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殿下。”
“您果然在淑妃娘娘這裏。”
“老奴可算找見您了。”
李恪瞅著傳旨的黃門,心中波瀾頓起。
“公公,可是父皇派你來找小王的?”
“老奴參見淑妃娘娘,蜀王殿下。”
太監行過禮,對李恪笑著說道:
“蜀王殿下,宣陛下旨意,抽調南衙十六衛五千兵馬,命福王殿下,三日後到南衙校場點兵。”
“陛下命老奴特來告知蜀王殿下。”
“陛下旨意已宣,奴婢告退。”
“公公慢走。”
宣旨太監帶著二兩銀子,慢慢的走了。
李恪卻高興不起來。
“母妃,兒臣隻求一千兵馬,父皇為何要給兒臣五千兵馬?”
楊妃注視著李恪,突然覺得自己錯了。
恪兒才十歲。
自己對他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
“恪兒,公公說的很清楚,去南衙校場點兵的是福王,不是你。你為何會認為兵馬是給你的?”
“兵馬是兒臣向父皇求來的呀?”
睿智如楊妃,此時也失神無語。
你求的就是你的?
再說,這些兵馬,果真是你求來的,不是福王求來的?
怎麽到現在還沒轉過彎?
你隻不過替福王傳了句話而已。
一和五的關係,很難理解嗎?
一到五的變化,不是很明顯嗎?
楊妃決定,還是盡早讓李恪,獨自去外闖蕩。
現在的李恪,跟老六相比,更像個弟弟。
“恪兒,三日後自會明了。”
“你且自去!”
“母妃想一個人靜靜。”
李恪離開時的背影,楊妃今日無論如何看,都覺得別扭。
昨日還帥氣的背影。
今日再看上去,卻是如此的陌生。
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
不再是那個聰慧,俊秀的兒子。
這種感覺,讓楊妃一時無法適從。
所謂相由心生。
愛你時,你便是世間最美的花朵。
失望的背麵。
世界便失去了顏色,唯有黑白。
此時的楊妃,無疑是失望滿懷。
連一向讓她引以為傲的李恪,都失了神采。
楊妃突然想去見見李代,看看他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看看他是否,真的比自家皇兒強。
李恪前腳收到消息,李績後腳也接到了旨意。
送走了宣旨的公公,李績獨坐井院,望天沉思。
李世民的旨意,很有意思,李績越琢磨越開心。
陛下終於決定,對南衙十六衛動手了,這是一個好消息。
裴矩掌管兵部之時,南衙十六衛裏,充斥著大量皇親勳貴。
現如今,依舊有許多將領,隻忠於太上皇李淵。
南衙十六衛拱衛京師,責衛長安城的安全。
皇帝陛下卻不能使之如臂,怎能安心?
陛下今天的旨意,並不在兵,而是指將。
南衙十六衛中的將領,貪腐成風,已爛至骨髓。
吃空餉者,大有人在。
陛下一道旨意,將老兵抽走,勢必會補充新兵。
換血的同時,也一定會查驗兵員花名,一並完成對南衙十六衛的徹查。
屆時……
皇帝陛下,簡直是神來之筆。
李績對李世民的敬仰,猶如……
算了,早在很久以前,就已泛濫成災。
李績雖然號稱半仙,還是漏算了兩樣。
事實上,李世民不僅對李恪有了交代。
同時,也是在給李代造勢。
允你五千府兵,你不是不要嗎?
那朕就借此機會,給你送過去。
這不就有了嗎?
反正也隻用一時,所以即將退伍的老兵,剛剛合適。
瞧瞧,要不人家是皇帝呢!
就這算盤打的,一點也不驚世駭俗。
裴寂得到消息的時間最晚。
麵對來人的告知,竟有些悵然若失。
“既然陛下插手了,那我們的計劃,是不是也要改變?”
“不!”
