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接活


    煉氣一級。


    雲青完成築基後,測試了一下,立即興奮起來。煉氣無礙,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兩年來的忐忑擔憂都已隨風飄去。雖然可能比不上失而複得的驚喜,但兩年的辛苦沒有付水東流,這種幸福感依然讓他十分滿足。


    花了二十多個時辰,雲青將體內的真元蓄滿,然後離開了築基室。比記載中描述的正常情況多用了四、五倍的時間,但他並沒有往天地靈力變化的方麵想,他還以為是自身的資質太差。


    煉化靈力轉化成真元所耗費的時長,與修士擁有幾條靈脈無關,同樣容積的氣海和靈脈,擁有的靈脈多,煉化的速度就快。


    體內真元的濃度達到極限,隻是修士晉升的必備條件,可以在幾個時辰就能達成。決定是否能晉升的,是經脈和氣海壁在什麽時候,能夠重新恢複彈性。這才是一個漫長的滋養過程。


    築基完成後就可以煉氣了,就自動成為了宗門的外門弟子。


    宗門規定:煉氣修士為外門弟子、凝液修士為內門弟子、鍛丹(金丹)修士為精英弟子、元嬰修士為中堅弟子、化神修士為核心弟子,渡劫修士即為宗門老祖。宗門的內門管理層,多為化神九級修士和元嬰九級修士;外門的管理層,都是那些自知成嬰無望的鍛丹九級修士。


    學員一旦築基完成,進入煉氣期,成了外門弟子,也就是成了修士以後,宗門就不再無償給予資源了。也就是說補貼沒了。修士們以後再想從宗門獲取資源,就得接宗門的任務,靠完成任務所獲取的報酬來購買資源了。


    用地球的話說,就是白吃白住的好事沒有了,得幹活掙錢才能養活自己了。要想獲得的資源多,修為就得提高;要想修為提高,就得想辦法去獲得更多的資源。妥妥的矛盾的對立和統一,修士的人生和他第一世的人生一樣,同樣充滿著矛盾。


    煉氣修士能活一百二十年、凝液修士能活到二百歲、金丹修士能活到三百五十歲、元嬰修士能活到六百歲、化神修士後能活到九百歲、渡劫初期的修士能活到一千三百歲,然後遭遇一次雷劫,扛過去了就增加一千年壽命,然後再遭遇一次雷劫,再能活一千年,扛過第三次雷劫就飛升了,抗不過去就飛灰了。


    但是沒人知道那些飛升的人最後到哪裏去了,因為他們從來都沒迴來過。


    在修士漫長的生涯中,除去每天最多一兩個時辰的修煉時間,其它的時間,要麽是在修習獲得資源所需要的技能,要麽是在趕往獲得資源的路上。因為修煉並非是將靈力煉化成真元的簡單過程。


    所謂的修煉,其實就是滋養氣海和經脈壁,剔除氣海和經脈壁上雜質,使其軟化的過程。隻有軟化了,才能容納更多的真元。當然,體修的修煉和靈修不同,那是個排除體內雜質的過程。


    這個過程很痛苦,且極需細心和耐心,這種狀態極易使神魂疲憊。每天能夠修煉兩個時辰的修士,都是心誌極為堅定之人了。


    雲青興高采烈地去外門弟子管理處備了案,領了宗門的煉氣功法,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法陣堂的一名外門弟子。


    備案就是分出三縷神魂,分別存入身份銘牌和宗門檔案處存檔。


    鴻蒙宗有九大堂口,按照八種修煉方式分為:靈植堂(靈植修和靈食修)、丹堂(丹修、毒修)、煉器堂(器修)、法陣堂(陣修和靈脈勘測)、符籙堂(符修)、靈獸堂(禦獸修和靈獸飼養)、傀輔堂(靈傀修、屍鬼修和蠱修)、普堂(普通靈修、體修和音修)、外加政事堂(主堂,負責發展規劃)。


