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個節骨眼上,渤海國那邊更是不太平。林長卿一臉震驚地望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莞爾,不可思議地問道:“你當真是玉輪國的細作?”
莞爾一聲不吭。林長曄急了:“哥你跟她廢什麽話?命人搜查她的身上和住處就是了,有了物證還怕她不開口?我告訴你,嫣然已經招了,無論你招不招我都能定你的罪,坦白從寬或許能留你一條命!”
“怎麽這麽大動靜?”一個溫和而又不失堅定的女聲響起,是鄭河清來了。
林長卿起身行禮賠笑道:“阿娘怎麽來了?一個宮女犯了錯何勞您老費心呢!”
“那你倒是說說,她犯了什麽錯?”鄭河清見莞爾雙眼飽含淚水,不禁問道:“莞爾是我身邊的人,我覺著妥帖才指派給你的。怎麽,你覺得不好?”
“阿娘,她……”林長卿犯難了,猶豫著該不該告訴鄭河清。
“太後,莞爾可能是玉輪國的細作。”林長曄道。
“什麽?細作?怎麽可能!長曄,這可不興胡說!”鄭河清道。
林長曄見鄭河清稱唿他為“長曄”而不是“曄哥兒”,知道她心有不悅,忙跪下道:“太後聖明,此事兒臣還在盤查。眼下前線戰事失利,臣唯恐宮中有人作亂,與賊人裏應外合。”
“林長曄!”鄭河清斥責道:“莞爾和嫣然兩姐妹是朕欽定的,一個服侍卿哥兒,一個服侍你。朕早就聽說你的夫人善妒容不下嫣然,本想宣她進宮好好教育一番,後來她自己離開了你,這件事也就罷了。她們姐妹雖不是名門出身,但論樣貌和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你若是不喜歡嫣然,自己說與朕聽就是了,何必給她們扣上這麽大的罪名?間諜罪可是要株連九族的!再說了,她們兩姐妹都是扶餘人,眼下扶餘國與玉輪國打得正酣,她們又怎麽會是玉輪國的細作?”
聽到鄭河清自稱為“朕”,林氏兄弟知道她真的生氣了。哥倆一個上前握住她的手,另一個膝行向前抱住她的腿,異口同聲道:“太後息怒!”
林長曄道:“太後容稟,莞爾是否為細作雖未坐實,但嫣然卻是坐實了的。半個月前兒臣墜馬之後每日昏昏欲睡,太醫口口聲聲說兒臣是撞到了頭,實則不然,是有人在兒臣的藥裏動了手腳。”
“此話當真?”鄭河清大驚失色,她到底還是心疼林長曄的,忙對他說:“你別跪著了,起來迴話。”
林長曄答應一聲,起身道:“那位太醫姓樊,已死於非命,或許是被人滅口了。”說罷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莞爾。
“樊太醫要害你?不對吧,雖然每日為你診脈的是他,但他開的藥方都是先由院使和院判過目,再由尚藥局抓的藥。即便樊太醫開的藥方有問題,院使、院判和尚藥局抓藥的宦官怎麽都沒有發現?還有,你說嫣然是細作,這件事和嫣然又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林長曄道:“樊太醫的藥方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他的診斷結果。尚藥局的藥原本是正常的舒經活血藥,但在煎製過程中被人下了過量的酸棗仁和首烏藤。這兩味藥適量使用有安神助眠之效,過量使用則會令人昏睡,而這酸棗仁和首烏藤正是嫣然放的。樊太醫每日診脈,怎會發現不了兒臣脈象異常?他一口咬定兒臣的嗜睡是墜馬時磕到了頭,這樣就能把嫣然下藥的事遮掩過去了。太後若是不信,可以親自看一看嫣然的口供。”
“我當然是信你的,給你下藥的人真的是嫣然?她……她要幹什麽?”鄭河清佯裝鎮定,手卻開始不聽使喚地發抖了。
“自然是要讓兒臣無法領兵出征,改為盧早行領兵,這才有了遼東戰場的失利。”林長曄道。
“報,陛下,太後,清源君,在謝尚宮住處發現附子。”一名宦官首領入殿,呈上從莞爾住處搜出來的東西。
林長曄看了一眼莞爾身後的兩名女官道:“搜身。”很快,在莞爾隨身攜帶的荷包中也發現了同樣的附子。
林長曄把荷包扔到她麵前道:“附子可是毒物,宮中除了尚藥局之外禁止任何人持有,我看你還有什麽話說!來人,大型伺候!”
