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迴:死裏逃生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
釋迦摩薩把郭襄一掌擊退,看到這普通元兵模樣之人竟然安然無恙,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道:“原來是你?今天就都別想走了!”
十三尊者與番僧看到釋迦摩薩到來,俱都大喜,道:“師父,你可來了!”釋迦摩薩道:“抓住他們,一個都不能走!”番僧聽了就向丐幫眾人圍了過去。
黎林、柳中奇等十幾身穿元兵服侍的人,連忙攔住他們。其他丐幫眾人不敢亂動,若是動手出招,就會被圍觀的元兵看出。
柳中奇道:“還有沒有王法,竟然來搶功勞!”這柳中奇比較聰明,不僅裝扮成蒙古士兵,就連說話的聲音也與蒙古人一樣,是惟妙惟肖。
他這一大喝,就有蒙古士兵道:“不許搶功。”開始一個人說,後來聲音越來越大,就有元兵攔住番僧。
這些元兵都是舒不台從各地戰場上抽調過來的精兵強將,準備開赴江南等地平叛的,臨時被舒不台派來剿匪,互相並不認識。很多人初次到大都,隻聽命舒不台的軍令,並不認識國師釋迦摩薩。
也有認識國師釋迦摩薩的元兵,可是他們更認識大將軍的侍衛白鶴鳴等人,這秦秋波、白鶴鳴四人投靠了舒不台,自然想走仕途,少不了要拉攏元兵將領,平時秦秋波、白鶴鳴四人又好酒,並且出手大方,常與一些蒙古百夫長、十夫長喝酒作樂,略有交情。這時看到白鶴鳴被番僧擄走,早就忿忿不平。平日裏番僧飛揚撥扈,經常任意打罵元兵,所以也早有積怨,隻是敢怒不敢言。
蒙古士兵,最瞧不起搶功,此時看到番僧準備搶奪功勞,於是紛紛上前阻攔,橫在兩方中間。
十三尊者與番僧看到元兵阻攔,見他們人多勢眾,衝不過去,隻得停下。
釋迦摩薩大喝道:“這些都是亂黨,好,那就暫且不動,看我怎麽揭下他們的麵具。”說著使出“大日如來佛手印”就向郭襄拍去。
釋迦摩薩掌尖未到,郭襄已感到一陣令人窒息的壓力湧來,當下一掌擊了過去。眼看兩人手掌碰在一起,郭襄手臂突地伸長彎轉,手掌從絕不可能角度,閃電般打在釋迦摩薩胸口上。
丐幫眾人看到郭襄這一掌如此精妙神奇,以為必會打傷釋迦摩薩。哪知這一掌擊中釋迦摩薩後,郭襄隻感覺如擊鐵石一般,手臂酸麻。這時釋迦摩薩手臂彎曲,一掌擊在郭襄左肋,郭襄悶哼一聲,向後連退三四步才停下來。
釋迦摩薩身子晃了一晃,也退了一步,詫異道:“好精妙的招式,好深厚的內力,你是第一次能打到我的人,恐怕再過一段,老衲都不是你的對手,今天不能再放你走了!”說著又是一掌劈出。郭襄見釋迦摩薩掌力雄厚無比,內力太強,她“四象掌法”招式雖然精妙,可占不到半分便宜,於是心一橫,心想:“我就用內力與你相鬥,我縱然不敵身死,也要大耗你的內力。”想到此,於是運轉九陽神功,運勁與臂,見他一掌劈到,便也一掌劈出。那是硬碰硬的蠻打,絲毫沒有取巧的餘地。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巨響,兩人身子都晃了一晃。
兩人俱都向後退了兩步,郭襄隻感覺氣血翻湧,一股腥氣直衝咽喉,忙咽了下去。釋迦摩薩氣悠神閑,不露聲色。
釋迦摩薩接著又是一掌劈出,郭襄深吸一口氣,又運掌迎了上去,砰的又是一聲,郭襄連退三步,啊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
釋迦摩薩隻退了一步,道:“郭襄,你還不束手就擒!”
