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月份,華原完成了第一輪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基本上實現了省委的既定目標,在合理、可持續範圍內,切實把該減的減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對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迴頭看”,總結經驗做法、分析研判各類問題,抓實問題整改,做好事業單位改革“後半篇”文章。


    6月5日,改革領導小組派出16個督察組,對全省涉改單位進行“迴頭看”,細化“九項指標”:領導職數配備、人員轉隸、機構掛牌、公章刻製、檔案移交、履職情況等。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優化機構編製資源配置,“精細強實”做好事業單位改革。


    陸凡親自帶隊,前往朝歌市調研,市委書記李毅、市長鍾亞南、常務副市長黃文彬、組織部長黎朝陽陪同。


    調研的時候,陸凡隨機抽取了善堂鎮。


    走進便民服務中心,陸凡詳細詢問了人員轉隸、職能職責等相關情況。


    市委書記李毅匯報道:“部長,過去,鄉鎮事業單位有‘七站八所’之稱!比如,農技站、農機站、畜牧獸醫站、計劃生育服務站、文化廣播站、種子站、食品站,以及派出所、土管所、司法所、郵電所、變電所、地稅所、國稅所、工商所,等等。


    這其中,一部分站所職能重疊,導致產生職能真空地帶。比如,一部分工作,所有的站所不願與去做,因為‘無利可圖’。因此,在整合基層事業單位,不僅是精兵簡政的需要,同時更是優化職能的需要。


    我市在鄉鎮職能整合的過程中,把‘七站八所’整合成了五個中心,分別是:農業服務中心、財經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綜治服務中心、公共事業服務中心。


    職能整合潔癖,機構變大了,力量變強了,資源變多了,項目更實在了,辦事效率更高了,群眾更滿意了。”


    匯報的過程中,陸凡無意間看到一張辦公桌上放著一份《基層減負清單》,便隨手拿起來看了一下,好奇的問道:“這是給上級報的表嗎?”


    幹部有些緊張,迴道:“是的,每天下午六點前給縣減負辦上報,還要報周減負總結和月總結。”


    陸凡又問:“然後縣減負辦再給市減負辦上報?我記得省裏沒要求報這個表呀?李毅同誌,這個《基層減負清單》是你們的原創?”


    李毅有些不知所措,看向了一旁的組織部長黎朝陽。


    黎朝陽馬上迴道:“部長,這個表是為了更詳實的掌握基層減負工作…”


    陸凡打斷道:“所以就平添了一個減負辦?基層又多出一項‘基層減負’工作?這不是笑話嗎?你能就是這樣落實工作?簡直是亂彈琴嘛!”


    陸凡對著那名幹部說:“關於減負工作,還存在哪些形式主義?你放心大膽的說,沒人敢跟你‘秋後算賬’!”


    可能是真被“減負”工作惡心到了,也可能是有省委組織部部長的撐腰,周想迴道:“鎮上、縣上經常召開基層減負工作會議,我得給領導寫發言材料。還有基層減負工作檢查,得準備迎檢材料,整理減負台賬,完善材料,要有紙質版和電子版的,包括視頻、照片、文字等相關資料……”


    陸凡越聽越來氣,沉聲說道:“窺一斑而見全豹,這就是朝歌市的減負工作!減負沒減下來,減成了基層的工作負擔,由此可見基層同誌的心酸和無奈!李毅同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不得,觀念不變原地轉,‘雙減’永遠是一句空談!”


    陸凡拂袖而去,草草結束了調研,讓朝歌市的領導們麵麵相覷。


    他們滿心歡喜、精心準備,把這次調研當成了展示工作的機會,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是讓部長敗興而歸,這可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呀!留下這麽嚴重的壞印象,說前途堪憂一點都不誇張!


    迴到部裏,副部長高碩進來匯報工作,主要是近期“迴頭看”發現的問題。


    陸凡指示,要對省市縣三級涉改事業單位改革後續工作情況進行全麵檢查評估,要把“迴頭看”列入全年目標責任考核。


    談完工作後,高碩壓低聲音說道:“部長,這幾天同誌們都在議論,說唐冰書記要走?”


    陸凡疑惑著問道:“都有些什麽小道消息?”


