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將軍府而今空蕩蕩的不見人影,連個下人也沒有,老人終於是抬起了頭,緩緩起身,來到跪在地上的陳良麵前。
一隻手顫巍巍地舉起,“啪!”耳光響亮得如同乍起的驚雷。
打完之後,卻又是後悔得伸出手想要看看有沒有打疼,可是身為父親的威嚴又讓他不可能真的做出那般舉止,於是那一瞬間手不知進退如何,故而顯得有些無措。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他強忍著眼裏的淚水試圖用一種嚴肅且隨意的語氣來說出這句話,可是話一出口卻已經字字含淚。
父親是一個驕傲的人,陳良從未見過他的臉上有這般複雜的情緒,看到那滴將落未落的眼淚時,陳良覺得父親終究是老了。
“父親,母親她……”陳良在那些牌位之中發現了一個沒有刻字的牌位。
“你娘沒能等到你迴來,她說她不想死,她要等你迴來,所以我立了一個光牌,等你迴來刻下她的名字。”老人飽含深情地看著那個什麽也沒有寫的木牌輕聲說道。
子欲養而親不待,
陳良泣不成聲,卻也隻能泣不成聲。
那一年他受命去尋找龍脈之地,借以詐死,可是這一去十數載,竟是父老母逝。
後悔嗎?
陳良或許是不後悔,為了國家,為了百姓,他可以不後悔,但是不後悔不代表能夠不難過。
那一天,將軍府敞開了大門,老人在門口放了一盤爆竹,輕煙嫋嫋,如炊如幻,老人站在那煙霧之中聽著這震耳的聲響嘴角翹得老高,可眼睛卻是微微泛紅。
那一天,好似荒涼了許久的沙漠突然冒出了青翠欲滴的草木。
一批又一批的人,或乘著轎子,或坐著馬車,明裏暗中來了許許多多的人。
陳良很早就明白當你春風得意時絕不會缺少朋友這個道理,可是看著這一堆一堆的請柬禮單,又想到之前的門可羅雀,饒是他見慣了那些東西也覺得有些心寒。
對這些人,也是對這個世界,他覺得有些失望了。
院落裏,陳家老爺子上下打量著三千與長安,眼裏滿是寵溺。
多年未見的大孫子一朝出現在自己麵前,而且長得那模樣,那小臉俊俏,嘖嘖……連老爺子都忍不住發出了滿意的嘖嘖聲。
當然陳三千傻是傻了點,可是架不住是自家的孫子啊,老子就是喜歡就是看著順眼,咋滴!
長安很是懂事地對著老爺子獻著殷勤,又是倒茶又是捶腿。
老人躺在院子裏的睡椅之上,半眯著眼睛,享受著不知道海拔多少米的陽光,他隻覺得那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說不出的舒坦。
老人名叫陳秋實,多年以前在京城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年輕時那可是京城裏最紈絝的子弟,吃喝玩樂,遛狗鬥鳥的事沒少幹,隻是後來遇見了一個能夠管的住他的女人,從那以後洗心革麵,算是改過自新,當然他最響當當的還是生了一個王朝神將。
當陳秋實老爺子喝完了那壺茶之後,將軍府來了一個人,禦醫黃芝,見到陳秋實的時候黃芝停了下來,對著老人行了個禮,陳秋實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卻也沒有多說什麽,他清楚的知道這個人的身份,此時讓他過來,又是什麽事情?
