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憨家的確沒有出過敗家子兒,他所使用的辦法也教給過別人。
那就是讓孩子體會一下賺錢的辛苦,錢這個東西如果來的艱難,花出去的時候也就會心疼,不會胡亂花錢了。
這就是所謂的善財難舍。
男孩子無論是學什麽手藝,是不是讀書的材料,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跟著自家的車隊出去走幾趟的,體會了賺錢的辛苦,以後就不會當敗家子兒了。
女孩子其實也一樣的,當然不會讓他們跟著商隊出去做生意,但也有別的方法的,紡線織布做女紅,抽絲剝繭做絲綢,哪一樣活,都很磨練人的性情。
除了這些活兒以外,女人們也有自己的辦法教育孩子。
香蘭的女兒秀琴和自己丈夫談起小時候賣豆腐的事情,還是很驕傲的。
那天早上天還不是很亮,香蘭就把豆腐一塊一塊的切好,擺進了籃子裏,讓女兒去賣豆腐。
女兒羞怯的不肯去:“娘,天還沒亮呢,你就讓我去賣豆腐,我不去,熟悉的人看見我多難看呀!”
香蘭笑的說道:“閨女長大了,能幹事情的,娘不是帶著你去過好幾次了嗎?像往常一樣就行!天不亮,正好走得遠些,外莊的人不認識你,就不笑話你了!”
說完這些話也不再看女兒委屈的臉色。一手拉著女兒一手提著那籃子豆腐走出了門口,還很溫和的對女兒說道:“把豆腐賣完了,迴來娘多給你兩個芝麻糖,去吧去吧……”
說完就把門關上了,大踏步的離開了。腳步踩得很重,讓女兒以為她已經迴屋去了。
員外的女兒又能怎麽樣?員外的女兒更要學會和人打交道,更要知道挑大梁過日子。出去賣豆腐丟人嗎?家裏的雜貨攤子一直都擺著呢,也沒見有人笑話!
母羊已經領著她出去了好幾趟了,也該她自己單獨出去一次了。
女兒秀琴在門口還是猶豫了很久,最後有些無奈的跨起籃子,小跑的出了村子,向另一個村子走去。
終於天光大亮了,這個村子裏的人應該不認識自己是誰吧!狠狠的往那木頭梆子上敲了兩下。
邦邦的聲音傳了出去,很快街角便出現了一個中年婦女,是他們娘倆的老主顧了,一看到秀琴反而主動說起話來:“閨女又來賣豆腐了,這可好幾天沒來了,我那小子早就饞壞了,今天的豆腐好嗎?”
有人主動打招唿了,秀琴便不再那麽尷尬了,很親熱地說道:“大娘,你看看今天的豆腐,白的很嫩的很……”
說到這裏便說不下去了,怎麽說也是第一次幹,並不熟練。
那中年婦女卻樂嗬嗬的點頭:“好,好啊,好著呢,我這就迴家去拿豆子……”說完便走進家門去了,端著一碗豆子,迴來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奇怪的問道:“怎麽是閨女一個人來的,你娘沒領著你?”
秀琴卻毫不猶豫的迴答到:“我娘去下一家了,她腿腳快!”這都是出門前教好了的,有人問的時候就這樣說。
那婦人也沒再說什麽,一碗豆子換了一塊豆腐,端著豆腐走迴大門裏邊兒了。
秀琴像是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跨起籃子加快腳步走了,第一次單獨出門做生意,必定還是個孩子,心虛的很。
但是很快就不心虛了,這不是和母親領著她出來賣豆腐的時候一個樣嗎?有什麽難的?也不丟人。母親說的,獎勵兩個芝麻糖,今天迴去能兌現吧?
心裏麵一邊盤算著,一邊敲響了那木頭梆子,向下一座房子走去……
等秀琴迴到家的時候,豆腐一塊都不剩的賣完了,換迴了銅錢,豆子,還有幾個雞蛋,很顯擺的往母親麵前一放,驕傲的很。
女人還是很開心的。一個勁兒的誇女兒長大了,芝麻糖也是當場兌現了。
秀琴很快的熟練起來,幾次之後能高高興興的提著籃子出門賣豆腐了。有時候甚至覺得賣豆腐的這個活計非常不錯,就是出門逛著玩兒,迴來還有誇獎和獎勵,也不用幹家裏的活兒了。
賣豆腐雖然是小生意,而且和周圍的人還是很熟悉的,卻也不時有人逗著小女孩開心的。
有時候有些婦人開玩笑,拿著豆腐說道:“哎喲!閨女喲,你們家做的豆腐咋越來越多水了呢?一斤豆子要出好幾斤豆腐了吧!”
