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飯店。


    曲卓安排徐嘉強住下後,帶他在餐廳隨便吃了口東西。約好明天九點半一樓大堂碰麵,便把人打發上樓了。


    不然呢?


    熱情的送迴房間?


    想屁吃呢……


    等徐嘉強邁著貌似夾著尿的腳步走了,外事辦一姓於的工作人員冒頭,苦笑著說:“小曲領導,您也太糊弄港島來的朋友了。”


    “糊弄?”曲卓不解。


    “就兩菜一湯加米飯,過於簡單了。”


    “港島屬於亞熱帶,那邊的人胃口都小,咱菜碼又大。這都是我告訴他,鋪張浪費得蹲笆籬子才強吃完的,不然能剩下一多半。”


    “……”於辦事員都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滿心無奈的小聲解釋:“徐先生此行的一切花費,都是他自己買單。”


    “哦?”曲卓瞬間懂了:“那啥,通知後廚,從明早開始到姓徐的離開之前,滿漢全席一百零八道菜,從頭到尾給走一遍。”


    “……”於辦事員心裏默念領導的交代,不斷告誡自己,這位爺得哄著來,別置氣,千萬別置氣。


    默默安撫好自己的情緒,兜裏掏出一遝招待票:“滿漢全席太誇張了。接下來幾天,您帶著他多去京城的大館子轉轉,讓客人體驗一下咱內陸的飲食文化……”


    於辦事員說著話從兜裏掏出一遝厚紙票,印刷還挺精致的。遞給曲卓:“這些招待票您拿著,京內各大飯店憑票用餐。吃完簽個字就行,迴頭外事辦會跟各家結賬。”


    “所有館子都能用?”曲卓接過招待票。


    “八大樓八大坊八大居,包括老莫新橋,全都能用。”於辦事員臉上浮起笑意,特意叮囑:“給您的是一類票,不限額的。想吃什麽隨便點。別怕浪費,也浪費不了。”


    “新橋也行?”


    “行呀,當然行。”


    “哦~”曲卓點點頭,見招待票上的有效期到月底,直接揣兜裏:“那啥,畢竟是馬校長的親戚,這兩天吃喝的費用我出……”


    “不,您……”於辦事員有點發急。


    能不急嘛,外事辦用軟妹幣跟各家飯店結賬,姓徐的用港幣跟外事辦結賬,一進一出能賺不少外匯呢。


    曲卓壓了壓手:“告訴你領導,這些票我自己用,迴頭港幣結賬。”


    為啥把幾張招待票當好東西?


