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常年領兵在外,右丞相就是一個虛職。這些年中書省一直是韓國公獨相,二十多年,權柄太重。這次要換人的話,就要用文人兒子認為劉基和汪廣洋都還不錯。不過···”


    朱元璋把兒子視為大明的接班人,一開始兒子給出模棱兩可的答案,朱元璋還不滿意。


    聽到兒子說“不過”,頓時眼前一亮,引起他的興趣:“不過什麽?”


    “中書省總覽百官,百官的奏章必先呈中書省,再奏明陛下。這致使百官都趨炎附勢,丞相權柄過大。如果遇到蕭何,諸葛亮那種賢人還好,如果碰到李林甫,楊國忠,甚至是楊堅、曹操,王莽那種奸臣就會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老朱一直認為兒子仁義,寬厚待人,沒有想到他居然有如此的見識,也是倍感欣慰。


    “嗯。你能有如此的見識,咱很欣慰!可是該怎麽做呢?”


    “依照兒臣看,可以盡數裁撤中書省,大都督府。隻設六部,六部尚書分管朝政。同時撤掉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這樣就能防止奸臣當權,禍亂朝政!”


    “你連你大表哥也不信任?”


    “不是不信任,大表哥是我們骨肉至親,又戰功赫赫,當然值得信任。隻是表哥之後,隻怕再也沒有人能勝任了大都督府的職務了。”


    “那你裁撤中書省,大明幾百萬裏江山大大小小的事務堆積如山,都咱父子兩人幹,也太繁瑣了吧!”


    “我們可以仿照宋製設置殿閣大學士,帶父皇批閱奏章,草擬處理意見以備父皇參考!大學士隻有建議權,卻沒有處理朝政的權力,這樣就能有效的防止大臣專權!”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是目瞪口呆,還有這樣的操作,直接把丞相給撤了,換成顧問?


    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把相權分割了?


    那些奸臣,再也不能為禍了!


    “嗯!現在是戰事,中書省事務凡巨,不好裁撤。等戰事穩定了,咱逐步撤掉,給你一個安安穩穩的江山。”


    “瞧父皇說的,兒子有那麽不堪嗎?”


    “哈哈,你說誰當丞相?”


    “兒子以為論起才學自然是伯溫先生更勝一籌,隻是誠意伯太過耿直,不善變通。中書省卻是要協調百官。禦史台監察百官,也有重臣坐鎮。所以兒子認為,忠勤伯更適合做宰輔。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魏國公剛剛立下大功,現在就把人給擼了,恐天下人不服。不如先把忠勤伯調入中書省右丞。”


    “嗯,也好!”


    朱標辭別朱皇帝,就徑直來到中書省。


    老相國李善長拖著年老的身軀,給朱標躬身行禮:“老臣參見太子殿下!”


    中書省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則是一起跪下。李善長是老爹二十多年的相國,還是大妹未來的老公公。


    朱標也是給了這個老臣極大的禮遇,他也躬身向李善長還了禮。見過禮,朱標才和中書省商議軍國大事。


    第一,就是要把原本跟著自己訓練的士兵給召迴,讓他們重新迴到自己麾下。


    第二,就是把汪廣洋調入中書省為右丞。


    這詔令一下,老狐狸李善長先是驚愕了一下,然後才問道:“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太子的意思。”


    “孤剛從陛下那裏來,自然是受了陛下的旨意。”


    聽到朱標那不可置疑的口吻,李善長心中一凜,這孩子是在給長輩說話嗎?


    他呆呆的看著眼前的小夥,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毛孩子了,而是堂堂正正的太子了。


    朱標如今羽翼已豐,又兩次在外作戰,收服巴蜀,平定隴西,立下赫赫戰功,在老百姓那裏有崇高的威望。


    當初沒有冒險借搞倒楊憲的機會搞他,現在更是癡人說夢。


    良久,李善長隻是淡淡的說:“老臣明白了。”


    這汪廣洋在曆史上名氣不大,朱標隻知道他是用來限製胡惟庸專權的。


    但是這家夥耍滑頭,最後給老朱砍頭了。


    除此之外,朱標對他的履曆不是很清楚了。


    李善長是官場老油子,對這人的底細卻是全很清楚。


    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總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兩個伯爵。


    這些功臣大多數是戰場上廝殺的武將,文臣隻有:韓國公李善長、誠意伯劉基、忠勤伯汪廣洋三人而已。


    就是藍玉和胡惟庸都沒有受封爵位,可見老朱汪廣洋的器重。


    老朱把他給找來,明顯是要安排自己退居二線啊。


    迴家的路上,李善長是一言不發。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女子不可一日無錢。


    在打天下的時候,老朱就對臣下說:“李夫子是咱的蕭相國!”


    一直以來,李善長都以蕭何自居。


    蕭何可是死了之後,漢惠帝才讓曹參做的丞相。


    沒有想到,老朱這麽快就要卸磨殺驢了。


    李善長心中是莫名的悲憤和窩火,也有一絲涼意。


    同行的胡惟庸叫了很久,失魂落魄的李善長才反應過來。


    可是這天下是人老朱的,老朱要怎麽做,他能說什麽?


    老相國看看眼前的胡惟庸,擦擦腦門子上的汗說:“嗯,你跟著我多少年了?”


    胡惟庸:“迴稟老相國,從至正二十二年開始,屬下跟隨您十幾年年了。”


    “嗯,那時候我記得,陛下和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我奉旨監造戰船。工期緊,怎麽都完不成任務,但是還是吳王的陛下,幾次要殺了我。是你征集了附近的民船改裝成戰船,幫我完成了任務。在大明的官員中,你也是一員幹吏了。”


    胡惟庸確實是幹吏,聽了李善長的話,知道他話裏有話。


    不是要提拔他,就是要打壓他,他馬上在顛簸的馬車上跪下表忠心:“這全靠老相國栽培。”


    胡惟庸很早的時候,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李善長的侄子李彬,他們也算是親戚了。


    李善長看著恭恭敬敬跪在自己眼前的胡惟庸,感慨萬千。


    這些年老朱的事業處於上升期,他需要一個精明強幹的宰相輔佐自己,而李善長能把老朱交給自己的任務都給做好,卻有一半是胡惟庸的功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