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


    苗道一早聽師父祁誌成飛鴿傳書詳細講述了釋迦摩薩率領僧門到重陽宮進行佛道論戰的過程,郭破虜以先天功打敗釋迦摩薩的事,笑了笑道:“破虜師弟自小在全真教習武長大,使的又是重陽祖師的武功,規則是你定好的,說全真絕技勝你有何不對?”釋迦摩薩想了想道:“全真絕技勝我不錯,但不是全真教勝我,王重陽一代宗師,留下的武功絕技卻是無人能會,真讓人寒心!”這話說出中原群雄覺得確實不錯,自從王重陽一死,全真教確實一代不如一代。苗道一卻道:“這就不勞大師操心了,重陽祖師告誡門下弟子,武功高低沒有關係,但一定要普世救人的心懷,不然武功再高也就是武夫一個。我們全真弟子俠義在前,教義在中,武藝最後!這才是重陽祖師遺訓!”眾人聽了這話紛紛稱頌王重陽寬廣胸懷,這才了解全真教久盛不衰為人稱頌的原因!


    釋迦摩薩聽了大怒道:“巧言雌黃,我想也是王重陽所教吧!讓我看見識一下你所學的重陽絕技有幾分了!出劍吧!”


    苗道一知道今日之兇險,更不答話,當即長劍揮動,繞左迴右,刺到釋迦摩薩麵前,刷刷刷就是三劍,正是正宗全真劍法。釋迦摩薩看了看道:“全真劍法果然有點門道,這一招平平無奇,卻是力、式、功恰到好處,看是普通,卻有六道後招,真是防不勝防啊!”苗道一聽了也是暗自稱讚,心想這番僧果然厲害,竟然能一眼看出我這一劍有六道後招,可惜我隻練成五道後招,師父傳這一招時說重陽祖師能使出八道後招,看來以後還要勤加練習。


    釋迦摩薩仍空手攻入劍光中,苗道一左手捏著劍訣,右手舞動長劍,與釋迦摩薩打鬥起來。群雄團團圍在周圍,凝神觀戰。這一僧一道打鬥不僅是武功的較量,還有佛法和道法的較量。一個佛法無邊,一個道高一尺,兩人翻翻滾滾拆了十餘招,釋迦摩薩大日如來神功一經使出,苗道一但見紅影閃動,掌指拳或左或右、四麵八方的掠將過來,當下抖擻精神,全力應付。刹時之間二人拆了四十餘招,釋迦摩薩越攻越近,漸漸全是紅影籠罩,已看不到苗道一身影,苗道一縮小劍圈,凝神招架,眼見敗象已成,苗道一突然劍招變換,腳踏步法也跟著變化。劍招雖慢悠悠,可是一施展開,釋迦摩薩卻感覺有五六把劍同時刺向身前,步法和劍法一致,圈子雖變小了,可是釋迦摩薩掌指拳都無法攻入,簡單固若金湯無懈可擊。


    釋迦摩薩不敢大意,也十分好奇,大凡武功高手遇到奇妙武功都會欣喜若狂,細心觀摩。釋迦摩薩也是武癡之人,武學奇才,看到如此精妙絕倫的劍法也怦然心動。不自覺手上招式變的緩慢,苗道一劍招並不快,但每一劍招出後,釋迦摩薩都感覺有六道劍影跟著刺來,步伐踏著也如同劍法驚奇。看了十幾招後,釋迦摩薩也是學究天人,武學大師突然道:“你用的是天罡北鬥陣,真是不錯!看來全真教果然藏龍臥虎不可小覷!”眾人聽他一說,這才留意到苗道一步子踩著北鬥七星,從天樞、天璿、天璣、天權,再到玉衡、開陽和瑤光,絲毫不亂,他的劍法也是如此,每一劍刺出後,隱約都讓人感覺還有六劍跟著刺出。這天罡北鬥陣乃是全真教主王重陽所創,為了製衡當時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陣中七人以靜製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於陣中。但後來全真七子又將這一陣法改造成為全真派集體禦敵的法寶,可單由七人布陣,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陣,每七人一組,布成十四個天罡北鬥陣,和每七個北鬥陣又布成一個大北鬥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犄角,更是威力無窮。


