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沒有可是!”海寶兒的話,又一次被姝昕給堵住了,可這一次堵住嘴巴的卻不是別的什麽東西!
姝昕高高地踮起了她的腳,用自己的嘴巴堵住了海寶兒那張又要說話的嘴。
嘴對嘴相吻,心和心相近,頓感渾身酥軟,天昏地暗。時間靜止,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停滯不前,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這海島的夜,此時是他們二人的;這天上的月,也在為他們掌燈。
直到青嵐過來通知酒宴結束,天鮭聖手即將返迴懸濟堂,海寶兒和姝昕這才依依不舍地分開。可想而知,兩人甜甜蜜蜜地依偎在一起,屬實不知到底過了多長時間。
兩人這樣無所顧忌地唧唧噥噥,竊竊心語,相互間少了些許嬌癡,多了兩分熱情。
這同一時刻。
與這裏的卿卿我我和杯杯酒酒不同,在靠近大陸的某個島嶼上。那個麵戴紅紋獸首麵具的白衣公子,再次出現在本小說的章節裏。隻見他對著下首的跪拜之人,有些不耐煩地問道:“他們到底要等到什麽時候?”
“啟稟主子,計劃明天上午辰時,準時行動!”下首之人唯唯諾諾地答道,生怕說得不對,得罪了這位公子。
“好,隨時關注東萊島動態,現在已無後顧之憂。如有必要,立刻支援!”紅麵獸首的白衣公子特別強調道。
“遵命!”下首之人退出房間,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仔細看來,你會發現,此人打扮和長相都非常有特點。他頭裹黑布,衣著緊致,身配短劍,刀刃寬闊,竟一海盜是也。他臉有橫疤,胡子拉碴,同時半邊臉黑而發紫,半邊臉白而紅潤,活脫脫一張陰陽臉的形象。
院外,一位身著綠紋紫色長袍,外罩白色對襟襖背,軍師打扮的人見陰陽臉出來,立馬迎了上來,焦急地對著陰陽臉開口詢問:“大哥,公子他說了什麽?”
陰陽臉迴道:“他要我們關注東萊島形勢,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對了,還沒有你二哥的消息嗎?”
紫袍白襖軍師搖了搖頭,歎一口氣:“哎,二哥和他帶去的幾個心腹,自去實施截殺行動後,便杳無音訊,蹤跡全無。經過我的占卜推卦,恐怕他們此刻已兇多吉少!”
“哼,死了也罷!明知道公子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幫助黎光,可他倒好,反其道行之!”陰陽臉怒不可遏。
“好在計劃沒有成功,否則就算搭上整個黑鯊幾萬條人命,也不足以抵消公子的怒火!”紫袍白襖軍師及時安慰:“大哥,四弟已經迴來了,他要見你!”
“走吧,迴去再說!”說完,二人消失在了夜幕中…
另外一邊。
武堂蔣崇正駕著馬車從黎光蕃族的烏燕塢一路南下,向著島中懸濟堂方向駛去!
一路上,天鮭聖手和海寶兒在討論著,下一步將派人前往支援信天堡的具體事宜。可當行進至離懸濟堂約三裏外的爭迢亭時,馬車被幾名拿刀武者橫擋了去路!
蔣崇猛拉馬韁,在離黑衣人不到半丈的地方停下了馬車,他立馬從前室拔出佘刀,不畏生死,義無反顧地站在車廂前麵,然後對著後麵稟報:“九島主,少主,有人攔路!”
不待海寶兒說話,前麵有人率先發問:“請問天鮭聖手,此處是什麽地方?”
這是一道陌生的聲音!
第五知本聽罷,對海寶兒小聲說道:“看來是針對我的,我出去看下!”
