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老頭子要來,朱標早早的的開了大門迎接。


    君臣行過禮之後,就把朱元璋和馬秀英迎進大門。


    看到這廠子修的比自己的紫禁城還宏偉壯觀,老朱不無羨慕的說道:“老大,你僭越了,把這修的比咱的皇宮還氣派!”


    不隻是老朱,就是諸位大臣,看見這工廠建的也有些僭越了。


    這金碧輝煌的,哪是臣子該住的房子。


    隻是,這是儲君建造的房屋,他們看破不說破。


    如今老朱都看不下去了,諸位大臣都是冷眼旁觀,等著看一場好戲。


    在南北朝時期,蕭道成建立的南齊,太子蕭賾自認為自己立下大功,作為臣子就不檢點。他專橫跋扈,貪圖奢靡,東宮有很多違製的服飾、禮儀,被齊武帝蕭道成猜忌。(上之為太子也,自以年長,與太子共創大業,朝事大小,多違製度--《資治通鑒》齊紀一)


    蕭齊之所以立國,是因為劉宋皇族間相互殘殺,削弱了劉宋的根基。


    所以,盡管對太子多有不滿,蕭道成都沒有發作,而是把次子蕭嶷給召迴京師,還任命他為都督徐揚二州軍事、中書監、司空、持節、侍中,還加了護衛。


    東晉、南北朝時期,南朝隻占據半壁江山。


    這些職位通常是王導、王墩、桓溫、劉裕等權臣才有的待遇。


    蕭嶷又是嫡次子,他比大哥小四歲,年富力強,也是唯一可以和大哥抗衡的兒子,蕭道成的意圖可想而知。


    好在東宮勢力強大,皇長孫也已經長大成人(皇長孫蕭長懋比三叔年齡還大)。


    為了避免主少國疑的事情,蕭道成隱忍不發。


    蕭道成越是隱忍,蕭賾越是驕橫,終於是突破了蕭道成的底線。


    先是,蕭賾在拜祭祖陵的時候,私自檢閱軍隊,還搞了水陸軍事演習,這就是變相的奪兵權啊。


    其次,蕭賾還私自讓四弟為他開道。


    最後,蕭賾的親信張景真又身穿黃袍,坐在船上,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僭越,觸犯了皇帝的底線。


    蕭賾是儲君,在建立國家的時候立下不少功勞,身邊的追隨者也都是位高權重。


    所以,就算是蕭賾違製,也沒有人敢去找蕭道成說。


    隻有荀伯玉秘密告訴蕭道成,太子的諸多不法事。蕭道成大怒,讓人檢舉太子的不法事。(因太子拜陵,密以啟太祖。太祖怒,命檢校東宮--《資治通鑒》齊紀一)


    甚至想要廢掉蕭賾的太子之位,讓次子蕭嶷為儲君。


    太子的位置砸到自己頭上,那是多少人想要而不可得的事情。


    蕭賾和蕭嶷都是嫡子,蕭賾比蕭嶷大了好幾歲,又是多年的太子,根深蒂固。


    所以在太子迴來的路上,蕭嶷就早早的等候在路上,還把蕭道成的事情和大哥說了。


    聽說老頭子發怒,蕭賾進宮見了老頭子一麵,就稱病不再出門。


    太子犯了錯,躲在家裏一個月的時間,也不想自己認錯。


    更氣人的是,居然沒有人出來告罰太子,這讓蕭道成更加憤怒。


    還是侍中、撫軍將軍王敬則知道這事情的嚴重性:皇帝和太子不和,是動蕩的開始。


    他跪在蕭道成麵前,說道:“陛下登上大位沒有多長時間,太子就無端被責罰,恐怕世人會惶恐不安,臣請陛下去東宮安慰太子!”


    (太祖怒不解···王敬則直入,扣頭啟太祖曰:“官有天下日淺,太子無事被責,人情恐懼;願官往東宮解釋之。--《資治通鑒》齊紀一”)蕭道成聽說,默然不語。


    太子犯了錯,作為大臣不去檢舉揭發太子,或者是勸說太子改弦更張,反而是讓皇帝去慰問。


    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本身就是匪夷所思,多少有點漢獻帝和曹操的味道。


    對此,蕭道成當然是反對的。


    王敬則見狀就對宮人們說,陛下要去東宮。


    而且還叫宮人們,給蕭道成穿朝服···忙活半日,蕭道成還是不想去,卻硬被王敬則給拉去了。


    (太祖無言,王敬則因大聲宣旨,裝束往東宮···太祖意不出,王敬則索衣披太祖,乃牽強登輿--《資治通鑒》)


    到了太子府,蕭賾居然沐浴向陛下請罪,而是擺了一桌酒宴。


    這其實就是一場家宴,四皇子長沙王蕭晃親自為老爹打傘,皇三子臨川王蕭映給老爹扇扇子,皇次孫為爺爺溫酒,皇長孫為爺爺倒酒。


    就是被蕭道成寄以厚望的次子蕭嶷,都規規矩矩的站在大哥身邊,在一旁伺候。


    諸位皇子,都來哄老父親開心。


    做皇帝,還能有這麽一個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麵,蕭道成很開心,喝的是酩酊大醉。


    (長沙王捉華蓋,臨川王持雉尾扇···太子及豫章王嶷、王敬則自捧酒饌。至幕,盡醉而還。--《資治通鑒》)


    一場廢太子的風波,就消失於無形中。


    可是,在封建王朝,蕭賾可是觸犯的王權,居然用一場家宴給打發了。


    這多多少少讓蕭道成不痛快,因為他是皇帝,自己的太子觸犯皇權,他認為是應該的。


    不僅不認錯,反而隻用一場家宴就解決了這個糾紛。


    所以在宴會過後,蕭道成的鬱悶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是更重了。


    為此,他多次對次子蕭嶷表示,隻要他肯點頭,就冊封為太子。


    可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認為,皇權不如太子的權勢--皇帝年事已高,太子即位是遲早的事。


    所以在皇帝和太子鬥爭的時候,大家把寶壓在太子身上。


    在這種條件下,皇權就失去了正統性。


    就是許諾太子的位子都不好使了,更氣人的是,蕭嶷都來鞍前馬後的討好太子。


    (太子陰有以豫章王嶷代太子之意,而嶷是太子愈謹,故太子友愛不衰。--《資治通鑒》)


    在這之後,蕭道成鬱鬱而終,蕭賾即位,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


    太子蕭長懋也和老父親一樣,在東宮做很多違製的服飾。


    當年蕭賾的事情沒有人向皇帝匯報,蕭長懋的事情自然也沒有人檢舉。


    可是,在蕭賾出巡的時候,還是看到蕭長懋的違製建築。


    為了避免大權旁落,蕭賾對蕭長懋是一頓訓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