“不必麻煩了,奴婢的確是玉輪國的細作。”莞爾伏地叩首道,“莞爾愧對陛下和太後的信任,罪該萬死。”
鄭河清又氣又急,指著莞爾怒斥道:“好啊,莞爾、嫣然,真是一對好姐妹。朕可憐你們沒了爹娘,又生得這樣出挑,這才有心抬舉你們。你們,你們怎麽能……”
見鄭河清氣得滿臉通紅,林長卿唯恐她喘不過氣來,忙上前拍著她的背給她順氣,道:“太後息怒,太後息怒,好在兒臣沒事,您不要太過擔心了。”
莞爾被林長曄帶走後,鄭河清依然驚魂未定。縱然她經曆過大風大浪,但此次敵人隱藏之深、危險之近卻讓她震驚不已。莞爾和嫣然姐妹是她親自指派的,萬一長卿有個三長兩短,豈不等於她害了自己的親兒子?方才兄弟倆指出謝氏姐妹有問題,她還替她們分辯,真是可笑!自己這些年隻知道享清福,竟然不知道已經糊塗到了這種地步!
她心虛地看著林長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扯了扯他的袖子,問道:“卿哥兒,你真的沒事?”
林長卿笑著安慰她:“我沒事,她沒來得及下毒,阿娘若是不放心就再找個太醫來看看?”
鄭河清一聽到“太醫”兩個字,立刻聯想到了樊太醫,連連擺手道:“罷了罷了,太醫院也要從上到下仔細盤查一遍才好。我這兩年越發糊塗了,宮裏竟然藏了這麽多細作,我……唉!”
林長卿安慰道:“阿娘不要自責了。他們是有備而來,專挑您的弱點下手,您宅心仁厚,這才著了他們的道。”
“卿哥兒,娘還記得,這個莞爾當初是娘非要塞給你的,我隻道她是個好人家的孩子,哪知她差點害死你。你真的不怪娘多事?”鄭河清哽咽了。
林長卿笑道:“娘是為我好,我怎麽忍心怪娘呢?隻是今後這種小事您別再操心了。”
鄭河清聽這話,感覺到兒子還有那麽一點責怪她的意思,隻好岔開話題:“對了,你們是怎麽發現她倆是細作的?”
林長卿道:“今天若不是長曄進宮告訴我,我也和娘一樣蒙在鼓裏。”
“曄哥兒?對了,他不是被下藥了嗎?每天睡得起不了床,竟然還能脫身?”鄭河清很是驚訝。
林長卿歎了口氣:“說來慚愧,是安雅派來的人發現的。”
“你說什麽?是安雅?”這下子更把鄭河清嚇得不輕。玉輪國在他們身邊安插間諜這件事已經夠可怕了,居然還是被高昌國的暗探率先發現的,說出去令人匪夷所思。如此說來,渤海國上下豈不是被滲透成了篩子?忽然,她又想到了一件極其嚴重的事:“卿哥兒,我記得你任命盧早行為主帥是因為當時長曄受傷昏睡。如今看來長曄的昏睡是玉輪國幹的,那任命盧早行的事莫非也是他們算計好的?”
