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前夕,鄭安雅終於等到了房似瑾和梁淑貞歸隊。房似瑾將所率十萬大軍中的八萬交給了副將留守南邊,自己隻帶兩萬精兵火速北上與鄭安雅會師。梁淑貞這邊則帶上了唐蘇合思、阿古拉和兩人直屬的一萬騎兵。如此,聯軍在戰場的總兵力達到四十三萬,比玉輪國的二十萬多出一倍有餘。饒是兵力上占優勢,鄭安雅等人依然不敢輕敵,他們反複確認玉輪國有沒有其他部隊偷偷留在別處,直到確信他們此次的確是傾巢而出、堂堂正正的決戰,才稍稍安下心來製定戰術。
按照慣例,交戰雙方的最高指揮官需要在戰前見一麵。決戰當天,鄭安雅和林長卿共乘一車,杜襄成和林長曄各自騎著馬分列左右,簇擁著二人來到陣前。另一邊,阿爾斯蘭陪著一個神采非凡的人過來了。鄭安雅與林長卿對視一眼,心道那人想必就是北帝額林了。
玉輪人通常身材高大、與科爾漠人一樣以健壯為美,但五官較為深邃、須發和瞳色也更淺,再加上他們的男性喜歡留一把絡腮胡子,顯得頗為粗獷。與其他玉輪人不同,額林倒是長得有些秀氣,也沒有留標誌性的絡腮胡子,目光如炬,乍一看反倒有幾分像中原人。
額林坐在馬上朝著鄭安雅行了一禮,道:“西帝陛下,多年不見,陛下一切可好?”
鄭安雅心想:“你就扯吧,我何時見過你?套近乎也不是這麽套的。”但她臉上仍掛著笑:“北帝何出此言?你我從未相見,不過朕一切都好,不勞你掛心。倒是你,我們與漠東草原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你為何偷襲我們?”
額林道:“西帝陛下誤會了,我自幼仰慕陛下,處處以陛下為榜樣,恨不得有朝一日能親自侍奉陛下,何來不敬之意?我們此番打的是渤海國,與高昌國本不相幹。”
聽到他說出“親自侍奉”這幾個字,鄭安雅一下子繃不住了。身為女主,各種反對勢力對她的造謠抹黑從未停止過,其中最多的莫過於汙蔑她“生性淫亂,一夜禦男者數人”。她本來無需對這些謠言上心,但又怕眾口鑠金,影響到林長卿對她的看法,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嚴懲那些造謠者。自打孤竹國、鍾離國相繼被滅,這類謠言已經消失了許久,卻不曾想今日從北帝口中以戲謔的口吻道出,令她不禁怒火中燒。
“滾迴你的草原去!高昌渤海兩國是姻親,你侵略渤海國就等於侵略高昌國,怎麽不相幹?”鄭安雅怒道。
額林哈哈大笑:“姻親,是嗎?西帝陛下,不要怪我說話不中聽,您對東帝一心一意,這全天下都知道,可是他對你又如何呢?您為他先滅淳於國、再滅鍾離國,花費人力財力無數,他可曾正眼看過您一眼?您前腳剛走,他後腳就封了一名扶餘國美女隨侍左右,這您不會不知道吧?要我說,天涯何處無芳草,您何必單戀他這一棵樹?我知道您的畢生所願是一統天下,要實現這一願望未必隻能依靠東帝,我也可以!”
“你這是何意?”鄭安雅心中大為不安,她知道額林這番話目的是挑撥離間,但他說的又何嚐不是事實?林長卿是否對自己有意,她至今仍一無所知。在外人眼中,她意氣風發、自信滿滿,隻有她自己知道,在他麵前她有多惶恐、多麽沒底氣。
“何意?”額林笑道:“很簡單。陛下您不妨考慮一下我,我也是帝王,也能助您一統天下。您不如棄了這個負心的男人,與我成婚如何?我在此前的多封信中早已表明過,我是您忠實的信徒,我一定會全身心地愛您的。”
“你胡說什麽?”鄭安雅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從未有人在兩軍陣前這般輕薄於她。
就在這時,一隻手環抱住了她的肩膀,清冽的聲音從她的身側傳來:“額林,朕與西帝的婚事不勞你這個外人多費心,我們的婚約從未失效過。”
“婚約?”額林大笑道:“東帝陛下,西帝與我也有過婚約,西帝親口答應嫁給我的!”
