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人聯袂來到那安置李靜姝和袁氏的房間外,見門外已經站了兩個身材壯碩的婦人,便相互對視一眼,默默點頭,心說長子郭榮還是很靠譜的,這就指派了兩個婦人來看著。
這兩個婦人他們都認識,都是府內的老家人了,一個是郭貴信的長媳楊氏,一個是郭貴義的女兒,嫁的也是本府裏一個得力的小管事。兩個婦人年在三十來歲,都是忠誠能幹嘴巴嚴實的。
清寧輕輕問道:“她們……鬧沒鬧騰?”
楊氏也小聲答道:“沒有,自洗了之後換了衣服,又給她們弄了點吃的,就一直安安靜靜地窩在裏麵,好像連話也沒說。”
這倒有些奇怪了,郭威與清寧又對視一眼,便邁步進了這靜靜的小房間。
兩人才走進房門,便見正中桌案旁坐著兩個一長一少兩個相貌極美的女子,正靜靜地看著他們。
郭威不由得驚訝起來,急忙停下來並且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轉頭又看了清寧一眼,示意由她上前詢問。
這可與郭榮說的並不相同啊!郭榮說是弟弟找來了兩個婦人,言之鑿鑿地說是他的祖母和義嬸,一個五六十歲,一個四十來歲,這兩位婦人——年長的看著最多也不過四十來歲,年少的那個最多也就十六七歲,那六十來歲的老婦人哪裏去了呢?不會是變戲法的,一轉眼便來了個大變活人吧?而且郭榮還特意說明那兩人相貌普通,是扔到人堆裏都毫不顯眼的那種普通。而現在出現在他們夫妻麵前的,哪是兩個普通婦人,明明是兩個相貌極其出色的美人,說是傾國傾城也毫不為過!
那清寧的容貌已經是少有的美麗,隻是臉型稍顯方正,看著更顯端莊大氣,自有一種幹淨爽利、果決堅毅的氣質;而這位中年美婦,相貌清秀,身材窈窕,都是那種嫋嫋娜娜,弱柳扶風的那種林黛玉似的美人;若是不仔細看的話,還會以為是二十多歲風華正茂的絕代佳人呢!那位年少的小娘子,雖與這中年美婦的容貌有幾分相似,但因正當妙齡,容貌、身材無疑都是正處於巔峰之時,不但擔起傾國傾城這四字,便是用禍水紅顏來形容,也是恰如其分的!
清寧一眼看去,卻驀然停下腳步,瞪大了雙眼看著那個年長的婦人。
卻見那婦人嫣然一笑,站了起來,微施一禮,向清寧說道:“五姐兒,聽說你嫁得良人,乃是朝廷重臣,如今是出有寶馬雕車,入有華屋美舍,仆婢環繞,盡享榮華富貴,姐姐如今日子過不下去了,特來投奔你,妹妹可會收留麽?”
清寧這才反應過來,也報之一笑:“原來是姐姐啊!我聽我家榮哥兒說是來了兩個老婦人,還說是我家平哥兒的祖母和義嬸,便過來看看,卻沒想到是我的好姐姐啊!”她臉上露出笑容,眼神裏卻仍然保持著警惕之意,“隻是……我的好姐姐啊,你來就來吧,就是再苦再難,小妹這裏也絕不會缺你一口飯,隻是你為什麽要裝成我們家的長輩呢?”撇撇嘴巴有些嫌棄地說道,“當年姐姐便看不上我們幾個,視我們幾個為小輩,難道如今還是如此?”
袁氏嗬嗬一笑,指了指桌旁的圓凳,待他們夫妻坐下後方才說道:“這倒不是我們故意要裝作你們家長輩的,那可是你那個精靈古怪的小兒子要求的哦!”卻對清寧後邊那句話避而不答。
清寧嗬嗬一笑問道:“哦?這可真是奇哉怪也!我兒子怎會有如此想法?隻是今天也正趕巧了,他祖母是真的迴來了!這會兒正在那邊說話呢!”
那言下之意是,你裝你裝你再裝啊!西貝貨遇到了照妖鏡,顯出原型來了吧?看你下邊怎麽編!
被清寧揭穿了,袁氏仍然滿不在乎地一笑:“哈……這倒是真的趕巧了!”隨即斂住笑容,指著站在一旁的那少女道,“這是你外甥女,也是莊宗陛下的親生女兒,名叫麗姝。麗姝,快叫姨母姨父!”
李麗姝便乖巧地上前,恭恭敬敬地站好了,麵向清寧郭威夫妻行了個萬福禮,用極其悅耳動聽的聲音低聲說道:“見過姨父姨母!”此時不是正式場合,雖然是晚輩拜見長輩,也並不需要行大禮叩拜,所以恭敬肅立,行此常禮便可。萬福禮據說是武則天改創,由原來的女子肅拜禮所改,因對女子更多了一分尊重之意,很受女子歡迎,之後便在女子中盛行一時。(關於萬福禮,作者查到好幾種說法,弄得作者也有些無所適從了,便隻取其一,通家莫怪。)
清寧看了袁氏一眼,對她避而不談有些鄙夷,但也沒有窮追猛打緊緊相逼,笑了笑擺擺手道:“好孩子,快坐下。隻是你們來的突然,若不是這會兒見到,我還不知道是你們呢。見麵禮稍後再補,我先與你娘說說話。”
李麗姝便仍然退到母親身後,低下頭來,一副知書達理、賢惠淑德的乖乖女模樣,再配上她那副清秀至極的姣好麵容,看得清寧也是暗自驚歎。清寧笑了笑便把目光又轉向袁氏:“姐姐,今兒倒是真的巧極了,不但大姐你來了,四姐也來了!還把二姐的小女兒也帶來了!”
