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壞掉的人心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一個舞槍弄棒的莽夫,不研究兵法,開始研究曆史了,那就是人心壞掉的開始。
比如現在的韓世忠,就很像一個玩弄人心的反角。
人家張俊出身寒微,本不是恥辱,隻是這玩意,出身確實是會影響人性格的,張俊確實在錢財上有點扛不住誘惑。
最開始,張俊隻是在住處撿到金豆子,雖然有點點奇怪,但更多的還是欣喜~
金豆子啊~
誰不喜歡?
然後第二天還有···
第三天換成了金磚~
第四天···
第五天···
當燕青帶著禮物登門的時候,恰好是第十五天。
陛下說一個人十五天養成一個習慣,也不知道是不是靠譜,但是這種事,十多天差不多也夠了。
“不知小人有何過人之處,值得燕統領孤身犯險?”張俊問道。
這也是張俊完全想不明白的事情。
燕青是什麽人?細作界的翹楚,天下聞名的大人物,手下錦衣衛恐怕比自己手下兵馬還多,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麽還會以身犯險?
不過想到那個衝鋒陷陣的銅麵,張俊似乎又理解了。
“小可不才,統領錦衣衛對外事,聯絡天下豪傑,廣交好友,本就是小可職責所在。”燕青道。
燕青統領錦衣衛部門,軍情處講道理是平行部門,軍情處的統領是李助,一直都是李助,隻是這些細節,就不用跟張俊細說了。
“小人便是那幸運兒?”張俊自嘲一笑道,“就是不知道燕統領能給到什麽樣的價錢?又需要小人做什麽?”
張俊自稱小人,實際自然不是“小人”。
張俊是都統製,雖然跟齊國的都統製差很多,但是也是領著近萬兵馬的人物,比齊國的都指揮使兵馬多,比都統製兵馬少。
“張將軍既然待價而沽,那我自然也不能小氣,黃金千兩換將軍行個方便。”
你看,事情就是這麽的明顯,張俊不覺得自己被人慧眼識珠了,想要什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就像當初,自己在西夏戰場上的軍功,分給了劉家一半,才換了個伍長的位置,這世上,就沒有免費的好事。
“什麽樣的方便?”張俊問道。
“張將軍也知道,咱們如今沿河對峙,大軍到處,難免騷擾到地方,若是有百姓不堪兵禍,想到淮北尋個生路,還請將軍高抬貴手~”燕青笑道。
這裏的淮北,是指淮河以北,一河之隔,就是天壤之別。
張俊沉吟片刻,道:“齊國治下,果然富裕啊~”
“倒也不算太富裕,隻有兩年存糧,離文景盛世,還有些差距。”燕青笑道。
“既然齊國這般富裕,為何還對大宋念念不忘?”張俊問道。
“自始皇一統天下,這天下能統一,還是要統一的,不然帝王本紀不好寫啊。”燕青笑道。
“齊皇有雄心壯誌。”張俊訕然道。
這話就沒法接,劉裕、柴榮,這都是頂頂的雄主,就是因為沒有一統天下,史書上都記載不了幾行,哪像一統天下的,基本都是一本書的記載。
“我家陛下仁善,隻是看不得百姓受苦罷了,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自然不能看著同胞易子而食。”燕青道,大義一定是要在自己手中的。
“易子而食不至於的。”張俊道。
“雖不至此,但也差不離的。”燕青正色道。
張俊沉默了下,道:“既是活人的功德,小人自然不會阻攔~”
“如此,謝過將軍仁義。”燕青道。
··· ···
燕青走了,留張俊在院中,望月無言。
張俊身後,是田師中。
田師中本是內侍梁方平部將,原在淮河之北幫梁方平統兵。
嗯,內侍領兵,也算是大宋特色了,趙桓對梁方平本是寄予厚望的,指望他成為童貫第二。
結果這人比童貫是差遠了,不僅是籠絡人心的本事,膽氣、騎術都差很遠。
膽氣不夠,就選擇了不戰而逃~
騎術不好,逃命的時候,就摔死了~
算梁方平運氣不好,田師中就更是了,梁方平成不了童貫的話,那跟著梁方平的田師中,就更完蛋了。
諂媚,就成了田師中的標簽。
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然後遇到了張俊,就收攏在了手下,不到一年,就成了親衛統領~
“師中,你說,咱們前麵有路嗎?”張俊的聲音有些疲憊。
“末將不知。”田師中道。
“不知便不知吧,都是活一天算一天的苦命人罷了。”張俊自嘲一笑。
田師中微微一頓,想了想,道:“齊國既然有意招攬張帥,何不順水推舟?”