秀琴便笑著說道:“大娘呀!水豆腐,水豆腐,沒有水怎麽做豆腐呢?這水嫩水嫩的豆腐放在鍋裏燉著最是好吃了,你吃上一迴就知道了。”
同樣的豆腐卻有不同的意見,剛拐個彎兒,另外一家的婦人看了一眼豆腐,卻說道:“閨女呀,你這豆腐都能在籃子裏疊羅漢了,摞上兩層都壓不壞,燉了吃能咬得動嗎?不會硌牙吧!”
秀琴不生氣,反而笑著說:“大娘呀,瞧您說的,我家的豆腐周圍的人都愛吃,最是結實實惠了,這可是能掛秤鉤子的老豆腐,這種豆腐吃起來最是實惠了,您吃一迴就知道了,好吃的很……”
小小的年紀,慢慢的卻練就了一副好嘴兒,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了。
當然閑話還是免不了的,很多人當著麵兒就說道:“你真是員外的女兒嗎?怎麽出來賣豆腐呢?是不是被別的兄弟姐妹欺負了?”
這樣的話聽的多了,起初的時候還想辯解兩句,後來才發現說什麽都是沒有用的,索性不說什麽了。
一邊敲著梆子,一邊往下一家走,心裏說:娘說的是有理的,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愛說什麽就說什麽,辯解沒用,就不跟他們辯解了,娘還說過幾天給做一身新衣裳,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穿上……
有時候碰見很小的小男孩,調皮的唱著兒歌,很大聲的,拿著怪腔調唱道:“邦邦邦,賣豆腐,小閨女兒,賣豆腐,賣完了豆腐吃豆腐渣,賣不完豆腐打屁股……”
這樣的小男孩,秀琴是不怕的,一本正經的對小男孩說道:“你買豆腐嗎?你娘不給你買!你吃不到的喲!”
小男孩一愣,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應對了,索性撒丫子跑開了。望著他逃跑的背影,秀琴笑得很開心。你敢笑話我賣豆腐,我就笑話你吃不著豆腐,咱看看誰丟人……
丈夫聽完她說的這些話,驚訝的說道:“你好像感覺挺光榮的,你不會讓我女兒也去賣豆腐吧!”
秀琴理直氣壯說道:“可以不賣豆腐,但必須學手藝,人不能忘本,這是我家的規矩!”
那就是讓孩子體會一下賺錢的辛苦,錢這個東西如果來的艱難,花出去的時候也就會心疼,不會胡亂花錢了。
這就是所謂的善財難舍。
男孩子無論是學什麽手藝,是不是讀書的材料,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跟著自家的車隊出去走幾趟的,體會了賺錢的辛苦,以後就不會當敗家子兒了。
女孩子其實也一樣的,當然不會讓他們跟著商隊出去做生意,但也有別的方法的,紡線織布做女紅,抽絲剝繭做絲綢,哪一樣活,都很磨練人的性情。
除了這些活兒以外,女人們也有自己的辦法教育孩子。
香蘭的女兒秀琴和自己丈夫談起小時候賣豆腐的事情,還是很驕傲的。
那天早上天還不是很亮,香蘭就把豆腐一塊一塊的切好,擺進了籃子裏,讓女兒去賣豆腐。
女兒羞怯的不肯去:“娘,天還沒亮呢,你就讓我去賣豆腐,我不去,熟悉的人看見我多難看呀!”
香蘭笑的說道:“閨女長大了,能幹事情的,娘不是帶著你去過好幾次了嗎?像往常一樣就行!天不亮,正好走得遠些,外莊的人不認識你,就不笑話你了!”
說完這些話也不再看女兒委屈的臉色。一手拉著女兒一手提著那籃子豆腐走出了門口,還很溫和的對女兒說道:“把豆腐賣完了,迴來娘多給你兩個芝麻糖,去吧去吧……”
說完就把門關上了,大踏步的離開了。腳步踩得很重,讓女兒以為她已經迴屋去了。
員外的女兒又能怎麽樣?員外的女兒更要學會和人打交道,更要知道挑大梁過日子。出去賣豆腐丟人嗎?家裏的雜貨攤子一直都擺著呢,也沒見有人笑話!
母羊已經領著她出去了好幾趟了,也該她自己單獨出去一次了。
女兒秀琴在門口還是猶豫了很久,最後有些無奈的跨起籃子,小跑的出了村子,向另一個村子走去。
終於天光大亮了,這個村子裏的人應該不認識自己是誰吧!狠狠的往那木頭梆子上敲了兩下。
邦邦的聲音傳了出去,很快街角便出現了一個中年婦女,是他們娘倆的老主顧了,一看到秀琴反而主動說起話來:“閨女又來賣豆腐了,這可好幾天沒來了,我那小子早就饞壞了,今天的豆腐好嗎?”