這迴那袁氏也有些震驚了:“哦?四姐也來了?那倒是真趕巧了!那二姐兒呢?”
她口中的二姐兒,便是她們當初在唐宮中,義結金蘭的五姐妹中的老二尹悅,這時並不時興直接叫幾妹,而是按排行來稱唿,都叫姐兒,但與後來的稱唿某個行當中的“姐兒”不同,是不帶任何貶義而隻是姐妹中用以排行的,但對於最小的那個,則可以稱之為妹。比如武麗雲排行第四,大家便叫她四姐;而清寧在五姐妹中排行第五,也是最小的那個,那幾位姐姐便稱唿她為“五姐兒”或“幺姐兒”,也可稱之為“幺妹”,與郭威結義的十兄弟都稱唿他為“幺弟”意思是一致的。幺妹這稱唿,直到一千餘年後,仍有某些地方用之來稱唿年少的女孩子,但並不一定是姐妹排行中最小的那個了。
清寧歎息一聲道:“二姐……她可能……已經不在了……”臉上的傷感一閃而逝,隨即又盯著袁氏道:“大姐,你還沒說呢,你要來妹妹家,妹妹肯定是倒履相迎啊,隻是為什麽要裝扮成妹妹我的長輩呢?這可不是來占妹妹的便宜來了嗎?”
袁氏歎息一聲,隨即低下頭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唉——,我和麗姝兩個先前一直就住在離你們那莊子兩三裏的小村子裏,大前天是莊宗陛下的周年祭,我和麗姝兩個就去河邊遙祭一下,誰知就遇到了你那個寶貝兒子。”說著又意味深長地看著清寧笑道,“你兒子雖年幼,可人小心不小,倒長了一副花花腸子啊!看到麗姝美貌,就出言戲弄,還說要麗姝跟了他服侍他……”說到這裏便不再說下去,看著對麵那兩口子笑而不語。
袁氏那最後的一句話一出口,倒將郭威清寧說得有些尷尬了,又相互看看,夫妻兩個都拿不準她話中所說是真是假,想要說薛平平年歲太小,可一想到他那性子,還真不敢打什麽保票,便閉口不答。
袁氏看他們兩口子裝聾作啞,心裏好笑,接著說道:“可我們也實在是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了,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本來還有些積蓄,可這些年來天下大亂,不是這邊打仗,就是那邊鬧匪,我們躲躲藏藏的,也沒個進項,等於是坐吃山空啊!遇到你那位小寶貝兒之後我們問了幾句,才知道他是妹子你的小兒子,心想著就來投奔你。至於我那位小外甥你的寶貝兒子……嗬嗬,我就先用話套住了他,說可以答應他,連我也可以來服侍他,他被我用話逼著,就應允了,還想了套說詞,說讓我們娘倆裝扮成他的祖母和義嬸。我們想著反正是來投奔你的,來到你這裏見了你,再把話說開就行。誰知他又乘我們沒留意,打馬就跑掉了!這下子可把我們氣壞了,便想著直接來城裏找你,可我們這樣……路上又太不方便了,便臉上抹了點灰,揀舊衣服穿上,看著像是七老八十又窮又醜的模樣,就上路來了。誰知路上又遇到了難民,把我們僅有的一點行李也給搶走了,還好後來那些難民散去時,官道上正遇到了迴城的平哥兒他們,就被我那兩個好外甥帶來了!”說到這裏,又笑了笑,“幺妹,你看……就是這樣,我可是一點都沒瞞你!”
清寧笑了笑眼中仍然保持著警惕之意質問道:“可是我怎麽聽說姐姐你……可是那什麽白蓮會的人呢!這個什麽會,怎麽從來都沒聽說過?是個新立的什麽教門嗎”
即便是清寧將話說開了,袁氏那臉色仍然鎮定如常,仍然是笑著搖搖頭道:“五姐啊,你看我們娘倆這樣的人,若不是有人庇護著,這些年來能安然無恙嗎?”見清寧目光如炬的緊緊盯著自己,便解釋起來,“前些年我們被逼無奈,逃到了圃田澤裏,但那水鄉裏的日子更不好過,正在叫天不應,叫地無門的時候,卻遇到一位救星,是她救下了我們,又讓我們加入了白蓮會,才受到會中庇護。那介紹我們加入白蓮會的,乃是白蓮寺的神尼九雲大師!”