    可是全真教過於倚仗天罡北鬥陣,也失去了挑戰天下高手的初衷了。苗道一苦修多年,看全真教武功雖精妙絕倫,但由於全真教幫助郭靖義守襄陽城,教主高手死傷不少,許多精妙招式沒有傳下來,著實可惜。雖經全真掌教祁誌誠多年苦心經營,全真教又有起色,但武學一道卻是一代不如一代也是事實。王重陽當年絕學“先天功”沒有傳下來,全真劍法已是殘缺不全,而周伯通的\\\"空明拳“又沒有傳給全真教弟子。雖然後來郭靖攜帶郭破虜來全真教學藝時,把周伯通的\\\"空明拳\\\"手寫了下來,說周伯通的空明拳也該傳給全真教弟子,由於空明拳深奧難懂,又沒有人教帶入門,全真弟子無一人學成”空明拳\\\"。也是由於全真教弟子參差不齊,人數眾多,幾任掌教看到天罡北鬥陣的威力巨大,護教有力。於是讓全真弟子都要先學天罡北鬥陣法,對自身武功都不做過多要求。由於蒙古入侵,時事動亂,全真弟子也很少單獨行走江湖,以至於全真教都快被江湖所遺忘。


    苗道一有感於此,不願庇護在全真教門下,又想學習丘處機那種快意恩仇行俠仗義的風格,所以獨自在北方各地苦修悟道,傳播全真教義,除暴安良。好多次遇到武林同道,一聽他是全真門下,都說天罡北鬥陣厲害,而不言其他!苗道一知道他們言下之意不言而明,全真教現在隻能靠人多勢眾才能在江湖立足。真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罡北鬥陣能救全真教也能毀全真教。苗道一有一天夜看北鬥星,看著北鬥七星閃爍,心想當年重陽祖師也是無意中看到北鬥七星才創出天罡北鬥陣的,那時也是祖師門下有七大弟子。周伯通祖師根據自己好玩的性格創出空明拳還有左右互搏,都是高深武功,武功都是人根據自己本性創出來,為什麽我不可以創出適合自己的武功呢?想想又笑了,自己武功低微,就連全真教武功都沒有學全學精,還敢自創武功,真是癡人說夢。看著天上的北鬥七星閃爍間一會連成一線,一會又變成七顆星,不覺呆住,突然大笑道:“重陽師祖創立北鬥七星陣就是集合七人力量合為一體才能克敵製勝!既然七人可合為一人,那一人為何不能分為七人呢?”說完哈哈大笑,連忙一人把天罡北鬥陣七個方位都練習一遍,他從小在全真教長大,從小就練習天罡北鬥陣,對北鬥七星位置滾瓜爛熟,哪個位置都了如指掌。慢慢把七個方位一一融合,想著一人出招,其他六人如何出招,經過幾年的練習和摸索,漸漸已經可以一人使出天罡北鬥陣法,他本來還要繼續練習,有一天全真掌教祁誌誠飛鴿傳書向他說了佛道大戰的事,還說了郭破虜要去昆侖山尋找還魂草,昆侖山地勢複雜兇險,他曾經在昆侖山閉關練功過三年,讓他幫助尋找。於是苗道一才來到昆侖山,不想遇到昆侖派掌門上光明頂救人,就跟了過來。此番不光為了明教漢人弟子,也是為了中原武林,知道與釋迦摩薩這場比鬥非同小可,於是使出新創的”天罡北鬥陣“武功。由於還不嫻熟,還不是蒙古國師釋迦摩薩的對手,但也隻能勉力支撐。


    釋迦摩薩突然停手向後一步道:“苗道長你還不是我的對手,全真教若有七人與你一般功力,我倒很想領教一下天罡北鬥陣,你一人的陣法還是打不過我,今日我放你走,他日你武功大成,再來向我討教吧!”苗道一頗感意外也收劍在手道:“不錯,大師學究天人,貧道現在不是對手,但今日原本不是武學比試,乃是國仇家恨,在下明知不敵也要周旋到底!除非你們退出中原!”釋迦摩薩哈哈大笑道:“中原有句話叫‘得寸進尺’,我看你悟性極高,愛惜人才,才放你走,也是我賣王重陽一個麵子,放你走是想你學會王重陽當年絕技,再來與我一戰,到時就可讓天下人知道就是當年的王重陽複生也不是我的對手!哈哈哈哈!”眾人聽到他的本意,沒想到這藏僧用意惡毒直罵卑鄙無恥,苗道一道:“中原還有句話叫‘夜郎自大’,重陽祖師如果在世,你恐怕過不了二十迴合!”釋迦摩薩道:“多說無益,你走還是不走,昆侖派徒有虛名,你若死了,中原劍法就絕跡江湖了!”苗道一還沒說話,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琴聲和一陣簫聲,一人道:“誰說昆侖派徒有虛名?誰說中原劍法絕跡江湖!真是大言不慚,不知天高地厚!”忽聽得遠處傳來錚錚幾聲,似乎有人彈琴。廣場上眾人都是大感奇怪:“怎地這荒山野嶺之中有人彈琴?”琴聲不斷傳來,甚是優雅,過得片刻,有幾下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夾著清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雨梨花孤燈下並收藏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