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先來一箱安宮牛黃丸漱漱口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王映驕迴家後,李介賓走在迴宿舍的路上。
晚上是學生夜生活正豐富的時候,有從教學樓圖書館迴來的,去操場鍛煉身體的,也有去澡堂洗澡的……
多少年後,會發現學生時代充實的生活是多麽的難得,每天無論是學習或者玩耍都是愉悅的,哪怕不學習每天躺宿舍打遊戲都是開心的。
李介賓雙手插兜,站在西籃球場外,看著裏麵朝氣蓬勃的男生們。
腦海裏迴想著剛剛王映驕的眼淚。
當年他外公去世的時候,他沒有哭出來……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歎了口氣,他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李岐黃。
“師哥,是我,記得你那邊,安宮牛黃丸積壓了不少?”
“這安宮牛黃丸保真嗎?”
“保真呀!那先給我來一箱。”
“順豐速遞發一箱給我,記得把郵費結了呀,別給我整個到付。”
掛了電話,李介賓迴宿舍洗漱休息了。
————
很多玄幻小說都喜歡描寫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
這是中國人有厚古薄今的習慣。
這種習慣可能從“孔子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其他疾病暫且不提,中醫對於中風病的認識,有跡可循的。
張仲景有沒有治療中風的方子?(此處中風指的腦中風,非桂枝湯太陽中風證。)
有,但是說出來你可能理解不了,張仲景治療中風的方子,是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不是治療太陽病,外寒裏熱的嘛?一個治療感冒的方子,怎麽又能治療中風了?
大青龍湯是發汗峻劑,麻黃用量是麻黃湯的兩倍,所以現代經方研究自然而然會說發汗降顱壓。
而大青龍湯加減的續命湯,則是正式用於腦中風的方劑。
治療腦出血、腦軟化症等疾病後遺症的藥方中,有續命湯,是由大青龍湯加當歸、人參、川芎,幹薑代生薑而組成。
中醫對於中風的認識,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
張仲景之所以用大青龍湯,用麻黃劑治療腦中風,是因為那時候認為中風是外風——從《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篇便可看出。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即難言,口吐誕。”
張仲景是第一個定下中風病名的,但是他對中風的了解,限於時代的局限性——可能以當時人口的平均壽命,很多人都活不到中風吧......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裏麵同樣說道:“風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濕。”
陳無擇在《三因極—病證方論》載有:“如其經絡空虛而中傷者,為半身不遂。”
唐宋是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都是以外風立論,認為中風是由於外邪入絡而致,雖然會講到人體氣血虧虛、脈絡空虛,衛外不固。
但是本質上,還是把中風當做一個外感疾病。這也是為什麽會以青龍湯為主,演化治療中風劑。
而唐宋之後,諸多醫家才漸漸開始意識到,中風病不是因為外因,而是由於內因,主張以內風立論。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認為“心火暴甚”導致中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強調正氣自虛;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以“痰濕生熱”立論。
咦,怎麽好像少了一個?哈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是攻邪派,他持古論,認為中風是外邪。
所以金元四大家,在中風病內風立論的觀點上,三比一。
到了元代,名醫王履又結合諸多醫家的經驗,根據中風病因不同分為“真中風”與“類中風”。也就是如今方劑教科書中那幾個治風劑主治名詞的來曆。
元代羅天益在《衛生寶鑒》中指出:“大指次指麻木,三年內,必中風。”
明代張景嶽創“非風學說”,指出本病的發生“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感風寒所致。
清代則是中風病的重要發展期,葉天士綜合各位醫家學說,結合自己臨床經驗,闡明精血內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上亢導致“內風旋動”的致病機製。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主張重視中風先兆,及早預防。
晚清及近代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壽甫等人總結前人的證治經驗,又結合了西醫知識,進一步認識到中風病的發生主要在於年老體衰,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中大腦。
至此,就是我們看到的中醫中風病的致病機製發展全貌。
諸多醫家著作,尤其是唐宋之後的醫家著作,中風病都是放在最前麵的,像現代中醫院校教材中中風病的分類方法,是取自清代吳謙的《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中風總括》:
風從外中傷肢體,痰火內發病心官。
體傷不仁與不用,心病神昏不語言。
當分中絡經腑髒,更審虛實寒熱痰。
脫證撒手為脾絕,開口眼合是心肝。
遺尿腎絕鼾聲肺,閉證握固緊牙關。
初以通關先取嚏,痰壅不下吐為先。
————
“這就是你給我搬來一箱子安宮牛黃丸的原因?”王老師看著李介賓搬來的一箱子安宮牛黃丸,嘴角抽搐,看這情形,是也想中個風嚐嚐味兒道。
“大力出奇跡嘛,一天一丸鼻飼,醒腦開竅。”李介賓訕笑道:“我當時湊近看了看,神識昏迷,痰涎上壅,不能言語,口眼歪斜,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這是中風閉證,當用開竅!”
“安宮牛黃丸適合中風陽閉......您老進去瞧一眼,隻要屬陽證,我們就給老爺子用上。”
“咱也學學他們火神派,隻要辨證準確,屬中風陽證,把安宮牛黃丸嗑上去,加量!超級加量!”
學火神派呀,老王看了看自己抱得這一箱子安宮牛黃丸。
要是學火神派,這一箱子,是不是有點不夠用呀?