她說到這裏,仍然麵不改色的看著清寧,臉上眼中全是頗有意味的笑意。
郭威清寧夫妻這迴可是真的震驚了,雖說他們也知道九雲大師主持的白蓮寺,就在圃田澤中,而且跟那位被世人視為神尼的郭九雲,頗有來往,這些年夫妻二人改裝出去尋找親人,也是用的九雲寺弟子之名,可見其與白蓮寺也就是九雲寺之親密程度,但還從未想過那頗有盛名的白蓮寺就是白蓮會的源頭!更沒想到,這位大姐,竟然真的將這些事完全給抖落出來,很明顯的她是知道那位九雲大師跟他們家的關係的!這麽一串聯起來,那近期一些可疑的事情,就似乎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一直未說話隻默默旁觀的郭威突然插話說道:“那當初在大相國寺中,引誘寧陽公主出寺的,也是你們了?不知如此做為,又是為何?”
袁氏看了郭威一眼,迴頭轉看著女兒,微微一笑:“那件事麽……是麗姝去做的!她得九雲大師真傳,嗓子又好,若是誦起經文來,另有一種攝人心魄之力!”見郭威與清寧臉色都變了,便又解釋道,“我隻是遠遠地見過那位公主,見其與故人相似,便想引出來見上一麵。也是我看見她便想起四姐了,想知道四姐近況。”
清寧心裏對袁氏的說法是嗤之以鼻,但臉上卻依然含笑如故:“大姐,你先說日子艱難過不下去了,這後麵又說你們入了那什麽白蓮會,還能調動那麽些人做事,這像是過不了日子的樣子?”說到這裏她目光裏透出一股銳利之意,“大姐,你我姐妹雖隻相處兩三年,但那時候姐妹間形影不離,誰不知道誰的稟性呢?小妹對大姐當初的照顧,也是時時刻刻銘記,絕不敢忘懷!說句實在話,今天大姐若是真的來投奔小妹,小妹絕無二話,小妹這裏隻要有的,皆可用於供養姐姐,絕不私藏一分;可大姐說話不盡不實,實難以讓小妹放心!”
清寧那意思是,都是一個山頭的狐狸精,就別再說什麽聊齋了!——當然這時候還沒什麽聊齋,大意如此。
袁氏笑道:“五姐疑我,我並不怪你。五姐你是不知道啊,唉——”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去掉黃河大水,圃田澤裏九雲寺幾乎都被衝垮,聚集在周圍的兩三千白蓮會會眾,也都被洪水衝散;洪水過後收攏迴來的,加上九雲寺僧尼,也隻有四五百人,而且衣食無著,九雲大師便讓大家出來,多尋條生路。這些年來,九雲大師雖立了白蓮會,但從未作過什麽惡事,會中兄弟姐妹隻有相互幫扶的,沒有恃強淩弱的!”說到這裏,又意味深長地看著對麵這對夫妻,笑了笑道,“我聽九雲大師說,五姐夫妻也算是她的記名弟子,怎麽如今對她也起了什麽疑心不成?我亦曾聽說過九雲大師說妹夫的那句話……”
郭威心裏猛然一跳,不禁雙目圓睜緊盯著她。清寧則有些急了,急忙說道:“打住打住!那什麽話不過是大師隨口一說,當初不過是看我們文仲年幼,隨口調侃,何必再提?”郭威也苦笑一下,輕輕說道:“大姐何必如此?既然是親眷,有什麽話坐下來好好說!”
袁氏見不過順口說出來一句話,便將這對夫妻給逼退了,心裏好笑,便看了清寧一眼,微微一笑。那意思是,你別逼我,我自不會亂說話,但你要真的不講姐妹情誼,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軟弱之輩。
那是句什麽話呢,竟然能將郭威夫妻逼得直接退了下來?
當初郭威與清寧新婚不久,清寧也在考慮丈夫的前途。時處亂世,你個人有天大的本領,也不一定能保得住自己與家人親人,必須要加入一方勢力。但亂世之際,各方勢力紛雜,多如牛毛,一個不小心,不但不會飛黃騰達,反而會因之墮入深淵地獄!夫妻兩個商量許久,最後方定下來投奔曾經真正的大唐朝廷冊封的晉王李存勖麾下。晉王李存勖,也就是後來消滅朱梁,重建大唐社稷——史稱後唐的唐莊宗。
清寧拿出錢財讓丈夫去投軍,之後郭威在軍中結識十位兄長,結拜之後,長兄李瓊請來了神尼郭九雲來給眾兄弟算一下前途福緣。九雲大師看了九位兄長,神尼都隻點頭不說話,直到看到年齡最小的郭威,方才無比驚訝,聳然動容,卻又欲言又止。
等到眾人散了,唯有李瓊和郭威在場的時候,那位神尼方才帶著幾分神秘的說道:“我這位同姓相貌大是不凡,日後當為世界主!”
