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有過上一次的經驗,薑逸這次倒不如何慌亂。
但是再次諸聖顯化,自身的形象倒映聖道長河,他還是非常的意外和不解。
直到異象消失,薑逸還是處於發懵的狀態。
“你確立了自己的聖道?”
一直保持假寐狀態的老太師,再也不似先前那般淡然,猛然睜開眼睛,難以置信的看向薑逸。
盡管已經盡可能的高看薑逸,可親眼見到薑逸隻是天子麵前應對,就可以輕易的觸摸聖道長河,還是難掩心中的震撼。
正常來說,隻有確立聖道,晉升到半聖境界的時候,才能引發諸聖顯化、聖光灌體等異象,於聖道長河中顯化虛影,代表被聖道長河接納和認可。
可事情到薑逸這兒,全都亂套了,完全就不符合常理。
現在算來,薑逸已經經曆兩次聖光灌體,兩次諸聖顯化了!
換個人有這樣的經曆,都已經是亞聖修為了。
可問題是薑逸此刻才是秀才境!
而這也是問題之所在!
一個秀才境的存在,究竟是怎麽引起諸聖顯化,以及聖光灌體的!
且他修行到秀才境,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個月!
確立聖道不僅僅是思想境界,更是修行的實力,薑逸此刻很顯然不符合條件。
可問題是,這一切究竟是怎麽發生的呢?
老太師都搞不清,就更不說薑逸自己了。
他也是發懵的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啊!”
老太師看著薑逸,無比古怪的說道:“正常來說,進入大學士境界後,才開始打磨聖道根基,確立聖道後才會出現諸聖顯化,觸摸聖道長河。
你如今不過秀才境,不曾打磨聖道根基,不曾確立聖道方向,卻兩次觸摸到聖道聖道長河,這確實有些怪異。
但是聖道長河的規律應該不會變,諸聖顯化是確立聖道的表現,你兩次觸摸聖道長河,必然與你的聖道有關!那你的聖道究竟是什麽?”
我的聖道,究竟是什麽?
老太師的隨口一問,卻讓薑逸忽然心頭一驚,瞬間冒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好像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
在這個世界,正常的修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
無論是詩詞文章,書法字畫都是一樣,需要不斷的學習、練習和感悟,最終才能創作出入品的作品。
天賦或許有高低,修行的速度也有快慢,但無一例外,每個人的根基都非常紮實。
而自己呢?
老太師的推測應該不會錯,但完全是基於這個世界正常的理論標準,所以才會在遇到自己的時候,出現難以理解的現象。
因為自己的知識傳承並非在這個世界自行悟得,自己就像是一個作弊器,掌握著前世無數先賢的智慧和知識,然後直接將這些知識和智慧,直接嫁接到了這個世界。
所以兩次聖道顯化,確實與聖道有關,是聖道長河對這些知識和智慧的認可,卻不是對自己聖道的認可!
如此一來,就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麽自己明明已經兩次觸摸聖道長河,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的聖道方向是什麽!
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看似天賦卓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那些詩詞並非是基於自身知識的沉澱,以及對聖道的打磨。
修行,聖道根基是關鍵!
如果自己沒有打磨聖道根基,或者說聖道根基不穩,那將來自己真正封聖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問題。
尤其是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快速的提升修行實力,將來封聖時,聖道崩裂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好險~好在自己及時發現了這個隱患!”
薑逸背後發涼,心中暗自慶幸。
但迴過頭來,薑逸也是極其迷茫。
自己的聖道根基究竟是什麽?
其它儒生修行,都是在進入大學士境界後,知識和修行積累到一定程度,慢慢的找到自己的聖道方向,然後再反複打磨。
那自己呢?
到目前為止,自己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拓寬了法家、數家聖道,可是這些聖道顯然並非自己的聖道,雖有聖光灌體,卻沒有諸聖顯化。
薑逸不由迴憶起這次兩次諸聖顯化的經曆,既然都與聖道有關,那其中所代表的聖道,究竟是什麽呢?