田師中對大宋有忠誠,但是不太多。
就像張俊一樣,都是忠誠度有限的人物。
而燕青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又沒藏著掖著,張俊和田師中自然能看的明白。
先是拿重金換一個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從麵子上,都能過的去要求,然後逐步增加要求和籌碼,最終成了降將。
隻能說~
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我今年已經四十二了,在齊國,無論軍伍還是仕途,都已經晚了~”張俊歎口氣道。
張俊今年四十二,在南宋,還算是正當年的將領,但是在齊國的話,這個年齡已經是很大了。
齊國有一波更年輕,更忠誠,甚至統兵能力也更優秀的人,張俊在齊國軍隊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陛下對張帥,也甚是看重的。”田師中道,這個陛下,是南宋的陛下。
對張俊來說,此路不通,還有別路,亂世,手中有兵馬的人,自然是有不一樣的地位的。
所以張俊雖然貪財,但是對手下人卻好,不吃空餉,而且賞賜從來也大方,如此才能在劉光世累世將門的底蘊麵前,分庭抗禮。
是的,就是分庭抗禮。
朝廷不能接受劉光世手中有太多兵權,所以出身平民的張俊,就是被抬上來的那一個。
張俊知道自己為什麽被趙官家看重,所以張俊跟劉光世的關係很不好,雖然名義上是下屬,但是是個“刺頭”~
隻能說,雖然韓世忠本身對張俊和劉光世之間的關係有不太準確的認知,但是從張俊身上下手是對的。
當然,從誰身上下手,都是大概可以的。
張俊和田師中為什麽對大宋的忠誠度不高?
還不是因為敵我雙方戰力差距太大?
必死局,誰想送?
“齊國一統天下,已成定局,螳臂當車,必然粉身碎骨。”張俊道。
田師中點頭,張俊領兵,不算頂尖,但是論政治眼光,從平民一步步走到都統製位置,絕對頂尖的。
最起碼劉光世這個除了家世,並無多少本事的西軍將門之後,是比不上的。
“那便向北?”田師中問道。
“南邊死路一條,自然是要往北的。隻是,如何能謀些好處罷了~”張俊道。
田師中想了想,道:“若隻是我部向北,自然不能換個前程,若是更多人呢?”
“若是更多人,那不上不下的曲端,便是我們的下場。”張俊道。
張俊心中明白,齊國已經有曲端了,就不需要再來一個西軍的代表人物,實際上,現在的齊國統領將領之中,有“大宋西軍”標簽的人,已經太多了,自己就注定不可能再受重用。
曲端跟劉錡有舊,據說還曾經跟齊國皇帝是舊識,不依然是掛著個天輝軍都統製的名頭,結果卻隻是一個名頭罷了~
“那我們該如何?”
“且再等等吧~”
比如現在的韓世忠,就很像一個玩弄人心的反角。
人家張俊出身寒微,本不是恥辱,隻是這玩意,出身確實是會影響人性格的,張俊確實在錢財上有點扛不住誘惑。
最開始,張俊隻是在住處撿到金豆子,雖然有點點奇怪,但更多的還是欣喜~
金豆子啊~
誰不喜歡?
然後第二天還有···
第三天換成了金磚~
第四天···
第五天···
當燕青帶著禮物登門的時候,恰好是第十五天。
陛下說一個人十五天養成一個習慣,也不知道是不是靠譜,但是這種事,十多天差不多也夠了。
“不知小人有何過人之處,值得燕統領孤身犯險?”張俊問道。
這也是張俊完全想不明白的事情。
燕青是什麽人?細作界的翹楚,天下聞名的大人物,手下錦衣衛恐怕比自己手下兵馬還多,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麽還會以身犯險?
不過想到那個衝鋒陷陣的銅麵,張俊似乎又理解了。
“小可不才,統領錦衣衛對外事,聯絡天下豪傑,廣交好友,本就是小可職責所在。”燕青道。
燕青統領錦衣衛部門,軍情處講道理是平行部門,軍情處的統領是李助,一直都是李助,隻是這些細節,就不用跟張俊細說了。
“小人便是那幸運兒?”張俊自嘲一笑道,“就是不知道燕統領能給到什麽樣的價錢?又需要小人做什麽?”
