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卓的認知裏,七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差不太多。國內一直於物資供應短缺的狀態,尤其是工業品,想買點什麽都不容易。
但實際情況與他的認知是有出入的。
像上海牌手表、紅燈牌收音機、蝴蝶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等名牌商品,因為產量有限確實稀缺。
稀缺到有些東西兜裏揣著錢和工業券都買不到,還得有“手表票”和“自行車票”之類的特殊供給票才有資格買。
與此同時,其它品牌的收音機、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大點的供銷社和城裏的商店裏都有賣。
而且,價格比名牌貨還要便宜一些。
這些“品牌”大多是三線建設後出現的區域性的小牌子。想買的話,不但不要特殊供給票,需要的工業券也相對較少,甚至直接用錢就能買。
按說這年頭的人,大多更看重經濟性和實用性,管你什麽牌子呢,便宜耐用就行。
但問題就出現在了“耐用”兩個字上。
原料差、工藝差,裝配差,是絕大多數三線品牌的通病。老百姓可以不在乎牌子,不在乎外觀,但真金白銀買迴家的東西用不住,絕對是無法接受的。
除非家裏條件實在不允許,又確實有需求。不然,那些三線牌子絕對是次選,甚至是次次之選。寧可買大牌子的舊貨,也不買那種除了看著新,幾乎一無是處的新貨。
入冬後結婚的多,絕大多數人家就算湊不齊三轉一響三十二條腳,也想盡量辦法弄個幾樣,顯得體麵些。這導致工業卷的黑市價格水漲船高,各種“票”更是求都求不到。
馬向芳、鍾海和李愛國出去轉了一圈。有需要的人家聽說上海牌手表和紅燈牌收音機有錢就能買到現貨,還給送上門。滿意的話當場錢貨兩清,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曲卓去吃了頓飯的功夫,兩台收音機和五塊手表就已經賣出去了。還有好多人家錢不湊手,或者已經換成工業券了。一邊叮囑馬向芳仨人把東西給他們留著,一邊急火火的湊錢,或者想法把買來的券再賣出去。
馬向芳的小本本上記著,眼下想要收音機的有七家,想要手表的有二十多家。還有不少人打聽能不能弄到自行車和縫紉機的。
說實話,這錢實在太好賺了。比如手表,相當於用幾十年後的八十塊錢,換現在的二百一十塊錢,簡直就是搶錢!
問題是,曲卓不敢往大裏整。
如果在大城市,兜售一圈就銷聲匿跡,就算有人想查都費勁。但長嶺太小了,馬向芳仨人根本藏不住身份。
一旦有人眼紅或者使壞舉報怎麽辦?
那四個貨雖然倒台了,但投機倒把的罪名還在呢。就算出事了“幹爸”能壓下去,解釋東西的來源也是個麻煩。
算了,賺錢的機會以後多的是,夠吃夠喝就行了,不必那麽著急。
曲卓默默安撫一下躁動的心,沒好氣的問馬向芳:“你是不是當別人都是傻子,有錢自己不會賺?”
這話猶如一盆冷水,澆涼了馬向芳發熱的腦袋。可不是嘛,誰傻呀,用公價把東西給別人,讓別人賺差價。
“那,那這……”馬向芳磕磕巴巴 ,想說你這不是搞到了嘛。
“這不快年底了嘛。我爸一老朋友的單位弄了點計劃外物資,打算賣了發福利。我碰上了,人家為勻給我一點,算是還了當年欠下的人情。我本來不想要的……”曲卓真事兒似的“解釋”了一下來龍去脈。
“嗨~”馬向芳徹底沒了精神:“我還以為你從劉忠手裏弄的呢。”
“嗯,劉忠都成活菩薩了,白給你錢孝敬你。”曲卓一臉嘲諷。
