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不認可李代所說的話。
於是繼續追問道:
“王爺,整個大唐,無人敢不遵聖旨辦事。”
李代不屑的撇了撇嘴。
“沒有嗎?果真沒有嗎?”
王蓉驚愕的望向李代。
一雙大眼睛是越瞪越大,眼瞅著都要變成探照燈了。
王爺這是要瘋啊!
居然敢大言不慚,膽大包天的公然說違抗聖旨的虎狼之詞。
這是不要命了嗎?
李代看著王蓉的俏臉,越來越白,又越來越紅。
差點笑出聲來。
就***喜歡看唐朝人無知的樣子。
特別的得勁兒。
李代見王蓉的表情,表演的差不多了。
這才嘚瑟的問道:
“不說別人,單就說小爺的三哥蜀王李恪。”
“他被封為益州大都督,都已過去半年了。”
“他有去益州上任嗎?”
“憑什麽小爺被封個勞什子益州刺史,就得即刻上任?”
皇子們的官職,一般都是遙領。
就是人雖然不在屬地,但卻是屬地最大的官。
遙領的原因有很多。
有借口生病,身體不適的。
也有借口想要繼續孝敬侍奉皇上皇後的。
一般來講,因為年幼而不去赴任的居多。
所以王蓉不假思索的說道:
“可能是蜀王殿下,尚且年幼,所以未能赴任吧!”
李代站起身來,走到王蓉麵前,擺動著右手問道:
“看得見嗎?這是幾?”
王蓉微皺著眉毛,不耐煩的答道:
“是五,怎麽了?”
李代又在王蓉麵前,單腳著地,像個陀螺似的,原地轉了兩圈,繼續問道:
“看得見嗎?告訴小爺,你看見了什麽?”
王蓉的身子,不自覺的往後縮了縮。
一臉厭棄的答道:
“小女子看見一個壞小子在轉圈。”
“大膽!”
王蓉的話音剛落,李若蘭便大聲嗬斥道:
“膽敢對王爺不敬,你想找死不成!”
李若蘭的聲音裏,似乎夾雜了某些特別的力量。
震的王蓉,頭暈目眩,頭疼欲裂。
嗡鳴之音,不絕於耳。
李代見王蓉的小臉,被嚇的煞白。
連忙衝李若蘭使了個鬼臉,微笑著對王蓉說道:
“不必緊張,小爺不會因為幾句話,就怪罪你的。”
“不過嘛,你這眼瞎的毛病,小爺得好好給你治治。”
眼瞎?
王蓉隻頭暈了一瞬,這會兒已經好些了。
驟然聽李代說自己眼瞎,當即就表現出相當不滿。
人家的眼睛又大又明又亮,你居然說人家眼瞎。
你才是瞎子呢!
你才是睜著眼睛胡說八道的小瞎子呢。
王蓉小娘子的心裏承受力,那是杠杠的。
一點也沒有被李若蘭嚇到。
輕飄的瞟了一眼李若蘭後。
居然又送給李代一個大大的鄙視。
那眼白都快翻出天際去了。
搞得李代是哭笑不得。
“難道小爺說錯了?”
“小爺問你,蜀王和小爺相比,誰的年紀要大些?”
“你還說你眼不瞎嗎?”
王蓉微微一楞。
可不是嗎?
福王殿下無論身高體重。
就算是長相,也比蜀王殿下差的遠了。
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嘛!
王蓉這才記起,麵前的王爺,才是更小的毛頭小娃子呢!
當然也可以不用去益州赴任,搞出個遙領來呀!
可為什麽從一開始,自己就沒想到呢?
為什麽自己,總覺得王爺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呢?
為什麽自己在麵對王爺的時候,總有一種麵對老奸巨猾大壞蛋的感覺呢?
王蓉疑惑的看向李代。
終於在李代的笑容裏,找到了答案。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笑容。
孩子的笑容應該是純真的,可愛的,天真的。
而王爺的笑容,卻是機械的,普世的,世俗的。
仿佛受過某種特殊訓練一般。
笑的是一絲不苟,嚴絲合縫。
嘴巴絕不張的太大,也不會張的太小。
就像靈蛇吐信一般,開張之間,剛剛合適。
看著看著,王蓉仿佛果真看見了李代,伸出他血紅的小舌頭,在他那紅潤的嘴唇上,那麽輕輕地抿了一下。
看得王蓉是一陣惡寒,渾身不禁打了個冷戰。
“王爺?”
王蓉忽然大聲的喊了一聲,然後便陷入到沉默之中。
千言萬語,此刻變成了無窮無盡的口水。
說也不是,吐也不是。
隻能不停的往肚子裏咽。
李代沒有發現王蓉的異常。
依舊自顧自的嘲諷著王蓉道:
“傻了吧?”
