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魚塘豐收
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 作者:西裝老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思萌憋了半天的壞就等他這句話。
“師傅,我這還真有個小活兒,你要是方便,明天我帶你去看一下?”
大師傅一下都沒反應過來,愣了好半天。說實話,這年代吃飽的人都不多,沒幾個能拿出閑錢來弄房子的,結果董思萌這一個接著一個的活兒。
“啊,行,那我明天早晨再過來。”
第二天一早,董家二人拎著鐮刀拉著板車,後麵還跟這個大師傅,三人直奔池塘。
“大師傅,就在這個位置,建一個小木屋,不用太大,一張桌子兩把凳子一張床就可以了,主要我們割豬草時候中午休息用。”
大師傅在那轉了一圈,又用手裏的工具翻看了一下土質。
“沒問題,這個我就不在這邊弄了,我在我家那把東西準備好,過來直接組裝就行。”
“那就麻煩大師傅了。”
屁的中午休息,雖然有這方麵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董思萌想給自己和董萌找個能做些愛做的事兒的地方,新房子那裏隔音雖然好了一些,但是在晚上萬籟寂靜的時候,好像發出的聲音都被放大了一樣。這些天可把兩人憋的夠嗆,小小萌都要炸裂了。
董萌則是聽出了話外之音,小手偷摸的伸進衣服裏掐起一小塊肉狠狠的扭了一下。
昨晚還是沒能住進新房子,畢竟是剛幹完活兒,再加上之前閑置了太久,潮氣比較重,今天要把地炕燒一下,然後再開窗通通風,順便打掃一下為生,把行李和吃飯的家夥事兒搬進去。
反正現在兩人也不用每天割豬草交任務,便早早的迴去收拾屋子,直到晚上,地炕散盡餘溫,兩人也徹底搬完了家,請鄭隊長和王會計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兩人的事兒才算告一段落,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每天隻是割些黑麥草,喂喂魚就可以了。
沒成想搬進新房子的第二天,公安局來人了,找到了鄭隊長,直言要見董思萌,鄭隊長還以為董思萌犯了什麽事,等雙方見了麵,這才知道,是之前被董思萌製服的逃犯調查審批結束槍斃了,公安局來給送見義勇為的證書。
剛才還提心吊膽的鄭隊長這會兒樂得合不攏嘴,那董思萌的榮譽,不就是他鄭隊長的榮譽麽,不就是生產隊的榮譽麽,又拉著他好一頓誇。
結果又耽誤了一上午,兩人又去魚塘打豬草喂魚,忙活到傍晚才迴來。
是夜,已經在小世界生活了四天的草魚已經產了一次卵,並且孵化出來的魚苗都已經長到了小半斤種,董思萌本來準備趁著月色把小世界的草魚一股腦的全部放進池塘,他是看不上這種多刺的魚的,結果感覺養殖密度有些太大了,隻放了一半,另外一半幹脆放生到河裏,任其自生自滅。
說起來,兩人現在的工作量比以前還要大,以前隻要把豬草打迴來送到豬場就不用管了,現在還要剁碎了拋到水裏喂魚,不過好在也不是什麽累活兒,隻是耽誤些時間罷了,而且也不用再用板車拉豬草。
池塘邊的小木屋也在大師傅的趕工下也很快就完工了,兩人在這裏幽會的次數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家裏,兩人的感情和默契也隨著時間和次數的增加不斷加深。
每天被愛情和營養雙滋潤的董萌愈發的美豔動人。也給董思萌帶來了極致的享受。
時間流逝,歲月如梭,轉眼到了深秋,期間兩人也到鎮上買了幾件厚衣服,畢竟兩人來的時候幾乎都是空手,一個隻背了個挎包,一個倒是拎了個箱子,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的。
眼看著就要上凍了,黑麥草的生長也早都停止,他也不能堂而皇之把小世界裏新鮮的黑麥草拿出來用,那可真是把眾人當傻子了。
“鄭隊長,池塘的魚可以撈了。”
“啊?這麽早,不等到過年麽?”