“得~哎呀……”馬向芳垂頭喪氣的坐炕沿邊,拿起數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錢磨手指頭。
“鍾海和李愛國呢?”曲卓問。
“煤場主任兒子要結婚,用三噸煤換咱一塊表。他倆把表送去了,一會兒押著煤迴來。”
眼下煤大概七八十一噸,關鍵是正常買需要煤本或者購煤票,一塊表換三噸算占了便宜。
估摸著下半夜一點多,外麵響起“喔喔駕駕”的吆喝聲,車軸的吱吖聲和大牲口哼哧吭哧的鼻響聲。
曲卓和馬向芳披著棉襖出去一看,一輛雙騾子拉的大車,在車夫的驅使下正往知青點來呢。車後麵還跟著倆人,看身形就知道是鍾海和李愛國。
不過,倆人走道好像一瘸一拐的。
馬向芳迴屋拿手電,再出來時騾車已經到院門口了。打開手電一照,鍾海和李愛國倆人垂頭喪氣的,滿身滿臉的煤灰,身上還能看到大腳印子。
鍾海右眼泡腫的老高,李愛國腮幫子也鼓著,還瘸著腿,一看就是挨揍了。
“怎麽弄得?”馬向芳問。
鍾海和李愛國不等開口,趕車的就不耐煩的催促:“趕緊的,卸車。”
“他們太欺負人啦。”李愛國哇的一聲就哭了,抹了大鼻涕指著趕車的喊:“他們連兩噸都沒裝上。我們理論,他們打人,還說要舉報咱嗚嗚嗚嗚……”
聽著李愛國的哭訴,曲卓和馬向芳看了眼騾車後鬥,裏麵就裝了大半鬥的煤,還煤麵子居多。
曲卓小時候家裏年年冬天都買煤,大概有數。這種大車滿一平車差不多兩噸。眼前這大半鬥,估摸也就一噸半左右。可見那位煤場主任挺黑,給約定的數量打了個對折。”
“你他麻痹的嚎喪呢!”趕車的掄起大板鍬照著李愛國就是一家夥。
趕車的歲數瞅著歲數挺大了,但膀大腰圓。就算沒真用勁,還照著衣服厚的地方打,也把李愛國拍了個屁蹲。
“我草你嗎的……”馬向芳破口大罵,擼袖子奔牆邊抄起塊磚頭。
“小比崽子,你再給我能耐一個!”趕車的吹胡子瞪眼的掄起板鍬:“老子拍死你你信不信?”
“別動手!”曲卓趕緊攔在倆人中間,從兜裏掏出來一盒豐收煙遞給趕車:“您消消氣,他不會說話。”
趕車的看了眼塞到手裏煙,指著馬向芳:“小兔崽子,嘴特麽給老子放幹淨點。老子拍死你跟捏死個雞崽子似的!”
馬向芳氣不過要還嘴,被曲卓打眼色勸住。
趕車的把豐收煙揣兜裏,掏出自己的大生產,抽出一根點上。噴著煙氣打量了下曲卓,誇道:“還是你小子懂事兒,有眼力見兒。要不然,老子明天非得舉報你們投機倒把不可。”
“我們投機倒把?你們幹啥呢?倒賣國家資源!還舉報我們,我還舉報你們呢!”馬向芳扯著嗓子喊。
“告!去告!能告贏算你尿性!”趕車的半點不帶怕的,夾著煙卷的手指著馬向芳,顯然底氣十足。
“你閉嘴!”曲卓瞪了馬向芳一眼。轉頭陪著笑臉對趕車的說:“他小,啥也不懂。您別跟他一般見識。”
“嘿~”趕車的呲著大板牙笑嗬嗬的對馬向芳說:“小誒,說話辦事前動動你那豬腦子。要不死你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馬向芳不知聲了。
他已經反應過來了,這煤恐怕不是煤場偷偷賣的。或者說,得的錢,不止進了煤場一幫人的兜裏。
曲卓見打不起來了,貌似隨意的摸了下後鬥裏的煤……一千六百四十七點六公斤,還不到八百塊錢。估計是煤麵子太多,合下來才四百多一噸。
心裏有數,也有了想法。曲卓安撫還是氣不過的馬向芳:“夠一冬天燒就行啦。多了也沒用,放到明年就風化了。”
馬向芳見曲卓一個勁兒給他打眼色,以為他害怕煤場的人舉報。
雖然還是氣,但也怕招麻煩。忍氣吞聲的招唿鍾海和哭唧唧的李愛國卸車。
三千多斤煤聽起來挺多,卸下車也就不高的一堆兒。
趕車的揮揮舞鞭子趕著騾車走了,馬向芳的問曲卓:“就這麽算了?”