林長卿道:“是的阿娘,不過好在長曄已經迴來主事,這些事我們都會處理好的,您不要太擔心了。”
“你的意思,盧早行也有問題?盧氏號稱滿門忠烈,你素來待他們不薄,他們怎麽能這般吃裏扒外?”鄭河清急了。
“不是的阿娘,盧早行戰敗是因為能力不行,他打了敗仗自知死罪難逃,已經將自己鐵鏈加身坐著囚車迴來了。”林長卿道。
“都是娘不好,太沒用了,害得曄哥兒上不了戰場,這才讓玉輪國陰謀得逞。此番若是曄哥兒領兵,肯定不會是這般結果!”鄭河清懊悔不已。
“阿娘,我都說了這件事不能怪您。您若是再這樣自責,兒子心裏也不好過啊。您且放寬心好不好?”林長卿勸慰道。
“可是……十幾萬人呐,就這麽沒了,我對不起他們的父母妻兒。還有玉輪國的大軍就快南下了吧?這可如何是好?”想到二十萬大軍如今隻剩下幾萬人在樺縣苦苦堅守,還有隨時可能南下的玉輪國大軍,愧疚、緊張、驚慌……種種情緒包圍了鄭河清,她忍不住掉下淚來。
林長卿握緊了母親的手,對她說:“阿娘,請您相信我和長曄,我們一定能守護好渤海國。您要是實在不放心,不是還有高昌國嗎?我去給安雅賠個笑臉,說幾句好話,她一定會幫我們的。”
“高昌國?哦,還有高昌國……”一提到高昌國和鄭安雅,鄭河清的表情瞬間變得複雜起來。她曾經很喜歡這位小侄女,她聰明、可愛,又是至親,若是能成為自己的兒媳婦,豈不是一樁親上加親的美事?當年她讓安雅和長卿假裝訂婚,就是存了這份心思。可是好景不長,隨著高昌國的國力越來越強,安雅也變得越來越強勢,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可愛的小姑娘了。起初,她還暗自腹誹安雅越來越像姐姐鄭海晏,但沒過幾年她就改變了看法,安雅不是像她的母親,而是早已超越了母親。好幾次見麵,她都我行我素,忘了給自己這個長輩麵子。這要是和長卿成了婚,自己在兒子身邊還有說話的份嗎?兒子會不會被她挾製?不知從何時起,她不再支持兩人的婚事,但這樁婚事當初是她一手促成的,如今她要是反對,不僅僅是打自己的臉,更得給兩國朝野上下一個合理的說法。說安雅不敬長輩?可是人家是君主,先君臣後親子,這無論在渤海國還是高昌國都成立。說安雅太強勢,婚後對丈夫不利?這個理由在渤海國固然會得到支持,但高昌國本來就是女強男弱,自己就是高昌國的公主,不會連這一點都不懂,若是堅持用這個借口會落人口實。因此,她希望安雅能夠知趣一點,知難而退。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安雅完全沒有要退婚的跡象,長卿對她也似乎越來越上心了,照這樣下去兩人豈不要弄假成真?鄭河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好明著反對,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高明的辦法:讓兒子先納一個嬪妃,或者更低品級的世婦、禦妻也行。一旦兒子身邊有了別的女人,以安雅的脾氣肯定不能接受,要是她氣急敗壞地上門來理論,自己就可以和她吵上一架,再順水推舟地解除這個婚約了。她原本計劃的好好的:謝氏姐妹二人是扶餘國進貢的美人,姿容秀麗,在國內沒有根基,容易掌控。姐姐莞爾性格沉穩,讓她照顧長卿,反正自己給的人兒子肯定不拒絕,就用她來膈應鄭安雅;妹妹嫣然生性機敏一點就通,派她去長曄府上給鄭悠兒搗搗亂,以長曄這種大喇喇的性格肯定不會察覺。哪知道事與願違,這兩姐妹竟然是玉輪國的奸細,如今非但不能讓兒子遠離鄭安雅,反倒要腆著臉去求人家,自己的那點心思隻怕早就暴露了,這以後還怎麽見人?好在林長卿此刻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禦敵,沒有察覺到她的心事,她胡亂聽了幾句案情便和兒子告了別。
鄭河清迴到宮裏,見服侍自己多年的女官盧皎皎一個人跪在宮門口。她假裝不在意地招了招手,盧皎皎便悄悄地起身跟了上去。進了屋,鄭河清屏退左右,隻留下盧皎皎一人,問道:“你為誰的事而來?”