黎林,柳中奇等人看到郭襄受傷,一起搶出,卻被十三尊者攔住,黎林使出拿著一根鐵棒指東打西,
郭襄道:“休想,你也吃我一掌!”說著體內真氣一加流轉,壓製住體內傷口,全身骨骼中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之聲,如炮竹一般響聲不絕,一掌就向釋迦摩薩劈去。
這一掌正是郭襄自創的絕學,叫做“佛光普照”。這一套掌法乃是郭襄根據降龍十八掌精要所創,招式平平淡淡,雖然隻有一招,可是一掌使出,無論敵人如何擋避,都會被籠罩全身,難以逃脫。並能以至柔的勁力使出至剛至強威力。
釋迦摩薩見郭襄手掌劈出,骨骼響個不停,知道這一掌非同小可,連忙運轉內力與周身要害,大喝一聲,跟著“大日如來佛手印”也劈了出去。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兩人手掌碰在一起,兩人各催內力撞了過去。兩股力道如波濤洶湧般一般,勁風四溢,兩邊的人隻感覺勁風淩厲襲來,前麵幾人胸口更感覺胸口如鐵錘擊來,口吐鮮血,被勁風向後後拋去。後麵的人不明覺厲,還翹首觀望,被飛來的人砸到一片,場中頓時慌亂起來。
郭襄突地大喝道:“快走!”說著噴出一口鮮血。她內力還是稍遜一籌,此時已是強弩之末,終於支撐不住。
她一大喝,柳中奇等人這才如夢方醒,知道這時是撤走最佳機會,可是看到郭襄吐出鮮血,知道她情況不妙,哪裏肯走。就想過去相救郭襄,可是中間元兵太多,竟然無法擠過去。
釋迦摩薩聽到郭襄大喝,不願與她力拚,耗費真力,正想抽出手掌,哪知郭襄手掌如膏藥一般,牢牢黏住他的手掌,掙脫不開。
釋迦摩薩連掙兩下,都是沒有掙脫,隻得運起真力,反擊過去。他也看出,郭襄已是強弩之末,隻須再相鬥片刻,郭襄必力竭而死。此時郭襄額頭大汗淋漓,頭頂冒起絲絲霧氣,已是把內力發揮到極致。她看到黎林等人還沒走,又大喝道:“快走!”
柳中奇等人知道在此幫不上,於是心一狠,拉著黎林等人就想離開。
釋迦摩薩看到丐幫眾人要離開,突地張口一吹,郭襄臉上的麵具被他吹掉,露出真容。
釋迦摩薩大喝道:“他們是逃犯,快圍住他們!”有元兵看到郭襄露出女子真容,知道其中有詐,有人便攔住要離開的黎林、柳中奇等人。柳中奇道:“你們不要聽番僧!”一個百夫長道:“都不要走,等大將軍過來,由他定奪!”說著元兵搭弓對著丐幫眾人。
柳中奇等人一看,知道再無機會脫身。頓時後悔,不該聽郭襄之言,早點離開。此時隻能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釋迦摩薩看到元兵攔住丐幫眾人,嘿嘿一笑,心中大喜。正在這時遠處突傳來急驟的馬蹄聲響,勢若雷鳴。元兵迴頭一看,隻見遠處灰塵滾滾,快馬奔來一彪人馬,旌旗展動,看不清模樣,但是一杆大旗高高挑起,正是舒不台的將旗。
元兵頓時大喜,知道是大將軍過來,於是大聲歡唿起來。不一會,那隊人馬已看得清楚,但見人強馬壯,鮮盔亮甲!
釋迦摩薩惡鬥正酣,無暇旁觀,聽到歡唿,也是大喜,正要使力將郭襄擊飛。忽聽得背後勁風大作,一人輕飄飄的一掌拍了過來。
釋迦摩薩大吃一驚,連忙分出一掌向後劈去,待要將這掌擊開。隻聽啪的一聲,兩掌擊在一起,但覺左臂酸麻,一股勁力順著手臂,直朝體內擊去,胸中氣息登時沉濁。
釋迦摩薩武功已臻化境,一遇外力,體內自然而然的生出反擊之力。真力便轉到左掌向那人反擊過去。此時右掌隻餘下三成真力,卻也把郭襄震開。
釋迦摩薩左掌啪的一聲,與那人對了一掌,兩人身子晃了一晃,俱都向後退了三步。釋迦摩薩定睛一看,那人卻是秦秋波,當然知道是郭破虜所扮。
郭破虜一退,看到郭襄被震開,立即向郭襄躍去。釋迦摩薩道:“想走,沒那麽容易!”揮掌就朝郭破虜背後擊去,郭破虜早有防備,反手一掌擊去,兩掌相交,砰的一聲,借著掌力向郭襄躍去。
釋迦摩薩正要追去。這時那一隊人馬已奔了過來,隻見一元兵模樣的漢子,躍下馬,突地抓住馬腿,陡然舉起,就向釋迦摩薩擲了過來。
釋迦摩薩見那人雙臂又如此神力,暗自心驚。又見那馬被擲來之勢極為兇猛,不敢伸手硬接,想旁邊一躍躲開。隻聽轟的一聲,那匹馬就砸落下來,就向十三尊者與番僧砸去,頓時就有幾人躲閃不及,被戰馬砸中倒地,慘叫聲四起。
釋迦摩薩正暗暗心驚,這時又有三人飛身而來,手持長劍,刷刷連刺,團團圍在釋迦摩薩周身。正是裝扮成孫如風的苗道一,還有穿著元將模樣的左千秋與莫太衝。那擲馬之人正是衣飛揚,也趕了過去。
四人圍住釋迦摩薩,各使招式就向釋迦摩薩攻去。釋迦摩薩知道這四個個個身手了得,不敢怠慢,使出“大日如來神功”與四人相鬥起來。
此時郭襄已經內力耗盡,近乎昏迷,被釋迦摩薩震開後,搖搖欲墜,就要倒地。 ??