“紅旗哥,你去找曲部長,收拾他們!”李愛國哭唧唧的喊。
“行啦,甭管了。我肯定給你們出氣。”曲卓揉了把李愛國的腦袋。
等鍾海和李愛國洗了把臉進屋把衣服一脫,曲卓才看到,倆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全是傷。
李愛國哭的說不明白話,問了鍾海才知道,那位煤場主任根本沒露麵。下麵的工人應該是得了指示,收了表給裝了大半車煤就想把事兒了了。
鍾海和李愛國不幹。一幫缺德的這個給一腳那個甩一撇子,跟耍猴似的把倆人好一頓揍,還威脅說要再敢鬧,就舉報倆人投機倒把。
煤場都是些什麽人,隨便拉出一個都膀大腰圓滿身疙瘩肉。就鍾海和李愛國的小體格,人家隨便扒拉兩下也受不了啦,鬧了個灰頭土臉滿身是青。
曲卓聽了過程氣得夠嗆,但不著急報複。
現在出手,煤場的人肯定會懷疑。等過段時間,都忘了這茬,哭都讓他們找不到墳頭……
但實際情況與他的認知是有出入的。
像上海牌手表、紅燈牌收音機、蝴蝶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等名牌商品,因為產量有限確實稀缺。
稀缺到有些東西兜裏揣著錢和工業券都買不到,還得有“手表票”和“自行車票”之類的特殊供給票才有資格買。
與此同時,其它品牌的收音機、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大點的供銷社和城裏的商店裏都有賣。
而且,價格比名牌貨還要便宜一些。
這些“品牌”大多是三線建設後出現的區域性的小牌子。想買的話,不但不要特殊供給票,需要的工業券也相對較少,甚至直接用錢就能買。
按說這年頭的人,大多更看重經濟性和實用性,管你什麽牌子呢,便宜耐用就行。
但問題就出現在了“耐用”兩個字上。
原料差、工藝差,裝配差,是絕大多數三線品牌的通病。老百姓可以不在乎牌子,不在乎外觀,但真金白銀買迴家的東西用不住,絕對是無法接受的。
除非家裏條件實在不允許,又確實有需求。不然,那些三線牌子絕對是次選,甚至是次次之選。寧可買大牌子的舊貨,也不買那種除了看著新,幾乎一無是處的新貨。
入冬後結婚的多,絕大多數人家就算湊不齊三轉一響三十二條腳,也想盡量辦法弄個幾樣,顯得體麵些。這導致工業卷的黑市價格水漲船高,各種“票”更是求都求不到。
馬向芳、鍾海和李愛國出去轉了一圈。有需要的人家聽說上海牌手表和紅燈牌收音機有錢就能買到現貨,還給送上門。滿意的話當場錢貨兩清,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曲卓去吃了頓飯的功夫,兩台收音機和五塊手表就已經賣出去了。還有好多人家錢不湊手,或者已經換成工業券了。一邊叮囑馬向芳仨人把東西給他們留著,一邊急火火的湊錢,或者想法把買來的券再賣出去。
馬向芳的小本本上記著,眼下想要收音機的有七家,想要手表的有二十多家。還有不少人打聽能不能弄到自行車和縫紉機的。
說實話,這錢實在太好賺了。比如手表,相當於用幾十年後的八十塊錢,換現在的二百一十塊錢,簡直就是搶錢!
問題是,曲卓不敢往大裏整。
如果在大城市,兜售一圈就銷聲匿跡,就算有人想查都費勁。但長嶺太小了,馬向芳仨人根本藏不住身份。
一旦有人眼紅或者使壞舉報怎麽辦?
那四個貨雖然倒台了,但投機倒把的罪名還在呢。就算出事了“幹爸”能壓下去,解釋東西的來源也是個麻煩。
算了,賺錢的機會以後多的是,夠吃夠喝就行了,不必那麽著急。
曲卓默默安撫一下躁動的心,沒好氣的問馬向芳:“你是不是當別人都是傻子,有錢自己不會賺?”
這話猶如一盆冷水,澆涼了馬向芳發熱的腦袋。可不是嘛,誰傻呀,用公價把東西給別人,讓別人賺差價。
“那,那這……”馬向芳磕磕巴巴 ,想說你這不是搞到了嘛。
“這不快年底了嘛。我爸一老朋友的單位弄了點計劃外物資,打算賣了發福利。我碰上了,人家為勻給我一點,算是還了當年欠下的人情。我本來不想要的……”曲卓真事兒似的“解釋”了一下來龍去脈。
“嗨~”馬向芳徹底沒了精神:“我還以為你從劉忠手裏弄的呢。”
“嗯,劉忠都成活菩薩了,白給你錢孝敬你。”曲卓一臉嘲諷。
“得~哎呀……”馬向芳垂頭喪氣的坐炕沿邊,拿起數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錢磨手指頭。
“鍾海和李愛國呢?”曲卓問。
