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迴:借花獻佛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衣飛揚道:“大家並肩上!”說著施展“幻影神拳”,就與釋迦摩薩鬥在一起。莫太衝、左千秋、苗道一手持長劍,刺向釋迦摩薩周身要害。
郭破虜雙手使出無極劍氣,也外麵疾刺而來。一時間五人同時出手,釋迦摩薩前後受敵,心中也是膽怯。他武功雖高,但此番連鬥四場生死大戰,剛才又與郭襄內力相拚,更是大損內力,縱有通天神通,此時也隻剩下六七成的功力,又如何擋住這五大高手的圍攻。
此時眼見衣飛揚一拳打到,於是左掌佛手印還擊而去。他佛手印尚未與衣飛揚拳鋒相遇,已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之聲。兩人俱都是至剛至強的武功,還未相碰,勁力已席卷而來。
接著右掌捏了一個咒訣攔住郭破虜的劍氣,隻聽嗤嗤兩聲,指力與劍氣交在一起。於是緊催內力,擋住兩人拳鋒劍氣。
這時又聽刷刷刷三聲,苗道一、左千秋與莫太衝三人手持長劍,就刺向他左右兩肋與後背後要害。郭破虜與衣飛揚也是各催內力,向釋迦摩薩猛攻過去,成犄角之勢,使其無法躲避。
此時釋迦摩薩前後受敵,巨力擠壓,哪裏還能動彈,隻聽當當當三劍,俱都刺中釋迦摩薩身上。
三人正自大喜,內力貫注劍身向前刺去,釋迦摩薩有內力護體,本來尋常刀劍是傷不到他。此時內力減弱,隻聽撲的一聲,苗道一刺破後背,鮮血噴出。
突地釋迦摩薩大喝一聲,使出最後的力量,推開郭破虜的劍氣與衣飛揚拳鋒,身子一轉,如陀螺一般轉動起來,隻聽當當之聲,苗道一三人長劍斷成兩截,接著身子倏地騰空而起,竟掙脫五人合力束縛。
這變起倉促,苗道一、左千秋與莫太衝三人長劍斷開,一滑而過,竟然分別向本方刺去。莫太衝刺向了左千秋,左千秋刺向了莫太衝,苗道一刺向了衣飛揚,衣飛揚一拳擊向了苗道一。四人交織在一起,眼看就要傷到,於是連忙硬生生收迴勁力,便如以同等力道的勁力,當胸猛擊自己一下一般。三人長劍立時被自己震碎,四人隻感覺氣血翻騰,登時一個踉蹌,差點倒地,連忙氣運丹田,好一陣才恢複正常。
隻有郭破虜劍氣收發自如,一見不對,立刻收迴了劍氣,這才沒有誤傷自己。
卻已感覺到釋迦摩薩真力大損,已是強弩之末,哪裏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報仇機會,跟著騰空而起,就向釋迦摩薩追去。
釋迦摩薩身在半空,突地斜身向左竄去,身形一晃就向十三尊者那裏縱去。此時他已經內力耗盡,行不多遠,便落在十三尊者人群之中。
此時十三尊者死的死,傷的傷,或躺或坐在地上。其他番僧也好不到哪裏去,有的被元兵分割攔住,有的被打死打傷,還有一些看到釋迦摩薩過來,連忙攔住郭破虜。郭破虜揮動劍氣,番僧一撲過來,就被刺倒。
十三尊者看到釋迦摩薩過來,紛紛移到釋迦摩薩周圍,雙掌向釋迦摩薩連拍過去,打在身體之上。釋迦摩薩閉目端坐,渾身顫抖不停。
此時郭破虜撲了過去,使出無極劍氣,疾刺而去。釋迦摩薩睜開眼睛,一掌迎了過去。兩人掌力劍氣在半途相逢,隻聽波的一響,郭破虜感覺對方掌力便如怒潮狂湧,勢不可當,心中詫異之極,心想:“難道釋迦摩薩內力恢複如初!這不可能,他剛才明明已經耗盡氣力,怎麽短短片刻間,就恢複正常?而他那弟子武功內力相差甚遠,就算運功與他,也不會有如此強的內力?”於是使出翻雲覆雨手,一掌一掌淩空劈去。他掌力雖是渾厚,可是每一掌都被釋迦摩薩化解,且他的掌力反擊之力越來越強。
郭破虜雖是不明白為何如此,仍運掌如風,向釋迦摩薩劈去。釋迦摩薩仍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揮掌迎上。雖然勁力遜於郭破虜,卻也能護住周身要害。苗道一這時在後麵道:“他這是借花獻佛大法,不能讓他們繼續傳力給他!”