“看見了吧!聽明白了吧?”
“小爺並非是要抗旨,隻不過要晚些時候而已。”
“總要和小爺的府兵,一起離開靈州才是吧。”
聽完李代的解釋,二女也覺得李代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李代能騙過別人,卻騙不了他自己。
聖旨上的即刻上任四個字,絕不是隨便說說的。
更不會因為李代胡謅八列,就能消失不見。
“你們倆人都幫小爺好好想想。”
“朝廷為何要在此時,對小爺做出這樣的安排?”
……………………
長安城,顯德殿。
李世民依舊莊重肅穆的坐在龍椅上,批閱著奏折。
“五娘子,結果如何?”
李君羨居然不按大唐之禮法。
竟然雙膝跪地,一頭磕在了地上,戰戰兢兢地說道:
“陛下贖罪,微臣失敗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望著眼前昏暗的燭火,問道:
“出了什麽意外嗎?你仔細與朕說說。”
李君羨,突然變得哀傷起來。
跪在地上的身子,不停的抽搐著,聲音更是哽咽道:
“陛下、此次行動,暗衛傷亡近五十餘人。”
“微臣沒有想到,其府裏居然藏著府兵數千。”
“更有弓弩手無數,微臣的人,剛闖進府裏,就被其所包圍。”
“若非同僚拚死抵擋,微臣此番怕是也和他們一樣。”
“根本無法活著迴來,微臣就再也見不到皇上了。”
李君羨說的聲淚俱下,可見當時的景象,是多麽的慘烈。
李世民聽完李君羨的匯報,久久五言。
李孝常居然敢私養數千府兵。
更可怕的是,裏麵居然有相當人數的弓弩手。
看來,李孝常果真是在準備造朕的反了。
李世民的手指,在龍案上輕輕的敲打著。
望著跪在地上的李君羨,失望之情一閃即逝。
去了這麽多人,還有一個牛人柴龍跟著去。
居然沒能把自己的兒子救迴來,李君羨也真夠笨的了。
“那個柴龍呢?”
此時的李君羨已不再哭泣,聽見李世民的問話,趕緊答道:
“被亂箭攢心,當場斃亡!”
李世民沒有任何表情,繼續對李君羨吩咐道:
“此事不要與任何人說起,你下去吧!”
李君羨走了。
誰也不知道,柴龍到底是如何死的,隻有李君羨自己最清楚。
於是繼續追問道:
“王爺,整個大唐,無人敢不遵聖旨辦事。”
李代不屑的撇了撇嘴。
“沒有嗎?果真沒有嗎?”
王蓉驚愕的望向李代。
一雙大眼睛是越瞪越大,眼瞅著都要變成探照燈了。
王爺這是要瘋啊!
居然敢大言不慚,膽大包天的公然說違抗聖旨的虎狼之詞。
這是不要命了嗎?
李代看著王蓉的俏臉,越來越白,又越來越紅。
差點笑出聲來。
就***喜歡看唐朝人無知的樣子。
特別的得勁兒。
李代見王蓉的表情,表演的差不多了。
這才嘚瑟的問道:
“不說別人,單就說小爺的三哥蜀王李恪。”
“他被封為益州大都督,都已過去半年了。”
“他有去益州上任嗎?”
“憑什麽小爺被封個勞什子益州刺史,就得即刻上任?”
皇子們的官職,一般都是遙領。
就是人雖然不在屬地,但卻是屬地最大的官。
遙領的原因有很多。
有借口生病,身體不適的。
也有借口想要繼續孝敬侍奉皇上皇後的。
一般來講,因為年幼而不去赴任的居多。
所以王蓉不假思索的說道:
“可能是蜀王殿下,尚且年幼,所以未能赴任吧!”
李代站起身來,走到王蓉麵前,擺動著右手問道:
“看得見嗎?這是幾?”
王蓉微皺著眉毛,不耐煩的答道:
“是五,怎麽了?”
李代又在王蓉麵前,單腳著地,像個陀螺似的,原地轉了兩圈,繼續問道:
“看得見嗎?告訴小爺,你看見了什麽?”
王蓉的身子,不自覺的往後縮了縮。
一臉厭棄的答道:
“小女子看見一個壞小子在轉圈。”
“大膽!”
王蓉的話音剛落,李若蘭便大聲嗬斥道:
“膽敢對王爺不敬,你想找死不成!”
李若蘭的聲音裏,似乎夾雜了某些特別的力量。
震的王蓉,頭暈目眩,頭疼欲裂。
嗡鳴之音,不絕於耳。
李代見王蓉的小臉,被嚇的煞白。
連忙衝李若蘭使了個鬼臉,微笑著對王蓉說道:
“不必緊張,小爺不會因為幾句話,就怪罪你的。”
“不過嘛,你這眼瞎的毛病,小爺得好好給你治治。”
眼瞎?