一人飛身躍來,扶住了郭襄。郭襄睜眼一看,卻是郭破虜,大喜道:“破虜你來了!”??郭破虜點了點頭,按在郭襄後背,輸入真氣於郭襄體內,郭襄道:“寧妹被丹巴妖僧擄走,你快去救她!”郭破虜聽了大驚,低聲道:“我先救出你與丐幫眾人,再去救她!”
此時那隊蒙古精兵已奔了過來,當然都是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所扮。他們圍住丐幫眾人,看似捉拿,其實是攙扶。元兵並沒看到舒不台在其中,一個元兵扛著將旗過來。有幾個百夫長認識秦秋波,上前道:“秦侍衛,大將軍怎麽沒來?”
郭破虜手扶在郭襄後背,看似抓住郭襄,大聲道:“我們奉大將軍之命來押解犯人,這些可疑之人全都要帶走。到時我們不會忘記各位大人的相助之情。”
有些人不認識秦秋波,可是卻認識舒不台的將旗,正所謂是將旗所到,便如將軍親臨一般。於是道:“多謝秦侍衛!”紛紛讓出一條道路。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把丐幫眾人扶上馬去,兩人一匹,就向來處疾奔而走。
郭襄被郭破虜輸入真氣,潛運神功,九陽真氣在體內轉了三轉,吐出兩口淤血,才打通體內閉塞經脈。郭破虜看到郭襄已無大恙,便讓一全真女弟子扶著上馬,跟著眾人一起離開。
十三尊者與番僧哪裏肯相信郭破虜之言,一部分人相助釋迦摩薩,一部分人向丐幫眾人衝殺過來。郭破虜使出無極劍氣,連刺而去,那些人還不知道怎麽迴事,就被無形劍氣刺傷倒地。
釋迦摩薩與衣飛揚、苗道一四人相鬥,起初因為之前內力大耗,處於下風,就連開口說話也是不行。可是時間一長,內力便恢複如初。
他這套武功施展時間越長,威力也越大,鬥了十幾招後,已由處於下風,變成占了上風。四人漸漸隻有招架之力,隻感覺釋迦摩薩掌力如怒潮狂湧襲來,勢不可擋。可是四人仍是咬牙堅持,直到看到郭破虜把丐幫眾人送走。
這時郭破虜擊傷十三尊者與番僧,施展無極劍氣就向釋迦摩薩疾刺而來。
釋迦摩薩隻得分出右掌迎去,掌力劍氣相交,半空中發出劈啪之聲。釋迦摩薩武功再高,也不是這五大高手的對手,特別是郭破虜的無極劍氣,一丈之外發出,無形無狀,無聲無息,卻比真劍還要鋒利,著實難以對付。於是施展“六字大明咒”指法,可是他的指力雖高,可是距離不及無極劍氣快與遠。若是兩手同時使出,方可與無極劍氣一決高下,可是單手施展,遠遠不如無極劍氣精妙如意。那些元兵看到郭破虜指指點點,釋迦摩薩縱高躍低,頗為狼狽。
釋迦摩薩內力消耗甚大,自知再鬥下去,兇多吉少,而郭破虜五人配合越發熟練。五人心想:正好趁此機會,把這大和尚除掉,以後就少了很多阻礙!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
釋迦摩薩把郭襄一掌擊退,看到這普通元兵模樣之人竟然安然無恙,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道:“原來是你?今天就都別想走了!”
