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作死的張以墨
亂世,從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啪!啪!
吳觀拍了拍手,門外便有侍衛抬著一個個大箱子擺成了一排。
依次掀開,裏麵是裹著石灰粉的人耳朵。
大太監踮起腳尖,隻看了一眼,便知道吳觀說的是真的。
這些箱子裏全都是蠻人的耳朵!
那一戳黑毛做不得假。
房間內鴉雀無聲,大太監目瞪口呆。
這是承認了那一夜覆滅蠻人二十萬精銳的就是他吳觀了呀!
大太監原本還算筆直的腰杆不自覺就彎了下來。
他此刻才明白為何吳觀說可以讓陛下消氣。
你要是能有這種實力,誰也不敢在你麵前張牙舞爪啊。
“公公迴去轉告陛下,按照我大夏軍中的規矩,割下一隻蠻人的右耳,可以賞銀十兩。
這裏一共有十九多萬隻,本都督給抹個零,按照十九萬整給銀子便可。
希望陛下不要寒了我將士們的心。”
吳觀抬了抬眼皮,說話的口氣不鹹不淡,聽在大太監耳中卻感覺咄咄逼人。
蠻人的耳朵可以換賞他當然知道。
朝廷也是一直如約兌付。
畢竟這關乎軍心,無論是之前的張太後,還是現在的姬無圖,誰也不敢在這方麵動手腳。
但是,以往哪怕是邊軍取得了大捷,也不過是斬殺蠻人幾百上千人而已。
而現在是多少?
十九萬啊,換成銀子那就是一百九十萬兩。
大太監身為姬無圖身邊的近臣,國庫什麽情況他也是大體了解的。
一百九十萬兩,自然是拿得出來。
但是絕對會傷筋動骨。
他都不敢想,若是自己當真拖著十九萬蠻人的耳朵迴到金陵,姬無圖會是什麽表情。
他此刻欲哭無淚,強行擠出了一絲笑容,對著吳觀商量道:
“吳大都督,咱家來的時候匆忙,沒帶多少護衛。
這路途遙遠,咱家還要盡早給陛下複命。
不如這些耳朵先留在大都督這裏,等咱家給陛下如實稟報之後再說?”
大太監低眉順眼,臉上諂媚之色盡顯。
人在屋簷下下,不得不低頭。
他已經看到了吳觀的強勢,此刻自然是姿態能有多低便放多低。
“嗬嗬,既然如此,那便先放在本都督這裏。
隻是,這話還是要給陛下帶到的。
眼看入了冬,這些醃臢東西倒是能放許久,待以後得了閑,再給陛下送去也不遲。”
吳觀也沒有為難他,這一切都是徐長壽吩咐的。
隻要能把意思帶到,想必金陵那位自然明白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了。
“是,是,那就多謝大都督體諒咱家。
咱家一定把話給帶到。
想來陛下得知一夜斬盡蠻人精銳的大夏戰神便是大都督,一定會開心的。”
大太監暗鬆了一口氣,對著吳觀又客套了幾句便言稱要趕緊迴去複命。
吳觀假意挽留了兩句,見他堅持要走,便放任他離去。
待出了城,大太監騎在馬上,轉頭看向身後的江源城城樓上帶著殺氣的士兵,心中一股別樣的情緒。
隨即便縱馬帶著一眾護衛馬不停歇返迴金陵。
金陵,皇宮,早朝。
姬無圖高坐在龍椅之上。
下麵是文武百官。
眾人都看得出來,最近姬無圖心情不佳。
此刻都不敢出聲,生怕給自己惹來麻煩。
宮中無秘密,哪怕是姬無圖沒有大肆宣揚自己當初的吳愛卿今日生出了反骨,但也瞞不過有心人。
時至今日,誰都知道,姬無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好在,大家都還知道分寸,沒有不長眼的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奚落他幾句。
否則,小命不保。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大太監不在宮內,負責朝會的臨時換成了小德子。
他尖細的嗓音響徹在大殿之上,讓姬無圖莫名生出幾分煩躁。
他想到了被派往西北的大太監。
“這狗奴才還不迴來!莫非出了什麽意外?”
姬無圖不願意往這方麵去想。
能出什麽意外,自然大概率就是吳觀反了,把他派去的人給殺了。
那他這顏麵可真就要掃地了。
“陛下,臣有本奏!”
一道聲音響起。
眾人看去,正是張以墨。
不少大臣臉上露出鄙夷的神色。
這位姬無圖的妻弟,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原本上次張以墨因為攻訐吳觀被從兵部侍郎的位置貶成了戶部郎中,自然沒有資格再來上朝。
但是,前幾日,後宮的張貴妃誕下了龍子,他又被提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上。
簡直是起起落落,兜兜轉轉還是沒有離開這大殿之內。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姬無圖此刻再看張以墨倒也沒有之前那麽厭惡。
倒不是張貴妃幫他生了個兒子,他愛屋及烏。
純粹是因為當初張以墨和吳觀不對付。
眼下,吳觀被他視為居功自傲,目無君上的負麵典型,攻訐吳觀的張以墨在他看來那就是忠臣了。
“張愛卿有何事要奏?”