盧皎皎跪道:“求太後救我哥哥一命!”
鄭河清歎道:“糊塗!你父親、你侄子的命尚可救得,唯獨你哥哥的命救不得。他身為主帥,打出這種糊塗仗,就算陛下有心饒他,又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
盧皎皎哭道:“家父隻有哥哥一個兒子、兩個孫子。哥哥的大兒子已經戰死沙場了,小兒子還不到十歲,還是個妾生的。一家人沒了主心骨,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呀?”
鄭河清皺眉道:“得虧你的大侄子死在戰場上,這才洗清了你全家通敵的罪名,否則你還有機會在我麵前哭嗎?你可知道言官們這些日子上了多少彈劾你父親的奏折?”
盧皎皎一聽,嚇得不作聲了。鄭河清道:“你怕什麽?你不是林家人嗎?長曄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見鄭河清還是向著自己的,盧皎皎暗鬆一口氣,問道:“太後,您見過我公爹嗎?昨晚府上來了好多兵,把嫣然姑姑帶走了,還有……還有……”
鄭河清瞟了她一眼,沒好生氣地說:“還有你丈夫被關起來了對吧?你不說我還忘了,這嫣然是你舉薦給我的,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太後,嫣然姑姑到底怎麽了?”盧皎皎小心翼翼地問。
“她是玉輪國的細作。”
“她是細作?不可能,不可能啊,她那麽好的一個人。太後,會不會搞錯了?”盧皎皎慌了。
“蠢貨,別再替她求情了,小心惹火上身!我告訴你,這件事證據確鑿,她自己都招供了,長曄墜馬和昏睡都和她有關。”鄭河清道。
“怎麽會這樣啊……”盧皎皎好像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幹了一般,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喃喃自語道。
注:
院使為太醫院院長,院判為副院長
有的朝代太後和皇後也可以自稱為“朕”
莞爾一聲不吭。林長曄急了:“哥你跟她廢什麽話?命人搜查她的身上和住處就是了,有了物證還怕她不開口?我告訴你,嫣然已經招了,無論你招不招我都能定你的罪,坦白從寬或許能留你一條命!”
“怎麽這麽大動靜?”一個溫和而又不失堅定的女聲響起,是鄭河清來了。
林長卿起身行禮賠笑道:“阿娘怎麽來了?一個宮女犯了錯何勞您老費心呢!”
“那你倒是說說,她犯了什麽錯?”鄭河清見莞爾雙眼飽含淚水,不禁問道:“莞爾是我身邊的人,我覺著妥帖才指派給你的。怎麽,你覺得不好?”
“阿娘,她……”林長卿犯難了,猶豫著該不該告訴鄭河清。
“太後,莞爾可能是玉輪國的細作。”林長曄道。
“什麽?細作?怎麽可能!長曄,這可不興胡說!”鄭河清道。
林長曄見鄭河清稱唿他為“長曄”而不是“曄哥兒”,知道她心有不悅,忙跪下道:“太後聖明,此事兒臣還在盤查。眼下前線戰事失利,臣唯恐宮中有人作亂,與賊人裏應外合。”
“林長曄!”鄭河清斥責道:“莞爾和嫣然兩姐妹是朕欽定的,一個服侍卿哥兒,一個服侍你。朕早就聽說你的夫人善妒容不下嫣然,本想宣她進宮好好教育一番,後來她自己離開了你,這件事也就罷了。她們姐妹雖不是名門出身,但論樣貌和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你若是不喜歡嫣然,自己說與朕聽就是了,何必給她們扣上這麽大的罪名?間諜罪可是要株連九族的!再說了,她們兩姐妹都是扶餘人,眼下扶餘國與玉輪國打得正酣,她們又怎麽會是玉輪國的細作?”
