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楊公公呈上奏報,李雲隆一手接過,看了起來。
直到看完,眾人發覺李雲隆的臉色似有不對,頓時安靜的不敢出氣。
“哼!沒想到此子如此不知悔改!”李雲隆將奏報往桌上一拍,頗為生氣。
皇後林念心中一緊,趕忙也拿起奏報,看了起來。
片刻,林念當即將奏報撕了,轉身跪到地上,哭了出來,說道“請陛下息怒,陽兒定是有苦難言!”
“嗬,有苦難言?帶著青樓女子,撫琴作詩,出入公共場合,他可有將皇家臉麵放在心上?”
“朕早就知曉他與那青樓女子廝混在一起,若是隻在他家中,朕倒睜隻眼閉隻眼,可他萬不該將那女子帶至街上招搖過市!”李雲隆大氣,冷聲說道。
“可…臣妾聽聞那女子在青樓中也是潔身自好,乖巧懂事,並不是如尋常的青樓女子,故而至今未有閨客,且,雲妃妹妹之子也愛慕那女子…”林念極為委屈的解釋道。
那雲妃聽得林念這般將李洵靛也拉了出來,心中似有不快,但嘴上又不敢張口反駁,她自是知道自己的地位比不上林念,隻能忍氣吞聲,皺著眉頭獨自喝了杯酒。
這時,李雲隆依舊不悅的說道,“這與老四有何幹係?哼!”
林念心中悔已,方才自己這話確實不能將李洵靛帶上,她嫁給李雲隆二十幾年,知曉這一國之主心內最厭惡的便是含沙射影,及後宮亂政。
哭著繼續迴道“陛下,是臣妾口不擇言,但是陽兒如今真知悔改呀,如今那女子也已獲得白身,那便是良家女子了,且其詩詞音律無一不精,若是有她陪在陽兒身邊,也可解煩悶,今後正室是當不得,當做妾室倒也不會辱沒皇家門楣……”
林念言辭確確,曉之以理,接著抬頭梨花帶雨的接著說道“陽兒如今一人在宮外孤苦伶仃,陛下便忍心他孤身一人,連個貼己的人兒都沒有嘛?”最後便是動之以情了。
李雲隆眉頭緊皺,思慮一番,冷聲說道“哼,便如皇後這般吧,若是今後那女子不安分,我會讓她知道什麽叫天子之怒!”
其實李雲隆心內還是有些欣慰的,畢竟見李洵陽如今確有大改,他又逢年輕氣盛,愛慕女子之心自是正常,皇後林念所言非虛,他一人在外,確實也該有個貼己的人。
動怒間,又想著那日和林甫國在禦書房內,提及李洵陽的同化之策,眼下那蠻國使臣即將到達,說不準到時候此子還能有些點子,所以,這才打算先放他一馬,以觀後效。
眾女見李雲隆真是動氣了,大氣都不敢出,皇後林念也是連連謝恩。
“哼,此子今日也和那女子撫琴奏笛,當真是快活!”李雲隆碎碎念的說道。
聽聞此話,端妃連忙說道“呀,陛下好主意,臣妾也是許久沒有撫琴啦,不如今日臣妾給陛下彈奏一曲,助助興,忘卻煩惱,可否?”
李雲隆見端妃如此貼心曉理,臉色愉悅,點點頭,說道“還是愛妃知朕之心,朕也是許久未聽愛妃撫琴囉…”
端妃臉色一紅,嬌嗔看了眼,忙對著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小紅,速速將琴拿上來。”
“喲,原來愛妃早有準備,便等著朕開口是麽?哈哈……”李雲隆打趣道。
“陛下取笑臣妾,那臣妾便不奏啦…”
“哈哈,是朕的不是,且彈奏吧!”李雲隆忙說道。
緊接著,琴聲響起,悅耳舒適的琴聲傳遍整個禦花園內。
李雲隆閉著眼睛,仔細感受著那早已聽了多遍的曲子,不免心中又想到了李洵陽,暗自歎道“哼,老子我也有佳人相伴!”