第一次自己說的是,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這兩句話,並不算高深,主要還是以勸學為主。
難道說,自己的聖道方向,是與勸學相關嗎?
當個人生導師?
第二次自己說的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屬於後世的教育方針,內容更是簡單直白,其核心還是在於教育本身。
這前後兩次,結合起來看,似乎都是與教育有關啊。
難道說,自己的聖道,就是搞教育?
薑逸感覺哪裏還是不對,可具體是什麽,他又一時無法想清楚。
不過薑逸暫時也不著急,這兩次經曆,就相當於是一個線索,或者說是一條線,自己隻需要沿著這個方向思考,慢慢的總會抓住關鍵。
而這個過程,對於自己來說,就是在打磨聖道根基的過程。
見到薑逸也迷糊,老太師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迴到了先前的話題,說道:“既然能夠引動聖道長河,就證明你所說的內容,獲得聖道長河的認可,確實具有長遠的意義。
但是聖道長河認可的理論和思想,並不意味著現實!如何落實、執行,實現這個思想,並不是那麽容易!教學的問題、儒生的問題等等,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理論雖然正確,但並一定就適合當前的時代!
就像教科書裏說的那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今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建立社會主義的條件。
而薑逸當然也沒有想要這麽做!
麵對老太師的親自考教,薑逸當即迴答說道:“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在那裏,如此方可有的放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個議題太大,我們不妨從具體一點入手,比如隻聚焦儒生本身。
儒生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平民儒生對國子監儒生以及勳貴的敵對和仇視。二是儒生四處遊學,以建功立業為名,利諸侯而不利國。三是儒生的思想混雜,看似百家爭鳴,但實際上混亂無序。”
先前的異象發生之時,大虞天子就一直處於愣神的狀態,此刻聽到薑逸的話,眼神中閃過一絲異芒。
有過上一次的經驗,薑逸這次倒不如何慌亂。
但是再次諸聖顯化,自身的形象倒映聖道長河,他還是非常的意外和不解。
直到異象消失,薑逸還是處於發懵的狀態。
“你確立了自己的聖道?”
一直保持假寐狀態的老太師,再也不似先前那般淡然,猛然睜開眼睛,難以置信的看向薑逸。
盡管已經盡可能的高看薑逸,可親眼見到薑逸隻是天子麵前應對,就可以輕易的觸摸聖道長河,還是難掩心中的震撼。
正常來說,隻有確立聖道,晉升到半聖境界的時候,才能引發諸聖顯化、聖光灌體等異象,於聖道長河中顯化虛影,代表被聖道長河接納和認可。
可事情到薑逸這兒,全都亂套了,完全就不符合常理。
現在算來,薑逸已經經曆兩次聖光灌體,兩次諸聖顯化了!
換個人有這樣的經曆,都已經是亞聖修為了。
可問題是薑逸此刻才是秀才境!
而這也是問題之所在!
一個秀才境的存在,究竟是怎麽引起諸聖顯化,以及聖光灌體的!
且他修行到秀才境,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個月!
確立聖道不僅僅是思想境界,更是修行的實力,薑逸此刻很顯然不符合條件。
可問題是,這一切究竟是怎麽發生的呢?
老太師都搞不清,就更不說薑逸自己了。
他也是發懵的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啊!”
老太師看著薑逸,無比古怪的說道:“正常來說,進入大學士境界後,才開始打磨聖道根基,確立聖道後才會出現諸聖顯化,觸摸聖道長河。
你如今不過秀才境,不曾打磨聖道根基,不曾確立聖道方向,卻兩次觸摸到聖道聖道長河,這確實有些怪異。
但是聖道長河的規律應該不會變,諸聖顯化是確立聖道的表現,你兩次觸摸聖道長河,必然與你的聖道有關!那你的聖道究竟是什麽?”