聽到鄭河清自稱為“朕”,林氏兄弟知道她真的生氣了。哥倆一個上前握住她的手,另一個膝行向前抱住她的腿,異口同聲道:“太後息怒!”
林長曄道:“太後容稟,莞爾是否為細作雖未坐實,但嫣然卻是坐實了的。半個月前兒臣墜馬之後每日昏昏欲睡,太醫口口聲聲說兒臣是撞到了頭,實則不然,是有人在兒臣的藥裏動了手腳。”
“此話當真?”鄭河清大驚失色,她到底還是心疼林長曄的,忙對他說:“你別跪著了,起來迴話。”
林長曄答應一聲,起身道:“那位太醫姓樊,已死於非命,或許是被人滅口了。”說罷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莞爾。
“樊太醫要害你?不對吧,雖然每日為你診脈的是他,但他開的藥方都是先由院使和院判過目,再由尚藥局抓的藥。即便樊太醫開的藥方有問題,院使、院判和尚藥局抓藥的宦官怎麽都沒有發現?還有,你說嫣然是細作,這件事和嫣然又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林長曄道:“樊太醫的藥方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他的診斷結果。尚藥局的藥原本是正常的舒經活血藥,但在煎製過程中被人下了過量的酸棗仁和首烏藤。這兩味藥適量使用有安神助眠之效,過量使用則會令人昏睡,而這酸棗仁和首烏藤正是嫣然放的。樊太醫每日診脈,怎會發現不了兒臣脈象異常?他一口咬定兒臣的嗜睡是墜馬時磕到了頭,這樣就能把嫣然下藥的事遮掩過去了。太後若是不信,可以親自看一看嫣然的口供。”
“我當然是信你的,給你下藥的人真的是嫣然?她……她要幹什麽?”鄭河清佯裝鎮定,手卻開始不聽使喚地發抖了。
“自然是要讓兒臣無法領兵出征,改為盧早行領兵,這才有了遼東戰場的失利。”林長曄道。
“報,陛下,太後,清源君,在謝尚宮住處發現附子。”一名宦官首領入殿,呈上從莞爾住處搜出來的東西。
林長曄看了一眼莞爾身後的兩名女官道:“搜身。”很快,在莞爾隨身攜帶的荷包中也發現了同樣的附子。
林長曄把荷包扔到她麵前道:“附子可是毒物,宮中除了尚藥局之外禁止任何人持有,我看你還有什麽話說!來人,大型伺候!”
“不必麻煩了,奴婢的確是玉輪國的細作。”莞爾伏地叩首道,“莞爾愧對陛下和太後的信任,罪該萬死。”
鄭河清又氣又急,指著莞爾怒斥道:“好啊,莞爾、嫣然,真是一對好姐妹。朕可憐你們沒了爹娘,又生得這樣出挑,這才有心抬舉你們。你們,你們怎麽能……”
見鄭河清氣得滿臉通紅,林長卿唯恐她喘不過氣來,忙上前拍著她的背給她順氣,道:“太後息怒,太後息怒,好在兒臣沒事,您不要太過擔心了。”
莞爾被林長曄帶走後,鄭河清依然驚魂未定。縱然她經曆過大風大浪,但此次敵人隱藏之深、危險之近卻讓她震驚不已。莞爾和嫣然姐妹是她親自指派的,萬一長卿有個三長兩短,豈不等於她害了自己的親兒子?方才兄弟倆指出謝氏姐妹有問題,她還替她們分辯,真是可笑!自己這些年隻知道享清福,竟然不知道已經糊塗到了這種地步!
她心虛地看著林長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扯了扯他的袖子,問道:“卿哥兒,你真的沒事?”
林長卿笑著安慰她:“我沒事,她沒來得及下毒,阿娘若是不放心就再找個太醫來看看?”
鄭河清一聽到“太醫”兩個字,立刻聯想到了樊太醫,連連擺手道:“罷了罷了,太醫院也要從上到下仔細盤查一遍才好。我這兩年越發糊塗了,宮裏竟然藏了這麽多細作,我……唉!”
