑了,我本來就是這副樣子從來沒變過,這些年來與我這個禽獸為伍,還真是委屈你了呢!噢,你心疼他們是不是?我偏要殺給你看,就從莞爾的父母開始!”
“安雅,你……你真是瘋了!”林長卿氣得渾身發抖。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房似瑾快步跑來,按住她道:“陛下,臣在皇宮中發現一間密室,裏麵有些東西您最好親自去看一看。”
鄭安雅掃了一眼林氏兄弟,任由房似瑾拉著她離開了。
注:
1.屠城當然是錯的,鄭安雅作出這樣的決定一是為了嚇唬玉輪國百姓,讓他們迫於壓力盡快歸順;二是被林長卿氣昏頭了,話趕話就到了這一步。
2.林長卿以為鄭安雅殺了很多百姓,其實不是的,後文會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