正當李雲隆繼續悠哉的欣賞著琴曲,亭外走來一禁軍,楊公公見此,走出亭外,那禁軍便湊在楊公公耳邊說了些什麽,便行禮下去了。
此時,剛好琴音漸落,李雲隆睜開雙目,臉上掛著笑容,正想著來誇讚一聲,楊公公便湊上前來,說道“陛下,二皇子和公主迴來了,如今已過皇城門了…”
李雲隆一聽,臉色有些古怪,嘴角微微抽動,便聽著大老遠傳來一句聲音。
“父皇…兒臣迴來啦,父皇……”聲音格外悅耳。
片刻,李雲隆還未反應,便覺著一抹粉影撲進了自己懷中。
“父皇,兒臣想死你啦…咯咯咯咯…”那懷中粉影說道,又擺動身子,在李雲隆懷中蹭著。
隻見其懷中是一嬌俏的女子,年紀約莫十四五歲,身著一襲淡粉色衣裙,此女稚嫩的肌膚潔白如玉,吹彈可破,臉頰兩側笑起來還有那淺淺酒窩,讓人一眼看著著實可愛動人。
李雲隆此時臉上笑容更濃,用手在那女娃臉上捏了捏,說道“穎兒,你可想死父皇了…”說著又在那女娃額頭親了一口。
那俏人兒見被李雲隆親了一口,小嘴嘟道“哎呀,父皇的胡須怎的這麽紮人,兒臣被紮的好癢………咯咯咯咯”
說話間,玉手在李雲隆的胡須之間擺弄,臉上露出一抹狡黠之色,古怪精靈的說道“嘻嘻,看來兒臣出宮許久,這胡須沒人幫著父皇修整,那兒臣便來修整啦…”作勢便要去拔那胡子。
原來,這青春靚麗的女子,便是李雲隆之女,大華朝唯一的公主,李華穎。
其生母是李雲隆納的最後一名妃子,因其生母名字中帶有華子,故而賜名華妃。
但華妃體有舊疾,身體瘦弱,在懷上李華穎時,更是柔弱不堪,故而,懷胎十月後,難產大出血,接生了一整日才將其生了下來。
那身子實在抵受不住。便撒手人寰了,李雲隆為紀念其生母華妃,便給這女娃賜名李華穎。
“穎兒,莫要胡鬧,還不快下來!”說話的皇後林念。
李華穎聞言一吐香舌,這才從李雲隆懷中出來,走到林念身旁,俯身請安“母後安康,嘻嘻……”
又對著三位貴妃請安道“二娘三娘四娘,穎兒也給你們請安啦…”
眾妃子笑著點頭迴應。
為何叫林念母後呢?自然是李雲隆見其生母過世,著實可憐,便將李華穎交由林念撫養,故而自小便叫其母後了。
“哈哈哈…今日,朕高興的緊…朕的女兒終於迴來了,來,穎兒,坐到朕的身邊來…”李雲隆笑著說道。
一旁侍女眼尖,趕忙搬來凳子放置妥當,李華穎連聲應坐。
隻見這時,亭外傳來聲音,“兒臣自大理迴宮,特來向父皇請安!”
聽著這聲音,一旁的端妃麵帶喜色,神情激動。
“是雨兒吧?快些進來吧!”李雲隆對外叫道。
聽得李雲隆首肯,亭外走進一錦衣男子,看著年紀倒和太子李洵風一般大。
這便是大華朝的第二位皇子李洵雨了,李雲隆賜其仁王稱號,其母便是方才撫琴的端妃了。
隻見這李洵雨臉色黢黑,但依舊蓋不住這俊朗身姿,那一雙劍目之中略帶疲憊,倒讓端妃心疼不已。
“兒臣給父皇請安,皇後娘娘請安,容妃,雲妃,母妃請安…”李洵雨一一拜見,但將端妃放在最後,自是為了尊重皇後林念等妃子了。
好在端妃明事理,自然明白其意,嘴中念道“我兒瘦了,也黑了……”說著臉上露出一絲傷感,便要哭出來般。
“嗯…確實,看來此行並不容易啊,老二,辛苦了!”李雲隆歎道。
“兒臣能為國分憂,自是不苦,不過那大理國,地勢較高,日照充足,兒臣便是曬至如此的…”說到最後,李洵雨似有尷尬。
“對對對,父皇,兒臣也是,你瞧瞧這眼角處,都曬出黑斑了…”一旁的李華穎頗為委屈的指著自己的眼角。
李雲隆見這那委屈的樣子,更是笑意不止,說道“你二哥去大理自是為了辦事,你這丫頭陪同,自是為了玩,你這黑斑又怪的了誰?早知道便曬黑些嘛,這樣我大華朝便多了個黑公主,哈哈…”
見著李雲隆打趣自己,李華穎小嘴一嘟,作勢又要騎在李雲隆身上,李雲隆露出一絲懼怕感,忙說道“好啦好啦…不就是黑斑嘛,改日你去庫中拿著珍珠,磨成粉,在那處擦擦便是了!”