“不行啊,咱這池塘魚密度比較大,現在又沒有黑麥草給他們做飼料,之前存下來的也都消耗完了,現在上完秋膘正是肥時候,再等下去就得餓死或者餓瘦了,現在撈魚,是最合適不過的。”
“那行,我去組織人撈魚,有啥注意事項沒。”
“沒啥注意事項,一斤以下的草魚和二兩以下的鯽魚放迴去留著明年產卵,撈那些大的。”
“那行,反正現在也沒啥農活了,每天不是打柴就是翻地。”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拎著漁網大盆大桶的烏泱泱往魚塘去了。
“同誌們,經過我們的艱苦奮鬥,經過董思萌和董萌同誌的精心飼養,我們的魚終於可以吃啦,馬上,我們就要開始撈魚,請大家注意安全,另外一斤以下的草魚和二兩以下的鯽魚撈上來要放生,留著明年繼續為我們的生產隊產卵,大家開工。”
嘩啦嘩啦啦。
一群人配合還挺默契,幾個壯漢穿著僅有的幾條水褲用圍網往一麵趕魚,另外一邊就用拋網和抄網玩命的撈,不大一會帶來的盆和桶就滿了,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人先往院子裏送一波,忙活了大半天,連中午飯都沒吃,不算扔迴去的小魚,足足送迴大院1000多斤草魚和鯉魚,還撈出了幾條鰱魚,同樣是大的帶走,小的又放了迴去,這是董思萌特意抓了放進去的,鰱魚屬於濾食性魚類,這麽多鯽魚和草魚產生的糞便可不少,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沒有濾食性魚類的話,池塘的水很快就會被汙染,所以雖然鰱魚也會搶一些飼料,不過總的來說,利遠遠大於弊。
實際上這麽高的產量,差不多要養一年的,不過董思萌用小世界幫著作弊罷了。
今天的生產隊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每家每戶差不多都分到了二十斤左右的魚,大家可沒有董家那麽豪氣,多少魚都一頓吃完,吃不完就送人,所以基本都選擇了做成臘魚或者鹹魚。
於是就出現了在這個年代非常罕見的一幕,在一個位置偏僻的生產隊大院裏,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幾條醃製好的鹹魚在風幹,人們滿臉喜色在互相交流各自的手藝,看不出一絲的艱苦和困難。
董思萌沒有參與分魚,也沒人非要給他,都知道他不差這個,開玩笑,家裏鱸魚鱖魚做的臘魚鹹魚吃到來年開春都吃不完,跟他們搶這些刺多的草魚鰱魚幹嘛。
“師傅,我這還真有個小活兒,你要是方便,明天我帶你去看一下?”
大師傅一下都沒反應過來,愣了好半天。說實話,這年代吃飽的人都不多,沒幾個能拿出閑錢來弄房子的,結果董思萌這一個接著一個的活兒。
“啊,行,那我明天早晨再過來。”
第二天一早,董家二人拎著鐮刀拉著板車,後麵還跟這個大師傅,三人直奔池塘。
“大師傅,就在這個位置,建一個小木屋,不用太大,一張桌子兩把凳子一張床就可以了,主要我們割豬草時候中午休息用。”
大師傅在那轉了一圈,又用手裏的工具翻看了一下土質。
“沒問題,這個我就不在這邊弄了,我在我家那把東西準備好,過來直接組裝就行。”
“那就麻煩大師傅了。”
屁的中午休息,雖然有這方麵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董思萌想給自己和董萌找個能做些愛做的事兒的地方,新房子那裏隔音雖然好了一些,但是在晚上萬籟寂靜的時候,好像發出的聲音都被放大了一樣。這些天可把兩人憋的夠嗆,小小萌都要炸裂了。
董萌則是聽出了話外之音,小手偷摸的伸進衣服裏掐起一小塊肉狠狠的扭了一下。
昨晚還是沒能住進新房子,畢竟是剛幹完活兒,再加上之前閑置了太久,潮氣比較重,今天要把地炕燒一下,然後再開窗通通風,順便打掃一下為生,把行李和吃飯的家夥事兒搬進去。
反正現在兩人也不用每天割豬草交任務,便早早的迴去收拾屋子,直到晚上,地炕散盡餘溫,兩人也徹底搬完了家,請鄭隊長和王會計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兩人的事兒才算告一段落,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每天隻是割些黑麥草,喂喂魚就可以了。