這一言既出,當時就把李瓊和郭威給驚呆了,許久都沒答上話來,神尼卻不管二人怎樣震驚,撂下這句話後便飄然離去。
直到九雲大師離開,兩人仍然沉浸在那震驚之中。後來李瓊叮囑郭威,此事不許聲張,否則必會有人對他不利,甚至會起殺意。郭威那時雖年少,但也知道其中輕重,而且已經開始跟著李瓊讀書,也知道些曆史上類似的事件,秦始皇知東南有王氣,便不停東巡南巡,並不斷設法以壓製;隋煬帝知某地有王氣,便開鑿大運河以散之;王莽、李世民都曾因此類謠言殺過此類人,若有知曉他郭某人有“王氣”,那些諸侯還不爭先恐後的趕著來殺他啊?自是鄭重應下。
此後郭威對於此事便三緘其口,絕不再提,便是夫妻之間也從未露過口風。後來郭威因戰功升職,又逢那神尼來賀,頭痛之餘,也隻得迎入後宅讓妻子接待。
誰知那位神尼竟然又將此話講給了清寧聽,當時將清寧也給震驚的不知所措。直到九雲大師離開,清寧方才悄悄告訴丈夫。
隻是清寧雖然震驚,但她眼睛裏卻一直閃爍著某種奇異的神彩,對於自己的眼光更加自傲。但她洋洋得意之餘,卻也並未忘乎所以,也鄭重提醒丈夫,此事不能再告訴任何人。
也就是說,此事除了神尼本人外,知道那句話的人應該就隻有郭威結義十兄弟中的長兄李瓊以及郭威清寧夫妻這三個人。此後他們夫妻雖然也經常與九雲大師來往,但雙方都不再提那句話。
但此時這袁氏卻說出了口,明顯是那位神尼告訴她的,心裏不免有些不滿。清寧甚至於想到,莫不是那位神尼想以此來鉗製他們夫妻?但那又沒有什麽意義,雖然那句話說出來似乎很是震撼人心,但現在的郭威,也並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隨意欺侮打壓的!
再說了,那句話若是在村頭巷尾說說,隻怕會惹得一群蹲牆根兒曬太陽的老頭老婆兒們一陣玩笑兒;便是在汴京城裏宣揚,隻怕會首先招來有司的鎮壓。因為不管什麽人,想要對付他的仇家或政敵了,都能幹出這樣的事:去找個有名望的僧道之流,散播一句“此人貴不可言”“此人必王”“此人當為天下主”之類的言語,那不是弄得人人自危嘛!
當然也不乏此類的傻缺上位掌權者,或因某種原因犯了多疑症的,會因一些謠言而殺戮臣子,如王莽捕殺“劉秀”,便是以名傳千古的一代名君李世民,也曾因此犯了疑心病,秘密派人捕殺謠言中即將禍亂唐室的“五娘”;但此時的石敬瑭雖然名聲不怎麽樣,但顯然不是白癡皇帝,更不是暴君,他也還沒有犯上那種多疑症,所以他現在也不會幹那樣的蠢事。就連早已開始對抗晉廷的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石敬瑭都一忍再忍,直到最近已經撕破了臉,開始用兵開打了,仍然在給安重榮寫信勸告他投降,並保證他若降順,仍然給予尊榮。
那袁氏看著郭威清寧夫妻態度軟化下來,不再緊緊相逼,便也恢複了原先那種笑意盈盈、柔媚可人的神態,輕輕說道:“此次前來妹子妹夫府上,真的就隻是因為無法度日,才來投奔的,妹子妹夫若能給口飯吃,那姐姐自是感激不盡,也並沒有任何不利於妹子妹夫之意圖;若是妹子妹夫有難處,那姐姐也不會故意刁難,這就離去,如何?”
清寧心裏鄙夷,你這還不是刁難什麽是刁難?隻怕你前腳離去,後腳就要散布什麽謠言了吧?雖然不怕,卻也不想惹了這麻煩,既然能好言相商,輕易解決,又何必平白地結下個仇人給人留個把柄呢?便笑著挽留:“哎呀,姐姐何出此言?既然是來投奔小妹的,那小妹先前也說過了,盡我所有一定讓姐姐過上好日子!”
袁氏笑著擺擺手道:“不必多費什麽,我們娘倆這些年也過慣了苦日子了,每日一茶兩餐,能有白米青菜裹腹即可!”
清寧點點頭道:“既然姐姐堅持,那小妹當聽姐姐的。”隨即又問道,“這裏不過是我家外宅,姐姐住在這裏不合適,與我一起迴府,我給姐姐安排好一點的住處,姐姐意下如何?”
袁氏笑道:“那倒也不用,我看這小屋安靜,很適合我們娘倆,不必再來迴折騰了。”
清寧微微撇了一下嘴角,心說你這位大姐,不定還對我平哥兒懷著什麽心呢!但看她說話雖柔和,但骨子裏很是堅持倔強,也不好再駁,隻得點頭應承:“那好,姐姐就住在這裏,我再調派幾個服侍的人,讓姐姐不必再為雜事費心。”
袁氏搖搖頭,婉言謝絕:“妹子不必費心了,我們娘倆這些年來,什麽都是自己動手,倒也習慣了;若有人服侍,反倒極不自在。”
清寧堅持道:“便是姐姐再能幹,可一些粗使活計,那也得有人幫著做的,不能說提個水、倒個馬桶什麽的,也讓姐姐和我這位傾國傾城的外甥女親自下手吧?”