作為宮廷禦醫黃芝的到來自然是由那個皇帝授意才行,可惜的是陳家沒有仆人驅使,陳秋實又不願意搭理他,自然也就沒有人通傳,黃芝也隻好自己走進門來,陳良夫婦這才將黃芝引到了屋內,一陣寒暄之後,黃芝道明了來意——替陳三千看病。
院子裏,陳三千乖巧地立在陳老爺子身旁聽著老人家興高采烈地講著那些個想當年。
與長安那極為配合的誇張表情啊!咦?哦?種種感歎詞的應喝相比,陳三千的微笑就顯得有些不夠生動了。
當陳良將三千喊進屋子的時候,老爺子動了動身子,從椅子上坐了起來。
他拉著陳三千慢悠悠地走進了屋子。
黃芝年約五十,看不出任何老態,卻是生得一副美髯,端坐於廳堂之上。
搭脈,閉眼,撚須。
陳良夫婦對視一眼,不知心底是何念想,隻是黃芝卻忽的眉頭一皺,雙目睜開,顯得極為驚詫。
他收了手,神色凝重。
陳良夫婦急忙去問:“犬子到底為何會有此怪病?年少時也未曾磕過腦袋,我與夫人二人也不曾見他有何異樣的遭遇。”
“奇怪,很奇怪。”黃芝卻不答話,自顧自地凝眉沉思。
“人有三魂七魄,可是公子卻少了一魂一魄,按照道理來說,此時他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了。”黃芝有些難以置信。
要知道黃芝被尊為禦醫之首靠的並不僅僅是一身高深醫術更是因為他是王朝位列第三的神念師。
神念師,一個所有念師畢生所追求的無上境界。
沒人知道一個神念師有多麽可怕,隻是當年那位排列第五的神念師反出南國時,念起時碎了一座山,導致至今那座高達一千三百米的秋山仍舊是一片廢墟。
另一方麵,一些個野修念師大多都由恨而起念成功,這些人要麽身負血海深仇要麽心思不正,一時念起便是殺人越貨,而念師殺人又是無聲無息,所以很多人都是死的莫名其妙,於是後來王朝當中便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寧惹閻王,莫招念師。
說也奇怪,自從那個神念師發瘋叛國碎了秋山之後,念師的地位反而大大提高。
黃芝作為王朝第三神念師無論是地位抑或是實力自然都是不容小覷,可是他卻始終保持恭謙,不爭權不結黨,就那麽安安心心的做他的禦醫,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有人說他是王上最信任的人,也有人說他是當初那位反出南國的第五神念的兄長,留在南國所圖不知為何。
黃芝仍舊是撚須沉吟,眉頭緊鎖。
“當年那人曾經說過一句話,想必您也聽說過。”黃芝看向陳良說道。
在京城裏能夠讓人諱莫如深的名字隻有一個那就是謝天機,這個一人算盡天下的天驕留下了太多的預言和傳說,但是那些預言已經得到驗證或者正在得到驗證,所以他的名字逐漸神化,對於神,皇家總是自詡為神靈化身,所以謝天機不能成神,另一方麵,謝天機當年得罪的可不隻是一兩個人,單單是天監司便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麵,一人挑戰整個天監司,那些為了顏麵不惜賭命來算的天監司天才們很多年便再也沒有抬得起頭來。
關於謝天機最有名的三個預言其中一個自然是關於江山月的鳳凰傳說,另一個便是缺魂少魄者的了,陳良自然是知曉的,聽到黃芝這麽說陳良點頭卻是問道:“可有什麽辦法補全這一魂一魄?”
神念師的種種妙術自然不消多提,要知道神念師所修所練皆是神識。
故而神念師對於魂魄夢魘神識最是熟識,當他搭脈之時神念便已是將三千的內外看個通透,聯想到那個傳說,黃芝隻是歎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事實上王上派自己來名為看病,實際上是為了探明陳家的虛實,以及陳良這個傻兒子是不是真的是個傻子,要知道陳良在軍部的影響力可是極大,一個癡兒或許還能讓他微微放心,一世榮華而已,可若是這個將門之子但凡有一點雄才,南宮白這個皇位都不會坐得安穩。
最是無情帝王家,uu看書.uunshu 哪怕陳良為了南國耗費了那麽多年的青春,立下了那麽大的功勞,可惜的是仍舊得到王上的猜忌。
所以王朝裏的那一百豪門都是看似想要恭賀拉攏陳家,實際上也隻是送了個請柬而已。
可真正讓人驚詫的是軍部沒有一個人前來道賀,當南宮白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沉默了很久,臉色並不好看,外人隻當是他對於軍部那些人冷酷而傷心,可是真正了解南宮白的人才知道,那是因為南宮白清楚地知道軍部那些人是在忌憚自己這個皇帝,“你們可真是為他分憂啊,半點麻煩也不想為他招惹。”南宮白冷笑一聲。
“魂魄是人最複雜最玄妙的所在,世人總說神念為念師無上之境,可這無上之上卻仍有大風景。我雖步入神念,卻也不得其真意,實在是慚愧得很。”黃芝抱拳歎道,“在下才疏學淺,實在是慚愧至極,公子這病我也是束手無策,隻是這世間萬物自有緣法,我觀公子麵相不是短命之人,或許仍有斂魂聚魄之法。”
陳秋實冷笑一聲,心想你特麽不是算師又不是相師又怎麽還能好意思說出這種看麵相不是短命人的話來,陳良夫婦對視一眼,卻也隻是低頭一歎,顯然是早有預料。
陳良雖然不是念師,可是關於那個傳說他是知道的,在這之前的很多年裏他不是沒有查看過三千的體質,當年古老頭也曾看過,老頭子當時顯得很激動,但是對陳良的說法卻與黃芝截然不同,陳良麵色憂慮。
黃芝也沒有多作停留起身告辭,陳良夫婦也沒有挽留,送走黃芝之後廳堂之內安靜了許多。
一隻手顫巍巍地舉起,“啪!”耳光響亮得如同乍起的驚雷。
打完之後,卻又是後悔得伸出手想要看看有沒有打疼,可是身為父親的威嚴又讓他不可能真的做出那般舉止,於是那一瞬間手不知進退如何,故而顯得有些無措。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他強忍著眼裏的淚水試圖用一種嚴肅且隨意的語氣來說出這句話,可是話一出口卻已經字字含淚。
父親是一個驕傲的人,陳良從未見過他的臉上有這般複雜的情緒,看到那滴將落未落的眼淚時,陳良覺得父親終究是老了。
“父親,母親她……”陳良在那些牌位之中發現了一個沒有刻字的牌位。
“你娘沒能等到你迴來,她說她不想死,她要等你迴來,所以我立了一個光牌,等你迴來刻下她的名字。”老人飽含深情地看著那個什麽也沒有寫的木牌輕聲說道。
子欲養而親不待,
陳良泣不成聲,卻也隻能泣不成聲。
那一年他受命去尋找龍脈之地,借以詐死,可是這一去十數載,竟是父老母逝。
後悔嗎?
