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禦花園內,歡聲笑語,因這李華穎和李洵雨平安歸來,李雲隆高興極了,一掃之前不快。
眾妃子自是願意看到這般,畢竟此機會難得,李華穎在其中更是眾人的開心果,自顧的講述著這一路上的風土人情,所見所聞。
說到大理國,更是滔滔不絕,當地風景美食一一介紹,李雲隆樂此不疲的看著這可人兒,眼中藏不住的溺愛。
大約過了近一個時辰,楊公公在李雲隆耳邊提了句“陛下,時候不早了…”
李雲隆點點頭,輕咳兩聲,說道“今日佳節,朕著實高興,又趕巧穎兒和老二也迴來了,故而倒是忘了時辰了,此時夜色漸深,今日,便都散了吧!”
眾妃子一聽,點頭稱是“是,陛下…”
李雲隆點點頭,見著宮女開始收拾,腦中又想到些什麽,對端妃說道“愛妃,你且迴去等候,朕今晚便去你宮內!”
端妃臉色霎紅,不好意思見著其餘人,輕嗯了聲,便快速退去了。
皇後林念眼中露出一絲失落,而容、雲妃二人,眼中射出一絲嫉妒,麵色平靜的也退了下去。
“老二,你且等候下!”李雲隆對著李洵雨說道。
眾人退去,隻留下李雲隆父子二人,楊公公也在一旁侍奉。
“老二,坐吧!”李雲隆說道。
李洵雨應聲坐下。
“這大理國,如何?”
聽著李雲隆的問話,李洵雨腦中梳理片刻,迴道“兒臣此番前往大理國,也在那呆了近月,將父皇的關心問候及禮品上呈國君。”
“大理國君對兒臣的到來,也甚為高興,且派其太子一直陪同兒臣遊曆整個大理,那國君有育有一兒二女,小穎也同那國君最小的女兒相交甚好。”
李雲隆聽著說李華穎那丫頭能與大理公主交好,臉上露出一絲欣慰,又接著問道“那大理國力如何?”
“大理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當地主要以茶葉,水果及山珍為主,雖然總體國力比不上我大華,好在大理國君遍施仁政,賦稅征繳不重,百官也是齊心協力,並無流派之分,故而,便是靠著這幾類產物,百姓倒也能豐衣足食,更是國泰民安。”李洵雨將這近月所見一一匯報。
“那可曾注意其兵力尚可?”
李雲隆貴為一國之主,心內自然最想知道的便是這等消息了。
“那太子也等帶兒臣去過軍營觀望一番,但畢竟不敢太過張揚,隻能瞧個大概…”
“大理主要軍營都在國都葉渝城外蒼山腳下,軍營內有步兵,投擲手,及弓箭手。”
“但因大理國內地形複雜,故而有眾多小型族群,而這些族群都派了族人應召入軍,這倒組成了一支名曰“風語”的隊伍,總共大約有五千兵力左右。”
“這些兵種擅長製造弓弩,與我軍弓弩笨重相較比之,他們製作的極為小巧便攜,並將各族中的祖上流傳下來的毒藥塗抹在箭矢之上,威力巨大,射程百步,因其發射時,風聲唿嘯,又取名“風弩”,兒臣有幸得見,一士兵手持風弩,百步之內便可射殺走獸…”
說到此處,李洵雨皺著眉頭,眼中帶著些許震驚。
“這倒是戰場殺器啊!”李雲隆聞言皺著眉頭,歎道。
李洵雨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兒臣在一次酒後,趁著太子酒意,詢問了番,整個大理國內,兵力約有八萬,而葉渝城外便駐紮有六萬,剩餘兵力分散在大理各州之內。”
“嗯…不錯,雨兒觀察細致入微,這趟你辛苦了!”李雲隆誇讚了一番。
“父皇,這是兒臣分內之事…”李洵雨眉間舒展,笑著說道。
“好在大理國君對我大華善意有加,兩國又相互通商,這邊是最好不過了。”
“對了,兒臣臨行前,那太子特意還送了兩把弓弩給兒臣,我這便拿來父皇掌掌眼。”
說著,李洵雨起身走出禦花園,不多時,迴來手中便拿著一把竹製弓弩,李雲隆接過,仔細觀望著。
“此弩乃是大理特有的勁竹製作而成,因其韌性極佳,那太子說過,這勁竹得長至五年以上的老竹,在經過特質藥物浸泡,才能韌而不裂,是這風弩的關鍵所在!”李洵雨講解著。
“嗯…確實精巧……”李雲隆點點頭,又感慨道“可惜我大華並無此物啊!”