林長卿安慰道:“阿娘不要自責了。他們是有備而來,專挑您的弱點下手,您宅心仁厚,這才著了他們的道。”
“卿哥兒,娘還記得,這個莞爾當初是娘非要塞給你的,我隻道她是個好人家的孩子,哪知她差點害死你。你真的不怪娘多事?”鄭河清哽咽了。
林長卿笑道:“娘是為我好,我怎麽忍心怪娘呢?隻是今後這種小事您別再操心了。”
鄭河清聽這話,感覺到兒子還有那麽一點責怪她的意思,隻好岔開話題:“對了,你們是怎麽發現她倆是細作的?”
林長卿道:“今天若不是長曄進宮告訴我,我也和娘一樣蒙在鼓裏。”
“曄哥兒?對了,他不是被下藥了嗎?每天睡得起不了床,竟然還能脫身?”鄭河清很是驚訝。
林長卿歎了口氣:“說來慚愧,是安雅派來的人發現的。”
“你說什麽?是安雅?”這下子更把鄭河清嚇得不輕。玉輪國在他們身邊安插間諜這件事已經夠可怕了,居然還是被高昌國的暗探率先發現的,說出去令人匪夷所思。如此說來,渤海國上下豈不是被滲透成了篩子?忽然,她又想到了一件極其嚴重的事:“卿哥兒,我記得你任命盧早行為主帥是因為當時長曄受傷昏睡。如今看來長曄的昏睡是玉輪國幹的,那任命盧早行的事莫非也是他們算計好的?”
林長卿道:“是的阿娘,不過好在長曄已經迴來主事,這些事我們都會處理好的,您不要太擔心了。”
“你的意思,盧早行也有問題?盧氏號稱滿門忠烈,你素來待他們不薄,他們怎麽能這般吃裏扒外?”鄭河清急了。
“不是的阿娘,盧早行戰敗是因為能力不行,他打了敗仗自知死罪難逃,已經將自己鐵鏈加身坐著囚車迴來了。”林長卿道。
“都是娘不好,太沒用了,害得曄哥兒上不了戰場,這才讓玉輪國陰謀得逞。此番若是曄哥兒領兵,肯定不會是這般結果!”鄭河清懊悔不已。
“阿娘,我都說了這件事不能怪您。您若是再這樣自責,兒子心裏也不好過啊。您且放寬心好不好?”林長卿勸慰道。
“可是……十幾萬人呐,就這麽沒了,我對不起他們的父母妻兒。還有玉輪國的大軍就快南下了吧?這可如何是好?”想到二十萬大軍如今隻剩下幾萬人在樺縣苦苦堅守,還有隨時可能南下的玉輪國大軍,愧疚、緊張、驚慌……種種情緒包圍了鄭河清,她忍不住掉下淚來。
林長卿握緊了母親的手,對她說:“阿娘,請您相信我和長曄,我們一定能守護好渤海國。您要是實在不放心,不是還有高昌國嗎?我去給安雅賠個笑臉,說幾句好話,她一定會幫我們的。”
“高昌國?哦,還有高昌國……”一提到高昌國和鄭安雅,鄭河清的表情瞬間變得複雜起來。她曾經很喜歡這位小侄女,她聰明、可愛,又是至親,若是能成為自己的兒媳婦,豈不是一樁親上加親的美事?當年她讓安雅和長卿假裝訂婚,就是存了這份心思。可是好景不長,隨著高昌國的國力越來越強,安雅也變得越來越強勢,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可愛的小姑娘了。起初,她還暗自腹誹安雅越來越像姐姐鄭海晏,但沒過幾年她就改變了看法,安雅不是像她的母親,而是早已超越了母親。好幾次見麵,她都我行我素,忘了給自己這個長輩麵子。這要是和長卿成了婚,自己在兒子身邊還有說話的份嗎?兒子會不會被她挾製?不知從何時起,她不再支持兩人的婚事,但這樁婚事當初是她一手促成的,如今她要是反對,不僅僅是打自己的臉,更得給兩國朝野上下一個合理的說法。說安雅不敬長輩?可是人家是君主,先君臣後親子,這無論在渤海國還是高昌國都成立。說安雅太強勢,婚後對丈夫不利?這個理由在渤海國固然會得到支持,但高昌國本來就是女強男弱,自己就是高昌國的公主,不會連這一點都不懂,若是堅持用這個借口會落人口實。因此,她希望安雅能夠知趣一點,知難而退。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安雅完全沒有要退婚的跡象,長卿對她也似乎越來越上心了,照這樣下去兩人豈不要弄假成真?