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氣得快要抽風的劉靜,決定不再與對麵坐著的大傻子圈圈繞了,把頭疼的事情趕緊甩給他才是正經。
“福小子,此人是生是死我們姑且不論,但他另外一重身份,要麽會讓你無來由的多出幾個仇人來,要麽會讓你的手中,多出幾把鋒銳的寶劍來,咱家若是不把真相告訴你,怕你哪天是因何而死的都不知道。”
又拿狠話嚇唬小爺。
一年多未見,你劉靜裝神弄鬼的本事見長呀!
可惜小爺我沒有上過大學,更不可能是‘嚇大’的。
“說說吧,他還有什麽特別的身份?我怎麽就不知道我是怎麽死的了?”
劉靜一邊嘴角微翹,一邊則呆滯不動,仿佛中風的人在念伏魔經一樣,嘴唇不住的顫抖著,就差口吐蓮花,往下淌口水了。
半睜的雙眼,直射出邪魅的光芒,打在李代的臉上,好似豺狼虎豹發現獵物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此人名叫柴龍,正是你手下段師子一直在找尋的大師兄,若是讓他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大師兄,已經不在人世,你說他會不會傷心?”
這不是廢話嗎?
親人都不在了,誰不會傷心?
就算是畜生都懂得悲傷。
然而劉靜接下來的分析,終於讓李代明白劉靜為什麽說他會煩惱了。
“當他得知他的師兄,是被李君羨,是被朝廷所殺,你說他又會如何想,而又會怎麽做呢?”
說到這裏,劉靜稍作停頓,眼角散射出點點寒芒。
“他若不想報仇還則罷了,但是……他若是想要報仇呢?你猜他最先想到的會是哪一個人呢?”
劉靜在說到‘哪一個人’的時候,語氣顯得格外沉重,仿佛那個人,與他有不共戴天且深仇大恨似的,隻比咬牙切齒的恨意差上稍許而已。
李代聽出來了,劉靜這是在拿話點他呢!
可劉靜來此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他依然沒有弄清楚。
對於一心想要造反的人,誰也無法跟他做到過分親近。
弄不好,傷筋動骨都是小事兒。
可劉靜畢竟對他有恩,既然他做不到拒人於千裏之外,那就隻能讓他自己小心一些,謹慎一些,隻在中間站直了就好。
“你是說他會選擇第一個殺死我?”
不然呢?
劉靜沒有迴答,隻是用眼神直勾勾的注視著他,然而沉默卻是讓人感到最為沉重的答案。
李代默然的把目光投向遠方。
遠方的太陽早已開始西沉,絢爛的紅霞布滿了天邊,隻有一弦紅日顯露在地平線上。
李代抬起右手,食指沿著紅與藍,綠與黑的邊界,緩緩滑動,仿佛一把利刃,想要將那多彩的景色分割開來。
“不能夠吧?事情又不是我做的,他怨恨我幹嘛?再者說,我對他也挺好的。”
冷清的臉浸沒在天真的話裏,顯得十分孤獨,可劉靜並不打算慣著他。
“你對他再好又有何用?在親情麵前,他難道就會選擇不報仇了嗎?”
哎,不知道哎,真的不知道。
誰也不可能真的知道別人的心裏會怎麽想?
即便是聖人也不會知道。
可又誰都知道,李君羨是皇帝李世民手裏的一把刀,而他福王殿下,則是李世民的一個兒子。
刀與握刀的手都看不見的時候,那就就近找一個能夠夠得著的相關的人,也是一個不錯的報複對象。
這事兒鬧的,這不是無辜躺槍嘛!
李代無力辯駁劉靜的話,可依舊不甘心的說道:
“若是那柴龍根本就沒有死呢?你的這些假設根本就不存在!”
劉靜並沒有因為他的天真就對他進行安慰,反而用更加嚴厲的語言對他進行無情的打擊著。
“別再天真了,我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認定,那柴龍已經被李君羨殺死了。現在的情況是,皇座上的那位有可能要了你的命,你手底下的人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就是這北疆戰場上,也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哦,對了,還有你身體裏麵的毒素,也很有可能隨時隨地要了你的性命,嘖嘖,我說福小子,你這以後的日子,可還怎麽過呦!你這個王爺混得,嗬嗬~也太慘了點吧!”
