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李善長要勸進的,看見劉伯溫不讚成,也打消了自己的念頭?


    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他是端咱的碗,還是端他劉伯溫的碗?


    一會下了朝,要把人留下,好好聊聊!


    “好了,都起來吧!咱無意帝位,以後這種話不要再說了!”


    老朱做了皇帝,就等於是現在一個市管縣,一下子成了省管縣,平地生一級。


    老朱不同意,群臣如何答應?


    “敦請殿下更上一步!”


    “小明王剛死,你們就勸咱登基,這是陷咱於不仁不義!”老朱說完拂袖而去!


    朱元璋走了,他身後的太監見狀,連忙說:“退朝!”


    李善長看著一臉洋洋得意的劉伯溫,就想討教一下,剛才老劉為什麽不勸進。


    看到身邊跪滿了勸老朱做皇帝的人,他又不好意思了。


    老李轉過身,和顏悅色的對眾位大臣說:“上位已經走了,大家都起來吧!”


    對於李善長,沒有和大夥一起去勸進,群臣都是心生不滿。雖然不滿,李善長是好老人,也不好責備,就試探著問道:


    “相國大人,吳王殿下進位登基的事情,您怎麽看?”


    怎麽想的?


    這可是大事,要本相和上位商量了來!


    李善長也不客氣,對諸將說道:“你們先迴去,各司其職,上位心裏自有打算!”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諸位臣公也不好多說。


    群臣都走了,李善長紅著臉,走到劉伯溫身邊。


    “伯溫啊,你可是上位身邊的第一謀士,勸進上位的事情,你怎麽不勸諫?”


    劉伯溫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他閉上眼睛,頗為裝逼的說:“時機未到!”


    “時機未到,那什麽時候到了?難道是小明王?”


    老朱從起事以來,就歸順了小明王。


    可誰都知道,老朱隻是名義上歸順小明王。


    朱元璋的軍政大權和小明王是自成體係,老朱用人做事,小明王都是無權幹涉。


    老朱要稱帝,隻要讓小明王配合著演一出禪讓的戲即可。


    老劉怎麽會說時機未成熟?


    老李還想再問,劉伯溫說完,已經飄然離去。


    李善長如癡如醉,呆了半晌,才明白怎麽迴事。


    這新朝登基不是說著玩的,要有一套的禮儀,規章,製度。


    現在什麽都沒有,跟著瞎起什麽哄?


    想到這裏,老李不動聲色的迴到中書省,查找典籍,製定相關的禮儀。


    別到時候,老朱問一問三不知!


    現在離過年還有一年的時間,新年新氣象,老朱還指望過年的時候,改元稱帝呢。


    自己最信任、倚重的兩個文人在自己做皇帝這件事上居然沒有表態,老朱別提多窩火了。


    他氣唿唿的迴到後宮,馬秀英正在督促孩子們寫字。


    見到朱元璋氣的不輕,就過來打趣道:“誰惹你生氣了,我的吳王殿下?”


    “還能有誰?當然是那個劉伯溫,還有李善長!”


    “他們不都是你的左膀右臂嗎?你平日裏逢人就說,劉伯溫是你的張子房,李善長是你的蕭丞相。”


    老朱就把朝會上群臣跪滿了一個朝堂,勸自己登基。隻有劉伯溫和李善長鶴立雞群的站著的事情,和馬秀英說了。


    馬秀英還沒有說話,朱標停下手中的筆說道:“李先生和劉先生是正理,爹爹現在還不能稱帝!”


    “嘿,你個小兔崽子,你爹稱帝,你就是皇太子。別人搶還搶不過來,你咋還說時間不成熟?”


    “現在稱帝的時機不對!”


    “啊!這話怎麽說?”


    朱標就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老朱要建立的是萬世基業,不是草台班子,像五代十國的一樣,扯一塊黃布披身上就是皇帝。


    要想千秋萬代,就要先設計出成套的禮儀,所謂的天國上朝衣冠,即是如此。


    老朱一直是以小明王為正朔,禮服都是宋時期的服飾。


    針對於淮河以南的人來說可以接受,對於淮河以北的人,卻會讓他們離心離德。


    畢竟靖康後,衣冠南渡,這是淮北地區難以磨滅的傷疤。


    南北方長期分割,南北離心離德,歸屬感不強。


    要想文化認同,就不能用宋朝服飾,禮儀,而是用更開闊的唐朝服飾,禮儀。


    唐朝距今日久,文獻缺失,不是一兩個月可以辦好的,至少也要半年。


    老朱聽的是如癡如醉,呆了半晌,相比於弱宋,還是漢唐大放異彩。


    隻是這話居然出自一個十歲孩子之口,真是讓人汗顏。


    他竟然不自覺的說道:“咱這皇帝還是你來當吧!”


    “重八,有你這麽說兒子的嗎?”


    “嘿嘿,咱說的也沒錯啊,咱做了皇帝,以後的天下遲早是標兒的啊!”


    朱標卻傲嬌的說道:“嘿嘿,我才不稀罕呢!”


    下午,老朱找到李善長,問道:“群臣勸進的時候,李夫子怎麽不說話!”


    李善長聽說,就跪在地上請罪。


    “這是幹什麽?”


    “上位要臣執掌中書省,我卻沒有為上位分憂,臣有罪!”


    “這話怎麽說?”


    李善長就說了,他沒有著手準備朱元璋稱帝的事情,以至於一個小卒胡惟庸首先發難,他也束手無策。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老朱也不掖著藏著。


    “敲鼓的不瞞打羅的!咱是有稱帝的想法。隻是時機不成熟,前些日子都在打仗,改朝換代的相關準備都沒有做。”


    “臣迴去就準備,一定要確保上位,來年正月登基!”


    “不急。不急,徐達、常遇春還在打仗,你們中書省的任務還是以支援北伐為主,至於改朝換代的事情,可以緩一緩。”


    老朱當下就把新朝禮儀服飾向唐朝靠攏的事情,以增強文化認同和李善長說了。


    李善長聞言,馬上就跪下請罪:“上位英明,臣竟然沒有想到這一層!”


    老朱嘴角好不得意,何止是你沒有想到,就是咱也沒有想到啊,是咱標兒想到的。


    李夫子沒有想到,那劉夫子呢?


    標兒和劉伯溫那麽好,他某些話不會是劉伯溫教的吧。


    他為什麽不自己和咱說,要假借標兒之口?


    劉伯溫到底是看不上咱,待標兒總是更親一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