沒成想搬進新房子的第二天,公安局來人了,找到了鄭隊長,直言要見董思萌,鄭隊長還以為董思萌犯了什麽事,等雙方見了麵,這才知道,是之前被董思萌製服的逃犯調查審批結束槍斃了,公安局來給送見義勇為的證書。
剛才還提心吊膽的鄭隊長這會兒樂得合不攏嘴,那董思萌的榮譽,不就是他鄭隊長的榮譽麽,不就是生產隊的榮譽麽,又拉著他好一頓誇。
結果又耽誤了一上午,兩人又去魚塘打豬草喂魚,忙活到傍晚才迴來。
是夜,已經在小世界生活了四天的草魚已經產了一次卵,並且孵化出來的魚苗都已經長到了小半斤種,董思萌本來準備趁著月色把小世界的草魚一股腦的全部放進池塘,他是看不上這種多刺的魚的,結果感覺養殖密度有些太大了,隻放了一半,另外一半幹脆放生到河裏,任其自生自滅。
說起來,兩人現在的工作量比以前還要大,以前隻要把豬草打迴來送到豬場就不用管了,現在還要剁碎了拋到水裏喂魚,不過好在也不是什麽累活兒,隻是耽誤些時間罷了,而且也不用再用板車拉豬草。
池塘邊的小木屋也在大師傅的趕工下也很快就完工了,兩人在這裏幽會的次數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家裏,兩人的感情和默契也隨著時間和次數的增加不斷加深。
每天被愛情和營養雙滋潤的董萌愈發的美豔動人。也給董思萌帶來了極致的享受。
時間流逝,歲月如梭,轉眼到了深秋,期間兩人也到鎮上買了幾件厚衣服,畢竟兩人來的時候幾乎都是空手,一個隻背了個挎包,一個倒是拎了個箱子,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的。
眼看著就要上凍了,黑麥草的生長也早都停止,他也不能堂而皇之把小世界裏新鮮的黑麥草拿出來用,那可真是把眾人當傻子了。
“鄭隊長,池塘的魚可以撈了。”
“啊?這麽早,不等到過年麽?”
“不行啊,咱這池塘魚密度比較大,現在又沒有黑麥草給他們做飼料,之前存下來的也都消耗完了,現在上完秋膘正是肥時候,再等下去就得餓死或者餓瘦了,現在撈魚,是最合適不過的。”
“那行,我去組織人撈魚,有啥注意事項沒。”
“沒啥注意事項,一斤以下的草魚和二兩以下的鯽魚放迴去留著明年產卵,撈那些大的。”
“那行,反正現在也沒啥農活了,每天不是打柴就是翻地。”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拎著漁網大盆大桶的烏泱泱往魚塘去了。
“同誌們,經過我們的艱苦奮鬥,經過董思萌和董萌同誌的精心飼養,我們的魚終於可以吃啦,馬上,我們就要開始撈魚,請大家注意安全,另外一斤以下的草魚和二兩以下的鯽魚撈上來要放生,留著明年繼續為我們的生產隊產卵,大家開工。”
嘩啦嘩啦啦。
一群人配合還挺默契,幾個壯漢穿著僅有的幾條水褲用圍網往一麵趕魚,另外一邊就用拋網和抄網玩命的撈,不大一會帶來的盆和桶就滿了,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人先往院子裏送一波,忙活了大半天,連中午飯都沒吃,不算扔迴去的小魚,足足送迴大院1000多斤草魚和鯉魚,還撈出了幾條鰱魚,同樣是大的帶走,小的又放了迴去,這是董思萌特意抓了放進去的,鰱魚屬於濾食性魚類,這麽多鯽魚和草魚產生的糞便可不少,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沒有濾食性魚類的話,池塘的水很快就會被汙染,所以雖然鰱魚也會搶一些飼料,不過總的來說,利遠遠大於弊。
實際上這麽高的產量,差不多要養一年的,不過董思萌用小世界幫著作弊罷了。
今天的生產隊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每家每戶差不多都分到了二十斤左右的魚,大家可沒有董家那麽豪氣,多少魚都一頓吃完,吃不完就送人,所以基本都選擇了做成臘魚或者鹹魚。
於是就出現了在這個年代非常罕見的一幕,在一個位置偏僻的生產隊大院裏,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幾條醃製好的鹹魚在風幹,人們滿臉喜色在互相交流各自的手藝,看不出一絲的艱苦和困難。
董思萌沒有參與分魚,也沒人非要給他,都知道他不差這個,開玩笑,家裏鱸魚鱖魚做的臘魚鹹魚吃到來年開春都吃不完,跟他們搶這些刺多的草魚鰱魚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