這一句話驚得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就連林長曄也微微側目,心想北帝說出這番話來,是真敢空口白舌編瞎話還是西帝與他另有隱情?
鄭安雅也感覺到肩膀上的手明顯地僵住了。她小聲地說:“長卿,別聽他胡說,沒有的事。”
林長卿微微低頭對她道:“我知道,如此看來他是個擅長搬弄是非的人。”
他仰起臉,高聲對額林道:“朕與西帝因國事繁雜遲遲未能成婚,以致天下人對我們的婚事有諸多猜測。朕今日就當著眾人的麵明明白白地告知你:朕與西帝是真心相愛,我們會在此戰結束後擇日大婚。”
聽聞林長卿親口說他將履行婚約,鄭安雅強按住內心的狂喜,對額林道:“我們之所以拖了那麽久,是因為我們都是神族,幾十年哪怕幾百年,對於我們而言也不過片刻之功。我們壽與天齊,所以一切都可以慢慢來不用急。這不是你們這種短命的人能理解的!”
額林麵部一僵,旋即又微笑道:“西帝陛下,您和您的將士們可以稍作歇息,待我們分出勝負您再做決定。您通今博古,一定知道自古聯軍多敗績吧?”言下之意是讓高昌國不要出戰,任由玉輪國和渤海國打一場。
鄭安雅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就憑你這笨拙的嘴皮子也想挑撥離間?你聽好了:朕從來沒有考慮過與人族成婚,是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族!哪怕沒有東帝,朕也絕不會選擇你。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不等額林迴話,她對左右道:“迴去,準備進攻。”
決戰終於來了。一輪弓弩互射之後,林長曄親率渤海國的八千精騎成三路楔形隊伍衝向敵軍。玉輪國也是針尖對麥芒,排出了同樣的陣法,往聯軍的縱深猛插。起初兩邊打得有來有迴,但玉輪國的騎兵數倍於林長曄,幾個迴合下來,聯軍漸漸落了下風,左右兩路的人馬被殺得所剩無幾。林長曄瞅準時機,指揮部隊趕緊往迴撤。阿爾斯蘭見林長曄不敵,便親率所有騎兵往上壓,意圖一戰將聯軍擊潰。但當他們越過聯軍前沿陣地時才發現事情沒那麽簡單:剛才逃竄的渤海國騎兵忽然不見了,攔住他們去路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高昌國步兵。原本在曠野上,騎兵對步兵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大隊騎兵一起衝鋒時,那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足以讓普通步兵嚇破了膽。一旦這些步兵掉頭逃跑,一沒了反抗能力,二又沒有速度優勢,隻能成為騎兵們收割的對象。可這些步兵卻不同,他們眼神堅毅,手中拿著一種外人從未見過的武器,沒等玉輪國騎兵反應過來,耳邊已經想起了一陣陣巨大的爆鳴聲。不一會兒,上千匹戰馬被打翻在地,還有更多的馬受了驚嚇亂跑起來,不但掀翻了他們背上的士兵,還在他們身上亂踩一氣。
“是火器!是高昌軍的火器營!”額林大叫道,他在高處看得清楚。
“陛下莫慌,”阿爾斯蘭道:“您仔細看,他們的火器數量很有限,而且再次發射需要很長時間,我們在他們兩次發射的間隙一鼓作氣衝過去,一定可以的!”說完這些話,他策馬上前,親自殺入戰場。
阿爾斯蘭說的沒錯,這些火器正是當年黑夫遺留的圖紙中的火槍,經過少府多年的改進,已經從兩人抬的長槍縮短為一人可手持的槍,發射所需時間也由原先的十彈指減少為五彈指左右,可惜由於製造火槍的鋼材十分珍貴,火槍本身使用的壽命也不長,因此本次大戰隻準備了千餘支火槍,對上玉輪國的數萬騎兵,殺傷力實在有限。
玉輪軍在阿爾斯蘭的鼓舞下繼續前進,隻見火槍兵們有序退去,又換上來一批手執長刀、槊、戈等長兵器的步兵。待騎兵靠近,他們便擲出或刺出手中的兵器,不砍人,專砍馬,更有甚者還持有一種奇怪的鉤狀長兵器,專門對付馬腿。兩軍又混戰在一起,高昌軍且戰且進,慢慢將玉輪軍包圍起來。
“行啊大囡,沒想到你這麽厲害!”鄭安雅驚喜道:“我原以為你隻擅長謀劃一兩萬人的小規模戰役,沒想到四十餘萬人的陣竟也編排得如此完美!”