一句話倒把袁氏給噎得再也說不出話來,她真要再堅持說什麽都自己幹,比如說清寧口中說的“倒個馬桶”之類的,那她不成了笑話了嗎?
這兩個婦人他們都認識,都是府內的老家人了,一個是郭貴信的長媳楊氏,一個是郭貴義的女兒,嫁的也是本府裏一個得力的小管事。兩個婦人年在三十來歲,都是忠誠能幹嘴巴嚴實的。
清寧輕輕問道:“她們……鬧沒鬧騰?”
楊氏也小聲答道:“沒有,自洗了之後換了衣服,又給她們弄了點吃的,就一直安安靜靜地窩在裏麵,好像連話也沒說。”
這倒有些奇怪了,郭威與清寧又對視一眼,便邁步進了這靜靜的小房間。
兩人才走進房門,便見正中桌案旁坐著兩個一長一少兩個相貌極美的女子,正靜靜地看著他們。
郭威不由得驚訝起來,急忙停下來並且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轉頭又看了清寧一眼,示意由她上前詢問。
這可與郭榮說的並不相同啊!郭榮說是弟弟找來了兩個婦人,言之鑿鑿地說是他的祖母和義嬸,一個五六十歲,一個四十來歲,這兩位婦人——年長的看著最多也不過四十來歲,年少的那個最多也就十六七歲,那六十來歲的老婦人哪裏去了呢?不會是變戲法的,一轉眼便來了個大變活人吧?而且郭榮還特意說明那兩人相貌普通,是扔到人堆裏都毫不顯眼的那種普通。而現在出現在他們夫妻麵前的,哪是兩個普通婦人,明明是兩個相貌極其出色的美人,說是傾國傾城也毫不為過!
那清寧的容貌已經是少有的美麗,隻是臉型稍顯方正,看著更顯端莊大氣,自有一種幹淨爽利、果決堅毅的氣質;而這位中年美婦,相貌清秀,身材窈窕,都是那種嫋嫋娜娜,弱柳扶風的那種林黛玉似的美人;若是不仔細看的話,還會以為是二十多歲風華正茂的絕代佳人呢!那位年少的小娘子,雖與這中年美婦的容貌有幾分相似,但因正當妙齡,容貌、身材無疑都是正處於巔峰之時,不但擔起傾國傾城這四字,便是用禍水紅顏來形容,也是恰如其分的!
清寧一眼看去,卻驀然停下腳步,瞪大了雙眼看著那個年長的婦人。
卻見那婦人嫣然一笑,站了起來,微施一禮,向清寧說道:“五姐兒,聽說你嫁得良人,乃是朝廷重臣,如今是出有寶馬雕車,入有華屋美舍,仆婢環繞,盡享榮華富貴,姐姐如今日子過不下去了,特來投奔你,妹妹可會收留麽?”
清寧這才反應過來,也報之一笑:“原來是姐姐啊!我聽我家榮哥兒說是來了兩個老婦人,還說是我家平哥兒的祖母和義嬸,便過來看看,卻沒想到是我的好姐姐啊!”她臉上露出笑容,眼神裏卻仍然保持著警惕之意,“隻是……我的好姐姐啊,你來就來吧,就是再苦再難,小妹這裏也絕不會缺你一口飯,隻是你為什麽要裝成我們家的長輩呢?”撇撇嘴巴有些嫌棄地說道,“當年姐姐便看不上我們幾個,視我們幾個為小輩,難道如今還是如此?”
袁氏嗬嗬一笑,指了指桌旁的圓凳,待他們夫妻坐下後方才說道:“這倒不是我們故意要裝作你們家長輩的,那可是你那個精靈古怪的小兒子要求的哦!”卻對清寧後邊那句話避而不答。
清寧嗬嗬一笑問道:“哦?這可真是奇哉怪也!我兒子怎會有如此想法?隻是今天也正趕巧了,他祖母是真的迴來了!這會兒正在那邊說話呢!”
那言下之意是,你裝你裝你再裝啊!西貝貨遇到了照妖鏡,顯出原型來了吧?看你下邊怎麽編!
被清寧揭穿了,袁氏仍然滿不在乎地一笑:“哈……這倒是真的趕巧了!”隨即斂住笑容,指著站在一旁的那少女道,“這是你外甥女,也是莊宗陛下的親生女兒,名叫麗姝。麗姝,快叫姨母姨父!”
李麗姝便乖巧地上前,恭恭敬敬地站好了,麵向清寧郭威夫妻行了個萬福禮,用極其悅耳動聽的聲音低聲說道:“見過姨父姨母!”此時不是正式場合,雖然是晚輩拜見長輩,也並不需要行大禮叩拜,所以恭敬肅立,行此常禮便可。萬福禮據說是武則天改創,由原來的女子肅拜禮所改,因對女子更多了一分尊重之意,很受女子歡迎,之後便在女子中盛行一時。(關於萬福禮,作者查到好幾種說法,弄得作者也有些無所適從了,便隻取其一,通家莫怪。)
清寧看了袁氏一眼,對她避而不談有些鄙夷,但也沒有窮追猛打緊緊相逼,笑了笑擺擺手道:“好孩子,快坐下。隻是你們來的突然,若不是這會兒見到,我還不知道是你們呢。見麵禮稍後再補,我先與你娘說說話。”
李麗姝便仍然退到母親身後,低下頭來,一副知書達理、賢惠淑德的乖乖女模樣,再配上她那副清秀至極的姣好麵容,看得清寧也是暗自驚歎。清寧笑了笑便把目光又轉向袁氏:“姐姐,今兒倒是真的巧極了,不但大姐你來了,四姐也來了!還把二姐的小女兒也帶來了!”
