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修士謀生也不易


    忘仙主峰的山腳下有一處坊市,是為了方便忘仙七峰的弟子交易用的。


    其實忘仙第三峰就是靈獸堂的,隻是雲青嫌太遠,下山繞過主峰,再上第三峰,得將近四百多公裏。他現在還沒能修習提縱飛騰術,去一趟太難了。


    而第七峰距坊市比較近,隻有八十多公裏。雖說練氣一級修士的步行速度,比普通人趕路快不了太多,但是練氣修士氣脈悠長,耐力好過普通人百倍,步行的話隻需四個時辰就到了。像雲青這樣連跑帶顛的,隻用了兩個時辰就到了。


    以後接受像這種離駐地上千裏的工作的情況會占大多數,雲青就琢磨著買隻靈禽代步。關鍵是傳送陣用不起呀,像三才峰這還算近的,一次就得三百下品靈石。一般沒有煉氣後期修為的修士,還真沒幾個能用得起傳送陣的。


    買靈禽雖然投資貴,但是長期算下來還是很合算的,又可以代步,又可以幫忙打架。代步的話隨便買隻現成的,隻要到時喂食就行;要想還能幫忙打架,就要買靈禽卵自己孵。自己孵的靈獸和修士的契合度才高,才容易被修士指揮,需要幫忙打架時,麵臨生命危險,它才不會逃跑。


    坊市很大,雲青逛了半晌,終於確定了目標。


    “師姐,這隻鐵背隼的卵多少靈石?”


    “一千靈石”


    “師姐,你這也太貴了,八百靈石好了。”


    “八百靈石那是灰背雁的卵。”


    “師姐,灰背雁的卵也就六、七百靈石好吧,再說鐵背隼也就比灰背雁速度快點,戰鬥力強點,但是卻比灰背雁難養多了,你這一千靈石的價格也太離譜了,你便宜點,我就要了。”


    “好,看你誠心要的份上,九百八十靈石。”


    “師姐,咱們是同門唉,就讓二十靈石,你也好意思說。”


    “師弟,師姐我這一隻靈獸卵也就掙個百八十靈石,你不能讓師姐連飯都吃不上吧?”


    “師姐,瞧你說的,您隻不過是少賺點的事兒,我也不多說了,九百五十靈石我拿走了。”


    “九百六十,這是我的底線了。”


    雲青付完錢,拿著靈獸卵邊走邊感慨:“三世為人,到如今也沒能學會砍價。”


    背後的師姐微笑著尋思:“小樣,想跟我鬥,還嫩了點兒。”


    煉化靈氣將真元蓄滿很容易。運轉真元在經脈中遊走、滋養經脈和氣海壁並將經脈和氣海壁中存在的雜質剔除,卻是件水磨功夫的事,並且極其耗費心神。這個過程,就是修士們口中的修煉。通常來說,修士每天也就隻能修煉上一個多時辰,除非心誌堅定、意誌堅韌者,才能多修煉一陣,否則就會傷了心神。


    經脈和氣海壁中存在的雜質,不光是肉身原本所含的那些,還有築基時外帶進來的。這些雜質,不光會降低經脈和氣海壁的韌性,嚴重時還會泄露真元,降低氣海和靈脈中的真元的濃度。在雲青看來,就類似於管道上的砂眼。


    這些雜質極其多,如果盡數剔除,恐怕窮修士一生也無法做到,隻能撿當下對自身最有影響的優先剔除。這就是修士在廣義煉氣期提升修為的全部修行內容。


    悟性的高低、靈脈的數量種類、肉身雜質的多寡、意誌的堅韌與否,等等,這些都是修士修行資質的組成部分。


    雲青的神魂強大,並且三世為人,熟知世事艱難,因而意誌十分堅定,但每天也隻能修煉不到三個時辰。剩下的時間,除了休息,就用來練習製作符紙。


    “看來,什麽事情都是看起來容易幹起來難。”雲青看著自己製出的符紙,心中感慨萬分:“好在我用的是十幾萬年之後的配方,所有的材料都是白來的,最多就是花點功夫去撿,要不然就我這製符天賦,別說是想借製符賺取靈石了,在學會之前能不破產就不錯了。”