慘嗎?也許吧!
“對了,你前麵不是說我的手裏,也有可能多出幾把鋒利的刀嗎?來,說說這又是怎麽一迴事兒?”
其實李代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心中就已經猜到了答案,隻不過他還是想要劉靜親口說出來,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對方的真實用意。
劉靜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沒有想到另外一層意思,對於不確定的事情,他向來都不做正麵迴答。
“福小子,你要知道,憑你的本事,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活得風風光光的,你那麽聰明,自然能夠想得明明白白!”
劉靜說完,並沒有起身離去,反而學著李代的樣子,向著天邊比劃起來。
他覺得剛才李代比劃的樣子很帥,非常帥,就像一個巨人在藍天上作畫一樣,令他有些心馳神往。
兩個人都不再說話,顯得比陌生人還要陌生。
一個人在一旁比比劃劃,而另一個人則默不作聲,場麵一時寂靜無聲。
但平靜的隻是表麵,其實霞光裏的兩個人,誰的內心都不平靜。
紅日暮色隱月,晚風烏草丘巒,似一幅畫般,鐫刻在他們倆人的心頭。
李世民會為了他的親生兒子而殺了我(他)嗎?
段師子真的會把複仇的對象,第一個鎖定在我(他)的身上嗎?
若是這些事情果真都將發生,那我(他)會怎麽辦呢?
到時候,我(他)是反抗,還是認命?
要不要逃走呢?(要不要再拉他一把呢?)
不同的兩個人,即使在思考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也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兩個答案來,甚至於正負相反也很正常。
劉靜在李代身旁,默默的感受著他心中的波動,嘴角不覺泛起一抹笑意。
“福小子,你覺得奚族人真的能夠擋住契丹人的進攻嗎?”
李代歪過頭來,看了一眼劉靜,一語雙關的說道:
“隻要盡心盡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福小子,此人是生是死我們姑且不論,但他另外一重身份,要麽會讓你無來由的多出幾個仇人來,要麽會讓你的手中,多出幾把鋒銳的寶劍來,咱家若是不把真相告訴你,怕你哪天是因何而死的都不知道。”
又拿狠話嚇唬小爺。
一年多未見,你劉靜裝神弄鬼的本事見長呀!
可惜小爺我沒有上過大學,更不可能是‘嚇大’的。
“說說吧,他還有什麽特別的身份?我怎麽就不知道我是怎麽死的了?”
劉靜一邊嘴角微翹,一邊則呆滯不動,仿佛中風的人在念伏魔經一樣,嘴唇不住的顫抖著,就差口吐蓮花,往下淌口水了。
半睜的雙眼,直射出邪魅的光芒,打在李代的臉上,好似豺狼虎豹發現獵物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此人名叫柴龍,正是你手下段師子一直在找尋的大師兄,若是讓他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大師兄,已經不在人世,你說他會不會傷心?”
這不是廢話嗎?
親人都不在了,誰不會傷心?
就算是畜生都懂得悲傷。
然而劉靜接下來的分析,終於讓李代明白劉靜為什麽說他會煩惱了。
“當他得知他的師兄,是被李君羨,是被朝廷所殺,你說他又會如何想,而又會怎麽做呢?”
說到這裏,劉靜稍作停頓,眼角散射出點點寒芒。
“他若不想報仇還則罷了,但是……他若是想要報仇呢?你猜他最先想到的會是哪一個人呢?”
劉靜在說到‘哪一個人’的時候,語氣顯得格外沉重,仿佛那個人,與他有不共戴天且深仇大恨似的,隻比咬牙切齒的恨意差上稍許而已。
李代聽出來了,劉靜這是在拿話點他呢!