    因為,在京城下館子有點複雜。


    一般的國營飯店沒什麽好說的,直接掏錢加糧票和肉票用餐。


    這個樓那個居的大館子說道就多了。


    大部分可以用招待票、福利券,也可以直接花錢。


    票和券一般是各單位發的,或者是對先進和優秀的獎勵。比如全聚德的烤鴨票和老莫的套餐券。


    點餐時在票券的限定範圍內不用花錢。如果超出範圍,就得額外掏錢了。


    沒票也沒劵,直接花錢進去吃也行。不需要糧票肉票,但價錢比較貴,屬於溢價消費。


    另有一些飯店,你再有錢人家也不接待,隻能憑票和券進門。


    比如新橋飯店。


    雖然新橋和老莫齊名,但老莫隻是個西餐廳,已經“淪為”有錢就能進的地兒。


    新橋作為專門招待外賓和名人的地兒,眼下這年月還不對外呢。


    所以,之前肖安說要在新橋攢個局請飯時才那麽揚氣。


    理論上京城的館子曲某人屬於“蒙多”,想去哪就去哪。不讓隨便進的,跟哪都能要幾張招待券。


    但他今天才知道,還有這種可以隨意消費,事後買單的說法。


    沒辦法,喬小雨也好許桂芸也罷,都對他動不動就下館子,或者去大飯店打包的舉動意見很大。


    一方麵是節儉慣了,即便知道曲某人很有錢,但還是覺得鋪張浪費。再一個,是覺得太張揚,被人看到影響不好。


    搞點這種事後買單的招待票就好辦了,就說是上麵發的,而且有限期,規定時間內不用就作廢了。


    相信會過日子的大媳婦和老丈母娘,一定不會浪費的……


    於辦事員不愧是外事辦的辦事員,腦子反應賊快。稍稍鬱悶了一瞬,意識到某人把票扣下,單位也一樣能賺到外匯,興許還能賺到更多呢。


    不良情緒轉瞬間一掃而空,眼睛發亮的問:“迴頭我給您多要幾張?”


    “以後每個月都給我來幾張。加上限期,到月底就作廢的那種。”曲卓小聲交代。


    “明白,我迴去就跟領導匯報,肯定沒問題。”於辦事員賊痛快。他有預感,今兒這事兒迴去肯定能受表揚。


    曲卓喜歡這種頭腦機靈的人,稍稍打量了下於辦事員:“明兒和我一起去榮寶齋。給你創造個機會,跟姓徐的熟絡一下。我一天忙的要死,沒空總答對他。”


    “……聽您安排。”於辦事員稍一愣,臉上的喜色越發明顯。


    陪徐嘉強去榮寶齋這活兒雖然挺突然,還有點添亂,但曲卓並不排斥。


    相反,還覺得事兒來的正是時候。


    隨著北新倉那邊的“舊家具”被呂傑帶人上午一車下午一車,傍晚再來一車,耗子搬家似的轉移進五號院。藏在火牆和火炕裏的東西,也到了要開盒的時候。


    “開盒”不是問題,問題是後麵如何妥善的保存。


    曲卓之前準備向王世襄、趙教授,或者啟功先生請教。但這段時間他有點忙碌,三位老先生也各有各的事兒,不是隨時都能碰上,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


    如果說三位老先生懂書畫的保存方法,那榮寶齋就屬於專業的。


    正好,借著陪徐嘉強的機會,係統的做一番了解……


    轉過天曲卓去單位晃了一頭,見沒啥重要的事兒,頭九點半到了前門飯店。


    姓於的辦事員和徐嘉強,已經在大堂的沙發上等著了。看架勢倆人聊的還行。


    倆人之間的茶幾上,擺著一帶著提手的硬皮箱子,裏麵應該就是要修複的古籍和古畫了。


    曲卓沒瞎耽誤工夫,打了個招唿喊倆出門,開著小破車直奔榮寶齋。


    榮寶齋已經接到了外事辦布置的任務,一位歲數不小,穿著灰色勞動布幹部服,戴著藍套袖子的領導熱情接待。


    進了領導辦公室,稍作寒暄,徐嘉強放輕動作將皮箱放到桌上。


    打開卡扣,露出裏麵長短大小各不相同的包綢匣子和盒子。


    小心翼翼的將匣子和盒子從箱子取出來,在桌上擺成一溜。努力用國語解釋:“這些古物一直存放在鄉下老屋。家祖去世後疏於打理……”


    徐嘉強一邊介紹情況,一邊輕輕打開一個方形的盒子。又輕輕掀開盒子裏襯的綢布,露出一本泛黃卷邊,還有不少黴痕的古書。


    書皮上有字,但受潮浸和幹涸的黴斑影響,已經無法辨認了。


    榮寶齋領導稍一打量,繞到辦公桌另一側從抽屜裏拿手套的功夫,曲卓安耐不住好奇心,欠兒登的伸手舒展了下有些卷邊缺損的書角。


    “別碰!”


    榮寶齋領導焦急大吼的功夫,曲卓不由得暗暗吃驚……


    黃帝內經·靈柩,卷二。唐,啟玄子…………好多零呀!


    再使使勁兒,都快趕上北新倉正房裏,那個不知道怎麽搬出來的黃花梨拔步床值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