鄭河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好明著反對,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高明的辦法:讓兒子先納一個嬪妃,或者更低品級的世婦、禦妻也行。一旦兒子身邊有了別的女人,以安雅的脾氣肯定不能接受,要是她氣急敗壞地上門來理論,自己就可以和她吵上一架,再順水推舟地解除這個婚約了。她原本計劃的好好的:謝氏姐妹二人是扶餘國進貢的美人,姿容秀麗,在國內沒有根基,容易掌控。姐姐莞爾性格沉穩,讓她照顧長卿,反正自己給的人兒子肯定不拒絕,就用她來膈應鄭安雅;妹妹嫣然生性機敏一點就通,派她去長曄府上給鄭悠兒搗搗亂,以長曄這種大喇喇的性格肯定不會察覺。哪知道事與願違,這兩姐妹竟然是玉輪國的奸細,如今非但不能讓兒子遠離鄭安雅,反倒要腆著臉去求人家,自己的那點心思隻怕早就暴露了,這以後還怎麽見人?好在林長卿此刻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禦敵,沒有察覺到她的心事,她胡亂聽了幾句案情便和兒子告了別。
鄭河清迴到宮裏,見服侍自己多年的女官盧皎皎一個人跪在宮門口。她假裝不在意地招了招手,盧皎皎便悄悄地起身跟了上去。進了屋,鄭河清屏退左右,隻留下盧皎皎一人,問道:“你為誰的事而來?”
盧皎皎跪道:“求太後救我哥哥一命!”
鄭河清歎道:“糊塗!你父親、你侄子的命尚可救得,唯獨你哥哥的命救不得。他身為主帥,打出這種糊塗仗,就算陛下有心饒他,又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
盧皎皎哭道:“家父隻有哥哥一個兒子、兩個孫子。哥哥的大兒子已經戰死沙場了,小兒子還不到十歲,還是個妾生的。一家人沒了主心骨,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呀?”
鄭河清皺眉道:“得虧你的大侄子死在戰場上,這才洗清了你全家通敵的罪名,否則你還有機會在我麵前哭嗎?你可知道言官們這些日子上了多少彈劾你父親的奏折?”
盧皎皎一聽,嚇得不作聲了。鄭河清道:“你怕什麽?你不是林家人嗎?長曄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見鄭河清還是向著自己的,盧皎皎暗鬆一口氣,問道:“太後,您見過我公爹嗎?昨晚府上來了好多兵,把嫣然姑姑帶走了,還有……還有……”
鄭河清瞟了她一眼,沒好生氣地說:“還有你丈夫被關起來了對吧?你不說我還忘了,這嫣然是你舉薦給我的,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太後,嫣然姑姑到底怎麽了?”盧皎皎小心翼翼地問。
“她是玉輪國的細作。”
“她是細作?不可能,不可能啊,她那麽好的一個人。太後,會不會搞錯了?”盧皎皎慌了。
“蠢貨,別再替她求情了,小心惹火上身!我告訴你,這件事證據確鑿,她自己都招供了,長曄墜馬和昏睡都和她有關。”鄭河清道。
“怎麽會這樣啊……”盧皎皎好像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幹了一般,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喃喃自語道。
注:
院使為太醫院院長,院判為副院長
有的朝代太後和皇後也可以自稱為“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