晚上是學生夜生活正豐富的時候,有從教學樓圖書館迴來的,去操場鍛煉身體的,也有去澡堂洗澡的……
多少年後,會發現學生時代充實的生活是多麽的難得,每天無論是學習或者玩耍都是愉悅的,哪怕不學習每天躺宿舍打遊戲都是開心的。
李介賓雙手插兜,站在西籃球場外,看著裏麵朝氣蓬勃的男生們。
腦海裏迴想著剛剛王映驕的眼淚。
當年他外公去世的時候,他沒有哭出來……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歎了口氣,他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李岐黃。
“師哥,是我,記得你那邊,安宮牛黃丸積壓了不少?”
“這安宮牛黃丸保真嗎?”
“保真呀!那先給我來一箱。”
“順豐速遞發一箱給我,記得把郵費結了呀,別給我整個到付。”
掛了電話,李介賓迴宿舍洗漱休息了。
————
很多玄幻小說都喜歡描寫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
這是中國人有厚古薄今的習慣。
這種習慣可能從“孔子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其他疾病暫且不提,中醫對於中風病的認識,有跡可循的。
張仲景有沒有治療中風的方子?(此處中風指的腦中風,非桂枝湯太陽中風證。)
有,但是說出來你可能理解不了,張仲景治療中風的方子,是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不是治療太陽病,外寒裏熱的嘛?一個治療感冒的方子,怎麽又能治療中風了?
大青龍湯是發汗峻劑,麻黃用量是麻黃湯的兩倍,所以現代經方研究自然而然會說發汗降顱壓。
而大青龍湯加減的續命湯,則是正式用於腦中風的方劑。
治療腦出血、腦軟化症等疾病後遺症的藥方中,有續命湯,是由大青龍湯加當歸、人參、川芎,幹薑代生薑而組成。
中醫對於中風的認識,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
張仲景之所以用大青龍湯,用麻黃劑治療腦中風,是因為那時候認為中風是外風——從《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篇便可看出。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即難言,口吐誕。”
張仲景是第一個定下中風病名的,但是他對中風的了解,限於時代的局限性——可能以當時人口的平均壽命,很多人都活不到中風吧......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裏麵同樣說道:“風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濕。”
陳無擇在《三因極—病證方論》載有:“如其經絡空虛而中傷者,為半身不遂。”
唐宋是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都是以外風立論,認為中風是由於外邪入絡而致,雖然會講到人體氣血虧虛、脈絡空虛,衛外不固。
但是本質上,還是把中風當做一個外感疾病。這也是為什麽會以青龍湯為主,演化治療中風劑。
而唐宋之後,諸多醫家才漸漸開始意識到,中風病不是因為外因,而是由於內因,主張以內風立論。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認為“心火暴甚”導致中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強調正氣自虛;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以“痰濕生熱”立論。
咦,怎麽好像少了一個?哈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是攻邪派,他持古論,認為中風是外邪。
所以金元四大家,在中風病內風立論的觀點上,三比一。
到了元代,名醫王履又結合諸多醫家的經驗,根據中風病因不同分為“真中風”與“類中風”。也就是如今方劑教科書中那幾個治風劑主治名詞的來曆。
元代羅天益在《衛生寶鑒》中指出:“大指次指麻木,三年內,必中風。”
明代張景嶽創“非風學說”,指出本病的發生“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感風寒所致。
清代則是中風病的重要發展期,葉天士綜合各位醫家學說,結合自己臨床經驗,闡明精血內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上亢導致“內風旋動”的致病機製。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主張重視中風先兆,及早預防。
晚清及近代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壽甫等人總結前人的證治經驗,又結合了西醫知識,進一步認識到中風病的發生主要在於年老體衰,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中大腦。
至此,就是我們看到的中醫中風病的致病機製發展全貌。
諸多醫家著作,尤其是唐宋之後的醫家著作,中風病都是放在最前麵的,像現代中醫院校教材中中風病的分類方法,是取自清代吳謙的《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中風總括》:
風從外中傷肢體,痰火內發病心官。
體傷不仁與不用,心病神昏不語言。
當分中絡經腑髒,更審虛實寒熱痰。
脫證撒手為脾絕,開口眼合是心肝。
遺尿腎絕鼾聲肺,閉證握固緊牙關。
初以通關先取嚏,痰壅不下吐為先。
————
“這就是你給我搬來一箱子安宮牛黃丸的原因?”王老師看著李介賓搬來的一箱子安宮牛黃丸,嘴角抽搐,看這情形,是也想中個風嚐嚐味兒道。
“大力出奇跡嘛,一天一丸鼻飼,醒腦開竅。”李介賓訕笑道:“我當時湊近看了看,神識昏迷,痰涎上壅,不能言語,口眼歪斜,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這是中風閉證,當用開竅!”
“安宮牛黃丸適合中風陽閉......您老進去瞧一眼,隻要屬陽證,我們就給老爺子用上。”
“咱也學學他們火神派,隻要辨證準確,屬中風陽證,把安宮牛黃丸嗑上去,加量!超級加量!”
學火神派呀,老王看了看自己抱得這一箱子安宮牛黃丸。
要是學火神派,這一箱子,是不是有點不夠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