原來密宗中練習真氣內力與中原不同,他們把真氣生出,儲存在周身經脈之中。不像中原道家武功,真氣猶如唿吸一般,時刻都會生出,所以才會稱為“吐納運氣功夫”。隻是根據個人的功力深淺不同,有的人生的快,有的人生的慢。
而密宗真氣生出一般都比較慢,所以要提前儲存,如糧食放入到大糧倉,早早準備好。可是糧倉在大,總有存滿的時候。一個人內力再高,身體儲存也會有盡頭。與敵人相鬥,若是開始時,一鼓作氣,力量最強,把敵人擊敗,當然最好。若是不能擊敗,那就會再而衰,三而竭,最後力竭而敗。
於是就有密宗高僧創出一套“借花獻佛”的武功來,這套武功就是一個密宗高手,修煉出的真氣在自己體內儲存滿時,便無處存放。於是便輸入弟子身體之中,暫時存放。弟子雖總有強勁的真氣,卻是無法使用。旨在密宗高手真氣耗盡時,弟子便把體內真氣反哺過去,於是那人便能瞬間恢複幾成真氣。就如中原的“嫁衣神功”一樣,也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
郭破虜聽到苗道一大叫,雖不事很明白,卻也知道不能繼續讓釋迦摩薩恢複真力,於是運掌如風,急劈而去。兩人掌力隔空相撞,砰砰大響。滾滾然互拚數掌,郭破虜已到了一丈之處,正要揮掌劈去,一舉把他擊殺。
這時十三尊者突地“撲通”一起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成了軟泥。釋迦摩薩霍然起身,哈哈一笑,反客為主,雙手使出“大日如來佛手印”,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郭破虜也使出翻雲覆雨手推了過去。
砰的一聲,兩掌相交,兩人身子晃了一晃,釋迦摩薩借著反激之力,突地向後滑去四五丈遠。
郭破虜正要撲過去,隻聽到馬蹄聲驟響不停,隻見遠處旌旗招展,塵土飛揚,如烏雲般遮住了半邊天。人馬還在遠處,就聽到轟隆隆、轟隆隆的馬蹄之聲,在這山穀中更是震耳欲聾,顯然是大軍全力奔馳,衝鋒而至。聲音如此之大,看來有近萬人之多。左千秋一看,大驚道:“不好,舒不台的大軍來將旗來了,我們趕快走。”
原來苗道一讓左千秋帶人跟在舒不台大軍後麵,趁機救走郭襄與丐幫眾人。左千秋與莫太衝還有衣飛揚便各自挑了本教中武功高強的弟子,偷偷跟在大軍後麵,走到半路,換上早已準備好的盔甲,便堂而皇之混在大軍後麵。
到了山穀後,看到元兵軍容整齊,人數眾多,自知他們區區不到百人,想救出丐幫眾人恐怕較為困難。就是在元軍中穿行,恐怕也有人問的。若是被元兵識破,突圍都難。
三人正思索時,突然看到舒不台的將軍大旗在山穀上穿行,所遇各部紛紛避讓。三人頓時有了主意,準備去奪將旗。
這大將旗一般都跟著大將軍,由親兵侍衛守護,衣飛揚與左千秋便帶著幾人便偷偷混入大軍中,來到中軍大帳的將旗邊。這時山穀中元兵被長生子弦聲所傷,山峰上的元兵進退兩難,正慌作一片。舒不台也不敢太靠近山穀,於是便帶幾人撤到後方。但又怕引起軍心不穩,中軍大帳仍留在原處不動,將旗自然也留在原處不動。
正好便宜衣飛揚與左千秋等人,眾人來到中軍大帳,發現裏麵空空如也,而將旗下也隻有幾人守備,趁亂把守旗士兵打死,搶到大旗。便讓人通知莫太衝帶人過來到中軍大帳。
沒多時就看到苗道一發出信號,於是便扛著大旗,騎馬向信號方向奔去。果然一路上暢通無阻,沒人敢阻攔。但由於山穀中道路崎嶇不平,房屋甚多,又有阿裏不哥的士兵出來阻擊相鬥,元兵四處放火,所以行走並不甚快。
