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是六月初談的這些,日子也就這麽一天天的過去了。


    西域路。


    興慶府往西,準確點說,是涼州往西,就劃為了西域路,雖然地盤沒多大,人口沒多少,但是先把名字定了。


    西域路安撫使,暫時是蕭嘉穗,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蕭嘉穗的工作重心還在興慶府周邊,光一個興慶府沙漠治理工程,鐵路規劃,黃河治理工程,這些就夠蕭嘉穗忙活的了,西域路那邊,明顯是要另外放人的。


    有想法的人不少,可以說,安撫使才是走到權力中心的捷徑。


    但是不一定合適,最終還是王燁拍板。


    唐斌。


    從南洋到西域沙漠,也是慘。


    沒辦法,這人,全能,好用。


    王燁原本是打算讓他指揮夜魘軍團的,整編之後,夜魘這個戰略目的相當清楚的軍團,一直都是沒有正經都統製的。


    樊瑞跟著羅真人修道之後,兩萬六千大軍,就是由司行方暫領。


    司行方本來是做好升職準備的,結果領了兩月,實在是領不住,做的太辛苦,主動找到王燁,於是這都統製還是暫缺。


    人,確實是有自己的上限的~


    王燁還在為夜魘軍都統製的事情頭疼的時候,王垚已經開始行動了。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當這首詩一出,就代表今天的朝會,沒那麽容易過去~


    據說這首詩是蘇大學士(蘇軾)諷刺好友張先的,不過隻是據說,現在不是考究這個的時候,關鍵是念這首詩的人,是經嘉績。


    經嘉績,作為監察院下禦史台禦史,上一次比較出名的事情,是把韓世忠的妻舅送到了遠島,就是白令海峽那裏的島,很遠就是了,活著和死了差不多。


    據說這還是看著延安郡王的麵子,不然,死定了。


    而這一次,這首詩一出,就好幾人臉色就變了,尤其是新近納妾的那幾位,都在看自己頭發白不白~


    齊國朝堂上,沒有年紀八十的。


    準確點說,連過六十的都沒有,嗯,王燁是確實做到了幹部年輕化的。


    當然,再年輕,能在這屋裏的,基本上也都是三十往上,然後四十左右了,納妾納色,反正娶的基本沒有二十往上的,所以這詩,真的是殺傷力有點大的。


    “臣彈劾雲州知州、雲圖閣學士、寧遠侯,韓澄私德有虧,有違《齊律-刑統-戶婚律》十年間納妾二十六人,年齡十三到十五之間,而這二十六位豆蔻少女,如今已有七人離世!”


    雲州知州四個字一出,就有些人鬆了口氣,不是自己就行。


    但是轉瞬之間,心就又提起來了。


    因為那是韓澄!


    王燁親舅舅。


    王燁他娘活的好好的,你這就彈劾人家韓澄?!!


    有一說一,經嘉績這愣種,是真他麽勇~


    朝堂之上,落針可聞。


    “死了七人,刑部沒查查?”王燁道,語氣平靜,聽不出喜怒。


    裴宣出列:“四人死於難產,兩人死於急病,一人死於探親路上,原開城府衙、燕京府尹有卷宗備案於刑部。”


    王燁頓了頓,道:“著刑部複核。”


    裴宣躬身,“喏!”


    鐵麵孔目實際上已經沒那麽鐵麵了,人在江湖漂,慢慢的,總是會磨得圓滑一些,裴宣事先不知道經嘉績的彈劾,而王燁問起,裴宣能說出來,便已經說明了許多。


    而裴宣之所以沒有鐵麵,是因為王燁~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咳咳,用錯詞了。


    但是大概是這麽個意思,裴宣對誰鐵麵,也得照顧一下王燁的麵子,而且這種事情,查不過來的~


    “有人曾言,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王燁高坐於龍椅,道:“若是有小妾生的孩子像侍衛,咱們《齊律》依照《宋律》而修,通奸男女,隻要不是謀財害命,徙一年半,若是高官貴族,懲罰的更重些,但是量刑不致死罪。”


    嗯,雖然實際執行起來,有些出入,但是總體來說,通奸就是這樣判罪的,並不重。


    “《齊律-刑統》既然是諸位臣工一塊議過的,治國根本,那便該照此執行。”王燁又補充了一句。


    王燁雖然是儒家門生,實際治國理念中,倒是法家思想更多一些。


    當然,儒家也一直在兼容並蓄,一些治國的法治思想,也是有的,現在沒人關心這些學問爭端,這些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王燁要‘照此執行’了,那就是把一些原本放在台麵下的事情,放在台麵上了。


    就像王燁說的,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這納妾納色,但是娶多了,怎麽都照顧到?