可劉靜來此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他依然沒有弄清楚。
對於一心想要造反的人,誰也無法跟他做到過分親近。
弄不好,傷筋動骨都是小事兒。
可劉靜畢竟對他有恩,既然他做不到拒人於千裏之外,那就隻能讓他自己小心一些,謹慎一些,隻在中間站直了就好。
“你是說他會選擇第一個殺死我?”
不然呢?
劉靜沒有迴答,隻是用眼神直勾勾的注視著他,然而沉默卻是讓人感到最為沉重的答案。
李代默然的把目光投向遠方。
遠方的太陽早已開始西沉,絢爛的紅霞布滿了天邊,隻有一弦紅日顯露在地平線上。
李代抬起右手,食指沿著紅與藍,綠與黑的邊界,緩緩滑動,仿佛一把利刃,想要將那多彩的景色分割開來。
“不能夠吧?事情又不是我做的,他怨恨我幹嘛?再者說,我對他也挺好的。”
冷清的臉浸沒在天真的話裏,顯得十分孤獨,可劉靜並不打算慣著他。
“你對他再好又有何用?在親情麵前,他難道就會選擇不報仇了嗎?”
哎,不知道哎,真的不知道。
誰也不可能真的知道別人的心裏會怎麽想?
即便是聖人也不會知道。
可又誰都知道,李君羨是皇帝李世民手裏的一把刀,而他福王殿下,則是李世民的一個兒子。
刀與握刀的手都看不見的時候,那就就近找一個能夠夠得著的相關的人,也是一個不錯的報複對象。
這事兒鬧的,這不是無辜躺槍嘛!
李代無力辯駁劉靜的話,可依舊不甘心的說道:
“若是那柴龍根本就沒有死呢?你的這些假設根本就不存在!”
劉靜並沒有因為他的天真就對他進行安慰,反而用更加嚴厲的語言對他進行無情的打擊著。
“別再天真了,我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認定,那柴龍已經被李君羨殺死了。現在的情況是,皇座上的那位有可能要了你的命,你手底下的人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就是這北疆戰場上,也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哦,對了,還有你身體裏麵的毒素,也很有可能隨時隨地要了你的性命,嘖嘖,我說福小子,你這以後的日子,可還怎麽過呦!你這個王爺混得,嗬嗬~也太慘了點吧!”
慘嗎?也許吧!
“對了,你前麵不是說我的手裏,也有可能多出幾把鋒利的刀嗎?來,說說這又是怎麽一迴事兒?”
其實李代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心中就已經猜到了答案,隻不過他還是想要劉靜親口說出來,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對方的真實用意。
劉靜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沒有想到另外一層意思,對於不確定的事情,他向來都不做正麵迴答。
“福小子,你要知道,憑你的本事,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活得風風光光的,你那麽聰明,自然能夠想得明明白白!”
劉靜說完,並沒有起身離去,反而學著李代的樣子,向著天邊比劃起來。
他覺得剛才李代比劃的樣子很帥,非常帥,就像一個巨人在藍天上作畫一樣,令他有些心馳神往。
兩個人都不再說話,顯得比陌生人還要陌生。
一個人在一旁比比劃劃,而另一個人則默不作聲,場麵一時寂靜無聲。
但平靜的隻是表麵,其實霞光裏的兩個人,誰的內心都不平靜。
紅日暮色隱月,晚風烏草丘巒,似一幅畫般,鐫刻在他們倆人的心頭。
李世民會為了他的親生兒子而殺了我(他)嗎?
段師子真的會把複仇的對象,第一個鎖定在我(他)的身上嗎?
若是這些事情果真都將發生,那我(他)會怎麽辦呢?
到時候,我(他)是反抗,還是認命?
要不要逃走呢?(要不要再拉他一把呢?)
不同的兩個人,即使在思考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也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兩個答案來,甚至於正負相反也很正常。
劉靜在李代身旁,默默的感受著他心中的波動,嘴角不覺泛起一抹笑意。
“福小子,你覺得奚族人真的能夠擋住契丹人的進攻嗎?”
李代歪過頭來,看了一眼劉靜,一語雙關的說道:
“隻要盡心盡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