這迴那袁氏也有些震驚了:“哦?四姐也來了?那倒是真趕巧了!那二姐兒呢?”
她口中的二姐兒,便是她們當初在唐宮中,義結金蘭的五姐妹中的老二尹悅,這時並不時興直接叫幾妹,而是按排行來稱唿,都叫姐兒,但與後來的稱唿某個行當中的“姐兒”不同,是不帶任何貶義而隻是姐妹中用以排行的,但對於最小的那個,則可以稱之為妹。比如武麗雲排行第四,大家便叫她四姐;而清寧在五姐妹中排行第五,也是最小的那個,那幾位姐姐便稱唿她為“五姐兒”或“幺姐兒”,也可稱之為“幺妹”,與郭威結義的十兄弟都稱唿他為“幺弟”意思是一致的。幺妹這稱唿,直到一千餘年後,仍有某些地方用之來稱唿年少的女孩子,但並不一定是姐妹排行中最小的那個了。
清寧歎息一聲道:“二姐……她可能……已經不在了……”臉上的傷感一閃而逝,隨即又盯著袁氏道:“大姐,你還沒說呢,你要來妹妹家,妹妹肯定是倒履相迎啊,隻是為什麽要裝扮成妹妹我的長輩呢?這可不是來占妹妹的便宜來了嗎?”
袁氏歎息一聲,隨即低下頭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唉——,我和麗姝兩個先前一直就住在離你們那莊子兩三裏的小村子裏,大前天是莊宗陛下的周年祭,我和麗姝兩個就去河邊遙祭一下,誰知就遇到了你那個寶貝兒子。”說著又意味深長地看著清寧笑道,“你兒子雖年幼,可人小心不小,倒長了一副花花腸子啊!看到麗姝美貌,就出言戲弄,還說要麗姝跟了他服侍他……”說到這裏便不再說下去,看著對麵那兩口子笑而不語。
袁氏那最後的一句話一出口,倒將郭威清寧說得有些尷尬了,又相互看看,夫妻兩個都拿不準她話中所說是真是假,想要說薛平平年歲太小,可一想到他那性子,還真不敢打什麽保票,便閉口不答。
袁氏看他們兩口子裝聾作啞,心裏好笑,接著說道:“可我們也實在是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了,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本來還有些積蓄,可這些年來天下大亂,不是這邊打仗,就是那邊鬧匪,我們躲躲藏藏的,也沒個進項,等於是坐吃山空啊!遇到你那位小寶貝兒之後我們問了幾句,才知道他是妹子你的小兒子,心想著就來投奔你。至於我那位小外甥你的寶貝兒子……嗬嗬,我就先用話套住了他,說可以答應他,連我也可以來服侍他,他被我用話逼著,就應允了,還想了套說詞,說讓我們娘倆裝扮成他的祖母和義嬸。我們想著反正是來投奔你的,來到你這裏見了你,再把話說開就行。誰知他又乘我們沒留意,打馬就跑掉了!這下子可把我們氣壞了,便想著直接來城裏找你,可我們這樣……路上又太不方便了,便臉上抹了點灰,揀舊衣服穿上,看著像是七老八十又窮又醜的模樣,就上路來了。誰知路上又遇到了難民,把我們僅有的一點行李也給搶走了,還好後來那些難民散去時,官道上正遇到了迴城的平哥兒他們,就被我那兩個好外甥帶來了!”說到這裏,又笑了笑,“幺妹,你看……就是這樣,我可是一點都沒瞞你!”
清寧笑了笑眼中仍然保持著警惕之意質問道:“可是我怎麽聽說姐姐你……可是那什麽白蓮會的人呢!這個什麽會,怎麽從來都沒聽說過?是個新立的什麽教門嗎”
即便是清寧將話說開了,袁氏那臉色仍然鎮定如常,仍然是笑著搖搖頭道:“五姐啊,你看我們娘倆這樣的人,若不是有人庇護著,這些年來能安然無恙嗎?”見清寧目光如炬的緊緊盯著自己,便解釋起來,“前些年我們被逼無奈,逃到了圃田澤裏,但那水鄉裏的日子更不好過,正在叫天不應,叫地無門的時候,卻遇到一位救星,是她救下了我們,又讓我們加入了白蓮會,才受到會中庇護。那介紹我們加入白蓮會的,乃是白蓮寺的神尼九雲大師!”