王蓉隻頭暈了一瞬,這會兒已經好些了。
驟然聽李代說自己眼瞎,當即就表現出相當不滿。
人家的眼睛又大又明又亮,你居然說人家眼瞎。
你才是瞎子呢!
你才是睜著眼睛胡說八道的小瞎子呢。
王蓉小娘子的心裏承受力,那是杠杠的。
一點也沒有被李若蘭嚇到。
輕飄的瞟了一眼李若蘭後。
居然又送給李代一個大大的鄙視。
那眼白都快翻出天際去了。
搞得李代是哭笑不得。
“難道小爺說錯了?”
“小爺問你,蜀王和小爺相比,誰的年紀要大些?”
“你還說你眼不瞎嗎?”
王蓉微微一楞。
可不是嗎?
福王殿下無論身高體重。
就算是長相,也比蜀王殿下差的遠了。
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嘛!
王蓉這才記起,麵前的王爺,才是更小的毛頭小娃子呢!
當然也可以不用去益州赴任,搞出個遙領來呀!
可為什麽從一開始,自己就沒想到呢?
為什麽自己,總覺得王爺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呢?
為什麽自己在麵對王爺的時候,總有一種麵對老奸巨猾大壞蛋的感覺呢?
王蓉疑惑的看向李代。
終於在李代的笑容裏,找到了答案。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笑容。
孩子的笑容應該是純真的,可愛的,天真的。
而王爺的笑容,卻是機械的,普世的,世俗的。
仿佛受過某種特殊訓練一般。
笑的是一絲不苟,嚴絲合縫。
嘴巴絕不張的太大,也不會張的太小。
就像靈蛇吐信一般,開張之間,剛剛合適。
看著看著,王蓉仿佛果真看見了李代,伸出他血紅的小舌頭,在他那紅潤的嘴唇上,那麽輕輕地抿了一下。
看得王蓉是一陣惡寒,渾身不禁打了個冷戰。
“王爺?”
王蓉忽然大聲的喊了一聲,然後便陷入到沉默之中。
千言萬語,此刻變成了無窮無盡的口水。
說也不是,吐也不是。
隻能不停的往肚子裏咽。
李代沒有發現王蓉的異常。
依舊自顧自的嘲諷著王蓉道:
“傻了吧?”
“看見了吧!聽明白了吧?”
“小爺並非是要抗旨,隻不過要晚些時候而已。”
“總要和小爺的府兵,一起離開靈州才是吧。”
聽完李代的解釋,二女也覺得李代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李代能騙過別人,卻騙不了他自己。
聖旨上的即刻上任四個字,絕不是隨便說說的。
更不會因為李代胡謅八列,就能消失不見。
“你們倆人都幫小爺好好想想。”
“朝廷為何要在此時,對小爺做出這樣的安排?”
……………………
長安城,顯德殿。
李世民依舊莊重肅穆的坐在龍椅上,批閱著奏折。
“五娘子,結果如何?”
李君羨居然不按大唐之禮法。
竟然雙膝跪地,一頭磕在了地上,戰戰兢兢地說道:
“陛下贖罪,微臣失敗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望著眼前昏暗的燭火,問道:
“出了什麽意外嗎?你仔細與朕說說。”
李君羨,突然變得哀傷起來。
跪在地上的身子,不停的抽搐著,聲音更是哽咽道:
“陛下、此次行動,暗衛傷亡近五十餘人。”
“微臣沒有想到,其府裏居然藏著府兵數千。”
“更有弓弩手無數,微臣的人,剛闖進府裏,就被其所包圍。”
“若非同僚拚死抵擋,微臣此番怕是也和他們一樣。”
“根本無法活著迴來,微臣就再也見不到皇上了。”
李君羨說的聲淚俱下,可見當時的景象,是多麽的慘烈。
李世民聽完李君羨的匯報,久久五言。
李孝常居然敢私養數千府兵。
更可怕的是,裏麵居然有相當人數的弓弩手。
看來,李孝常果真是在準備造朕的反了。
李世民的手指,在龍案上輕輕的敲打著。
望著跪在地上的李君羨,失望之情一閃即逝。
去了這麽多人,還有一個牛人柴龍跟著去。
居然沒能把自己的兒子救迴來,李君羨也真夠笨的了。
“那個柴龍呢?”
此時的李君羨已不再哭泣,聽見李世民的問話,趕緊答道:
“被亂箭攢心,當場斃亡!”
李世民沒有任何表情,繼續對李君羨吩咐道:
“此事不要與任何人說起,你下去吧!”
李君羨走了。
誰也不知道,柴龍到底是如何死的,隻有李君羨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