    政事堂是管理機構;靈植堂為純輔助堂口、普堂為純戰鬥口;除了靈植堂和普堂,其他堂口,都有各自的戰鬥和輔助部門。所有的渡劫老祖都歸屬主堂。


    鴻蒙宗八十一座山峰,除主峰歸主堂外,靈植堂占有三十二峰,丹堂、煉器堂、陣法堂各占七峰,符籙堂、靈獸堂、靈傀堂、各占五峰,普堂占十二峰。


    這些山峰三五成群,各峰群之間有的挨得近,有的相去甚遠。除了丹堂和煉器堂因為必須坐落在地火靈脈上,而相聚在一起之外,其他的各堂都比較分散。


    據說這是當年鴻蒙宗創派之時,開派大能按照誅仙大陣,人為的將這些山峰排列成這樣的,為的是鎮壓主峰下的靈河。靈河(靈脈)是一個門派的根基。


    雲青選的所在,是在忘仙七峰中的忘仙第七峰。這座山峰屬陣法堂,正對著曆練叢林,左邊是忘仙第六峰,屬靈傀堂的屍傀峰,右邊是忘仙第二峰,屬符籙堂,背後是第一主峰屬靈植堂。忘仙七峰其它六峰像花瓣一樣圍繞在主峰周圍。


    雲青選擇在陣法堂的這座山峰居住,也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動了不少腦筋的。


    鴻蒙宗的修士在成為內門弟子(凝液)後,在沒有成為中堅弟子(元嬰)前,原則上是可以隨意加入任意堂口,和隨意轉換所屬堂口的。這主要是宗門為了讓修士,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修煉方式。


    宗門的福利功法很普通,雖然也不許外傳,但卻真的是大路貨。修士若想要契合自身條件的功法,大致就隻有兩條路。一是去坊市買,另一個是用宗門貢獻換。反正都是很不容易的事。雲青沒有這方麵的煩惱。


    拿著身份銘牌,在忘仙第七峰報到之後,雲青分到了住處,並領到了十畝靈田的靈植任務。靈田就在住所的門前。基本上外門弟子在煉氣中期之前,就隻能領取靈植任務,因為別的活計一般也不會幹,就是種靈植都是屬於練手。


    靈田的等級很低,隻能種植些三級以下的靈藥、靈材。這倒不是有人刁難雲青,實際上,在忘仙七峰,除主峰外,其他峰的靈田等級都很低。當然,外門弟子最開始所能選的靈田的等級都很低,包括靈植堂的外門弟子。在沒展示出種植天賦之前,不可能承包到高等級的靈田。畢竟靈田也是宗門發展的重要資源。


    精血草和紫藤蘿是三級靈藥,芳溢草和鐵節草是一級靈藥,枯寂草和蘭芝草是不入級的。但是這些草藥種在一起可以提高產量,並且使成熟期提前一成,這也是傳承秘術。雲青把這些靈藥種子按比例種好,啟動了灌靈催生陣。


    但如果僅憑種植靈植來換取靈石,那賺錢的速度就太慢了。除了專職的靈植師,沒有人隻種靈田。生長期最短的是靈稻,也要十個月才能成熟,用上灌靈催生陣催熟,那也得八個月才能有收入。十畝靈稻也就賣個三五千靈石,總得再刨去成本吧,這樣算來每個月也就四百靈石左右的收入。這點靈石,單用來生存,那絕對是富裕的,但如果用來修煉,那就羅鍋上山--錢緊了。


    即使有宗門的灌靈催生陣,靈植的生長期也不過縮短了兩成,盡管這已經是陣修們了不起的成就了。可架不住凡是值點靈石的靈植的生長期,動輒就是個幾十上百年的,想靠種靈藥產生的效益,來供自己生存修行,那誰能等得起呀?還沒等靈藥成熟,自己就先嗝屁了。除非是去野外采摘,可那得修為夠高才行。


    雲青腦子裏記載了許多靈藥的藥性藥理、生長環境、培育方法等,所以他把那幾種不入級的靈藥和低級的靈藥混種,來促進這些靈藥的成長,他隻需隔倆月來看看長勢,除除雜草和蟲害即可。這份工作很簡單,收入也還過得去。可是要想錢到手最快也得等四十多年,他必須得做些其它的工作來賺取修煉資源。


    就業壓力很大,讓雲青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第一世,年輕時的情形。其實築基之前和絕大多數的附院學員相比,雲青已經算得上是富翁了。即使和那些修二代們比起來,他也算得上是比較富裕的那波了。隻是他所想要的築基結果與宗門的理念有衝突,被門規一卡,就立馬就變成了窮鬼。所以必須抓緊時間找工作。