“父皇,又何須擔心,大理來我大華山高林密,並無近道,兩國友好相處,如今這種情況不是最好的麽?”
“你呀,還是不懂,看似我大華國力強盛,實則外強內弱啊,你不在高位,自然不用擔心這些…”李雲隆此時一臉愁容,看著亭外一池秋水。
“兒臣自當竭盡全力替父皇分憂!”李洵雨眼神堅定的說道。
李雲隆點點頭,笑道“朕知道啦…”
李洵雨說著又從懷中掏出布包,掀開來,隻見裏麵放著一堆焦褐色的葉子,湊近一聞,一股異香撲鼻而來。
“這是何物?”李雲隆問道。
“此物名叫金絲薰,是兒臣遊曆大理在一部族內偶然所獲,此物當地老翁說點燃後吸入腦中,便能神清氣爽,一掃困乏,兒臣見父皇平日處理公事實在辛勞,故而想著將它獻給父皇!”
說著,李洵雨又拿出一物,隻見此物前方內凹,並鑿有一孔,連通至末端。
李洵雨將那焦褐色的葉子碾碎,放入內凹處,緊接著點燃,此葉燃燒極快,李洵雨忙將它遞給李雲隆。
李雲隆好奇的接過,依照李洵雨的做法,放到嘴邊一吸。
“咳咳……咳咳……”李雲隆吸入一口,便嗆的眼淚直流,忙喝了一口茶壓了下來。
李洵雨見狀,趕忙下跪,一臉著急的解釋道“父皇,是兒臣不對,並不知此竟然這般難以吸食,請父皇將罪!”
李雲隆繼續咳嗽幾聲才緩過神來,看著下跪的李洵雨,擺手說道“不怪你,你且起身吧!”
“此物猛烈,隻是朕不曾見過,畢竟也不是大華產物,不習慣也是情有可原,但老二你的孝心,朕是明白的!”
李洵雨見李雲隆並沒有怪罪自己,放下心來,起身站立一旁。
“對了,父皇,這大理太子在我臨別提過一嘴,說過段時間便來朝參拜父皇。”
“哦?這倒是好事,既然你與那大理太子也相交甚密,那時便你去接待就好!”李雲隆迴道。
李洵雨點點頭,心內忽然想起某件事,便問道“父皇,怎的今日中秋,卻未曾見到小五呢?”
畢竟李洵雨出使大理也有兩月了,自然不知發生了何事。
說起這李洵雨,其性子溫和,不爭不吵,待人真誠和善,這點倒是緣自端妃,自小便和李洵陽及李華穎玩的甚好,哪怕如今都已長大,依舊待李洵陽甚好,且見李洵陽之前頑劣成性也曾規勸過,無奈那時李洵陽根本聽不進去。
久而久之,往後李洵雨便稍稍遠離了些,那時的李洵陽絲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李洵雨看在眼裏也隻能一陣惋惜。
而這今日迴來,不曾見其在宴席當中,想著依著他性子,定然又貪玩跑了出去。
李雲隆聽著這句,臉色又冷了下來,嘴中冷哼一聲,說道“哼!此子被我趕出皇宮了……………”
緊接著,李雲隆便將緣由講了出來,也將李洵陽的近況告知了李洵雨。
李洵雨從初聽時一臉懊惱,到後來的驚訝至極,最後眉頭緊鎖,又接過今夜遞上來的奏報,仔細的觀察著上麵所寫。
“這這……這都是小五身上最近發生的?”李洵雨吃驚的問道。
李雲隆點點頭,歎道“雖說他如今也稍稍改正了些,但朕依舊擔心……或許也去皇後那般說的,在宮中,受製於朕的威嚴之下,他才變成如此這般,朕又考慮該怎麽將他扶上正軌,可想了許久也沒頭緒,如此便隻好看他今後是何行事了!”
李洵雨聽完此話,心中感慨萬千,附口迴道“父皇所做,我相信小五會明白的!”
