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兒,拆除還得額外多一份開支。不如買片空地自己建。”
曲卓說著話,示意曲靜往外走。
許老板見上門的買主要跑,趕緊開口:“年輕人,莫慌。你可知道在港島申請一家工廠的手續花費幾何?要打通多少關節?”
“申請執照還得打通關節?”曲卓看向許老板。
“你有所不知~”許老板臉上見笑,一副教導的語氣:“生產衛生紙和姨媽巾,要用水要用電,還要有排汙許可證。
你可知道隻排汙許可證一項,就要打通多少關節,花費幾何嗎?
我這裏手續齊全。如果接手,可以省去大筆的開銷,還能省去很多麻煩。你還年輕,不懂裏麵的關竅。”
說著話,許老板看向曲靜:“曲老板,你是應該清楚的。”
“……”曲靜聞言覺得有道理,停下腳步點了點頭。
“開銷不是問題。”曲卓看許老板賣力推銷的模樣,心裏就有數了。
示意小姑往外走,邊走邊說:“麻不麻煩是相對的。一個許可證罷了,不是問題。”
“誒~”許老板正要反駁,見廠門口進來一大熱天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的人。
稍加辨認,許老板臉上瞬間堆起笑容,快步迎上去:“榮先生,歡迎大駕光臨。歡迎歡迎……”
來人是榮誌堅。
剛才他的司機出來買煙,正好看到曲卓和曲靜下車。
榮誌堅在給老美那邊的二伯父打電話,司機等了一會,見老板掛了電話趕緊報信。
榮誌堅不知道曲某人去手紙廠幹嘛,怕他辦完事就走,急火火的過來逮人。
至於許老板為什麽對榮誌堅那麽客氣……因為榮誌堅姑姑家的表哥,是在彎省行正院任職的少壯派。
許老板意外得知這個消息,近段時間一直想方設法的巴結榮少爺呢。他正準備迴彎省開廠,如果能搭上行正院的大人物,那不一馬平川!
“許老板,打擾了。”榮誌堅稍稍客氣了一句,視線投向曲某人,埋怨的說:“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唿。”
“正準備一會兒過去看看呢。”曲卓笑嗬嗬說話,心裏真想問問:“三十四五度的天氣,你穿著西裝不熱嗎?
還有,幾天不見,你小子說話見硬氣呀。漲本事啦?”
榮誌堅看出了某人眼底的促諧,故意忽略不見。稍稍四下打量:“你來這裏?”
“我姑姑,準備搞一家衛生用品廠。聽說這裏出兌,過來看看。”曲卓隨意解釋了一句,問:“你那邊買地花了多少錢?”
“五畝地加廠房,一共支出三十幾萬,不到四十萬。我那邊有詳細的開支賬目。”榮誌堅連忙迴話。
他喜歡不幹預自己決策的合夥人。但碰到個投完錢什麽都不管的,心裏還真犯合計。
總算聽到某人關心起工廠情況,居然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五畝地,加廠房才三十多萬。”曲卓眉頭皺起,又掃了下周圍滿眼髒亂差的環境。
雖然沒說話,但意思很明顯,佳宜連廠房帶外麵的空地才一千個平方。工棚似的破廠房,加上手續要一百二十萬?
不開國際玩笑呢嘛。
許老板一陣尷尬。
他看出來了,曲靜是個冤大頭,但她帶來的小年輕不好糊弄。
關鍵是,榮誌堅和小年輕說話時的態度,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稍一思量,許老板拿出豪氣的模樣:“沒想到你們跟榮先生是朋友。既然這樣,就沒什麽好說啦。我吃點虧,四十萬!這間廠打包給貴姑侄,怎麽樣?”