張俊自稱小人,實際自然不是“小人”。
張俊是都統製,雖然跟齊國的都統製差很多,但是也是領著近萬兵馬的人物,比齊國的都指揮使兵馬多,比都統製兵馬少。
“張將軍既然待價而沽,那我自然也不能小氣,黃金千兩換將軍行個方便。”
你看,事情就是這麽的明顯,張俊不覺得自己被人慧眼識珠了,想要什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就像當初,自己在西夏戰場上的軍功,分給了劉家一半,才換了個伍長的位置,這世上,就沒有免費的好事。
“什麽樣的方便?”張俊問道。
“張將軍也知道,咱們如今沿河對峙,大軍到處,難免騷擾到地方,若是有百姓不堪兵禍,想到淮北尋個生路,還請將軍高抬貴手~”燕青笑道。
這裏的淮北,是指淮河以北,一河之隔,就是天壤之別。
張俊沉吟片刻,道:“齊國治下,果然富裕啊~”
“倒也不算太富裕,隻有兩年存糧,離文景盛世,還有些差距。”燕青笑道。
“既然齊國這般富裕,為何還對大宋念念不忘?”張俊問道。
“自始皇一統天下,這天下能統一,還是要統一的,不然帝王本紀不好寫啊。”燕青笑道。
“齊皇有雄心壯誌。”張俊訕然道。
這話就沒法接,劉裕、柴榮,這都是頂頂的雄主,就是因為沒有一統天下,史書上都記載不了幾行,哪像一統天下的,基本都是一本書的記載。
“我家陛下仁善,隻是看不得百姓受苦罷了,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自然不能看著同胞易子而食。”燕青道,大義一定是要在自己手中的。
“易子而食不至於的。”張俊道。
“雖不至此,但也差不離的。”燕青正色道。
張俊沉默了下,道:“既是活人的功德,小人自然不會阻攔~”
“如此,謝過將軍仁義。”燕青道。
··· ···
燕青走了,留張俊在院中,望月無言。
張俊身後,是田師中。
田師中本是內侍梁方平部將,原在淮河之北幫梁方平統兵。
嗯,內侍領兵,也算是大宋特色了,趙桓對梁方平本是寄予厚望的,指望他成為童貫第二。
結果這人比童貫是差遠了,不僅是籠絡人心的本事,膽氣、騎術都差很遠。
膽氣不夠,就選擇了不戰而逃~
騎術不好,逃命的時候,就摔死了~
算梁方平運氣不好,田師中就更是了,梁方平成不了童貫的話,那跟著梁方平的田師中,就更完蛋了。
諂媚,就成了田師中的標簽。
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然後遇到了張俊,就收攏在了手下,不到一年,就成了親衛統領~
“師中,你說,咱們前麵有路嗎?”張俊的聲音有些疲憊。
“末將不知。”田師中道。
“不知便不知吧,都是活一天算一天的苦命人罷了。”張俊自嘲一笑。
田師中微微一頓,想了想,道:“齊國既然有意招攬張帥,何不順水推舟?”
田師中對大宋有忠誠,但是不太多。
就像張俊一樣,都是忠誠度有限的人物。
而燕青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又沒藏著掖著,張俊和田師中自然能看的明白。
先是拿重金換一個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從麵子上,都能過的去要求,然後逐步增加要求和籌碼,最終成了降將。
隻能說~
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我今年已經四十二了,在齊國,無論軍伍還是仕途,都已經晚了~”張俊歎口氣道。
張俊今年四十二,在南宋,還算是正當年的將領,但是在齊國的話,這個年齡已經是很大了。
齊國有一波更年輕,更忠誠,甚至統兵能力也更優秀的人,張俊在齊國軍隊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陛下對張帥,也甚是看重的。”田師中道,這個陛下,是南宋的陛下。
對張俊來說,此路不通,還有別路,亂世,手中有兵馬的人,自然是有不一樣的地位的。
所以張俊雖然貪財,但是對手下人卻好,不吃空餉,而且賞賜從來也大方,如此才能在劉光世累世將門的底蘊麵前,分庭抗禮。
是的,就是分庭抗禮。
朝廷不能接受劉光世手中有太多兵權,所以出身平民的張俊,就是被抬上來的那一個。
張俊知道自己為什麽被趙官家看重,所以張俊跟劉光世的關係很不好,雖然名義上是下屬,但是是個“刺頭”~
隻能說,雖然韓世忠本身對張俊和劉光世之間的關係有不太準確的認知,但是從張俊身上下手是對的。
當然,從誰身上下手,都是大概可以的。
張俊和田師中為什麽對大宋的忠誠度不高?
還不是因為敵我雙方戰力差距太大?
必死局,誰想送?
“齊國一統天下,已成定局,螳臂當車,必然粉身碎骨。”張俊道。
田師中點頭,張俊領兵,不算頂尖,但是論政治眼光,從平民一步步走到都統製位置,絕對頂尖的。
最起碼劉光世這個除了家世,並無多少本事的西軍將門之後,是比不上的。
“那便向北?”田師中問道。
“南邊死路一條,自然是要往北的。隻是,如何能謀些好處罷了~”張俊道。
田師中想了想,道:“若隻是我部向北,自然不能換個前程,若是更多人呢?”
“若是更多人,那不上不下的曲端,便是我們的下場。”張俊道。
張俊心中明白,齊國已經有曲端了,就不需要再來一個西軍的代表人物,實際上,現在的齊國統領將領之中,有“大宋西軍”標簽的人,已經太多了,自己就注定不可能再受重用。
曲端跟劉錡有舊,據說還曾經跟齊國皇帝是舊識,不依然是掛著個天輝軍都統製的名頭,結果卻隻是一個名頭罷了~
“那我們該如何?”
“且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