十三尊者與番僧看到釋迦摩薩到來,俱都大喜,道:“師父,你可來了!”釋迦摩薩道:“抓住他們,一個都不能走!”番僧聽了就向丐幫眾人圍了過去。
黎林、柳中奇等十幾身穿元兵服侍的人,連忙攔住他們。其他丐幫眾人不敢亂動,若是動手出招,就會被圍觀的元兵看出。
柳中奇道:“還有沒有王法,竟然來搶功勞!”這柳中奇比較聰明,不僅裝扮成蒙古士兵,就連說話的聲音也與蒙古人一樣,是惟妙惟肖。
他這一大喝,就有蒙古士兵道:“不許搶功。”開始一個人說,後來聲音越來越大,就有元兵攔住番僧。
這些元兵都是舒不台從各地戰場上抽調過來的精兵強將,準備開赴江南等地平叛的,臨時被舒不台派來剿匪,互相並不認識。很多人初次到大都,隻聽命舒不台的軍令,並不認識國師釋迦摩薩。
也有認識國師釋迦摩薩的元兵,可是他們更認識大將軍的侍衛白鶴鳴等人,這秦秋波、白鶴鳴四人投靠了舒不台,自然想走仕途,少不了要拉攏元兵將領,平時秦秋波、白鶴鳴四人又好酒,並且出手大方,常與一些蒙古百夫長、十夫長喝酒作樂,略有交情。這時看到白鶴鳴被番僧擄走,早就忿忿不平。平日裏番僧飛揚撥扈,經常任意打罵元兵,所以也早有積怨,隻是敢怒不敢言。
蒙古士兵,最瞧不起搶功,此時看到番僧準備搶奪功勞,於是紛紛上前阻攔,橫在兩方中間。
十三尊者與番僧看到元兵阻攔,見他們人多勢眾,衝不過去,隻得停下。
釋迦摩薩大喝道:“這些都是亂黨,好,那就暫且不動,看我怎麽揭下他們的麵具。”說著使出“大日如來佛手印”就向郭襄拍去。
釋迦摩薩掌尖未到,郭襄已感到一陣令人窒息的壓力湧來,當下一掌擊了過去。眼看兩人手掌碰在一起,郭襄手臂突地伸長彎轉,手掌從絕不可能角度,閃電般打在釋迦摩薩胸口上。
丐幫眾人看到郭襄這一掌如此精妙神奇,以為必會打傷釋迦摩薩。哪知這一掌擊中釋迦摩薩後,郭襄隻感覺如擊鐵石一般,手臂酸麻。這時釋迦摩薩手臂彎曲,一掌擊在郭襄左肋,郭襄悶哼一聲,向後連退三四步才停下來。
釋迦摩薩身子晃了一晃,也退了一步,詫異道:“好精妙的招式,好深厚的內力,你是第一次能打到我的人,恐怕再過一段,老衲都不是你的對手,今天不能再放你走了!”說著又是一掌劈出。郭襄見釋迦摩薩掌力雄厚無比,內力太強,她“四象掌法”招式雖然精妙,可占不到半分便宜,於是心一橫,心想:“我就用內力與你相鬥,我縱然不敵身死,也要大耗你的內力。”想到此,於是運轉九陽神功,運勁與臂,見他一掌劈到,便也一掌劈出。那是硬碰硬的蠻打,絲毫沒有取巧的餘地。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巨響,兩人身子都晃了一晃。
兩人俱都向後退了兩步,郭襄隻感覺氣血翻湧,一股腥氣直衝咽喉,忙咽了下去。釋迦摩薩氣悠神閑,不露聲色。
釋迦摩薩接著又是一掌劈出,郭襄深吸一口氣,又運掌迎了上去,砰的又是一聲,郭襄連退三步,啊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
釋迦摩薩隻退了一步,道:“郭襄,你還不束手就擒!”