“耶…還得是父皇……嘻嘻……多謝父皇賞賜啦…”李華穎一臉俏皮可愛的說道。
眾人見狀,也隻能無奈的笑著,畢竟整座皇宮內,敢對李雲隆這般的,也就隻有這古靈精怪的公主了。
直到看完,眾人發覺李雲隆的臉色似有不對,頓時安靜的不敢出氣。
“哼!沒想到此子如此不知悔改!”李雲隆將奏報往桌上一拍,頗為生氣。
皇後林念心中一緊,趕忙也拿起奏報,看了起來。
片刻,林念當即將奏報撕了,轉身跪到地上,哭了出來,說道“請陛下息怒,陽兒定是有苦難言!”
“嗬,有苦難言?帶著青樓女子,撫琴作詩,出入公共場合,他可有將皇家臉麵放在心上?”
“朕早就知曉他與那青樓女子廝混在一起,若是隻在他家中,朕倒睜隻眼閉隻眼,可他萬不該將那女子帶至街上招搖過市!”李雲隆大氣,冷聲說道。
“可…臣妾聽聞那女子在青樓中也是潔身自好,乖巧懂事,並不是如尋常的青樓女子,故而至今未有閨客,且,雲妃妹妹之子也愛慕那女子…”林念極為委屈的解釋道。
那雲妃聽得林念這般將李洵靛也拉了出來,心中似有不快,但嘴上又不敢張口反駁,她自是知道自己的地位比不上林念,隻能忍氣吞聲,皺著眉頭獨自喝了杯酒。
這時,李雲隆依舊不悅的說道,“這與老四有何幹係?哼!”
林念心中悔已,方才自己這話確實不能將李洵靛帶上,她嫁給李雲隆二十幾年,知曉這一國之主心內最厭惡的便是含沙射影,及後宮亂政。
哭著繼續迴道“陛下,是臣妾口不擇言,但是陽兒如今真知悔改呀,如今那女子也已獲得白身,那便是良家女子了,且其詩詞音律無一不精,若是有她陪在陽兒身邊,也可解煩悶,今後正室是當不得,當做妾室倒也不會辱沒皇家門楣……”
林念言辭確確,曉之以理,接著抬頭梨花帶雨的接著說道“陽兒如今一人在宮外孤苦伶仃,陛下便忍心他孤身一人,連個貼己的人兒都沒有嘛?”最後便是動之以情了。
李雲隆眉頭緊皺,思慮一番,冷聲說道“哼,便如皇後這般吧,若是今後那女子不安分,我會讓她知道什麽叫天子之怒!”
其實李雲隆心內還是有些欣慰的,畢竟見李洵陽如今確有大改,他又逢年輕氣盛,愛慕女子之心自是正常,皇後林念所言非虛,他一人在外,確實也該有個貼己的人。
動怒間,又想著那日和林甫國在禦書房內,提及李洵陽的同化之策,眼下那蠻國使臣即將到達,說不準到時候此子還能有些點子,所以,這才打算先放他一馬,以觀後效。
眾女見李雲隆真是動氣了,大氣都不敢出,皇後林念也是連連謝恩。
“哼,此子今日也和那女子撫琴奏笛,當真是快活!”李雲隆碎碎念的說道。
聽聞此話,端妃連忙說道“呀,陛下好主意,臣妾也是許久沒有撫琴啦,不如今日臣妾給陛下彈奏一曲,助助興,忘卻煩惱,可否?”
李雲隆見端妃如此貼心曉理,臉色愉悅,點點頭,說道“還是愛妃知朕之心,朕也是許久未聽愛妃撫琴囉…”
端妃臉色一紅,嬌嗔看了眼,忙對著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小紅,速速將琴拿上來。”
“喲,原來愛妃早有準備,便等著朕開口是麽?哈哈……”李雲隆打趣道。
“陛下取笑臣妾,那臣妾便不奏啦…”
“哈哈,是朕的不是,且彈奏吧!”李雲隆忙說道。
緊接著,琴聲響起,悅耳舒適的琴聲傳遍整個禦花園內。
李雲隆閉著眼睛,仔細感受著那早已聽了多遍的曲子,不免心中又想到了李洵陽,暗自歎道“哼,老子我也有佳人相伴!”