曲靜原本已經放棄了,聽到四十萬就能拿下這間到手能賺錢的工廠,又有些心動了。
“半個月的時間,把你這些破爛家夥什兒全部清理幹淨。工人遣散,水電貨款結清。如果能做到,連地皮帶手續,十二萬我要了。”
“十二……”許老板臉色發苦。
他是做兩手準備的,如果能打包出售最好。如果不行,就把設備搬去彎省。
留下一間空廠轉手,最低的心理價位是十五萬。十二萬……雖然有點少,但應該足夠在彎省那邊起一家更大的廠了。
早點拿地早點建廠,早點開工賺錢……
稍一猶豫,許老板咬咬牙,重重的點頭:“行,預付五萬。一周內我做完尾單。半個月內完成變更,結清尾款。”
“別給我留下爛事和爛賬,不然……彎省沒人護得了你。”曲卓淡漠的警告。
“……”許老板心裏打了個突兒,擠出笑臉:“您放心,一定不會給您留下任何麻煩。”
“明天上午去青衣島順生電子簽合同。”曲卓扔下一句,挽起小姑的臂彎往外走。
雖然地塊有點小,但曲卓隻打算在這兒把品牌做起來。等需要擴產時,內陸已經敞開了大門。
那邊不論人工還是地價都比港島便宜多了。關鍵是首批進入,一定能受到最熱烈的歡迎……
許老板把姑侄倆和榮誌堅送出大門,迴過頭時發現工人們大多傻愣愣的站著,成品出料口都堆成小山了都沒人管。
一時間火從心頭起,瞪起眼珠子吼:“趴代,做事呀。我沒給你們開工錢嗎?!”
話吼出口,反應過來還要指望這幫人把尾單加工完。又緩下語氣:“大家安心。雖然這間廠我不做了,但不會短大家的工錢。所有單加工完,每人一封大利是。”
工人們知道馬上要丟了這份工,心裏免不了哀怨惱火,但聽說不會短工錢,還有紅包拿,紛紛繼續動作起來。
隻不過,一個個無精打采,慢吞吞的磨洋工……
大社領導說愛卡風扇廠已經搞出了樣品,榮誌堅希望曲卓去看一眼。實際上,那是五月末的事了。
雖然在港島工作了幾年,但領導腦子裏的一些認知,依舊停留在內陸。
在他看來,投資幾百萬建廠,搞的還是從未做過的新產品,每一筆都要慎之又慎。要多思多慮,紮紮實實的不疾不徐。
所以,一個來月的時間,情況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但實際上,私企的效率加上榮家的能量,完全超出了大社領導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他的認知……
榮誌堅確實沒什麽經驗,但家中長輩隨便拉出一個就沒有白給的。
一個小破組裝廠,指點一下再幫襯幫襯,運轉效率簡直在飛……
曲卓說著話,示意曲靜往外走。
許老板見上門的買主要跑,趕緊開口:“年輕人,莫慌。你可知道在港島申請一家工廠的手續花費幾何?要打通多少關節?”
“申請執照還得打通關節?”曲卓看向許老板。
“你有所不知~”許老板臉上見笑,一副教導的語氣:“生產衛生紙和姨媽巾,要用水要用電,還要有排汙許可證。
你可知道隻排汙許可證一項,就要打通多少關節,花費幾何嗎?
我這裏手續齊全。如果接手,可以省去大筆的開銷,還能省去很多麻煩。你還年輕,不懂裏麵的關竅。”
說著話,許老板看向曲靜:“曲老板,你是應該清楚的。”
“……”曲靜聞言覺得有道理,停下腳步點了點頭。
“開銷不是問題。”曲卓看許老板賣力推銷的模樣,心裏就有數了。
示意小姑往外走,邊走邊說:“麻不麻煩是相對的。一個許可證罷了,不是問題。”
“誒~”許老板正要反駁,見廠門口進來一大熱天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的人。
稍加辨認,許老板臉上瞬間堆起笑容,快步迎上去:“榮先生,歡迎大駕光臨。歡迎歡迎……”
來人是榮誌堅。
剛才他的司機出來買煙,正好看到曲卓和曲靜下車。
榮誌堅在給老美那邊的二伯父打電話,司機等了一會,見老板掛了電話趕緊報信。
榮誌堅不知道曲某人去手紙廠幹嘛,怕他辦完事就走,急火火的過來逮人。
至於許老板為什麽對榮誌堅那麽客氣……因為榮誌堅姑姑家的表哥,是在彎省行正院任職的少壯派。
許老板意外得知這個消息,近段時間一直想方設法的巴結榮少爺呢。他正準備迴彎省開廠,如果能搭上行正院的大人物,那不一馬平川!
“許老板,打擾了。”榮誌堅稍稍客氣了一句,視線投向曲某人,埋怨的說:“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唿。”
“正準備一會兒過去看看呢。”曲卓笑嗬嗬說話,心裏真想問問:“三十四五度的天氣,你穿著西裝不熱嗎?