半路上又遇到追趕釋迦摩薩的郭破虜與苗道一兩人。釋迦摩薩不敵支嘯天、碧玉生、摩羅與郭破虜、苗道一的聯手圍攻,便向元軍中逃去。釋迦摩薩頗有心機,輕功又高,在元軍中穿來插去,不多時便甩掉五人。五人在數千人大軍中尋找,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哪裏能找到。
釋迦摩薩看到摔開五人糾纏,便迴去尋找郭襄。而郭破虜與苗道一正好遇到扛著大旗而來的衣飛揚、左千秋的馬隊於是一起過去尋找郭襄等人。
正當郭襄準備與釋迦摩薩同歸於盡,危急時刻,郭破虜與衣飛揚等人出現,救下郭襄與丐幫眾人。
而這時的舒不台聽到報告,山穀中沒有了弦聲,又迴到中軍大帳,這才發現將旗被人扛走,山穀中敵人消滅幹淨,於是便帶大隊人馬進入山穀,向這邊追了過來。
他們一看千軍萬馬疾馳而來,於是舍棄追趕釋迦摩薩,就向丐幫等人飛身奔去。不多時就追上了丐幫眾人。
郭破虜告知元兵大隊人馬追來,要他們火速前進。一行人繼續向北方而去,一路上遇到元兵紛紛讓路。遇到小股元兵便被眾人擊殺而死。行了半個時辰左右,就到了山坡上。這裏比較陡峭,山石嶙峋,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便下馬小心牽行而上,甚是緩慢。
就在這時,突聽到後麵馬蹄聲響起,眾人轉頭一看,隻見一隊元兵追了上來。蒙古人自小騎馬,馬術當然要比全真弟子精湛許多,就在這山穀中也是如履平地,終於追了上來。
這一隊人有一百多人,人還沒到,羽箭就射了過來。郭破虜道:“衣大哥,苗師兄,左師兄,我們下去獵殺。莫師兄你掩護眾人離開!”眾人齊聲說好。
郭破虜縱身衝將下去,揮動劍氣就向元兵疾刺而去。隻聽嗤嗤幾聲,刺在元兵咽喉上,幾人都沒看清是何兵刃,就倒在地上。衣飛揚唿的雙拳擊出,就有兩個元兵臉上被打開了花。苗道一與左千秋搶到兩根長矛,使將開來,刺、掃、挑、打,猶似雙龍入海就把大批元兵挑落馬上。
這四人猶如狼入羊群一般,砍瓜切菜般圍住元兵,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將這一隊元兵殺的幹幹淨淨,無一人逃走。
四人正要大喜,隻見遠處又有一隊元兵奔來,這隊人馬有兩三百人,四人知道就算殺完他們,恐怕也會手腳乏力,何況後麵的元兵源源不斷,就是累死也殺不幹淨。幸好眾人都已上了山峰。
莫太衝在上麵道:“上麵石頭又大又多,用巨石滾落殺敵!”郭破虜四人聽了大喜,飛身躍到山峰上,果然上麵石塊又大又圓,於是道:“準備石頭,越大越好!”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還有丐幫眾人就四處準備巨石,放在坡道上,隻待元兵到了,就推下去。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衣飛揚道:“大家並肩上!”說著施展“幻影神拳”,就與釋迦摩薩鬥在一起。莫太衝、左千秋、苗道一手持長劍,刺向釋迦摩薩周身要害。
郭破虜雙手使出無極劍氣,也外麵疾刺而來。一時間五人同時出手,釋迦摩薩前後受敵,心中也是膽怯。他武功雖高,但此番連鬥四場生死大戰,剛才又與郭襄內力相拚,更是大損內力,縱有通天神通,此時也隻剩下六七成的功力,又如何擋住這五大高手的圍攻。