    “有些說去部委,有些說去江寧省,有些說是統戰部,還有傳言說是副總。”


    陸凡笑了笑說:“也是五花八門,想象力夠豐富的,唐書記如果要走,無非也就這些方向,反正我現在沒有得到確鑿的消息,咱們安心工作即可。有個問題你注意一下,讓各個督察組注意一下基層減負工作,唐冰書記特意交代過,部裏要出台一個辦法,下次常委會我要談一下這個事情,你盯一下。”


    “好的,部長,我馬上落實。”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陸凡接到省長劉令豪打來的電話,約晚上小酌幾杯。


    陸凡自然滿口答應,欣然前往。


    趕到包間後,劉令豪已經到了,而且再無旁人。


    酒過三巡後,省長開始吐露心聲,感歎道:“陸凡,唐冰書記大概率要走,我是63年出生,如果搭不上這趟‘末班車’,這輩子我就止步於此了!”


    陸凡端起酒杯說:“省長,我敬您一杯!有了機會,自然要盡力而為、全力以赴,才能不留遺憾。”


    兩人一飲而盡,劉令豪說道:“一個蘿卜一個坑,越往上位置越少、越重要。現在的局勢很明朗,鴻濤書記的‘聲音’越來越大,很多事情需要他點頭。”


    陸凡迴道:“這是眾望所歸,也是人民的心聲!”


    “陸凡,看得出來,鴻濤書記對你很重視,如果你能幫我美言幾句,將會是我非常大的助力!”


    陸凡想了想,說道:“省長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裏。隻要我能出得上力,自然在所不辭!”


    聽到這話,劉令豪笑道:“如果能跟你搭班子,那就再好不過了,我肯定會毫無保留支持你的工作,你在前麵衝鋒陷陣,我做好後勤保障。”


    “我非常期待在您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勠力同心,和衷共濟,奮楫篤行,臻於至善,把華原的事辦好!”場麵話陸凡自然會說,但這次他不打算為劉令豪的事開口。


    6月15日,省委召開常委會,研究安全生產、新型工業化、“掃黃打非”、重點項目建設、機構改革、基層減負等工作,唐冰書記主持會議並講話。


    組織部長陸凡對全省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進展情況進行了匯報,提交了《華原基層減負8項目措施》。


    談到基層減負時,陸凡說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有機製,也有風習及人為等多重因素疊加交織,要改變得從多方麵下功夫。


    一是上下人事不對等。越往上麵的機構設置越專業、精細,處室越多,往往上一級比下一級的分工更清晰、職責更明確,職能交叉的部門厘清界線。


    到了基層鄉鎮街,人手少、事務多,一個口對應上麵多個部門,接受多個‘婆婆’下達的任務。有些‘婆婆’們層層加碼,年年加碼,自古權力者的積習吧,往上看,往下壓!


    二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工作不是按照中省政策來落實,而是按照領導的決策來執行。在他們看來,給基層減負隻是基層的一項工作而已。熬夜加班寫減負材料,整理減負台賬,也就好理解了。減負是一種表態的動作,並非結果。


    三是上麵檢查、考核過多過濫,滋生形式主義,加重基層負擔。凡事有度,多個部門‘各自為政’,重複檢查,大可不必。基層逢查必認真提前準備,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疏暢路線,路口值守,整理台賬,健全材料,有的甚而‘閉門造車’,這樣的檢查容易滋生形式主義。


    四是‘共享+’有名無實。上麵的部門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習慣於依靠基層,不同部門向基層伸手要同一數據材料,或是一個部門不同時間向基層要同一個數據。還有時上麵要求上報的時間緊,稍有‘怠慢’,‘婆婆’就埋怨‘兒媳婦’不給力,就要在年終考核扣分。


    五是基層‘兜底’變成‘垃圾筐’。上麵部門幹不了、幹不好的,以‘屬地管理’之名‘甩’給基層。基層責權不對等,無執法權、無強製權,隻有‘當牛做馬’扛活的份,咬緊牙也要千方百計完成任務。


    我下去調研的時候,有不少基層同誌說:幹活無所謂,但得不到上級的理解支持,幹不好還要挨批,群眾落埋怨,上壓下頂,夾縫生存,在基層幹得越來越沒有幸福感和尊嚴感了。


    六是通勤時間長,被手機控。現代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已經打破了班上班下的界限,基層人員要隨時刷刷手機,接收多個微信工作群的信息,開展工作。即使途中或家裏,一有工作安排,馬上迴複‘收到’,如果耽擱時間長了,迴也不是,不迴也不是,有的基層要求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


    跨越時空讓隨時隨地辦公成為可能,八小時外加班,加上通勤時間,基層人實際工作時間無限製外延。基層人也有家庭,有老人、孩子,有個人的生活;年輕戀愛的要交男女朋友;他她們渴望能過上不受手機打擾的節假,擁有個人的時間和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狼的漢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狼的漢子並收藏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