“不行九爸,你這樣出去很危險,還是讓我先出去看看。”海寶兒擔心地阻攔。
“沒事,我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之事,沒有人能傷得了我!記住,沒有我的允許,不準說話,更不準下車!”言罷,第五知本不顧海寶兒反對,拉開轎簾,堂而皇之地走了出去,然後對著前麵的人大聲迴答。
此處為爭迢亭,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據說是幾百年前諸侯王國之戰時,那些為躲避戰亂征伐逃難至此的陸民,因思念家鄉而集資興建而成,當時取名“思歸亭”。起初,陸民與島民之間經常發生矛盾,他們常選擇在此械鬥了事。百年以後,陸島矛盾平息,各大蕃族又因為利益混戰不止,所以他們承襲了先人的做法,同樣選擇在這亭外以武力解決問題,待到最後勝負分曉,就會在這亭內簽署協議。久而久之,這個亭子就成了解決爭端的固有之地,於是人們便將這“思歸亭”改成了“爭迢亭”。
有道是:
爭迢亭有爭端事,爭端事有爭端人;
亭外刀聲又霍霍,亭內一紙契書新。
世間哪有爭端事,隻有當時爭端人;
是非曲直難論說,唯有長亭歎古今。
“一個爭迢亭,見證古今多少事?幾丈是非地,猶記往來多少人?!”聽完第五知本的講述,海寶兒內心觸動,有感而發:“怪不得每次經過這爭迢亭,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原來,在它的視角裏,我們都隻不過是這歲月中的匆匆過客而已!”
“說得不錯,敢問聖手閣下,是願意亭外槍林刀樹,還是亭內飲茶和談?”那道陌生的聲音再次響起,循聲望去,能夠猜到,說話的正是坐立亭中的為首之人。
借著月光,依稀可見,此人一身錦衣華服,奢侈袞冕,與其他眾人的穿著打扮明顯不同。
在他身旁,一人躬身倒茶,兩排刀手肅立左右。
“我與閣下素不相識,何來刀劍相向,夜飲不歸之說?”天鮭聖手第五知本冷靜迴道。
聽得天鮭聖手如此一說,那奢侈袞冕之人陡然起身,指著旁邊的倒茶青年,又說道:“既然閣下兩者都不選,我倒有些難辦。他是秦川遺子,現請天鮭聖手不要參與進東萊島的紛爭之中!”
“原來旁邊的這位,是畢允公子!不過,我隻是一中九流的行醫郎中,如何能讓你們心中掛念?”
“閣下這麽說,是執意要幫助另外兩家嘍!”奢侈袞冕之人話裏暗藏殺機,語氣加重道。
“不管是誰,隻要身負傷痛,我都會盡己所能,全力醫治。”第五知本強調。
“哦?難道你忘了二十五年前,發生在你身上的那場悲劇了嗎?”
第五知本聽到此話,心中怒火油然而生,他雙手握拳,憤然說道:“你到底是誰?既不是東萊人士,又憑什麽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參與紛爭?”
“告訴你也無妨,我叫平江遠,受畢允公子所托,前來幫他處理家務事!”奢侈袞冕之人淡定說道:“這理由,正當嗎?!”
在馬車裏的海寶兒頓時一震,心中一種不好的預感漸漸升起,真沒想到,平和皇子平江遠,他居然親自來到東萊島,看來他們已經選好了畢允這個傀儡。
“無恥!想摻和東萊之事,還找這麽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時蔣崇發話了,他再也忍受不了這個叫平江遠的人,居然對九島主如此無禮。於是,他舉起佘刀不屑地說:“管你平江遠還是平江近,要戰就戰,要滾就滾,不要擋道。”
聞言,平江遠輕輕地“咦”了一聲,他身邊的刀客全部迅速手握鋼刀,動作劃一,“唰”地拔刀。
恐怕,就連平江遠自己也沒有想到,堂堂平和皇子居然能被一個不知名的護衛嘲笑。但他並沒有立刻發作,而是莞爾一笑,裝作若無其事地,揮著手說道:“本殿一直敬重天鮭聖手人品和醫德,又怎願與你們為敵,還不速速讓道!”
說完,他又朝著馬車這邊看了過來,這話似乎是說給一眾武士聽得,又似乎是說給蔣崇和海寶兒聽的!