    符紙也分很多種。雲青前世讀的那些宗門典籍,就都是書寫在某種符紙上的,保存時間長,甚至可以幾百萬年不腐。隻是這種符紙頗為昂貴,隻會用來記載功法、秘聞之類的。像修真界的常識、宗門門規之類的,就無此待遇了。所以雲青前世就沒看到過這種典籍,不是自然破損了,就是被人丟棄了。


    當然雲青當前製作的基本都是繪製符文的符紙。


    前段時間,雲青買了些製作一級符紙的原材料迴來後,就開始了製符的工作。因為如果製符的成品率低於八成八,那根本就是賠錢。他沒底氣用買來的材料直接試製,所以就按照十幾萬年以後製作符紙的配方,用曆練時收集來的低等材料先練手,這樣也能看看自己製符紙的天賦。


    製作符紙的重點,就是用神識感知材料中的瑕疵,並在製作的過程中用真元將其剔除。如果製成的符紙的瑕疵太多,製符師在繪製符文時,重則會造成靈力泄露,就是俗稱的封不住靈;輕則會使靈力運轉滯澀,降低符文的威力等級。


    另外就是要兼顧各靈材的混合均勻,保證成紙後,修士繪畫符文時書寫流暢,以及製成符籙後,能夠封存住足夠多的靈力。這就要求修士在製作符紙的過程中,神識要精準、致密,剔除瑕疵時的手法要準確、快捷。


    不過即便是有比了較詳細的製作步驟指導,雲青還是失敗了二百多次才製作出了合格的一級下品符紙,這樣的天賦讓他較為沮喪。好在這東西隻要掌握了就變得容易了,雲青越練手感越好,製出的符紙質量越來越好,由合格的下品符紙到中品符紙到上品符紙,到了後來,居然偶爾能製出了極品符紙。


    於是他開始用買來的材料製作符紙。他知道隨著材料的變化,各種材料之間的混勻、融合都會發生變化,煉製的手法必然得微調。原先的成功隻剩下經驗可以借鑒,他已充分做好了長時間失敗的心理準備。


    換材料是必須的,否則的話,賣出的符紙所用的材料被看出來,他一個製作符紙的新人,怎麽解釋材料替換的技術來源?剛學會製作符紙就能夠替換其中的材料了?技術創新要是這麽簡單的話,創新早就不值錢了。


    出乎意料的是,換迴了材料在製作時隻失敗了兩次,就製作出了下品符紙。十幾次之後,就製出了中品符紙,幾十次之後,中品符紙的比率越來越高。


    這讓雲青大為驚訝,心說我這到底算是天賦高呢?還是算天賦低呢?


    其實雲青的製作符紙的天賦,已經算是中等了。前期失敗的次數超高,是因為後世的配方雖然降低了材料等級,但是由於搭配材料的大量增多,製作時材料的瑕疵也隨之大增。材料液體凝結成符紙的時間短暫,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剔除更多的瑕疵更為困難。換成現用的材料,種類少了許多,雜質也相對少了許多,雖然煉製方法有所變化,但是應對起來相對從容了,成功的幾率自然就大增了。


    下個月就得去三才峰,沒幾天的功夫了,去了後,一時半會兒迴不來。雖然還有不少靈石傍身,但雲青還是想先將靈石拿到手,所以打算過幾天就得去交貨,於是在剩下的時間裏起早貪黑的趕工。


    有了一部分中品和上品的符紙,這次的工作就能夠讓他賺上一小筆。不過他現下並不是很缺靈石,所以就扣下了那七張上品符紙,準備將來學習製作靈符時做練習用。剩下的符紙折算後的成品率已達九成五了,已經能賺上一些了。