陳良或許是不後悔,為了國家,為了百姓,他可以不後悔,但是不後悔不代表能夠不難過。
那一天,將軍府敞開了大門,老人在門口放了一盤爆竹,輕煙嫋嫋,如炊如幻,老人站在那煙霧之中聽著這震耳的聲響嘴角翹得老高,可眼睛卻是微微泛紅。
那一天,好似荒涼了許久的沙漠突然冒出了青翠欲滴的草木。
一批又一批的人,或乘著轎子,或坐著馬車,明裏暗中來了許許多多的人。
陳良很早就明白當你春風得意時絕不會缺少朋友這個道理,可是看著這一堆一堆的請柬禮單,又想到之前的門可羅雀,饒是他見慣了那些東西也覺得有些心寒。
對這些人,也是對這個世界,他覺得有些失望了。
院落裏,陳家老爺子上下打量著三千與長安,眼裏滿是寵溺。
多年未見的大孫子一朝出現在自己麵前,而且長得那模樣,那小臉俊俏,嘖嘖……連老爺子都忍不住發出了滿意的嘖嘖聲。
當然陳三千傻是傻了點,可是架不住是自家的孫子啊,老子就是喜歡就是看著順眼,咋滴!
長安很是懂事地對著老爺子獻著殷勤,又是倒茶又是捶腿。
老人躺在院子裏的睡椅之上,半眯著眼睛,享受著不知道海拔多少米的陽光,他隻覺得那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說不出的舒坦。
老人名叫陳秋實,多年以前在京城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年輕時那可是京城裏最紈絝的子弟,吃喝玩樂,遛狗鬥鳥的事沒少幹,隻是後來遇見了一個能夠管的住他的女人,從那以後洗心革麵,算是改過自新,當然他最響當當的還是生了一個王朝神將。
當陳秋實老爺子喝完了那壺茶之後,將軍府來了一個人,禦醫黃芝,見到陳秋實的時候黃芝停了下來,對著老人行了個禮,陳秋實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卻也沒有多說什麽,他清楚的知道這個人的身份,此時讓他過來,又是什麽事情?