“陛下過獎了。”曾大囡臉紅道。
原來,這一切都在軍師曾大囡的算計之中。她認為,玉輪國兵力雖少,騎兵數量卻與聯軍大致相當,且與聯軍的戰車相比,他們的騎兵突襲能力極強,主將阿爾斯蘭最常用的戰法就是用大量的騎兵高速衝鋒,衝散敵軍的陣型,讓對方自亂陣腳直至完全崩潰。因此,必須讓聯軍次第分布、層層抵抗。她給出的陣型是:以八千騎兵為前軍;中軍以步兵為主,分為左中右三部,每部八至十萬人,火器營也在其內;後軍也分左右兩部,各六萬人。前軍騎兵作為誘餌,必須與敵軍騎兵大戰一番之後,才能掉頭兵分左右兩路迅速從中軍的兩處間隙中退去。前軍退下之後,中軍迅速合攏,將敵軍擋住,再由火器營出手,打翻最前排的戰馬,進一步削弱敵軍的進攻速度。此時敵軍與我軍已經零距離,即便他們再擅長騎射,沒有拉開距離,騎兵無法發起有威懾力的衝鋒,弓箭也毫無優勢,隻能與我軍肉搏。而此時我軍的優勢方才顯露出來,在白刃戰中有“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越長的兵器越有優勢,我軍慣用長刀、槊、戈等長兵器,敵軍則多用較短的彎刀。中軍步兵可以分三麵包抄敵軍,並用兵器的優勢先殺馬再刺人。而退卻的前軍則和後軍再組成一道防線,防止敵軍敵軍步兵與騎兵匯合。
“看樣子額林要發兵救他的阿爾斯蘭了,我們也該上了。”鄭安雅對曾大囡和她身後的兩名女兵道,“你們兩個,務必護送軍師到安全的地方。”說罷,與林長卿一起率領戰車隊伍加入戰場。
“將士們,此戰是我們的保家衛國之戰,為確保殺敵效率,此戰隻砍人頭,不抓俘虜,違令者軍法從事,爾等可聽清了?”鄭安雅在正式開打之前又強調了一遍。
“得令!”眾將士吼道。
小劇場:
“既然你們都沒意見,接下來就是誰領兵的問題了。”林長卿道,“前軍主將,要不長曄你來?”
“必須的,他們就是衝我們來的,打頭陣肯定是我。”林長曄道。
杜襄成瞪了他一眼,道:“你可悠著點,這是去做誘餌。”
“我知道啊姐,”林長曄道,“可是額林和阿爾斯蘭都不笨,誘餌不夠分量他們又怎麽會咬鉤呢?好啦姐,別這副表情,我會小心的。”
“那中軍我們出吧,”鄭安雅對杜襄成說,“中間我領軍,左邊你,右邊似瑾,沒問題吧?長卿你殿後?”
“沒問題。”杜襄成答得幹脆。
林長卿卻道:“後軍可以交給長曄的兩位部將鍾同賀和姚禕,我與你一起。”
“這是為何?”眾人不解。
林長卿望著鄭安雅道:“你的衛隊足夠保護我們兩個吧?”