    自己照顧不到,有侍衛照顧到了,不是很正常?


    發現了,打死,幾乎成了默認的規則。


    誰也不會拿這事嚼舌頭,但是現在···


    不成了!


    陛下果然還是那個“人命關天”的陛下,這以後再遇到這種事,呸呸,以後都不會再遇到!


    念及此處,看向經嘉績的眼神,不免又帶了三五分怨氣~


    都怨這個愣種!


    不然呢?


    還敢對龍椅上那位心懷怨望不成?!


    “兒臣有話說~”王垚出列。


    身材魁梧的少年,穿著黑色蟒紋袍服,端的是少年英才。


    王燁眉頭微不可察的一皺,王垚能通過經嘉績把這事辦了,是最合適的,而有自己在,也能保經嘉績的安全。


    或者說,官場默認的規則,能保證經嘉績的人身安全。


    這種情況下,惡人自己來做,是最合適的。


    算了,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了。


    “太子請講。”王燁道,這裏是朝堂,父子也是君臣,而王垚是太子,王燁需要各方麵維護王垚的權威。


    尤其王垚現在還比較弱~


    “《齊律》之中有言,男四十而無子,方可納妾,兒臣以為,此條也該照此執行。”


    艸!


    吾兒甚勇!


    是的,王垚這特麽太勇了~


    有錢人把女人都娶了,然後貧苦人沒有女人生兒育女,這社會不崩了?


    所以人家從大宋朝廷,實際上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律法上,納妾是有嚴格規定的。


    《宋刑統·戶婚律》:“戶令雲:「娶妾仍立婚契。」即驗妻、妾,俱名為婚。依準禮、令,得罪無別。”


    也就是那都不能說是納妾,是娶妾,該有的儀式和標準都是要有的。


    而且還有嚴格的數量限製。


    唐朝《六典》規定,唐朝親王的妾十二個,郡王以及一品官十個,二品官八個,三品官六個,四品官四個,五品官三個。


    至於普通老百姓,那是沒有權利納妾的,隻有年過四十歲,沒有子女的,可以納一個妾,用來傳宗接代。


    宋朝實際是承的唐律,這方麵規定大差不差,律法上,甚至妾室子女繼承權,都是有明確規定的~


    但是···


    法律是法律,執行是執行。


    若是都嚴格按照這個來,父子倆還商量個屁的來,這個問題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製定規則的人,會製定對自己不利的規則?


    就像妾室私通,普通百姓妾室私通和王爺小妾私通,處罰一樣?


    律法上就不一樣的好不嘞。


    民不告,官不究,甚至關於納妾數量這事上,告了也沒人揪,屬於真正意義上潛規則。


    當然,潛規則之所以是潛規則,那就是這事隻能放在台麵下麵,社會公德和學術界,還是對此持批判態度的。


    也有人,真的是律人律己的。


    比如趙鼎,人家就沒納妾。


    比如宗澤,王燁也隻有一個師娘,在大宋的時候,官不到五品,不納妾;在齊國,也沒納妾,所以宗澤,就隻有宗穎一個獨子(長子早夭)。


    朝堂之上,更安靜了。


    王燁說這事,那是當朝皇帝對有些事情,甚至有些人不滿,想調整,大家可以猜度~


    而皇帝和太子,都說一個事情的時候,那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臣以為,臣以為此事當緩···”呂好問難得的額頭有汗。


    鬼知道呂好問說出這話的時候,承擔了多大的心理壓力。


    當然,這話能說的,想說的,也沒幾個。


    畢竟沒娶妾的人,真的不多,呂好問就是其中一個。


    王燁沒說話,看向王垚。


    “嗯,此事暫緩,兒臣沒意見,隻是另一件事,卻是不能緩了。”王垚沒堅持,換了個話題,“兒臣翻閱了建國以來,死於難產女性統計,其中十六歲及以下,便占了其中六成七,兒臣也尋了太醫院諸多太醫求證,十六歲之前女子,根骨未成,精氣不足,若是強行生育,九死一生,所以兒臣以為,這婚配年齡,該調整至男十七,女十六···”


    嗯,很好,吾兒不僅勇,多少還算有點腦子。


    吾心甚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