    通過銘牌,雲青聯係到了三份工作。一份是製作符紙的材料的前期處理;一份是給一位三級煉丹師打下手,幹些靈藥分類的活計;最後一份,是給一批煉器材料做初煉的活計。其實他最想的是去跟著陣法師混,但卻沒能被錄用,附近的需要助手的陣法師沒看上雲青。


    理論上來說,任何一個外門弟子,都可以在宗門的任意一個峰找工作,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鴻蒙八十一峰占地數千萬平方公裏。各峰之間,近則數十公裏,遠則近萬公裏。雖然各峰之間都有傳送陣聯通,但每次使用都是要花靈石的,投入產出根本不成比例。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隻能就近尋找活計。


    學員築基完成後,從附院到備案處,再到所選的山峰,使用的都是傳送陣。隻不過這兩次是免費的,屬於宗門的福利。再以後要使用就必須掏錢了。


    給人打下手就是學習的過程,因為基礎理論和基本製作方法,附院都教過了。想要進一步學習,要麽拜在專門的師父門下深造,要麽就是給人做小工、打下手。剛成為外門弟子的修士,基本都沒有機會拜師(修二代們除外)。


    給別人打下手,看人家是怎麽個製作程序,怎麽處理一些細節。至於能不能學到實用的小竅門,就得看個人的天賦,和師傅當日的心情了。如果能哄得師傅高興,讓他隨口點撥幾句,也許就能多學到些書本上沒有的技巧。


    雲青不缺各種秘術,但對於這些基礎的小技巧,他卻極度匱乏。當然悟性高的修士,可以在實際操作中自行總結。但雲青覺得,如果能多學點,那就更好了。


    符紙也是分極、上、中、下四個品級的,沒有瑕疵的為極品符紙;少於五處瑕疵並且沒有大塊瑕疵的為上品符紙;少於十處瑕疵並且沒有大塊瑕疵為中品符紙;少於十處瑕疵並且隻有一處大塊瑕疵的為下品符紙。瑕疵多於十處,或者有兩處以上大塊瑕疵的,都屬於廢品。


    符紙是用來撰寫符籙用的。對於符籙的初學者,用極品符紙撰寫的成功率最高,用下品符紙撰寫的成功率最低。對於符籙高手反倒影響不大。但極品符紙的價格太高,通常又是初學者用不起的,所以學習製作符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想靠製作符紙賺取靈石,一樣也是不容易的,購買製作一百張符紙的材料,最少得製作出八十八張合格的下品符紙才能保本。一張中品符紙抵兩張下品符紙,一張上品符紙抵兩張中品符紙,一張極品符紙,抵兩張上品符紙。


    想要在製作符紙時多出些上品符紙,就需要對製作符紙的材料進行前期處理。能用來製作符紙的材料有很多,處理不同材料所需的處理方式和手法都不相同。處理過程中用到的各種小技巧,就是雲青學到的第一課。


    第二份和第三份工作比較辛苦,因為對於雲青來說,路程有點遠。雖然都在三才峰,但一個在第一峰屬丹堂,一個在第二峰屬煉器堂。


    其實在鴻蒙宗,忘仙七峰和三才三峰算是距離較近的了。隻不過鴻蒙宗的山峰都不小,像忘仙七峰,雖然在一起,但是各峰到主峰的距離也都有百多公裏。


    忘仙七峰到三才三峰的距離有近千公裏,如果走路的話,算上下山繞過其他各峰再到上山,差不多得有一千四五百公裏,對於煉氣一級的雲青來說太遠了。


    據傳承記載,修真界常用的禦器飛行,每個時辰的平均飛行速度,煉氣後期是一百六十公裏。煉氣後期之前的修為很難禦器,一般使用提縱飛騰術,平均每個時辰能跑八十公裏。煉氣初期和煉氣中期,在速度上沒有太大的差別,隻是煉氣中期的修士在耐力上會有優勢。而煉氣一級,連提縱飛騰術都還沒學呢。


    雲青倒不需要去宗門的藏經閣學,他有更高明一些的飛騰術,但這依然沒什麽用。高明的身法需要更高的修為支撐,遠水解不了近渴。修煉到煉氣後期還得二、三十年,總不能把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還得想別的法子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三千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更道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更道長並收藏修真三千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