“但願如此!”李雲隆喃喃說道
眾妃子自是願意看到這般,畢竟此機會難得,李華穎在其中更是眾人的開心果,自顧的講述著這一路上的風土人情,所見所聞。
說到大理國,更是滔滔不絕,當地風景美食一一介紹,李雲隆樂此不疲的看著這可人兒,眼中藏不住的溺愛。
大約過了近一個時辰,楊公公在李雲隆耳邊提了句“陛下,時候不早了…”
李雲隆點點頭,輕咳兩聲,說道“今日佳節,朕著實高興,又趕巧穎兒和老二也迴來了,故而倒是忘了時辰了,此時夜色漸深,今日,便都散了吧!”
眾妃子一聽,點頭稱是“是,陛下…”
李雲隆點點頭,見著宮女開始收拾,腦中又想到些什麽,對端妃說道“愛妃,你且迴去等候,朕今晚便去你宮內!”
端妃臉色霎紅,不好意思見著其餘人,輕嗯了聲,便快速退去了。
皇後林念眼中露出一絲失落,而容、雲妃二人,眼中射出一絲嫉妒,麵色平靜的也退了下去。
“老二,你且等候下!”李雲隆對著李洵雨說道。
眾人退去,隻留下李雲隆父子二人,楊公公也在一旁侍奉。
“老二,坐吧!”李雲隆說道。
李洵雨應聲坐下。
“這大理國,如何?”
聽著李雲隆的問話,李洵雨腦中梳理片刻,迴道“兒臣此番前往大理國,也在那呆了近月,將父皇的關心問候及禮品上呈國君。”
“大理國君對兒臣的到來,也甚為高興,且派其太子一直陪同兒臣遊曆整個大理,那國君有育有一兒二女,小穎也同那國君最小的女兒相交甚好。”
李雲隆聽著說李華穎那丫頭能與大理公主交好,臉上露出一絲欣慰,又接著問道“那大理國力如何?”
“大理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當地主要以茶葉,水果及山珍為主,雖然總體國力比不上我大華,好在大理國君遍施仁政,賦稅征繳不重,百官也是齊心協力,並無流派之分,故而,便是靠著這幾類產物,百姓倒也能豐衣足食,更是國泰民安。”李洵雨將這近月所見一一匯報。
“那可曾注意其兵力尚可?”
李雲隆貴為一國之主,心內自然最想知道的便是這等消息了。
“那太子也等帶兒臣去過軍營觀望一番,但畢竟不敢太過張揚,隻能瞧個大概…”
“大理主要軍營都在國都葉渝城外蒼山腳下,軍營內有步兵,投擲手,及弓箭手。”
“但因大理國內地形複雜,故而有眾多小型族群,而這些族群都派了族人應召入軍,這倒組成了一支名曰“風語”的隊伍,總共大約有五千兵力左右。”
“這些兵種擅長製造弓弩,與我軍弓弩笨重相較比之,他們製作的極為小巧便攜,並將各族中的祖上流傳下來的毒藥塗抹在箭矢之上,威力巨大,射程百步,因其發射時,風聲唿嘯,又取名“風弩”,兒臣有幸得見,一士兵手持風弩,百步之內便可射殺走獸…”
說到此處,李洵雨皺著眉頭,眼中帶著些許震驚。
“這倒是戰場殺器啊!”李雲隆聞言皺著眉頭,歎道。
李洵雨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兒臣在一次酒後,趁著太子酒意,詢問了番,整個大理國內,兵力約有八萬,而葉渝城外便駐紮有六萬,剩餘兵力分散在大理各州之內。”
“嗯…不錯,雨兒觀察細致入微,這趟你辛苦了!”李雲隆誇讚了一番。
“父皇,這是兒臣分內之事…”李洵雨眉間舒展,笑著說道。
“好在大理國君對我大華善意有加,兩國又相互通商,這邊是最好不過了。”
“對了,兒臣臨行前,那太子特意還送了兩把弓弩給兒臣,我這便拿來父皇掌掌眼。”
說著,李洵雨起身走出禦花園,不多時,迴來手中便拿著一把竹製弓弩,李雲隆接過,仔細觀望著。
“此弩乃是大理特有的勁竹製作而成,因其韌性極佳,那太子說過,這勁竹得長至五年以上的老竹,在經過特質藥物浸泡,才能韌而不裂,是這風弩的關鍵所在!”李洵雨講解著。
“嗯…確實精巧……”李雲隆點點頭,又感慨道“可惜我大華並無此物啊!”