    折算下來有九十五張下品符紙,雲青領了九十五塊下品靈石。刨去成本,能賺三十塊靈石。算上上品符紙,統共能賺五十八塊靈石,這是二十多天的成績。當然,他隻算上了練手所耗費時間,沒計入練手耗費的那些低級靈材。


    大致估算了一下,一個熟手,靠製作符紙,月收入能達到五、六百靈石左右,所以少有人靠專做符紙謀生,除非製出上品以上符紙的成品率極高。


    給煉丹師打下手和給煉器材料做初煉,這兩份工作的時間剛好岔開,互不影響,每份工作時間都是一個月。工作地點距駐地有千餘公裏,目前對於雲青來說,往返成本太高,好在工作時,人家是提供食宿的,解決了他的難題。


    三才峰,雲青望著離去的莽荒鯤鷲,心想:“又花掉了三十塊靈石,這個月不光沒收入,還搭進去了百十塊靈石。下兩個月還不知道能不能有收入,再這樣下去,別說修練,就是生存都成問題。怨不得一些附院時躊躇滿誌的少年,築基之後不久卻選擇了做體修,畢竟生活是現實的。”


    莽荒鯤鷲是鴻蒙宗飼養的,專門用來在各峰之間運輸的飛禽。因為體型巨大,被譽為“鯤”鷲,其背部寬大,足有二十八平方米,且兩翼力氣巨大,一次能夠運載六千餘斤貨物,或搭乘二十八名修士,關鍵是使用費用低廉,因此深受低級修士歡迎。


    三才峰因為鎮壓著地火靈脈的支脈,所以丹堂和煉器堂的各有一個分部建在這裏。丹堂在三才第一峰,煉器堂在三才第三峰,第二峰是普堂。


    雲青就在第一峰當他的分藥童子,下個月再去第三峰賣苦力。


    對於煉丹師來講,買來的靈藥當然都是已經按種類分揀好了的,而大多數低級的煉丹師自己采的靈藥,就是亂七八糟混在一起的。


    因為四級以下煉丹師,基本都是那些沒太多積蓄的丹修,能買得起一個儲物袋就不錯了,畢竟一個低級的儲物袋就得要五萬靈石。就算是有錢的修士也不願意身上掛好幾個儲物袋,那樣做比較招搖,是歡迎別人來弄死自己的節奏。


    因此他們最多也不過是在儲物袋裏多放上幾個口袋,將靈石、生活用品、靈藥等按大類分隔開而已,所以各種靈藥都是混雜在一起的。要想把靈藥按品種分開單獨裝袋就不現實了,畢竟低端的儲物袋裏空間有限,口袋也是占空間的呀。


    另外一點就是,在修真界,空間法寶不能裝入空間法寶,那樣會引起空間坍塌、崩碎,到時候不光會損失裏麵的物品,趕巧了還會傷到一旁的修士。


    所以大部分低級煉丹師,會需要用到一名分藥童子。盡管可能會出些差錯,依然需要煉丹師核實,但畢竟能夠減少煉丹師的工作量,主要是效費比不錯。


    丹師和分藥童子,一個是用錢換時間,一個是用時間換錢。如此而已。


    鴻蒙宗的煉丹室很多,低級煉丹室的租用價格也不貴,每天隻收三百靈石。中級以上的煉丹室就變得貴了,租用價格每天至少近千靈石。這主要是由鴻蒙宗的發展策略導致的,鴻蒙宗的策略是將大量的資源向低級修士傾斜,當修士弱小的時候,由宗門提供保護和提供修煉資源,等修士強大時再反哺宗門。


    鴻蒙宗就是靠著龐大的低級修士群才慢慢積累了龐大的高級修士群,在發展過程中,也不乏有高級修士為了逃避該承擔的責任而叛出宗門,但是鴻蒙宗用鐵腕追討這些修士前期用掉的屬於宗門的福利資源,並不改初衷,資源依然向低級修士大量傾斜。


    經過數萬年發展,一代一代修士的努力,才有了清蒙界六大超級宗門之一的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三千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更道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更道長並收藏修真三千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