此時眼見衣飛揚一拳打到,於是左掌佛手印還擊而去。他佛手印尚未與衣飛揚拳鋒相遇,已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之聲。兩人俱都是至剛至強的武功,還未相碰,勁力已席卷而來。
接著右掌捏了一個咒訣攔住郭破虜的劍氣,隻聽嗤嗤兩聲,指力與劍氣交在一起。於是緊催內力,擋住兩人拳鋒劍氣。
這時又聽刷刷刷三聲,苗道一、左千秋與莫太衝三人手持長劍,就刺向他左右兩肋與後背後要害。郭破虜與衣飛揚也是各催內力,向釋迦摩薩猛攻過去,成犄角之勢,使其無法躲避。
此時釋迦摩薩前後受敵,巨力擠壓,哪裏還能動彈,隻聽當當當三劍,俱都刺中釋迦摩薩身上。
三人正自大喜,內力貫注劍身向前刺去,釋迦摩薩有內力護體,本來尋常刀劍是傷不到他。此時內力減弱,隻聽撲的一聲,苗道一刺破後背,鮮血噴出。
突地釋迦摩薩大喝一聲,使出最後的力量,推開郭破虜的劍氣與衣飛揚拳鋒,身子一轉,如陀螺一般轉動起來,隻聽當當之聲,苗道一三人長劍斷成兩截,接著身子倏地騰空而起,竟掙脫五人合力束縛。
這變起倉促,苗道一、左千秋與莫太衝三人長劍斷開,一滑而過,竟然分別向本方刺去。莫太衝刺向了左千秋,左千秋刺向了莫太衝,苗道一刺向了衣飛揚,衣飛揚一拳擊向了苗道一。四人交織在一起,眼看就要傷到,於是連忙硬生生收迴勁力,便如以同等力道的勁力,當胸猛擊自己一下一般。三人長劍立時被自己震碎,四人隻感覺氣血翻騰,登時一個踉蹌,差點倒地,連忙氣運丹田,好一陣才恢複正常。
隻有郭破虜劍氣收發自如,一見不對,立刻收迴了劍氣,這才沒有誤傷自己。
卻已感覺到釋迦摩薩真力大損,已是強弩之末,哪裏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報仇機會,跟著騰空而起,就向釋迦摩薩追去。
釋迦摩薩身在半空,突地斜身向左竄去,身形一晃就向十三尊者那裏縱去。此時他已經內力耗盡,行不多遠,便落在十三尊者人群之中。
此時十三尊者死的死,傷的傷,或躺或坐在地上。其他番僧也好不到哪裏去,有的被元兵分割攔住,有的被打死打傷,還有一些看到釋迦摩薩過來,連忙攔住郭破虜。郭破虜揮動劍氣,番僧一撲過來,就被刺倒。
十三尊者看到釋迦摩薩過來,紛紛移到釋迦摩薩周圍,雙掌向釋迦摩薩連拍過去,打在身體之上。釋迦摩薩閉目端坐,渾身顫抖不停。
此時郭破虜撲了過去,使出無極劍氣,疾刺而去。釋迦摩薩睜開眼睛,一掌迎了過去。兩人掌力劍氣在半途相逢,隻聽波的一響,郭破虜感覺對方掌力便如怒潮狂湧,勢不可當,心中詫異之極,心想:“難道釋迦摩薩內力恢複如初!這不可能,他剛才明明已經耗盡氣力,怎麽短短片刻間,就恢複正常?而他那弟子武功內力相差甚遠,就算運功與他,也不會有如此強的內力?”於是使出翻雲覆雨手,一掌一掌淩空劈去。他掌力雖是渾厚,可是每一掌都被釋迦摩薩化解,且他的掌力反擊之力越來越強。
郭破虜雖是不明白為何如此,仍運掌如風,向釋迦摩薩劈去。釋迦摩薩仍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揮掌迎上。雖然勁力遜於郭破虜,卻也能護住周身要害。苗道一這時在後麵道:“他這是借花獻佛大法,不能讓他們繼續傳力給他!”