我的聖道,究竟是什麽?
老太師的隨口一問,卻讓薑逸忽然心頭一驚,瞬間冒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好像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
在這個世界,正常的修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
無論是詩詞文章,書法字畫都是一樣,需要不斷的學習、練習和感悟,最終才能創作出入品的作品。
天賦或許有高低,修行的速度也有快慢,但無一例外,每個人的根基都非常紮實。
而自己呢?
老太師的推測應該不會錯,但完全是基於這個世界正常的理論標準,所以才會在遇到自己的時候,出現難以理解的現象。
因為自己的知識傳承並非在這個世界自行悟得,自己就像是一個作弊器,掌握著前世無數先賢的智慧和知識,然後直接將這些知識和智慧,直接嫁接到了這個世界。
所以兩次聖道顯化,確實與聖道有關,是聖道長河對這些知識和智慧的認可,卻不是對自己聖道的認可!
如此一來,就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麽自己明明已經兩次觸摸聖道長河,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的聖道方向是什麽!
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看似天賦卓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那些詩詞並非是基於自身知識的沉澱,以及對聖道的打磨。
修行,聖道根基是關鍵!
如果自己沒有打磨聖道根基,或者說聖道根基不穩,那將來自己真正封聖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問題。
尤其是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快速的提升修行實力,將來封聖時,聖道崩裂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好險~好在自己及時發現了這個隱患!”
薑逸背後發涼,心中暗自慶幸。
但迴過頭來,薑逸也是極其迷茫。
自己的聖道根基究竟是什麽?
其它儒生修行,都是在進入大學士境界後,知識和修行積累到一定程度,慢慢的找到自己的聖道方向,然後再反複打磨。
那自己呢?
到目前為止,自己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拓寬了法家、數家聖道,可是這些聖道顯然並非自己的聖道,雖有聖光灌體,卻沒有諸聖顯化。
薑逸不由迴憶起這次兩次諸聖顯化的經曆,既然都與聖道有關,那其中所代表的聖道,究竟是什麽呢?
第一次自己說的是,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這兩句話,並不算高深,主要還是以勸學為主。
難道說,自己的聖道方向,是與勸學相關嗎?
當個人生導師?
第二次自己說的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屬於後世的教育方針,內容更是簡單直白,其核心還是在於教育本身。
這前後兩次,結合起來看,似乎都是與教育有關啊。
難道說,自己的聖道,就是搞教育?
薑逸感覺哪裏還是不對,可具體是什麽,他又一時無法想清楚。
不過薑逸暫時也不著急,這兩次經曆,就相當於是一個線索,或者說是一條線,自己隻需要沿著這個方向思考,慢慢的總會抓住關鍵。
而這個過程,對於自己來說,就是在打磨聖道根基的過程。
見到薑逸也迷糊,老太師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迴到了先前的話題,說道:“既然能夠引動聖道長河,就證明你所說的內容,獲得聖道長河的認可,確實具有長遠的意義。
但是聖道長河認可的理論和思想,並不意味著現實!如何落實、執行,實現這個思想,並不是那麽容易!教學的問題、儒生的問題等等,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理論雖然正確,但並一定就適合當前的時代!
就像教科書裏說的那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今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建立社會主義的條件。
而薑逸當然也沒有想要這麽做!
麵對老太師的親自考教,薑逸當即迴答說道:“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在那裏,如此方可有的放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個議題太大,我們不妨從具體一點入手,比如隻聚焦儒生本身。
儒生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平民儒生對國子監儒生以及勳貴的敵對和仇視。二是儒生四處遊學,以建功立業為名,利諸侯而不利國。三是儒生的思想混雜,看似百家爭鳴,但實際上混亂無序。”
先前的異象發生之時,大虞天子就一直處於愣神的狀態,此刻聽到薑逸的話,眼神中閃過一絲異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