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長懋卻沒有老爹那麽多的權勢,竟然就驚懼而死。


    眼下,朱標建造的這個工廠辦公樓,比老朱的奉天殿都要高出許多,所以大臣們都安置慶幸,想要看這對父子爭權奪勢的好戲,怎麽收場。


    雖然蕭賾的事情過了很長時間,可是,蕭齊的都城就在應天。


    蕭道成和朱元璋都是開國皇帝,朱標和蕭賾都是權勢很大的太子。


    不止是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這些老狐狸,知道蕭賾父子的典故,朱標和馬秀英也知道這個故事。


    老朱說了句違製的話之後,朱標發現諸位大臣臉上,都有異樣的目光。


    朱標就明白了這是怎麽迴事。


    在封建時代,等級森嚴。


    禮儀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方式,從王侯將相,到販夫走卒,都要遵循,嚴格的禮儀。


    尤其是太子,是明日之君。


    曆朝曆代的皇帝,對太子的禮儀管理的都是十分嚴格的。


    太子禮儀太子輕了不利於在群臣在樹立威望,在皇帝駕崩之後,不能很好的接班。


    禮儀重了,就會威脅皇權,認為太子想要提前搶班奪權。


    蕭賾就是一個因為禮製,皇權和太子鬥爭,並且戰勝皇權的典型案例。


    隋文帝的楊勇就是太子和皇權鬥爭失敗的典型。


    朱標看著眼前這些老狐狸,李善長、胡惟庸都是麵如止水,臉上看不出一點波瀾。


    他們屬於是官僚派,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是老狐狸,輕易不會表態,要出手就是殺招。


    劉伯溫故作輕鬆,似乎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他是什麽意思?


    小時候的交情,一點都不要了?


    宋濂倒是很焦急,眼神東張西望,可是看了劉伯溫之後,就平淡下來。


    徐達臉色肅穆有些焦急,看來他為了自己的女兒,還是上心的。


    可是,他更在乎的是他們一家人,所以不敢出來說話。


    武將們表情複雜,根本就不懂老朱在說什麽。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文臣,居然有人是滿臉的興奮,他們終於可以有機會站隊了。


    這幫瓜瓜,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我和蕭賾的情況一樣嗎?


    蕭賾是隻比老頭小了十三歲,在建立齊國的時候,和蕭道成都是出過力的。


    他的威信是自己打出來的,所以才有挑戰王權的資本。


    朱標的權勢卻是老朱一手扶植的,所有的威信都是借住老朱對他的喜愛,所以朱標是不會挑戰朱元璋的權威的。


    而且,老朱為了提高朱標的威信,也是樂於他違製的。


    可是現在這工廠,有紫禁城三分之一大小,還用了老百姓都沒有見過的瓷磚工藝。


    工廠修的那麽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宏大壯觀。


    在這個年代,屬實有些過分了。


    因為除了寺廟、佛塔就不能有如此宏偉的建築,這對皇權不利,對太子的權威的提高也沒有幫助。


    聽到老朱這樣說,朱標就說道:“父皇,這不是宮殿,這是廠房!”


    “廠房需要建這麽大嗎?”


    “這不是一般的工廠,是大明的第一個工廠,也是大明的臉麵,自然是要蓋的奢華一些。昔日的長安城,是一座國際化的都市,波斯,迴鶻,高麗的商人雲集。我大明朝遠邁漢唐,我們大明的應天自然也要向長安一樣,成為國際化都市。他們看到我們如此壯觀的工廠,一定會積極的買這裏出產商品的。”


    聽了朱標的話,有人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太子殿下謬矣!”


    老朱和諸位王公大臣,一起轉身卻看到是禦史中丞塗節。


    雖然塗節知道,朱標朱元璋最為喜愛的太子。


    可是朱元璋似乎因為違製的事情震怒了,曆朝曆代的君王都忌諱這個。


    而且他敏銳的察覺到朱標說話的漏洞,偏離了老朱治理國家的基本國策。


    朱標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士農工商,商人排到最末。曆朝曆代無不是重農抑商,為什麽呢?因為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本。商人奸猾而逐利,有一成的利潤他們就會想辦法觸犯法律。有兩成的利,他們就會挺而走險,有一倍的利潤,就是殺頭也禁止不住她們。太子這樣建造如此宏達的工廠,實為大張旗鼓的宣揚經商,鼓勵商人,實則是見利忘義,舍本求末,臣竊以為不取。”


    “虧你還是飽學之士。沒有商人,你哪能穿金戴銀?你們家女眷的胭脂水粉,有從何而來?秦朝的丞相李斯就知道,昆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汗血寶馬,這些寶貝,秦國都不產。最後都流落到秦國,都是通過商人。再說,老百姓貧窮,種一輩子地,能有幾個錢,要想提高朝廷的賦稅,不還要從商人身上收取?大家都重農抑商,可是唯獨管仲推崇商業,在齊國大搞貿易戰,最終稱霸。就是本太子也想要靠商戰,徹底的解決北元問題。”


    北元問題,一直是大明開國以來最為頭疼的問題。


    雖然朱元璋幾次出兵北伐,也把元人打的是落花流水。


    可是一直都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過不了三五年,小崽子長大了,又是一些打砸搶燒的好漢。


    莫說是明朝,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都不能徹底的解決草原上的問題。


    隋文帝就想用鐵血手段徹底清除北部的隱患:滅其國、亡其種,絕其苗裔。


    在王朝之初,憑借鼎盛的國力,或許一時可以做到。


    可是由於,農耕民族沒有辦法在草原上定居,所以殺光了一個民族,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另外一個民族湧進。


    朱標居然誇下海口,要解決北元問題,標崽這是飄了啊。


    眾人都看向了太子,投來不可置信的目光:“解決北元問題?”


    就是一向謹小慎微的宋濂都說道:“太子殿下,慎言啊!”


    “本太子沒有打誑語,牧民之所以要南下入侵我大明,是冬季沒有糧食。我要在北平周邊地區開設羊毛紡織廠,收購牧民的羊毛。這樣他們在冬季就可以買糧食,就不會在侵擾我大明的老百姓了。在冬季我們老百姓,也可以穿到暖和的羊毛衫了。這樣一本萬利的事情,何樂不為。”


    之前朱標和朱元璋說過這個問題,這個方法似乎是可行。


    老朱問群臣:“諸位老弟兄,看你們大侄子的想法怎麽樣?”


    這些大臣不知道老朱是怎麽想的,麵麵相覷後,采取了折中的辦法:“一切全憑陛下做主!”


    “好,反正咱把這天下就交給你了,你怎麽弄,就是你的事了!”


    “謝父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