原來密宗中練習真氣內力與中原不同,他們把真氣生出,儲存在周身經脈之中。不像中原道家武功,真氣猶如唿吸一般,時刻都會生出,所以才會稱為“吐納運氣功夫”。隻是根據個人的功力深淺不同,有的人生的快,有的人生的慢。
而密宗真氣生出一般都比較慢,所以要提前儲存,如糧食放入到大糧倉,早早準備好。可是糧倉在大,總有存滿的時候。一個人內力再高,身體儲存也會有盡頭。與敵人相鬥,若是開始時,一鼓作氣,力量最強,把敵人擊敗,當然最好。若是不能擊敗,那就會再而衰,三而竭,最後力竭而敗。
於是就有密宗高僧創出一套“借花獻佛”的武功來,這套武功就是一個密宗高手,修煉出的真氣在自己體內儲存滿時,便無處存放。於是便輸入弟子身體之中,暫時存放。弟子雖總有強勁的真氣,卻是無法使用。旨在密宗高手真氣耗盡時,弟子便把體內真氣反哺過去,於是那人便能瞬間恢複幾成真氣。就如中原的“嫁衣神功”一樣,也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
郭破虜聽到苗道一大叫,雖不事很明白,卻也知道不能繼續讓釋迦摩薩恢複真力,於是運掌如風,急劈而去。兩人掌力隔空相撞,砰砰大響。滾滾然互拚數掌,郭破虜已到了一丈之處,正要揮掌劈去,一舉把他擊殺。
這時十三尊者突地“撲通”一起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成了軟泥。釋迦摩薩霍然起身,哈哈一笑,反客為主,雙手使出“大日如來佛手印”,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郭破虜也使出翻雲覆雨手推了過去。
砰的一聲,兩掌相交,兩人身子晃了一晃,釋迦摩薩借著反激之力,突地向後滑去四五丈遠。
郭破虜正要撲過去,隻聽到馬蹄聲驟響不停,隻見遠處旌旗招展,塵土飛揚,如烏雲般遮住了半邊天。人馬還在遠處,就聽到轟隆隆、轟隆隆的馬蹄之聲,在這山穀中更是震耳欲聾,顯然是大軍全力奔馳,衝鋒而至。聲音如此之大,看來有近萬人之多。左千秋一看,大驚道:“不好,舒不台的大軍來將旗來了,我們趕快走。”
原來苗道一讓左千秋帶人跟在舒不台大軍後麵,趁機救走郭襄與丐幫眾人。左千秋與莫太衝還有衣飛揚便各自挑了本教中武功高強的弟子,偷偷跟在大軍後麵,走到半路,換上早已準備好的盔甲,便堂而皇之混在大軍後麵。
到了山穀後,看到元兵軍容整齊,人數眾多,自知他們區區不到百人,想救出丐幫眾人恐怕較為困難。就是在元軍中穿行,恐怕也有人問的。若是被元兵識破,突圍都難。
三人正思索時,突然看到舒不台的將軍大旗在山穀上穿行,所遇各部紛紛避讓。三人頓時有了主意,準備去奪將旗。
這大將旗一般都跟著大將軍,由親兵侍衛守護,衣飛揚與左千秋便帶著幾人便偷偷混入大軍中,來到中軍大帳的將旗邊。這時山穀中元兵被長生子弦聲所傷,山峰上的元兵進退兩難,正慌作一片。舒不台也不敢太靠近山穀,於是便帶幾人撤到後方。但又怕引起軍心不穩,中軍大帳仍留在原處不動,將旗自然也留在原處不動。
正好便宜衣飛揚與左千秋等人,眾人來到中軍大帳,發現裏麵空空如也,而將旗下也隻有幾人守備,趁亂把守旗士兵打死,搶到大旗。便讓人通知莫太衝帶人過來到中軍大帳。