“煤場主任兒子要結婚,用三噸煤換咱一塊表。他倆把表送去了,一會兒押著煤迴來。”
眼下煤大概七八十一噸,關鍵是正常買需要煤本或者購煤票,一塊表換三噸算占了便宜。
估摸著下半夜一點多,外麵響起“喔喔駕駕”的吆喝聲,車軸的吱吖聲和大牲口哼哧吭哧的鼻響聲。
曲卓和馬向芳披著棉襖出去一看,一輛雙騾子拉的大車,在車夫的驅使下正往知青點來呢。車後麵還跟著倆人,看身形就知道是鍾海和李愛國。
不過,倆人走道好像一瘸一拐的。
馬向芳迴屋拿手電,再出來時騾車已經到院門口了。打開手電一照,鍾海和李愛國倆人垂頭喪氣的,滿身滿臉的煤灰,身上還能看到大腳印子。
鍾海右眼泡腫的老高,李愛國腮幫子也鼓著,還瘸著腿,一看就是挨揍了。
“怎麽弄得?”馬向芳問。
鍾海和李愛國不等開口,趕車的就不耐煩的催促:“趕緊的,卸車。”
“他們太欺負人啦。”李愛國哇的一聲就哭了,抹了大鼻涕指著趕車的喊:“他們連兩噸都沒裝上。我們理論,他們打人,還說要舉報咱嗚嗚嗚嗚……”
聽著李愛國的哭訴,曲卓和馬向芳看了眼騾車後鬥,裏麵就裝了大半鬥的煤,還煤麵子居多。
曲卓小時候家裏年年冬天都買煤,大概有數。這種大車滿一平車差不多兩噸。眼前這大半鬥,估摸也就一噸半左右。可見那位煤場主任挺黑,給約定的數量打了個對折。”
“你他麻痹的嚎喪呢!”趕車的掄起大板鍬照著李愛國就是一家夥。
趕車的歲數瞅著歲數挺大了,但膀大腰圓。就算沒真用勁,還照著衣服厚的地方打,也把李愛國拍了個屁蹲。
“我草你嗎的……”馬向芳破口大罵,擼袖子奔牆邊抄起塊磚頭。
“小比崽子,你再給我能耐一個!”趕車的吹胡子瞪眼的掄起板鍬:“老子拍死你你信不信?”
“別動手!”曲卓趕緊攔在倆人中間,從兜裏掏出來一盒豐收煙遞給趕車:“您消消氣,他不會說話。”
趕車的看了眼塞到手裏煙,指著馬向芳:“小兔崽子,嘴特麽給老子放幹淨點。老子拍死你跟捏死個雞崽子似的!”
馬向芳氣不過要還嘴,被曲卓打眼色勸住。
趕車的把豐收煙揣兜裏,掏出自己的大生產,抽出一根點上。噴著煙氣打量了下曲卓,誇道:“還是你小子懂事兒,有眼力見兒。要不然,老子明天非得舉報你們投機倒把不可。”
“我們投機倒把?你們幹啥呢?倒賣國家資源!還舉報我們,我還舉報你們呢!”馬向芳扯著嗓子喊。
“告!去告!能告贏算你尿性!”趕車的半點不帶怕的,夾著煙卷的手指著馬向芳,顯然底氣十足。
“你閉嘴!”曲卓瞪了馬向芳一眼。轉頭陪著笑臉對趕車的說:“他小,啥也不懂。您別跟他一般見識。”
“嘿~”趕車的呲著大板牙笑嗬嗬的對馬向芳說:“小誒,說話辦事前動動你那豬腦子。要不死你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馬向芳不知聲了。
他已經反應過來了,這煤恐怕不是煤場偷偷賣的。或者說,得的錢,不止進了煤場一幫人的兜裏。
曲卓見打不起來了,貌似隨意的摸了下後鬥裏的煤……一千六百四十七點六公斤,還不到八百塊錢。估計是煤麵子太多,合下來才四百多一噸。
心裏有數,也有了想法。曲卓安撫還是氣不過的馬向芳:“夠一冬天燒就行啦。多了也沒用,放到明年就風化了。”
馬向芳見曲卓一個勁兒給他打眼色,以為他害怕煤場的人舉報。
雖然還是氣,但也怕招麻煩。忍氣吞聲的招唿鍾海和哭唧唧的李愛國卸車。
三千多斤煤聽起來挺多,卸下車也就不高的一堆兒。
趕車的揮揮舞鞭子趕著騾車走了,馬向芳的問曲卓:“就這麽算了?”
“紅旗哥,你去找曲部長,收拾他們!”李愛國哭唧唧的喊。
“行啦,甭管了。我肯定給你們出氣。”曲卓揉了把李愛國的腦袋。
等鍾海和李愛國洗了把臉進屋把衣服一脫,曲卓才看到,倆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全是傷。
李愛國哭的說不明白話,問了鍾海才知道,那位煤場主任根本沒露麵。下麵的工人應該是得了指示,收了表給裝了大半車煤就想把事兒了了。
鍾海和李愛國不幹。一幫缺德的這個給一腳那個甩一撇子,跟耍猴似的把倆人好一頓揍,還威脅說要再敢鬧,就舉報倆人投機倒把。
煤場都是些什麽人,隨便拉出一個都膀大腰圓滿身疙瘩肉。就鍾海和李愛國的小體格,人家隨便扒拉兩下也受不了啦,鬧了個灰頭土臉滿身是青。
曲卓聽了過程氣得夠嗆,但不著急報複。
現在出手,煤場的人肯定會懷疑。等過段時間,都忘了這茬,哭都讓他們找不到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