唰~
所有武士收手站立,攔路的武士也主動給馬車讓開一條路來,不再阻攔。
“沒有可是!”海寶兒的話,又一次被姝昕給堵住了,可這一次堵住嘴巴的卻不是別的什麽東西!
姝昕高高地踮起了她的腳,用自己的嘴巴堵住了海寶兒那張又要說話的嘴。
嘴對嘴相吻,心和心相近,頓感渾身酥軟,天昏地暗。時間靜止,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停滯不前,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這海島的夜,此時是他們二人的;這天上的月,也在為他們掌燈。
直到青嵐過來通知酒宴結束,天鮭聖手即將返迴懸濟堂,海寶兒和姝昕這才依依不舍地分開。可想而知,兩人甜甜蜜蜜地依偎在一起,屬實不知到底過了多長時間。
兩人這樣無所顧忌地唧唧噥噥,竊竊心語,相互間少了些許嬌癡,多了兩分熱情。
這同一時刻。
與這裏的卿卿我我和杯杯酒酒不同,在靠近大陸的某個島嶼上。那個麵戴紅紋獸首麵具的白衣公子,再次出現在本小說的章節裏。隻見他對著下首的跪拜之人,有些不耐煩地問道:“他們到底要等到什麽時候?”
“啟稟主子,計劃明天上午辰時,準時行動!”下首之人唯唯諾諾地答道,生怕說得不對,得罪了這位公子。
“好,隨時關注東萊島動態,現在已無後顧之憂。如有必要,立刻支援!”紅麵獸首的白衣公子特別強調道。
“遵命!”下首之人退出房間,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仔細看來,你會發現,此人打扮和長相都非常有特點。他頭裹黑布,衣著緊致,身配短劍,刀刃寬闊,竟一海盜是也。他臉有橫疤,胡子拉碴,同時半邊臉黑而發紫,半邊臉白而紅潤,活脫脫一張陰陽臉的形象。
院外,一位身著綠紋紫色長袍,外罩白色對襟襖背,軍師打扮的人見陰陽臉出來,立馬迎了上來,焦急地對著陰陽臉開口詢問:“大哥,公子他說了什麽?”
陰陽臉迴道:“他要我們關注東萊島形勢,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對了,還沒有你二哥的消息嗎?”
紫袍白襖軍師搖了搖頭,歎一口氣:“哎,二哥和他帶去的幾個心腹,自去實施截殺行動後,便杳無音訊,蹤跡全無。經過我的占卜推卦,恐怕他們此刻已兇多吉少!”
“哼,死了也罷!明知道公子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幫助黎光,可他倒好,反其道行之!”陰陽臉怒不可遏。
“好在計劃沒有成功,否則就算搭上整個黑鯊幾萬條人命,也不足以抵消公子的怒火!”紫袍白襖軍師及時安慰:“大哥,四弟已經迴來了,他要見你!”
“走吧,迴去再說!”說完,二人消失在了夜幕中…
另外一邊。
武堂蔣崇正駕著馬車從黎光蕃族的烏燕塢一路南下,向著島中懸濟堂方向駛去!
一路上,天鮭聖手和海寶兒在討論著,下一步將派人前往支援信天堡的具體事宜。可當行進至離懸濟堂約三裏外的爭迢亭時,馬車被幾名拿刀武者橫擋了去路!
蔣崇猛拉馬韁,在離黑衣人不到半丈的地方停下了馬車,他立馬從前室拔出佘刀,不畏生死,義無反顧地站在車廂前麵,然後對著後麵稟報:“九島主,少主,有人攔路!”
不待海寶兒說話,前麵有人率先發問:“請問天鮭聖手,此處是什麽地方?”
這是一道陌生的聲音!
第五知本聽罷,對海寶兒小聲說道:“看來是針對我的,我出去看下!”