她說到這裏,仍然麵不改色的看著清寧,臉上眼中全是頗有意味的笑意。
郭威清寧夫妻這迴可是真的震驚了,雖說他們也知道九雲大師主持的白蓮寺,就在圃田澤中,而且跟那位被世人視為神尼的郭九雲,頗有來往,這些年夫妻二人改裝出去尋找親人,也是用的九雲寺弟子之名,可見其與白蓮寺也就是九雲寺之親密程度,但還從未想過那頗有盛名的白蓮寺就是白蓮會的源頭!更沒想到,這位大姐,竟然真的將這些事完全給抖落出來,很明顯的她是知道那位九雲大師跟他們家的關係的!這麽一串聯起來,那近期一些可疑的事情,就似乎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一直未說話隻默默旁觀的郭威突然插話說道:“那當初在大相國寺中,引誘寧陽公主出寺的,也是你們了?不知如此做為,又是為何?”
袁氏看了郭威一眼,迴頭轉看著女兒,微微一笑:“那件事麽……是麗姝去做的!她得九雲大師真傳,嗓子又好,若是誦起經文來,另有一種攝人心魄之力!”見郭威與清寧臉色都變了,便又解釋道,“我隻是遠遠地見過那位公主,見其與故人相似,便想引出來見上一麵。也是我看見她便想起四姐了,想知道四姐近況。”
清寧心裏對袁氏的說法是嗤之以鼻,但臉上卻依然含笑如故:“大姐,你先說日子艱難過不下去了,這後麵又說你們入了那什麽白蓮會,還能調動那麽些人做事,這像是過不了日子的樣子?”說到這裏她目光裏透出一股銳利之意,“大姐,你我姐妹雖隻相處兩三年,但那時候姐妹間形影不離,誰不知道誰的稟性呢?小妹對大姐當初的照顧,也是時時刻刻銘記,絕不敢忘懷!說句實在話,今天大姐若是真的來投奔小妹,小妹絕無二話,小妹這裏隻要有的,皆可用於供養姐姐,絕不私藏一分;可大姐說話不盡不實,實難以讓小妹放心!”
清寧那意思是,都是一個山頭的狐狸精,就別再說什麽聊齋了!——當然這時候還沒什麽聊齋,大意如此。
袁氏笑道:“五姐疑我,我並不怪你。五姐你是不知道啊,唉——”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去掉黃河大水,圃田澤裏九雲寺幾乎都被衝垮,聚集在周圍的兩三千白蓮會會眾,也都被洪水衝散;洪水過後收攏迴來的,加上九雲寺僧尼,也隻有四五百人,而且衣食無著,九雲大師便讓大家出來,多尋條生路。這些年來,九雲大師雖立了白蓮會,但從未作過什麽惡事,會中兄弟姐妹隻有相互幫扶的,沒有恃強淩弱的!”說到這裏,又意味深長地看著對麵這對夫妻,笑了笑道,“我聽九雲大師說,五姐夫妻也算是她的記名弟子,怎麽如今對她也起了什麽疑心不成?我亦曾聽說過九雲大師說妹夫的那句話……”
郭威心裏猛然一跳,不禁雙目圓睜緊盯著她。清寧則有些急了,急忙說道:“打住打住!那什麽話不過是大師隨口一說,當初不過是看我們文仲年幼,隨口調侃,何必再提?”郭威也苦笑一下,輕輕說道:“大姐何必如此?既然是親眷,有什麽話坐下來好好說!”
袁氏見不過順口說出來一句話,便將這對夫妻給逼退了,心裏好笑,便看了清寧一眼,微微一笑。那意思是,你別逼我,我自不會亂說話,但你要真的不講姐妹情誼,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軟弱之輩。
那是句什麽話呢,竟然能將郭威夫妻逼得直接退了下來?
當初郭威與清寧新婚不久,清寧也在考慮丈夫的前途。時處亂世,你個人有天大的本領,也不一定能保得住自己與家人親人,必須要加入一方勢力。但亂世之際,各方勢力紛雜,多如牛毛,一個不小心,不但不會飛黃騰達,反而會因之墮入深淵地獄!夫妻兩個商量許久,最後方定下來投奔曾經真正的大唐朝廷冊封的晉王李存勖麾下。晉王李存勖,也就是後來消滅朱梁,重建大唐社稷——史稱後唐的唐莊宗。
清寧拿出錢財讓丈夫去投軍,之後郭威在軍中結識十位兄長,結拜之後,長兄李瓊請來了神尼郭九雲來給眾兄弟算一下前途福緣。九雲大師看了九位兄長,神尼都隻點頭不說話,直到看到年齡最小的郭威,方才無比驚訝,聳然動容,卻又欲言又止。
等到眾人散了,唯有李瓊和郭威在場的時候,那位神尼方才帶著幾分神秘的說道:“我這位同姓相貌大是不凡,日後當為世界主!”