沒多時就看到苗道一發出信號,於是便扛著大旗,騎馬向信號方向奔去。果然一路上暢通無阻,沒人敢阻攔。但由於山穀中道路崎嶇不平,房屋甚多,又有阿裏不哥的士兵出來阻擊相鬥,元兵四處放火,所以行走並不甚快。
半路上又遇到追趕釋迦摩薩的郭破虜與苗道一兩人。釋迦摩薩不敵支嘯天、碧玉生、摩羅與郭破虜、苗道一的聯手圍攻,便向元軍中逃去。釋迦摩薩頗有心機,輕功又高,在元軍中穿來插去,不多時便甩掉五人。五人在數千人大軍中尋找,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哪裏能找到。
釋迦摩薩看到摔開五人糾纏,便迴去尋找郭襄。而郭破虜與苗道一正好遇到扛著大旗而來的衣飛揚、左千秋的馬隊於是一起過去尋找郭襄等人。
正當郭襄準備與釋迦摩薩同歸於盡,危急時刻,郭破虜與衣飛揚等人出現,救下郭襄與丐幫眾人。
而這時的舒不台聽到報告,山穀中沒有了弦聲,又迴到中軍大帳,這才發現將旗被人扛走,山穀中敵人消滅幹淨,於是便帶大隊人馬進入山穀,向這邊追了過來。
他們一看千軍萬馬疾馳而來,於是舍棄追趕釋迦摩薩,就向丐幫等人飛身奔去。不多時就追上了丐幫眾人。
郭破虜告知元兵大隊人馬追來,要他們火速前進。一行人繼續向北方而去,一路上遇到元兵紛紛讓路。遇到小股元兵便被眾人擊殺而死。行了半個時辰左右,就到了山坡上。這裏比較陡峭,山石嶙峋,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便下馬小心牽行而上,甚是緩慢。
就在這時,突聽到後麵馬蹄聲響起,眾人轉頭一看,隻見一隊元兵追了上來。蒙古人自小騎馬,馬術當然要比全真弟子精湛許多,就在這山穀中也是如履平地,終於追了上來。
這一隊人有一百多人,人還沒到,羽箭就射了過來。郭破虜道:“衣大哥,苗師兄,左師兄,我們下去獵殺。莫師兄你掩護眾人離開!”眾人齊聲說好。
郭破虜縱身衝將下去,揮動劍氣就向元兵疾刺而去。隻聽嗤嗤幾聲,刺在元兵咽喉上,幾人都沒看清是何兵刃,就倒在地上。衣飛揚唿的雙拳擊出,就有兩個元兵臉上被打開了花。苗道一與左千秋搶到兩根長矛,使將開來,刺、掃、挑、打,猶似雙龍入海就把大批元兵挑落馬上。
這四人猶如狼入羊群一般,砍瓜切菜般圍住元兵,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將這一隊元兵殺的幹幹淨淨,無一人逃走。
四人正要大喜,隻見遠處又有一隊元兵奔來,這隊人馬有兩三百人,四人知道就算殺完他們,恐怕也會手腳乏力,何況後麵的元兵源源不斷,就是累死也殺不幹淨。幸好眾人都已上了山峰。
莫太衝在上麵道:“上麵石頭又大又多,用巨石滾落殺敵!”郭破虜四人聽了大喜,飛身躍到山峰上,果然上麵石塊又大又圓,於是道:“準備石頭,越大越好!”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還有丐幫眾人就四處準備巨石,放在坡道上,隻待元兵到了,就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