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逃迴老家譙縣之後,召集族中青壯,發布矯詔,討伐董卓。


    曹操的祖父曹騰乃是曆經數朝皇帝的大宦官,還因功封侯。


    曹操本姓夏侯氏,其父曹嵩乃是曹騰的養子。


    曹嵩曾經官至太尉,曹家也是這兩代才崛起,加上跟夏侯家守望相助,因此算得上一個大族。


    曹家雖然勢力不小,不過距離成為世家,卻缺少了底蘊,名望上麵也有所欠缺。


    因此當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之後,能夠再舉義兵,也是得到了曹氏夏侯氏兩家的鼎力支持。


    因為這是向著世家蛻變的契機。


    曹操的本家兄弟如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都是大將之材,要麽深通兵法,統帥能力出眾,要麽勇猛過人,戰力超群。


    再加上新來投靠的李典、樂進,一時間曹操手下的武將可謂是人才濟濟。


    矯詔發出之後,袁紹袁術兩兄弟率先響應,之後天下群起響應。


    祁鄉侯南陽太守袁紹、前將軍渤海太守袁術、驍騎校尉曹操、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共計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


    消息傳到泰山郡的時候,劉羲也跟著響應了起來。


    不過劉羲跟眾謀士商討之後,大家都覺得這些諸侯人心不齊,未必能取得多大的戰果。


    大家已經計劃好了,此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揚名。


    一是揚忠義之名,不忠不義之徒,又豈能得到有誌之士的效忠!


    二是揚軍功威名,展露自己的軍威,隻有自身越強大越勇猛,才更加能夠吸引人才來投效。


    所以此行奉行的是精兵猛將策略,即隻帶少數精兵,免得做了炮灰,多帶猛將,展露肌肉。


    有了威名,既能吸引人才,也可以震懾眾位諸侯,免得他們來找麻煩。


    泰山郡雖然不懼,但是不免麻煩,甚至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規劃。


    此次討董的十八路諸侯中,大半都是袁氏門生,或是與袁氏有著密切聯係的。


    因此這次盟軍的領導權,劉羲根本不打算去爭。


    何況這本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職位,贏了固然好,若是徒勞無功,就會顯得自身很庸碌。


    不過副盟主的位置,劉羲必須拿下,畢竟論官麵上的身份地位,劉羲在眾人當中是最高的。


    他是青州刺史,縣侯,漢室宗親,還是小皇帝親口喊的皇叔。


    身份地位抬高了,該有的體麵就不能丟。


    劉羲此次隻帶了荀攸程昱兩位謀士,他們一個出身世家,一個出身寒門,出身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正好優勢互補。


    其餘幾位謀士除了發展泰山郡,同時也負責策劃對青州、冀州的攻略。


    雖然他們不知道劉羲跟黃巾的具體關係,但是看到劉羲真的與黃巾聯係上了,這一股助力被他們完全給調動起來了。


    相信等到劉羲歸來的時候,青州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武將方麵,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典韋、許褚、太史慈、顏良、文醜等九員超一流武將隨行。


    隻剩下魏延徐晃等人留守泰山郡。


    在這幾年中,他們相繼突破了超一流境界,其中顏良文醜最後突破。


    他們是在聽聞了劉備的噩耗之後,傷心欲絕,心緒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意外突破的。


    除了九位超一流武將,其餘魏延徐晃等人也都是一流武將,而且還有好幾人都有著突破超一流境界的潛力。


    劉羲手下可謂是文武兼備,人才濟濟。


    此行他還將自己的幾位學生也帶上了,他們都是天下才俊,隻是年紀還幼小,假以時日,必然是棟梁之才。


    所以劉羲對他們的培養不留餘力,這次也是帶著他們來拓寬眼界,增長見識。


    況且這個年代十五六歲上戰場,乃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諸葛亮已經有十二歲了,也該出來增長見識了。


    劉羲一直有點擔心,怕把諸葛亮跟陸遜這兩個大才給養廢了,畢竟他們的成長軌跡已經跟原來的完全不同,未來到底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差,還真不能預計。


    因此他隻有更加嚴格地要求他們,也更加盡心地培養他們。


    好在如今看來,他們從拜師之後,一直就處在高速成長之中。


    也對,劉羲跟他們提供的學習資源環境,比之曆史上他們的資源環境更好無數倍。


    更何況不但劉羲教授他們,連戲誌才、陳宮、程昱他們也常常教授他們。


    戲誌才等人都是超一流或有著超一流潛力的絕世大才,而且他們各自的風格不同,uu看書 ww.uukashu. 各有優劣。


    諸葛亮陸遜若能從他們當中取長補短,將來的本領必然遠超預期。


    為了鍛煉自己的學生,劉羲將大軍直接交給了諸葛亮陸遜二人掌控,由他們發號施令。


    他自己則是每日優哉遊哉,跟黃蓉或是彈琴下棋,或是暫時離了軍隊,在山林中漫步踏青。


    黃蓉做書童打扮,跟隨他身邊,一刻也不想跟他分開。


    她本身就很有兵法天賦,在這個世界又統領黃巾軍,磨礪多年,行軍打仗的本事,不比劉羲弱多少。


    可以當他的文書參謀。


    諸葛亮二人雖然年幼,但是學識卻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讀書人。


    因此劉羲也不怕他們做出什麽錯誤的決定,再說還有荀攸程昱二人照看著,若真有大的失誤,他們隨時可以糾正過來。


    如此緊趕慢趕,一直到一個月後,泰山軍才來到酸棗會盟。


    此時其餘十八路諸侯都全部到了。


    十八路諸侯歃血為盟,共誅董卓,迎迴皇帝。


    之後進入大帳中,開始推舉盟主。


    他們說什麽的都有,有的人甚至提議推舉劉虞當皇帝,好出師有名,堂堂正正地跟董卓打一場。


    不過被大家給否決了,真是異想天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