姬無圖語氣稍緩,對著這位妻弟和顏悅色道。
嗯,越看這家夥越順眼了。
“臣,彈劾西北兵馬大都督吳觀,目無君上,擁兵自重。
陛下連發十道聖旨,竟敢視而不見,恐生反叛之心。”
張以墨昂首挺胸,站在大殿中間,頗有幾分禦史的氣勢。
姬無圖聞言臉色一沉。
百官心中鄙夷更甚,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當眾揭開陛下的遮羞布,你是真勇啊。
“吳觀奉命在西北都督軍政要事,朕已經派了人過去請他了。”
姬無圖淡淡道。
“陛下,吳觀此人軍政大權在握,若生二心,朝廷恐丟失西北之地。
臣請陛下徹查!”
張以墨仿佛沒有看到姬無圖臉色變冷,仍然自顧自說道。
“嗬,你想讓朕怎麽徹查?”
姬無圖聲音愈發清冷,目光已然不善。
“沒有眼力見的東西!這是置朕的顏麵於何地!”
他心中暗恨,心中對張以墨剛升起的好感此刻也煙消雲散。
“臣願為欽差,攜禦史、刑部、吏部、兵部前往西北聯合徹查。”
張以墨自薦道,頗有一副大義凜然的架勢。
實則是他心底不相信吳觀真的會反叛。
一來是如今蠻人退出大夏境內,朝廷在和方悔的幾次戰鬥中都取得了勝利,此刻朝廷的威信前所未有。
他不相信吳觀敢這個時候和朝廷對著幹。
二來是,他現在對吳觀的認識還停留在當初唯他馬首是瞻當小弟的時候。
自認為了解吳觀性情,他也不信吳觀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所以才想要做這個欽差。
到時候,自己成了欽差,新仇舊恨,公報私仇,還不是想怎麽拿捏便怎麽拿捏他。
姬無圖此刻臉色已經鐵青。
帝王不可率性而為,否則他大可發兵西北,兵臨城下砍了吳觀的狗頭。
眼下雖然局勢稍微明朗,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他不願意看到西北再生出什麽亂子。
而現在張以墨正在把他往火上架,他怎能不氣。
就在這時,殿外一道人影閃過。
姬無圖眼前一亮。
“去,讓那奴才進來。”
他伸手一指,小德子立馬心領神會,顛顛跑了過去。
不一會兒,大太監便出現在了殿內。
“奴才叩見陛下!”
……
吳觀拍了拍手,門外便有侍衛抬著一個個大箱子擺成了一排。
依次掀開,裏麵是裹著石灰粉的人耳朵。
大太監踮起腳尖,隻看了一眼,便知道吳觀說的是真的。
這些箱子裏全都是蠻人的耳朵!
那一戳黑毛做不得假。
房間內鴉雀無聲,大太監目瞪口呆。
這是承認了那一夜覆滅蠻人二十萬精銳的就是他吳觀了呀!
大太監原本還算筆直的腰杆不自覺就彎了下來。
他此刻才明白為何吳觀說可以讓陛下消氣。
你要是能有這種實力,誰也不敢在你麵前張牙舞爪啊。
“公公迴去轉告陛下,按照我大夏軍中的規矩,割下一隻蠻人的右耳,可以賞銀十兩。
這裏一共有十九多萬隻,本都督給抹個零,按照十九萬整給銀子便可。
希望陛下不要寒了我將士們的心。”
吳觀抬了抬眼皮,說話的口氣不鹹不淡,聽在大太監耳中卻感覺咄咄逼人。
蠻人的耳朵可以換賞他當然知道。
朝廷也是一直如約兌付。
畢竟這關乎軍心,無論是之前的張太後,還是現在的姬無圖,誰也不敢在這方麵動手腳。
但是,以往哪怕是邊軍取得了大捷,也不過是斬殺蠻人幾百上千人而已。
而現在是多少?
十九萬啊,換成銀子那就是一百九十萬兩。
大太監身為姬無圖身邊的近臣,國庫什麽情況他也是大體了解的。
一百九十萬兩,自然是拿得出來。
但是絕對會傷筋動骨。
他都不敢想,若是自己當真拖著十九萬蠻人的耳朵迴到金陵,姬無圖會是什麽表情。
他此刻欲哭無淚,強行擠出了一絲笑容,對著吳觀商量道:
“吳大都督,咱家來的時候匆忙,沒帶多少護衛。
這路途遙遠,咱家還要盡早給陛下複命。
不如這些耳朵先留在大都督這裏,等咱家給陛下如實稟報之後再說?”
