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成其事而盡其力者多矣,然能順遂者又有幾何?


    劉靜深刻的知道,這句話,不過是李代最後的倔強而已。


    當即也不反駁,更沒有譏諷,隻是平平淡淡的問道:


    “那你接下來打算怎麽做?”


    李代沒有正麵迴答他,而是轉頭望向了戰場方向。


    撤軍的號角正隨著晚風在黃昏裏嗚咽,塵埃落處,滿是淒涼。


    想來今日戰鬥的結果,雙方必定都不會滿意。


    “迴去看看吧,興許奚族人已經不打算離開他們的家園了呢。”


    劉靜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隻是一場不勝不敗的戰鬥而已,戰爭的方向就會因此而發生改變?


    還不如白日做夢更加容易。


    牽過馬來,隨著李代的腳印,一同在夕陽下散步,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得安穩且安詳,仿佛不遠處的那場戰爭,根本就從未發生過一樣。


    迴去後沒過多久,二人便收到梅隻艾爾哈參與議事的邀請,叫上劉能與劉靜的副手,四個人不慌不忙趕了過去。


    等到四人進入大帳之後,才發現帳篷裏麵早已經坐滿了人。


    其中有些人的身上還帶著血跡,想來是剛從戰場上歸來的將軍。


    這麽著急就開會議事嗎?


    李代見此情形心生疑慮。


    難道連洗漱和換件衣服的時間都沒有嗎?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代覺得這場見麵會,不會那麽簡單。


    寒暄過後,眾人分賓主落座,梅隻艾爾哈稍微欠著身子向李代由衷的感謝道:


    “得幸王爺之勇猛,今日我奚族才有此僥天之勝,小王在此以茶代酒,先行謝過福王殿下,祝福王殿下富貴一生,順心一世,嗬嗬~稍後宴席之時,謝禮再行一並奉上。”


    李代麵露微笑,將茶碗中的茶水一飲而盡,可是內心卻已如沸水般翻滾起來。


    謝禮?


    一般幫助他人的人,在結果出現之後才會被感謝。


    從大義上來說,契丹人若是被奚族人成功地攔截在了此地,免得大唐的百姓受苦受難,那應該是他李代給奚族人送上謝禮才是。


    從剛剛發生的事情上來說,他李代帶人在戰場上英勇衝殺,扭轉了戰局,讓奚族人少犧牲了許多族人,倒也值得被他感謝。


    可按照眼前勝負未分的情勢,可還不到誰感謝誰的時候呀!


    梅隻艾爾哈如此早的就把感謝提將出來,讓李代不由得不多心。


    果然,宴席在相互吹噓聲中過到一半之時,梅隻艾爾哈終於說出了他此時設宴的真正目的。


    “福王殿下,契丹相比吾族勢大,而且已有再次增兵的趨勢。眼下我奚族能戰之兵不過三萬餘,而僅對麵之契丹人,就有八萬之眾,若是如此再硬耗下去,怕是我奚族兒郎即便全數犧牲,也換不來最終的勝利,所以……”


    說到這裏,梅隻艾爾哈略微停頓了一下,用目光掃視了一番屋內的眾人,貌似尋找到一處厚重的牆根似的,眼神也從愧疚裏的茫然,變成了決絕。


    “福王殿下,事不可為而強行為之,非智者也,留得青山在,他日再行討迴便是。所以小王為了王爺您的安全著想,還請王爺隨同我族一同西去。”


    意料之中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


    眼前的場景,李代的腦海裏無比熟悉。


    雖心有不甘,但他不得不承認梅隻艾爾哈分析的對。


    可是他又一想到,大唐北疆的百姓馬上就會受苦受虐,心思卻又再度活泛了起來。


    “艾爾哈,從你一開始將你的族人遷往大西北的時候,本王就猜到了這個結果,不過本王是不會怪你的,隻是想要問問你,你可想好了?”


    李代的話說的莫名其妙,弄的梅隻艾爾哈一頭霧水。


    麵對目光灼灼的李代,他碩大的心髒一陣砰砰亂跳。


    “敢問福王殿下,何謂想好了?”


    就知道你會問問題。


    李代嘴角微微翹起,狡黠的笑容任誰看到,都會覺得寒冷,尤其是對於相對熟悉他的劉靜,更是覺得胃裏一陣惡寒,直覺讓他感到,一個深不見底的陷阱,正在全力挖掘當中。


    “想好了的意思就是事後不後悔,不推脫,不找任何借口,麵對任何結果,無論好的壞的,都會勇敢接受。所以小王才會問你,你想好了嗎?”


    不聽他解釋還好,聽他這樣一解釋,眾人頓時感覺手裏金黃的羊排,都變得不那麽香了。


    梅隻艾爾哈做人做事,向來說一不二,很少有猶豫的時候,可是此時此刻的他,竟然猶豫了。


    杯中的酒,幹了又續,續滿了又幹,直到把他黑紅的大臉喝成了紙色,他才向李代請教道:


    “敢問殿下,會出現什麽後果,是小王不可承受的?”


    李代收斂顏色,一臉正色的反問道:


    “你族西遷,將遷往哪裏?”


    “自然是往陰山方向,若能在河套地區為大唐豢養馬匹,則更是我族的榮幸。”


    想得美。


    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你想去那裏養馬,就連李靖他都不會答應,更何況京城裏那位手段通天的李世民了。


    想到這裏,李代顯露出一副懵懂無知的白癡模樣,假仁假義的說道:


    “河套嘛,倒是個好地方。你若能去得便去吧,不過陰山北麵嘛,即便你能去得,本王也會勸你最好不要去。”


    “為什麽?”


    感到十分愕然的梅隻艾爾哈,脫口便問道:


    “北麵相對苦寒,遠不比河套地區,王爺您為何會有此一說?”


    不是他著急發問,原本他的目的地就是陰山北麵,比如現在的包頭所在地,依山傍水就很不錯。


    他沒有想到李代居然會反對他去那裏,而不是山南,這就由不得他不感到錯愕了。


    難道包頭是個坑,會將他和他的族人埋掉不成?


    李代卻並沒有第一時間說出緣由,而是繼續反問道: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不錯不錯,確實是個好地方,隻是這樣好的一個地方,為何會沒有主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