這一言既出,當時就把李瓊和郭威給驚呆了,許久都沒答上話來,神尼卻不管二人怎樣震驚,撂下這句話後便飄然離去。
直到九雲大師離開,兩人仍然沉浸在那震驚之中。後來李瓊叮囑郭威,此事不許聲張,否則必會有人對他不利,甚至會起殺意。郭威那時雖年少,但也知道其中輕重,而且已經開始跟著李瓊讀書,也知道些曆史上類似的事件,秦始皇知東南有王氣,便不停東巡南巡,並不斷設法以壓製;隋煬帝知某地有王氣,便開鑿大運河以散之;王莽、李世民都曾因此類謠言殺過此類人,若有知曉他郭某人有“王氣”,那些諸侯還不爭先恐後的趕著來殺他啊?自是鄭重應下。
此後郭威對於此事便三緘其口,絕不再提,便是夫妻之間也從未露過口風。後來郭威因戰功升職,又逢那神尼來賀,頭痛之餘,也隻得迎入後宅讓妻子接待。
誰知那位神尼竟然又將此話講給了清寧聽,當時將清寧也給震驚的不知所措。直到九雲大師離開,清寧方才悄悄告訴丈夫。
隻是清寧雖然震驚,但她眼睛裏卻一直閃爍著某種奇異的神彩,對於自己的眼光更加自傲。但她洋洋得意之餘,卻也並未忘乎所以,也鄭重提醒丈夫,此事不能再告訴任何人。
也就是說,此事除了神尼本人外,知道那句話的人應該就隻有郭威結義十兄弟中的長兄李瓊以及郭威清寧夫妻這三個人。此後他們夫妻雖然也經常與九雲大師來往,但雙方都不再提那句話。
但此時這袁氏卻說出了口,明顯是那位神尼告訴她的,心裏不免有些不滿。清寧甚至於想到,莫不是那位神尼想以此來鉗製他們夫妻?但那又沒有什麽意義,雖然那句話說出來似乎很是震撼人心,但現在的郭威,也並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隨意欺侮打壓的!
再說了,那句話若是在村頭巷尾說說,隻怕會惹得一群蹲牆根兒曬太陽的老頭老婆兒們一陣玩笑兒;便是在汴京城裏宣揚,隻怕會首先招來有司的鎮壓。因為不管什麽人,想要對付他的仇家或政敵了,都能幹出這樣的事:去找個有名望的僧道之流,散播一句“此人貴不可言”“此人必王”“此人當為天下主”之類的言語,那不是弄得人人自危嘛!
當然也不乏此類的傻缺上位掌權者,或因某種原因犯了多疑症的,會因一些謠言而殺戮臣子,如王莽捕殺“劉秀”,便是以名傳千古的一代名君李世民,也曾因此犯了疑心病,秘密派人捕殺謠言中即將禍亂唐室的“五娘”;但此時的石敬瑭雖然名聲不怎麽樣,但顯然不是白癡皇帝,更不是暴君,他也還沒有犯上那種多疑症,所以他現在也不會幹那樣的蠢事。就連早已開始對抗晉廷的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石敬瑭都一忍再忍,直到最近已經撕破了臉,開始用兵開打了,仍然在給安重榮寫信勸告他投降,並保證他若降順,仍然給予尊榮。
那袁氏看著郭威清寧夫妻態度軟化下來,不再緊緊相逼,便也恢複了原先那種笑意盈盈、柔媚可人的神態,輕輕說道:“此次前來妹子妹夫府上,真的就隻是因為無法度日,才來投奔的,妹子妹夫若能給口飯吃,那姐姐自是感激不盡,也並沒有任何不利於妹子妹夫之意圖;若是妹子妹夫有難處,那姐姐也不會故意刁難,這就離去,如何?”
清寧心裏鄙夷,你這還不是刁難什麽是刁難?隻怕你前腳離去,後腳就要散布什麽謠言了吧?雖然不怕,卻也不想惹了這麻煩,既然能好言相商,輕易解決,又何必平白地結下個仇人給人留個把柄呢?便笑著挽留:“哎呀,姐姐何出此言?既然是來投奔小妹的,那小妹先前也說過了,盡我所有一定讓姐姐過上好日子!”
袁氏笑著擺擺手道:“不必多費什麽,我們娘倆這些年也過慣了苦日子了,每日一茶兩餐,能有白米青菜裹腹即可!”
清寧點點頭道:“既然姐姐堅持,那小妹當聽姐姐的。”隨即又問道,“這裏不過是我家外宅,姐姐住在這裏不合適,與我一起迴府,我給姐姐安排好一點的住處,姐姐意下如何?”
袁氏笑道:“那倒也不用,我看這小屋安靜,很適合我們娘倆,不必再來迴折騰了。”
清寧微微撇了一下嘴角,心說你這位大姐,不定還對我平哥兒懷著什麽心呢!但看她說話雖柔和,但骨子裏很是堅持倔強,也不好再駁,隻得點頭應承:“那好,姐姐就住在這裏,我再調派幾個服侍的人,讓姐姐不必再為雜事費心。”
袁氏搖搖頭,婉言謝絕:“妹子不必費心了,我們娘倆這些年來,什麽都是自己動手,倒也習慣了;若有人服侍,反倒極不自在。”
清寧堅持道:“便是姐姐再能幹,可一些粗使活計,那也得有人幫著做的,不能說提個水、倒個馬桶什麽的,也讓姐姐和我這位傾國傾城的外甥女親自下手吧?”
一句話倒把袁氏給噎得再也說不出話來,她真要再堅持說什麽都自己幹,比如說清寧口中說的“倒個馬桶”之類的,那她不成了笑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