“夠啊,怎麽?”
“那我的衛隊可以騰出來保護長曄了。”林長卿淺笑道。
林長曄猶豫地說:“哥,這不合適吧?”
杜襄成賞了他一個毛栗子,罵道:“規矩要緊還是命要緊?你什麽時候這麽迂腐了?”
按照慣例,交戰雙方的最高指揮官需要在戰前見一麵。決戰當天,鄭安雅和林長卿共乘一車,杜襄成和林長曄各自騎著馬分列左右,簇擁著二人來到陣前。另一邊,阿爾斯蘭陪著一個神采非凡的人過來了。鄭安雅與林長卿對視一眼,心道那人想必就是北帝額林了。
玉輪人通常身材高大、與科爾漠人一樣以健壯為美,但五官較為深邃、須發和瞳色也更淺,再加上他們的男性喜歡留一把絡腮胡子,顯得頗為粗獷。與其他玉輪人不同,額林倒是長得有些秀氣,也沒有留標誌性的絡腮胡子,目光如炬,乍一看反倒有幾分像中原人。
額林坐在馬上朝著鄭安雅行了一禮,道:“西帝陛下,多年不見,陛下一切可好?”
鄭安雅心想:“你就扯吧,我何時見過你?套近乎也不是這麽套的。”但她臉上仍掛著笑:“北帝何出此言?你我從未相見,不過朕一切都好,不勞你掛心。倒是你,我們與漠東草原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你為何偷襲我們?”
額林道:“西帝陛下誤會了,我自幼仰慕陛下,處處以陛下為榜樣,恨不得有朝一日能親自侍奉陛下,何來不敬之意?我們此番打的是渤海國,與高昌國本不相幹。”
聽到他說出“親自侍奉”這幾個字,鄭安雅一下子繃不住了。身為女主,各種反對勢力對她的造謠抹黑從未停止過,其中最多的莫過於汙蔑她“生性淫亂,一夜禦男者數人”。她本來無需對這些謠言上心,但又怕眾口鑠金,影響到林長卿對她的看法,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嚴懲那些造謠者。自打孤竹國、鍾離國相繼被滅,這類謠言已經消失了許久,卻不曾想今日從北帝口中以戲謔的口吻道出,令她不禁怒火中燒。
“滾迴你的草原去!高昌渤海兩國是姻親,你侵略渤海國就等於侵略高昌國,怎麽不相幹?”鄭安雅怒道。
額林哈哈大笑:“姻親,是嗎?西帝陛下,不要怪我說話不中聽,您對東帝一心一意,這全天下都知道,可是他對你又如何呢?您為他先滅淳於國、再滅鍾離國,花費人力財力無數,他可曾正眼看過您一眼?您前腳剛走,他後腳就封了一名扶餘國美女隨侍左右,這您不會不知道吧?要我說,天涯何處無芳草,您何必單戀他這一棵樹?我知道您的畢生所願是一統天下,要實現這一願望未必隻能依靠東帝,我也可以!”
“你這是何意?”鄭安雅心中大為不安,她知道額林這番話目的是挑撥離間,但他說的又何嚐不是事實?林長卿是否對自己有意,她至今仍一無所知。在外人眼中,她意氣風發、自信滿滿,隻有她自己知道,在他麵前她有多惶恐、多麽沒底氣。
“何意?”額林笑道:“很簡單。陛下您不妨考慮一下我,我也是帝王,也能助您一統天下。您不如棄了這個負心的男人,與我成婚如何?我在此前的多封信中早已表明過,我是您忠實的信徒,我一定會全身心地愛您的。”
“你胡說什麽?”鄭安雅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從未有人在兩軍陣前這般輕薄於她。
就在這時,一隻手環抱住了她的肩膀,清冽的聲音從她的身側傳來:“額林,朕與西帝的婚事不勞你這個外人多費心,我們的婚約從未失效過。”
“婚約?”額林大笑道:“東帝陛下,西帝與我也有過婚約,西帝親口答應嫁給我的!”