作為宮廷禦醫黃芝的到來自然是由那個皇帝授意才行,可惜的是陳家沒有仆人驅使,陳秋實又不願意搭理他,自然也就沒有人通傳,黃芝也隻好自己走進門來,陳良夫婦這才將黃芝引到了屋內,一陣寒暄之後,黃芝道明了來意——替陳三千看病。
院子裏,陳三千乖巧地立在陳老爺子身旁聽著老人家興高采烈地講著那些個想當年。
與長安那極為配合的誇張表情啊!咦?哦?種種感歎詞的應喝相比,陳三千的微笑就顯得有些不夠生動了。
當陳良將三千喊進屋子的時候,老爺子動了動身子,從椅子上坐了起來。
他拉著陳三千慢悠悠地走進了屋子。
黃芝年約五十,看不出任何老態,卻是生得一副美髯,端坐於廳堂之上。
搭脈,閉眼,撚須。
陳良夫婦對視一眼,不知心底是何念想,隻是黃芝卻忽的眉頭一皺,雙目睜開,顯得極為驚詫。
他收了手,神色凝重。
陳良夫婦急忙去問:“犬子到底為何會有此怪病?年少時也未曾磕過腦袋,我與夫人二人也不曾見他有何異樣的遭遇。”
“奇怪,很奇怪。”黃芝卻不答話,自顧自地凝眉沉思。
“人有三魂七魄,可是公子卻少了一魂一魄,按照道理來說,此時他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了。”黃芝有些難以置信。
要知道黃芝被尊為禦醫之首靠的並不僅僅是一身高深醫術更是因為他是王朝位列第三的神念師。
神念師,一個所有念師畢生所追求的無上境界。
沒人知道一個神念師有多麽可怕,隻是當年那位排列第五的神念師反出南國時,念起時碎了一座山,導致至今那座高達一千三百米的秋山仍舊是一片廢墟。
另一方麵,一些個野修念師大多都由恨而起念成功,這些人要麽身負血海深仇要麽心思不正,一時念起便是殺人越貨,而念師殺人又是無聲無息,所以很多人都是死的莫名其妙,於是後來王朝當中便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寧惹閻王,莫招念師。
說也奇怪,自從那個神念師發瘋叛國碎了秋山之後,念師的地位反而大大提高。
黃芝作為王朝第三神念師無論是地位抑或是實力自然都是不容小覷,可是他卻始終保持恭謙,不爭權不結黨,就那麽安安心心的做他的禦醫,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有人說他是王上最信任的人,也有人說他是當初那位反出南國的第五神念的兄長,留在南國所圖不知為何。
黃芝仍舊是撚須沉吟,眉頭緊鎖。
“當年那人曾經說過一句話,想必您也聽說過。”黃芝看向陳良說道。
在京城裏能夠讓人諱莫如深的名字隻有一個那就是謝天機,這個一人算盡天下的天驕留下了太多的預言和傳說,但是那些預言已經得到驗證或者正在得到驗證,所以他的名字逐漸神化,對於神,皇家總是自詡為神靈化身,所以謝天機不能成神,另一方麵,謝天機當年得罪的可不隻是一兩個人,單單是天監司便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麵,一人挑戰整個天監司,那些為了顏麵不惜賭命來算的天監司天才們很多年便再也沒有抬得起頭來。
關於謝天機最有名的三個預言其中一個自然是關於江山月的鳳凰傳說,另一個便是缺魂少魄者的了,陳良自然是知曉的,聽到黃芝這麽說陳良點頭卻是問道:“可有什麽辦法補全這一魂一魄?”
神念師的種種妙術自然不消多提,要知道神念師所修所練皆是神識。
故而神念師對於魂魄夢魘神識最是熟識,當他搭脈之時神念便已是將三千的內外看個通透,聯想到那個傳說,黃芝隻是歎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事實上王上派自己來名為看病,實際上是為了探明陳家的虛實,以及陳良這個傻兒子是不是真的是個傻子,要知道陳良在軍部的影響力可是極大,一個癡兒或許還能讓他微微放心,一世榮華而已,可若是這個將門之子但凡有一點雄才,南宮白這個皇位都不會坐得安穩。
最是無情帝王家,uu看書.uunshu 哪怕陳良為了南國耗費了那麽多年的青春,立下了那麽大的功勞,可惜的是仍舊得到王上的猜忌。
所以王朝裏的那一百豪門都是看似想要恭賀拉攏陳家,實際上也隻是送了個請柬而已。
可真正讓人驚詫的是軍部沒有一個人前來道賀,當南宮白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沉默了很久,臉色並不好看,外人隻當是他對於軍部那些人冷酷而傷心,可是真正了解南宮白的人才知道,那是因為南宮白清楚地知道軍部那些人是在忌憚自己這個皇帝,“你們可真是為他分憂啊,半點麻煩也不想為他招惹。”南宮白冷笑一聲。
“魂魄是人最複雜最玄妙的所在,世人總說神念為念師無上之境,可這無上之上卻仍有大風景。我雖步入神念,卻也不得其真意,實在是慚愧得很。”黃芝抱拳歎道,“在下才疏學淺,實在是慚愧至極,公子這病我也是束手無策,隻是這世間萬物自有緣法,我觀公子麵相不是短命之人,或許仍有斂魂聚魄之法。”
陳秋實冷笑一聲,心想你特麽不是算師又不是相師又怎麽還能好意思說出這種看麵相不是短命人的話來,陳良夫婦對視一眼,卻也隻是低頭一歎,顯然是早有預料。
陳良雖然不是念師,可是關於那個傳說他是知道的,在這之前的很多年裏他不是沒有查看過三千的體質,當年古老頭也曾看過,老頭子當時顯得很激動,但是對陳良的說法卻與黃芝截然不同,陳良麵色憂慮。
黃芝也沒有多作停留起身告辭,陳良夫婦也沒有挽留,送走黃芝之後廳堂之內安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