“父皇,又何須擔心,大理來我大華山高林密,並無近道,兩國友好相處,如今這種情況不是最好的麽?”
“你呀,還是不懂,看似我大華國力強盛,實則外強內弱啊,你不在高位,自然不用擔心這些…”李雲隆此時一臉愁容,看著亭外一池秋水。
“兒臣自當竭盡全力替父皇分憂!”李洵雨眼神堅定的說道。
李雲隆點點頭,笑道“朕知道啦…”
李洵雨說著又從懷中掏出布包,掀開來,隻見裏麵放著一堆焦褐色的葉子,湊近一聞,一股異香撲鼻而來。
“這是何物?”李雲隆問道。
“此物名叫金絲薰,是兒臣遊曆大理在一部族內偶然所獲,此物當地老翁說點燃後吸入腦中,便能神清氣爽,一掃困乏,兒臣見父皇平日處理公事實在辛勞,故而想著將它獻給父皇!”
說著,李洵雨又拿出一物,隻見此物前方內凹,並鑿有一孔,連通至末端。
李洵雨將那焦褐色的葉子碾碎,放入內凹處,緊接著點燃,此葉燃燒極快,李洵雨忙將它遞給李雲隆。
李雲隆好奇的接過,依照李洵雨的做法,放到嘴邊一吸。
“咳咳……咳咳……”李雲隆吸入一口,便嗆的眼淚直流,忙喝了一口茶壓了下來。
李洵雨見狀,趕忙下跪,一臉著急的解釋道“父皇,是兒臣不對,並不知此竟然這般難以吸食,請父皇將罪!”
李雲隆繼續咳嗽幾聲才緩過神來,看著下跪的李洵雨,擺手說道“不怪你,你且起身吧!”
“此物猛烈,隻是朕不曾見過,畢竟也不是大華產物,不習慣也是情有可原,但老二你的孝心,朕是明白的!”
李洵雨見李雲隆並沒有怪罪自己,放下心來,起身站立一旁。
“對了,父皇,這大理太子在我臨別提過一嘴,說過段時間便來朝參拜父皇。”
“哦?這倒是好事,既然你與那大理太子也相交甚密,那時便你去接待就好!”李雲隆迴道。
李洵雨點點頭,心內忽然想起某件事,便問道“父皇,怎的今日中秋,卻未曾見到小五呢?”
畢竟李洵雨出使大理也有兩月了,自然不知發生了何事。
說起這李洵雨,其性子溫和,不爭不吵,待人真誠和善,這點倒是緣自端妃,自小便和李洵陽及李華穎玩的甚好,哪怕如今都已長大,依舊待李洵陽甚好,且見李洵陽之前頑劣成性也曾規勸過,無奈那時李洵陽根本聽不進去。
久而久之,往後李洵雨便稍稍遠離了些,那時的李洵陽絲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李洵雨看在眼裏也隻能一陣惋惜。
而這今日迴來,不曾見其在宴席當中,想著依著他性子,定然又貪玩跑了出去。
李雲隆聽著這句,臉色又冷了下來,嘴中冷哼一聲,說道“哼!此子被我趕出皇宮了……………”
緊接著,李雲隆便將緣由講了出來,也將李洵陽的近況告知了李洵雨。
李洵雨從初聽時一臉懊惱,到後來的驚訝至極,最後眉頭緊鎖,又接過今夜遞上來的奏報,仔細的觀察著上麵所寫。
“這這……這都是小五身上最近發生的?”李洵雨吃驚的問道。
李雲隆點點頭,歎道“雖說他如今也稍稍改正了些,但朕依舊擔心……或許也去皇後那般說的,在宮中,受製於朕的威嚴之下,他才變成如此這般,朕又考慮該怎麽將他扶上正軌,可想了許久也沒頭緒,如此便隻好看他今後是何行事了!”
李洵雨聽完此話,心中感慨萬千,附口迴道“父皇所做,我相信小五會明白的!”
“但願如此!”李雲隆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