黎林,柳中奇等人看到郭襄受傷,一起搶出,卻被十三尊者攔住,黎林使出拿著一根鐵棒指東打西,
郭襄道:“休想,你也吃我一掌!”說著體內真氣一加流轉,壓製住體內傷口,全身骨骼中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之聲,如炮竹一般響聲不絕,一掌就向釋迦摩薩劈去。
這一掌正是郭襄自創的絕學,叫做“佛光普照”。這一套掌法乃是郭襄根據降龍十八掌精要所創,招式平平淡淡,雖然隻有一招,可是一掌使出,無論敵人如何擋避,都會被籠罩全身,難以逃脫。並能以至柔的勁力使出至剛至強威力。
釋迦摩薩見郭襄手掌劈出,骨骼響個不停,知道這一掌非同小可,連忙運轉內力與周身要害,大喝一聲,跟著“大日如來佛手印”也劈了出去。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兩人手掌碰在一起,兩人各催內力撞了過去。兩股力道如波濤洶湧般一般,勁風四溢,兩邊的人隻感覺勁風淩厲襲來,前麵幾人胸口更感覺胸口如鐵錘擊來,口吐鮮血,被勁風向後後拋去。後麵的人不明覺厲,還翹首觀望,被飛來的人砸到一片,場中頓時慌亂起來。
郭襄突地大喝道:“快走!”說著噴出一口鮮血。她內力還是稍遜一籌,此時已是強弩之末,終於支撐不住。
她一大喝,柳中奇等人這才如夢方醒,知道這時是撤走最佳機會,可是看到郭襄吐出鮮血,知道她情況不妙,哪裏肯走。就想過去相救郭襄,可是中間元兵太多,竟然無法擠過去。
釋迦摩薩聽到郭襄大喝,不願與她力拚,耗費真力,正想抽出手掌,哪知郭襄手掌如膏藥一般,牢牢黏住他的手掌,掙脫不開。
釋迦摩薩連掙兩下,都是沒有掙脫,隻得運起真力,反擊過去。他也看出,郭襄已是強弩之末,隻須再相鬥片刻,郭襄必力竭而死。此時郭襄額頭大汗淋漓,頭頂冒起絲絲霧氣,已是把內力發揮到極致。她看到黎林等人還沒走,又大喝道:“快走!”
柳中奇等人知道在此幫不上,於是心一狠,拉著黎林等人就想離開。
釋迦摩薩看到丐幫眾人要離開,突地張口一吹,郭襄臉上的麵具被他吹掉,露出真容。
釋迦摩薩大喝道:“他們是逃犯,快圍住他們!”有元兵看到郭襄露出女子真容,知道其中有詐,有人便攔住要離開的黎林、柳中奇等人。柳中奇道:“你們不要聽番僧!”一個百夫長道:“都不要走,等大將軍過來,由他定奪!”說著元兵搭弓對著丐幫眾人。
柳中奇等人一看,知道再無機會脫身。頓時後悔,不該聽郭襄之言,早點離開。此時隻能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釋迦摩薩看到元兵攔住丐幫眾人,嘿嘿一笑,心中大喜。正在這時遠處突傳來急驟的馬蹄聲響,勢若雷鳴。元兵迴頭一看,隻見遠處灰塵滾滾,快馬奔來一彪人馬,旌旗展動,看不清模樣,但是一杆大旗高高挑起,正是舒不台的將旗。
元兵頓時大喜,知道是大將軍過來,於是大聲歡唿起來。不一會,那隊人馬已看得清楚,但見人強馬壯,鮮盔亮甲!
釋迦摩薩惡鬥正酣,無暇旁觀,聽到歡唿,也是大喜,正要使力將郭襄擊飛。忽聽得背後勁風大作,一人輕飄飄的一掌拍了過來。
釋迦摩薩大吃一驚,連忙分出一掌向後劈去,待要將這掌擊開。隻聽啪的一聲,兩掌擊在一起,但覺左臂酸麻,一股勁力順著手臂,直朝體內擊去,胸中氣息登時沉濁。
釋迦摩薩武功已臻化境,一遇外力,體內自然而然的生出反擊之力。真力便轉到左掌向那人反擊過去。此時右掌隻餘下三成真力,卻也把郭襄震開。
釋迦摩薩左掌啪的一聲,與那人對了一掌,兩人身子晃了一晃,俱都向後退了三步。釋迦摩薩定睛一看,那人卻是秦秋波,當然知道是郭破虜所扮。
郭破虜一退,看到郭襄被震開,立即向郭襄躍去。釋迦摩薩道:“想走,沒那麽容易!”揮掌就朝郭破虜背後擊去,郭破虜早有防備,反手一掌擊去,兩掌相交,砰的一聲,借著掌力向郭襄躍去。
釋迦摩薩正要追去。這時那一隊人馬已奔了過來,隻見一元兵模樣的漢子,躍下馬,突地抓住馬腿,陡然舉起,就向釋迦摩薩擲了過來。
釋迦摩薩見那人雙臂又如此神力,暗自心驚。又見那馬被擲來之勢極為兇猛,不敢伸手硬接,想旁邊一躍躲開。隻聽轟的一聲,那匹馬就砸落下來,就向十三尊者與番僧砸去,頓時就有幾人躲閃不及,被戰馬砸中倒地,慘叫聲四起。
釋迦摩薩正暗暗心驚,這時又有三人飛身而來,手持長劍,刷刷連刺,團團圍在釋迦摩薩周身。正是裝扮成孫如風的苗道一,還有穿著元將模樣的左千秋與莫太衝。那擲馬之人正是衣飛揚,也趕了過去。
四人圍住釋迦摩薩,各使招式就向釋迦摩薩攻去。釋迦摩薩知道這四個個個身手了得,不敢怠慢,使出“大日如來神功”與四人相鬥起來。
此時郭襄已經內力耗盡,近乎昏迷,被釋迦摩薩震開後,搖搖欲墜,就要倒地。 ??