這一句話驚得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就連林長曄也微微側目,心想北帝說出這番話來,是真敢空口白舌編瞎話還是西帝與他另有隱情?
鄭安雅也感覺到肩膀上的手明顯地僵住了。她小聲地說:“長卿,別聽他胡說,沒有的事。”
林長卿微微低頭對她道:“我知道,如此看來他是個擅長搬弄是非的人。”
他仰起臉,高聲對額林道:“朕與西帝因國事繁雜遲遲未能成婚,以致天下人對我們的婚事有諸多猜測。朕今日就當著眾人的麵明明白白地告知你:朕與西帝是真心相愛,我們會在此戰結束後擇日大婚。”
聽聞林長卿親口說他將履行婚約,鄭安雅強按住內心的狂喜,對額林道:“我們之所以拖了那麽久,是因為我們都是神族,幾十年哪怕幾百年,對於我們而言也不過片刻之功。我們壽與天齊,所以一切都可以慢慢來不用急。這不是你們這種短命的人能理解的!”
額林麵部一僵,旋即又微笑道:“西帝陛下,您和您的將士們可以稍作歇息,待我們分出勝負您再做決定。您通今博古,一定知道自古聯軍多敗績吧?”言下之意是讓高昌國不要出戰,任由玉輪國和渤海國打一場。
鄭安雅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就憑你這笨拙的嘴皮子也想挑撥離間?你聽好了:朕從來沒有考慮過與人族成婚,是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族!哪怕沒有東帝,朕也絕不會選擇你。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不等額林迴話,她對左右道:“迴去,準備進攻。”
決戰終於來了。一輪弓弩互射之後,林長曄親率渤海國的八千精騎成三路楔形隊伍衝向敵軍。玉輪國也是針尖對麥芒,排出了同樣的陣法,往聯軍的縱深猛插。起初兩邊打得有來有迴,但玉輪國的騎兵數倍於林長曄,幾個迴合下來,聯軍漸漸落了下風,左右兩路的人馬被殺得所剩無幾。林長曄瞅準時機,指揮部隊趕緊往迴撤。阿爾斯蘭見林長曄不敵,便親率所有騎兵往上壓,意圖一戰將聯軍擊潰。但當他們越過聯軍前沿陣地時才發現事情沒那麽簡單:剛才逃竄的渤海國騎兵忽然不見了,攔住他們去路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高昌國步兵。原本在曠野上,騎兵對步兵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大隊騎兵一起衝鋒時,那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足以讓普通步兵嚇破了膽。一旦這些步兵掉頭逃跑,一沒了反抗能力,二又沒有速度優勢,隻能成為騎兵們收割的對象。可這些步兵卻不同,他們眼神堅毅,手中拿著一種外人從未見過的武器,沒等玉輪國騎兵反應過來,耳邊已經想起了一陣陣巨大的爆鳴聲。不一會兒,上千匹戰馬被打翻在地,還有更多的馬受了驚嚇亂跑起來,不但掀翻了他們背上的士兵,還在他們身上亂踩一氣。
“是火器!是高昌軍的火器營!”額林大叫道,他在高處看得清楚。
“陛下莫慌,”阿爾斯蘭道:“您仔細看,他們的火器數量很有限,而且再次發射需要很長時間,我們在他們兩次發射的間隙一鼓作氣衝過去,一定可以的!”說完這些話,他策馬上前,親自殺入戰場。
阿爾斯蘭說的沒錯,這些火器正是當年黑夫遺留的圖紙中的火槍,經過少府多年的改進,已經從兩人抬的長槍縮短為一人可手持的槍,發射所需時間也由原先的十彈指減少為五彈指左右,可惜由於製造火槍的鋼材十分珍貴,火槍本身使用的壽命也不長,因此本次大戰隻準備了千餘支火槍,對上玉輪國的數萬騎兵,殺傷力實在有限。
玉輪軍在阿爾斯蘭的鼓舞下繼續前進,隻見火槍兵們有序退去,又換上來一批手執長刀、槊、戈等長兵器的步兵。待騎兵靠近,他們便擲出或刺出手中的兵器,不砍人,專砍馬,更有甚者還持有一種奇怪的鉤狀長兵器,專門對付馬腿。兩軍又混戰在一起,高昌軍且戰且進,慢慢將玉輪軍包圍起來。
“行啊大囡,沒想到你這麽厲害!”鄭安雅驚喜道:“我原以為你隻擅長謀劃一兩萬人的小規模戰役,沒想到四十餘萬人的陣竟也編排得如此完美!”