“不行九爸,你這樣出去很危險,還是讓我先出去看看。”海寶兒擔心地阻攔。
“沒事,我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之事,沒有人能傷得了我!記住,沒有我的允許,不準說話,更不準下車!”言罷,第五知本不顧海寶兒反對,拉開轎簾,堂而皇之地走了出去,然後對著前麵的人大聲迴答。
此處為爭迢亭,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據說是幾百年前諸侯王國之戰時,那些為躲避戰亂征伐逃難至此的陸民,因思念家鄉而集資興建而成,當時取名“思歸亭”。起初,陸民與島民之間經常發生矛盾,他們常選擇在此械鬥了事。百年以後,陸島矛盾平息,各大蕃族又因為利益混戰不止,所以他們承襲了先人的做法,同樣選擇在這亭外以武力解決問題,待到最後勝負分曉,就會在這亭內簽署協議。久而久之,這個亭子就成了解決爭端的固有之地,於是人們便將這“思歸亭”改成了“爭迢亭”。
有道是:
爭迢亭有爭端事,爭端事有爭端人;
亭外刀聲又霍霍,亭內一紙契書新。
世間哪有爭端事,隻有當時爭端人;
是非曲直難論說,唯有長亭歎古今。
“一個爭迢亭,見證古今多少事?幾丈是非地,猶記往來多少人?!”聽完第五知本的講述,海寶兒內心觸動,有感而發:“怪不得每次經過這爭迢亭,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原來,在它的視角裏,我們都隻不過是這歲月中的匆匆過客而已!”
“說得不錯,敢問聖手閣下,是願意亭外槍林刀樹,還是亭內飲茶和談?”那道陌生的聲音再次響起,循聲望去,能夠猜到,說話的正是坐立亭中的為首之人。
借著月光,依稀可見,此人一身錦衣華服,奢侈袞冕,與其他眾人的穿著打扮明顯不同。
在他身旁,一人躬身倒茶,兩排刀手肅立左右。
“我與閣下素不相識,何來刀劍相向,夜飲不歸之說?”天鮭聖手第五知本冷靜迴道。
聽得天鮭聖手如此一說,那奢侈袞冕之人陡然起身,指著旁邊的倒茶青年,又說道:“既然閣下兩者都不選,我倒有些難辦。他是秦川遺子,現請天鮭聖手不要參與進東萊島的紛爭之中!”
“原來旁邊的這位,是畢允公子!不過,我隻是一中九流的行醫郎中,如何能讓你們心中掛念?”
“閣下這麽說,是執意要幫助另外兩家嘍!”奢侈袞冕之人話裏暗藏殺機,語氣加重道。
“不管是誰,隻要身負傷痛,我都會盡己所能,全力醫治。”第五知本強調。
“哦?難道你忘了二十五年前,發生在你身上的那場悲劇了嗎?”
第五知本聽到此話,心中怒火油然而生,他雙手握拳,憤然說道:“你到底是誰?既不是東萊人士,又憑什麽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參與紛爭?”
“告訴你也無妨,我叫平江遠,受畢允公子所托,前來幫他處理家務事!”奢侈袞冕之人淡定說道:“這理由,正當嗎?!”
在馬車裏的海寶兒頓時一震,心中一種不好的預感漸漸升起,真沒想到,平和皇子平江遠,他居然親自來到東萊島,看來他們已經選好了畢允這個傀儡。
“無恥!想摻和東萊之事,還找這麽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時蔣崇發話了,他再也忍受不了這個叫平江遠的人,居然對九島主如此無禮。於是,他舉起佘刀不屑地說:“管你平江遠還是平江近,要戰就戰,要滾就滾,不要擋道。”
聞言,平江遠輕輕地“咦”了一聲,他身邊的刀客全部迅速手握鋼刀,動作劃一,“唰”地拔刀。
恐怕,就連平江遠自己也沒有想到,堂堂平和皇子居然能被一個不知名的護衛嘲笑。但他並沒有立刻發作,而是莞爾一笑,裝作若無其事地,揮著手說道:“本殿一直敬重天鮭聖手人品和醫德,又怎願與你們為敵,還不速速讓道!”
說完,他又朝著馬車這邊看了過來,這話似乎是說給一眾武士聽得,又似乎是說給蔣崇和海寶兒聽的!
唰~
所有武士收手站立,攔路的武士也主動給馬車讓開一條路來,不再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