一人飛身躍來,扶住了郭襄。郭襄睜眼一看,卻是郭破虜,大喜道:“破虜你來了!”??郭破虜點了點頭,按在郭襄後背,輸入真氣於郭襄體內,郭襄道:“寧妹被丹巴妖僧擄走,你快去救她!”郭破虜聽了大驚,低聲道:“我先救出你與丐幫眾人,再去救她!”
此時那隊蒙古精兵已奔了過來,當然都是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所扮。他們圍住丐幫眾人,看似捉拿,其實是攙扶。元兵並沒看到舒不台在其中,一個元兵扛著將旗過來。有幾個百夫長認識秦秋波,上前道:“秦侍衛,大將軍怎麽沒來?”
郭破虜手扶在郭襄後背,看似抓住郭襄,大聲道:“我們奉大將軍之命來押解犯人,這些可疑之人全都要帶走。到時我們不會忘記各位大人的相助之情。”
有些人不認識秦秋波,可是卻認識舒不台的將旗,正所謂是將旗所到,便如將軍親臨一般。於是道:“多謝秦侍衛!”紛紛讓出一條道路。全真弟子與明教弟子把丐幫眾人扶上馬去,兩人一匹,就向來處疾奔而走。
郭襄被郭破虜輸入真氣,潛運神功,九陽真氣在體內轉了三轉,吐出兩口淤血,才打通體內閉塞經脈。郭破虜看到郭襄已無大恙,便讓一全真女弟子扶著上馬,跟著眾人一起離開。
十三尊者與番僧哪裏肯相信郭破虜之言,一部分人相助釋迦摩薩,一部分人向丐幫眾人衝殺過來。郭破虜使出無極劍氣,連刺而去,那些人還不知道怎麽迴事,就被無形劍氣刺傷倒地。
釋迦摩薩與衣飛揚、苗道一四人相鬥,起初因為之前內力大耗,處於下風,就連開口說話也是不行。可是時間一長,內力便恢複如初。
他這套武功施展時間越長,威力也越大,鬥了十幾招後,已由處於下風,變成占了上風。四人漸漸隻有招架之力,隻感覺釋迦摩薩掌力如怒潮狂湧襲來,勢不可擋。可是四人仍是咬牙堅持,直到看到郭破虜把丐幫眾人送走。
這時郭破虜擊傷十三尊者與番僧,施展無極劍氣就向釋迦摩薩疾刺而來。
釋迦摩薩隻得分出右掌迎去,掌力劍氣相交,半空中發出劈啪之聲。釋迦摩薩武功再高,也不是這五大高手的對手,特別是郭破虜的無極劍氣,一丈之外發出,無形無狀,無聲無息,卻比真劍還要鋒利,著實難以對付。於是施展“六字大明咒”指法,可是他的指力雖高,可是距離不及無極劍氣快與遠。若是兩手同時使出,方可與無極劍氣一決高下,可是單手施展,遠遠不如無極劍氣精妙如意。那些元兵看到郭破虜指指點點,釋迦摩薩縱高躍低,頗為狼狽。
釋迦摩薩內力消耗甚大,自知再鬥下去,兇多吉少,而郭破虜五人配合越發熟練。五人心想:正好趁此機會,把這大和尚除掉,以後就少了很多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