“陛下過獎了。”曾大囡臉紅道。
原來,這一切都在軍師曾大囡的算計之中。她認為,玉輪國兵力雖少,騎兵數量卻與聯軍大致相當,且與聯軍的戰車相比,他們的騎兵突襲能力極強,主將阿爾斯蘭最常用的戰法就是用大量的騎兵高速衝鋒,衝散敵軍的陣型,讓對方自亂陣腳直至完全崩潰。因此,必須讓聯軍次第分布、層層抵抗。她給出的陣型是:以八千騎兵為前軍;中軍以步兵為主,分為左中右三部,每部八至十萬人,火器營也在其內;後軍也分左右兩部,各六萬人。前軍騎兵作為誘餌,必須與敵軍騎兵大戰一番之後,才能掉頭兵分左右兩路迅速從中軍的兩處間隙中退去。前軍退下之後,中軍迅速合攏,將敵軍擋住,再由火器營出手,打翻最前排的戰馬,進一步削弱敵軍的進攻速度。此時敵軍與我軍已經零距離,即便他們再擅長騎射,沒有拉開距離,騎兵無法發起有威懾力的衝鋒,弓箭也毫無優勢,隻能與我軍肉搏。而此時我軍的優勢方才顯露出來,在白刃戰中有“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越長的兵器越有優勢,我軍慣用長刀、槊、戈等長兵器,敵軍則多用較短的彎刀。中軍步兵可以分三麵包抄敵軍,並用兵器的優勢先殺馬再刺人。而退卻的前軍則和後軍再組成一道防線,防止敵軍敵軍步兵與騎兵匯合。
“看樣子額林要發兵救他的阿爾斯蘭了,我們也該上了。”鄭安雅對曾大囡和她身後的兩名女兵道,“你們兩個,務必護送軍師到安全的地方。”說罷,與林長卿一起率領戰車隊伍加入戰場。
“將士們,此戰是我們的保家衛國之戰,為確保殺敵效率,此戰隻砍人頭,不抓俘虜,違令者軍法從事,爾等可聽清了?”鄭安雅在正式開打之前又強調了一遍。
“得令!”眾將士吼道。
小劇場:
“既然你們都沒意見,接下來就是誰領兵的問題了。”林長卿道,“前軍主將,要不長曄你來?”
“必須的,他們就是衝我們來的,打頭陣肯定是我。”林長曄道。
杜襄成瞪了他一眼,道:“你可悠著點,這是去做誘餌。”
“我知道啊姐,”林長曄道,“可是額林和阿爾斯蘭都不笨,誘餌不夠分量他們又怎麽會咬鉤呢?好啦姐,別這副表情,我會小心的。”
“那中軍我們出吧,”鄭安雅對杜襄成說,“中間我領軍,左邊你,右邊似瑾,沒問題吧?長卿你殿後?”
“沒問題。”杜襄成答得幹脆。
林長卿卻道:“後軍可以交給長曄的兩位部將鍾同賀和姚禕,我與你一起。”
“這是為何?”眾人不解。
林長卿望著鄭安雅道:“你的衛隊足夠保護我們兩個吧?”
“夠啊,怎麽?”
“那我的衛隊可以騰出來保護長曄了。”林長卿淺笑道。
林長曄猶豫地說:“哥,這不合適吧?”
杜襄成賞了他一個毛栗子,罵道:“規矩要緊還是命要緊?你什麽時候這麽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