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雖然沒有因此責罰李君羨。


    但對李君羨把事情辦砸了,心中還是相當的不滿意。


    等李君羨剛一離開顯德殿。


    李世民就把桌子上的茶碗,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蠢貨,這麽點小事都辦不好,居然還死了那麽多人。真是十足的蠢貨。”


    宦官九兒望著地上摔碎掉的茶碗,想要上前收拾。


    可一瞟見李世民那一臉的怒氣,頓時動也不敢動了。


    直到李世民發泄完心中的怒火,宦官九兒才敢彎下腰收拾妥當。


    李世民生氣,也不完全是因為李君羨辦事不力。


    更不是因為死了太多的人。


    而是因為李君羨,沒能把他李世民的兒子給救迴來。


    這才是生氣的重要原因。


    還是那句話。


    自己的兒子隻能自己處置,別人誰也不行。


    李世民再不喜歡‘李代’,那也是他李世民的種。


    絕不允許任何人越權。


    “驪山那邊,有新的情報送來嗎?”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九兒連忙彎著腰輕聲說道:


    “陛下,驪山那邊,依舊在製作燒水的鐵器,沒什麽特別的。”


    李世民無聊的敲打著桌麵,失神無語。


    李代這是在搞的什麽鬼?


    費錢費力的製作一個燒水的鐵箱子,有什麽用啊?


    一個據說就有五六百斤重,做那麽大要幹嘛用呢?


    李世民苦惱的搖了搖頭。


    想不通啊!


    “那東西又爆了嗎?”


    “迴稟陛下,又爆了三個。”


    “聽說,有一個匠人,被飛起的鐵塊還給砸傷了。”


    李世民對那玩意居然會爆炸,本充滿了興趣。


    結果一了解,那玩意居然要用火一直燒,才會爆炸。


    登時便沒了興趣。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


    敵人絕不會給你那麽多的時間,去做準備。


    更何況,還要用火燒那麽久。


    純粹是連雞肋都不如的東西。


    “福王府那邊,人招的如何了?”


    說起福王府招納賢才一事,九兒都忍不住要笑出淚來。


    “陛下,人福王府是招納了不少。”


    “可每日裏,也走掉了不少。”


    “這一出一進,人數增長得甚是緩慢。”


    李世民的情緒,這會兒也調整的差不多了。


    於是笑嗬嗬地問道:


    “既然已經進府了,為何還會離開?”


    九兒的嘴角,也含著笑說道:


    “王府的人,把人招進府裏後,就不再管了。”


    “隻負責他們的一日三餐,不提薪俸,也沒有例錢。”


    “好多人去找管事的理論。”


    “卻被管事的告知,他隻管招人,其他的一概不管。”


    “要錢沒有,要走請便。”


    李世民聽完就是一陣哈哈大笑。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跟著不著調的李代,福王府的人,都變得不通情理了。


    哪有這樣招人的。


    供奉供奉,沒有供奉,誰願意留下來呢!


    李世民笑著笑著,忽然發覺事情有些古怪。


    絕不是表麵上看到的那麽簡單。


    李世民越想就越覺得古怪,最後居然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


    厲害啊!


    李代這一手玩的高啊!


    表麵上是不管不理,任由他們自由進出王府。


    背後卻有一套計謀,隱藏在暗處。


    離開的大多都是普通人。


    要麽沒什麽真本事。


    要麽就是胸無大誌之人。


    隻用一個不給薪俸的說辭,就做到了優勝劣汰的結果。


    不得不說李代這一手,玩的是真的不錯。


    另外還可以將無心之人,篩選掉。


    而有心之人,則盡數留在了王府。


    居然也不用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這是他一個娃子,能想得出來的嗎?


    李世民的眉心微微皺起。


    李代的心眼子要不要這麽多啊?


    他的心眼子,果真有這麽多嗎?


    李世民甚至希望,李代隻是無心之舉。


    瞎貓碰上了死耗子罷了。


    否則,李代那就太可怕了。


    好在朕已經下了旨意。


    剝離了他在靈州的實權。


    否則,這一場大戰下來,他又要立功了。


    到時候,朕恐怕都不好卸他的任。


    更不好封賞他了。


    想到這裏,李世民微微一笑。


    朕還是一如既往地的英明神武啊!


    假借平叛羅藝的功勞,封給李代一個輔國大將軍的虛職。


    實在是明智之舉啊!


    益州?利州?李孝常?


    哼!


    朕的天下,朕要一手掌握!


    誰都得聽朕的話!


    …………


    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


    李承乾賑災的成果顯著。


    百姓不僅沒有死亡無數,還就地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一時之間,太子李承乾的聲望,得到了空前高漲。


    民間百姓更是送上萬人書,表達對太子李承乾的愛戴。


    太子少師李綱,對於李承乾的表現。


    不僅非常滿意,還得意的讚歎道:


    “有如此儲君,大唐之興盛,指日可待矣。”


    魏征和程咬金二人,也毫不吝嗇的稱讚李承乾,是未來之明君,仁義無雙。


    李承乾一時之間,居然有些忘乎所以,飄飄然了。


    “太子殿下,如今洪水已經退卻,是時候安排耕作之事了。”


    魏征的話,並沒有引起李承乾多大重視。


    當即迴道:


    “鄭國公你安排下去就好了,孤定在父皇麵前為你請功。”


    魏征並沒有表現的有多高興,而是沉著臉說道:


    “太子殿下,百姓手中的種子,要麽被水泡過,要麽就被百姓充饑吃掉了,如今,百姓手中並無種子可用!”


    魏征的話,登時便把李承乾,從美夢中驚醒過來。


    “鄭國公,你說什麽?沒有種子可用?為什麽會這樣?”


    魏征把剛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繼續說道:


    “必須趕緊從別的州縣調撥種子。”


    “否則時令一過,災區的百姓,今年就無糧可收了。”


    沒有收成,這可是個大問題。


    這裏地處關中,臨近長安。


    屆時,災民還不一窩蜂的湧向長安啊!


    想想都可怕。


    “鄭國公,哪個州縣會有多餘的種子可用啊?”


    魏征也是緊皺著眉頭,心思轉個不停。


    每年百姓留種,都不會保留太多。


    夠明年用的就行。


    是以,口糧也許比較好找。


    種子卻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得到的。


    “太子殿下,如今隻有兩個辦法。”


    “一是去士族家中尋找。”


    “想必他們家大業大,種子應該會多備一些。”


    “二是讓其他州縣,都分出一些種子來。”


    “這樣,雖然會減少一部分收成,但影響也不會太大。”


    “總好過,這裏來年顆粒無收。”


    李承乾聽了魏征的建議,一時之間也沒個主意。


    視線轉移到自己的老師李綱身上。


    “老師,這樣做果真可以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