有人主動打招唿了,秀琴便不再那麽尷尬了,很親熱地說道:“大娘,你看看今天的豆腐,白的很嫩的很……”
說到這裏便說不下去了,怎麽說也是第一次幹,並不熟練。
那中年婦女卻樂嗬嗬的點頭:“好,好啊,好著呢,我這就迴家去拿豆子……”說完便走進家門去了,端著一碗豆子,迴來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奇怪的問道:“怎麽是閨女一個人來的,你娘沒領著你?”
秀琴卻毫不猶豫的迴答到:“我娘去下一家了,她腿腳快!”這都是出門前教好了的,有人問的時候就這樣說。
那婦人也沒再說什麽,一碗豆子換了一塊豆腐,端著豆腐走迴大門裏邊兒了。
秀琴像是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跨起籃子加快腳步走了,第一次單獨出門做生意,必定還是個孩子,心虛的很。
但是很快就不心虛了,這不是和母親領著她出來賣豆腐的時候一個樣嗎?有什麽難的?也不丟人。母親說的,獎勵兩個芝麻糖,今天迴去能兌現吧?
心裏麵一邊盤算著,一邊敲響了那木頭梆子,向下一座房子走去……
等秀琴迴到家的時候,豆腐一塊都不剩的賣完了,換迴了銅錢,豆子,還有幾個雞蛋,很顯擺的往母親麵前一放,驕傲的很。
女人還是很開心的。一個勁兒的誇女兒長大了,芝麻糖也是當場兌現了。
秀琴很快的熟練起來,幾次之後能高高興興的提著籃子出門賣豆腐了。有時候甚至覺得賣豆腐的這個活計非常不錯,就是出門逛著玩兒,迴來還有誇獎和獎勵,也不用幹家裏的活兒了。
賣豆腐雖然是小生意,而且和周圍的人還是很熟悉的,卻也不時有人逗著小女孩開心的。
有時候有些婦人開玩笑,拿著豆腐說道:“哎喲!閨女喲,你們家做的豆腐咋越來越多水了呢?一斤豆子要出好幾斤豆腐了吧!”
秀琴便笑著說道:“大娘呀!水豆腐,水豆腐,沒有水怎麽做豆腐呢?這水嫩水嫩的豆腐放在鍋裏燉著最是好吃了,你吃上一迴就知道了。”
同樣的豆腐卻有不同的意見,剛拐個彎兒,另外一家的婦人看了一眼豆腐,卻說道:“閨女呀,你這豆腐都能在籃子裏疊羅漢了,摞上兩層都壓不壞,燉了吃能咬得動嗎?不會硌牙吧!”
秀琴不生氣,反而笑著說:“大娘呀,瞧您說的,我家的豆腐周圍的人都愛吃,最是結實實惠了,這可是能掛秤鉤子的老豆腐,這種豆腐吃起來最是實惠了,您吃一迴就知道了,好吃的很……”
小小的年紀,慢慢的卻練就了一副好嘴兒,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了。
當然閑話還是免不了的,很多人當著麵兒就說道:“你真是員外的女兒嗎?怎麽出來賣豆腐呢?是不是被別的兄弟姐妹欺負了?”
這樣的話聽的多了,起初的時候還想辯解兩句,後來才發現說什麽都是沒有用的,索性不說什麽了。
一邊敲著梆子,一邊往下一家走,心裏說:娘說的是有理的,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愛說什麽就說什麽,辯解沒用,就不跟他們辯解了,娘還說過幾天給做一身新衣裳,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穿上……
有時候碰見很小的小男孩,調皮的唱著兒歌,很大聲的,拿著怪腔調唱道:“邦邦邦,賣豆腐,小閨女兒,賣豆腐,賣完了豆腐吃豆腐渣,賣不完豆腐打屁股……”
這樣的小男孩,秀琴是不怕的,一本正經的對小男孩說道:“你買豆腐嗎?你娘不給你買!你吃不到的喲!”
小男孩一愣,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應對了,索性撒丫子跑開了。望著他逃跑的背影,秀琴笑得很開心。你敢笑話我賣豆腐,我就笑話你吃不著豆腐,咱看看誰丟人……
丈夫聽完她說的這些話,驚訝的說道:“你好像感覺挺光榮的,你不會讓我女兒也去賣豆腐吧!”
秀琴理直氣壯說道:“可以不賣豆腐,但必須學手藝,人不能忘本,這是我家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