大太監低眉順眼,臉上諂媚之色盡顯。
人在屋簷下下,不得不低頭。
他已經看到了吳觀的強勢,此刻自然是姿態能有多低便放多低。
“嗬嗬,既然如此,那便先放在本都督這裏。
隻是,這話還是要給陛下帶到的。
眼看入了冬,這些醃臢東西倒是能放許久,待以後得了閑,再給陛下送去也不遲。”
吳觀也沒有為難他,這一切都是徐長壽吩咐的。
隻要能把意思帶到,想必金陵那位自然明白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了。
“是,是,那就多謝大都督體諒咱家。
咱家一定把話給帶到。
想來陛下得知一夜斬盡蠻人精銳的大夏戰神便是大都督,一定會開心的。”
大太監暗鬆了一口氣,對著吳觀又客套了幾句便言稱要趕緊迴去複命。
吳觀假意挽留了兩句,見他堅持要走,便放任他離去。
待出了城,大太監騎在馬上,轉頭看向身後的江源城城樓上帶著殺氣的士兵,心中一股別樣的情緒。
隨即便縱馬帶著一眾護衛馬不停歇返迴金陵。
金陵,皇宮,早朝。
姬無圖高坐在龍椅之上。
下麵是文武百官。
眾人都看得出來,最近姬無圖心情不佳。
此刻都不敢出聲,生怕給自己惹來麻煩。
宮中無秘密,哪怕是姬無圖沒有大肆宣揚自己當初的吳愛卿今日生出了反骨,但也瞞不過有心人。
時至今日,誰都知道,姬無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好在,大家都還知道分寸,沒有不長眼的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奚落他幾句。
否則,小命不保。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大太監不在宮內,負責朝會的臨時換成了小德子。
他尖細的嗓音響徹在大殿之上,讓姬無圖莫名生出幾分煩躁。
他想到了被派往西北的大太監。
“這狗奴才還不迴來!莫非出了什麽意外?”
姬無圖不願意往這方麵去想。
能出什麽意外,自然大概率就是吳觀反了,把他派去的人給殺了。
那他這顏麵可真就要掃地了。
“陛下,臣有本奏!”
一道聲音響起。
眾人看去,正是張以墨。
不少大臣臉上露出鄙夷的神色。
這位姬無圖的妻弟,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原本上次張以墨因為攻訐吳觀被從兵部侍郎的位置貶成了戶部郎中,自然沒有資格再來上朝。
但是,前幾日,後宮的張貴妃誕下了龍子,他又被提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上。
簡直是起起落落,兜兜轉轉還是沒有離開這大殿之內。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姬無圖此刻再看張以墨倒也沒有之前那麽厭惡。
倒不是張貴妃幫他生了個兒子,他愛屋及烏。
純粹是因為當初張以墨和吳觀不對付。
眼下,吳觀被他視為居功自傲,目無君上的負麵典型,攻訐吳觀的張以墨在他看來那就是忠臣了。
“張愛卿有何事要奏?”
姬無圖語氣稍緩,對著這位妻弟和顏悅色道。
嗯,越看這家夥越順眼了。
“臣,彈劾西北兵馬大都督吳觀,目無君上,擁兵自重。
陛下連發十道聖旨,竟敢視而不見,恐生反叛之心。”
張以墨昂首挺胸,站在大殿中間,頗有幾分禦史的氣勢。
姬無圖聞言臉色一沉。
百官心中鄙夷更甚,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當眾揭開陛下的遮羞布,你是真勇啊。
“吳觀奉命在西北都督軍政要事,朕已經派了人過去請他了。”
姬無圖淡淡道。
“陛下,吳觀此人軍政大權在握,若生二心,朝廷恐丟失西北之地。
臣請陛下徹查!”
張以墨仿佛沒有看到姬無圖臉色變冷,仍然自顧自說道。
“嗬,你想讓朕怎麽徹查?”
姬無圖聲音愈發清冷,目光已然不善。
“沒有眼力見的東西!這是置朕的顏麵於何地!”
他心中暗恨,心中對張以墨剛升起的好感此刻也煙消雲散。
“臣願為欽差,攜禦史、刑部、吏部、兵部前往西北聯合徹查。”
張以墨自薦道,頗有一副大義凜然的架勢。
實則是他心底不相信吳觀真的會反叛。
一來是如今蠻人退出大夏境內,朝廷在和方悔的幾次戰鬥中都取得了勝利,此刻朝廷的威信前所未有。
他不相信吳觀敢這個時候和朝廷對著幹。
二來是,他現在對吳觀的認識還停留在當初唯他馬首是瞻當小弟的時候。
自認為了解吳觀性情,他也不信吳觀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所以才想要做這個欽差。
到時候,自己成了欽差,新仇舊恨,公報私仇,還不是想怎麽拿捏便怎麽拿捏他。
姬無圖此刻臉色已經鐵青。
帝王不可率性而為,否則他大可發兵西北,兵臨城下砍了吳觀的狗頭。
眼下雖然局勢稍微明朗,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他不願意看到西北再生出什麽亂子。
而現在張以墨正在把他往火上架,他怎能不氣。
就在這時,殿外一道人影閃過。
姬無圖眼前一亮。
“去,讓那奴才進來。”
他伸手一指,小德子立馬心領神會,顛顛跑了過去。
不一會兒,大太監便出現在了殿內。
“奴才叩見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