還有,幾天不見,你小子說話見硬氣呀。漲本事啦?”
榮誌堅看出了某人眼底的促諧,故意忽略不見。稍稍四下打量:“你來這裏?”
“我姑姑,準備搞一家衛生用品廠。聽說這裏出兌,過來看看。”曲卓隨意解釋了一句,問:“你那邊買地花了多少錢?”
“五畝地加廠房,一共支出三十幾萬,不到四十萬。我那邊有詳細的開支賬目。”榮誌堅連忙迴話。
他喜歡不幹預自己決策的合夥人。但碰到個投完錢什麽都不管的,心裏還真犯合計。
總算聽到某人關心起工廠情況,居然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五畝地,加廠房才三十多萬。”曲卓眉頭皺起,又掃了下周圍滿眼髒亂差的環境。
雖然沒說話,但意思很明顯,佳宜連廠房帶外麵的空地才一千個平方。工棚似的破廠房,加上手續要一百二十萬?
不開國際玩笑呢嘛。
許老板一陣尷尬。
他看出來了,曲靜是個冤大頭,但她帶來的小年輕不好糊弄。
關鍵是,榮誌堅和小年輕說話時的態度,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稍一思量,許老板拿出豪氣的模樣:“沒想到你們跟榮先生是朋友。既然這樣,就沒什麽好說啦。我吃點虧,四十萬!這間廠打包給貴姑侄,怎麽樣?”
曲靜原本已經放棄了,聽到四十萬就能拿下這間到手能賺錢的工廠,又有些心動了。
“半個月的時間,把你這些破爛家夥什兒全部清理幹淨。工人遣散,水電貨款結清。如果能做到,連地皮帶手續,十二萬我要了。”
“十二……”許老板臉色發苦。
他是做兩手準備的,如果能打包出售最好。如果不行,就把設備搬去彎省。
留下一間空廠轉手,最低的心理價位是十五萬。十二萬……雖然有點少,但應該足夠在彎省那邊起一家更大的廠了。
早點拿地早點建廠,早點開工賺錢……
稍一猶豫,許老板咬咬牙,重重的點頭:“行,預付五萬。一周內我做完尾單。半個月內完成變更,結清尾款。”
“別給我留下爛事和爛賬,不然……彎省沒人護得了你。”曲卓淡漠的警告。
“……”許老板心裏打了個突兒,擠出笑臉:“您放心,一定不會給您留下任何麻煩。”
“明天上午去青衣島順生電子簽合同。”曲卓扔下一句,挽起小姑的臂彎往外走。
雖然地塊有點小,但曲卓隻打算在這兒把品牌做起來。等需要擴產時,內陸已經敞開了大門。
那邊不論人工還是地價都比港島便宜多了。關鍵是首批進入,一定能受到最熱烈的歡迎……
許老板把姑侄倆和榮誌堅送出大門,迴過頭時發現工人們大多傻愣愣的站著,成品出料口都堆成小山了都沒人管。
一時間火從心頭起,瞪起眼珠子吼:“趴代,做事呀。我沒給你們開工錢嗎?!”
話吼出口,反應過來還要指望這幫人把尾單加工完。又緩下語氣:“大家安心。雖然這間廠我不做了,但不會短大家的工錢。所有單加工完,每人一封大利是。”
工人們知道馬上要丟了這份工,心裏免不了哀怨惱火,但聽說不會短工錢,還有紅包拿,紛紛繼續動作起來。
隻不過,一個個無精打采,慢吞吞的磨洋工……
大社領導說愛卡風扇廠已經搞出了樣品,榮誌堅希望曲卓去看一眼。實際上,那是五月末的事了。
雖然在港島工作了幾年,但領導腦子裏的一些認知,依舊停留在內陸。
在他看來,投資幾百萬建廠,搞的還是從未做過的新產品,每一筆都要慎之又慎。要多思多慮,紮紮實實的不疾不徐。
所以,一個來月的時間,情況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但實際上,私企的效率加上榮家的能量,完全超出了大社領導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他的認知……
榮誌堅確實沒什麽經驗,但家中長輩隨便拉出一個就沒有白給的。
一個小破組裝廠,指點一下再幫襯幫襯,運轉效率簡直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