正當李雲隆繼續悠哉的欣賞著琴曲,亭外走來一禁軍,楊公公見此,走出亭外,那禁軍便湊在楊公公耳邊說了些什麽,便行禮下去了。
此時,剛好琴音漸落,李雲隆睜開雙目,臉上掛著笑容,正想著來誇讚一聲,楊公公便湊上前來,說道“陛下,二皇子和公主迴來了,如今已過皇城門了…”
李雲隆一聽,臉色有些古怪,嘴角微微抽動,便聽著大老遠傳來一句聲音。
“父皇…兒臣迴來啦,父皇……”聲音格外悅耳。
片刻,李雲隆還未反應,便覺著一抹粉影撲進了自己懷中。
“父皇,兒臣想死你啦…咯咯咯咯…”那懷中粉影說道,又擺動身子,在李雲隆懷中蹭著。
隻見其懷中是一嬌俏的女子,年紀約莫十四五歲,身著一襲淡粉色衣裙,此女稚嫩的肌膚潔白如玉,吹彈可破,臉頰兩側笑起來還有那淺淺酒窩,讓人一眼看著著實可愛動人。
李雲隆此時臉上笑容更濃,用手在那女娃臉上捏了捏,說道“穎兒,你可想死父皇了…”說著又在那女娃額頭親了一口。
那俏人兒見被李雲隆親了一口,小嘴嘟道“哎呀,父皇的胡須怎的這麽紮人,兒臣被紮的好癢………咯咯咯咯”
說話間,玉手在李雲隆的胡須之間擺弄,臉上露出一抹狡黠之色,古怪精靈的說道“嘻嘻,看來兒臣出宮許久,這胡須沒人幫著父皇修整,那兒臣便來修整啦…”作勢便要去拔那胡子。
原來,這青春靚麗的女子,便是李雲隆之女,大華朝唯一的公主,李華穎。
其生母是李雲隆納的最後一名妃子,因其生母名字中帶有華子,故而賜名華妃。
但華妃體有舊疾,身體瘦弱,在懷上李華穎時,更是柔弱不堪,故而,懷胎十月後,難產大出血,接生了一整日才將其生了下來。
那身子實在抵受不住。便撒手人寰了,李雲隆為紀念其生母華妃,便給這女娃賜名李華穎。
“穎兒,莫要胡鬧,還不快下來!”說話的皇後林念。
李華穎聞言一吐香舌,這才從李雲隆懷中出來,走到林念身旁,俯身請安“母後安康,嘻嘻……”
又對著三位貴妃請安道“二娘三娘四娘,穎兒也給你們請安啦…”
眾妃子笑著點頭迴應。
為何叫林念母後呢?自然是李雲隆見其生母過世,著實可憐,便將李華穎交由林念撫養,故而自小便叫其母後了。
“哈哈哈…今日,朕高興的緊…朕的女兒終於迴來了,來,穎兒,坐到朕的身邊來…”李雲隆笑著說道。
一旁侍女眼尖,趕忙搬來凳子放置妥當,李華穎連聲應坐。
隻見這時,亭外傳來聲音,“兒臣自大理迴宮,特來向父皇請安!”
聽著這聲音,一旁的端妃麵帶喜色,神情激動。
“是雨兒吧?快些進來吧!”李雲隆對外叫道。
聽得李雲隆首肯,亭外走進一錦衣男子,看著年紀倒和太子李洵風一般大。
這便是大華朝的第二位皇子李洵雨了,李雲隆賜其仁王稱號,其母便是方才撫琴的端妃了。
隻見這李洵雨臉色黢黑,但依舊蓋不住這俊朗身姿,那一雙劍目之中略帶疲憊,倒讓端妃心疼不已。
“兒臣給父皇請安,皇後娘娘請安,容妃,雲妃,母妃請安…”李洵雨一一拜見,但將端妃放在最後,自是為了尊重皇後林念等妃子了。
好在端妃明事理,自然明白其意,嘴中念道“我兒瘦了,也黑了……”說著臉上露出一絲傷感,便要哭出來般。
“嗯…確實,看來此行並不容易啊,老二,辛苦了!”李雲隆歎道。
“兒臣能為國分憂,自是不苦,不過那大理國,地勢較高,日照充足,兒臣便是曬至如此的…”說到最後,李洵雨似有尷尬。
“對對對,父皇,兒臣也是,你瞧瞧這眼角處,都曬出黑斑了…”一旁的李華穎頗為委屈的指著自己的眼角。
李雲隆見這那委屈的樣子,更是笑意不止,說道“你二哥去大理自是為了辦事,你這丫頭陪同,自是為了玩,你這黑斑又怪的了誰?早知道便曬黑些嘛,這樣我大華朝便多了個黑公主,哈哈…”
見著李雲隆打趣自己,李華穎小嘴一嘟,作勢又要騎在李雲隆身上,李雲隆露出一絲懼怕感,忙說道“好啦好啦…不就是黑斑嘛,改日你去庫中拿著珍珠,磨成粉,在那處擦擦便是了!”
“耶…還得是父皇……嘻嘻……多謝父皇賞賜啦…”李華穎一臉俏皮可愛的說道。
眾人見狀,也隻能無奈的笑著,畢竟整座皇宮內,敢對李雲隆這般的,也就隻有這古靈精怪的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