來人依舊背著手,站在廳堂當中。
“我們不僅計劃不變,還要增派人手,尤其是神箭手,更要優中選優。”
裴寂沒有著急說話,他知道對方既然這麽說,一定會給他一個答案。
“人手立馬配齊,今天就讓天嘯帶過去。”
裴寂不解,“用得著這麽急嗎?”
“不急不行啊!其實,羅藝早已是圈中羊,釜中肉,朝廷根本無需派一兵一卒,就能拿下。”
“然陛下依舊派李代前去,這不是明送功勞嗎?”
“軍功豈非小道可比?我擔心,李代因此會聲勢大漲。”
裴寂不以為然道:
“我觀李代,一直醉心於小道,似乎無心權柄。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你隻和他接觸過一次,豈知其為人?”
此人轉身麵對裴寂。
“陛下登基之前,誰人能預判到突厥之禍?”
“遛狗戰法,疲敵之策,豈是小道?”
“事成之後,功勞笑而置之,不搶不貪,換你,你行嗎?”
“製鹽製衣造車,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我觀李代,必是心存大誌之人,絕非易於之輩。”
不說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裴寂也不由得慌了神。
“照你所說,這李代還非殺不可了?”
“非也!李代若隻願做個富貴王爺,殺他作甚?”
“可惜他雖非嫡子,卻鋒芒顯露,天要亡之,如之奈何!”
此人的話,要是李代能夠聽到,一定會抱著他的大腿哭訴。
不要殺小爺,小爺不想死啊!
小爺真的願意做個富貴王爺,現在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李世民逼迫的。
可惜李代離得太遠,聽不到。
現在的李代,跟個小學生似的,正在聽馬先生講課。
“隻有陛下禦封的婦人,才能被稱作夫人。其餘婦人,隻能稱作娘子。”
“閨中女子不能稱作小姐,隻能稱作小娘子。平康坊中的名伶,才被稱作小姐。”
哇哢哢,小姐原來是這麽來的。
難怪自己唱起娘子啊哈,總是心懷激動。
良家女子,啊哈!
當然比所謂的名伶,更招人稀罕。
要按這個說法。
那自己以後,豈不是可以光明正大?
娘子?啊哈!羞羞的花姑娘!
娘子?啊哈!羞羞的花姑娘!
想想都美的冒泡!
李代賤兮兮的笑容,出賣了他的靈魂。
馬周不得不用力敲打桌子,提醒學生好好聽課,莫要頑皮。
“馬先生,今天就到這裏吧!小王乏了。”
馬周看了看窗外的天,覺得比屋裏都亮堂。
教習多年,還從沒見過如此不上進的學生。
“屬下在補州助教之時,遇見玩劣的學生,皆罰抄書十遍,王爺以為然否?”
“小爺是王爺,需要特殊照顧。”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王爺也曾言過,芸芸眾生,皆平等以待。王爺難道要自食其言嗎?”
李代好想狠狠抽自己幾個嘴巴,沒事跟馬周講這些幹嘛。
這不是孔夫子的弟子,往褲襠裏撒鹽,看狗吃豆腐腦,吃飽了撐的嗎?
“馬先生,就一迴還不成嗎?”
“逞己失眾,誅求無厭。今日之失,明日複見?”
李代覺得自己的腸子,一定已經不能用青來形容。
估計已經黑的不能再黑了。
隻聞其名,未見其人,今見其人,悔之晚矣!
盛名果然累己累人啊!
李代現在好想嗚唿哀哉,大嚎一聲,為自己解解悶。
李代在屋裏受折磨,窗外已然笑聲一片。
懷兒微笑,珠兒大笑,知畫淺笑,東梅哈哈笑。
高慧真憋著不笑。
高慧真不是不想笑,是不敢笑。
再笑,肚子疼的受不了。
難得見到李代吃癟,還不痛快一場?
要是有酒,估計都要舉杯慶賀一番,才對得起吃癟的李代。
“馬先生,不如我們換個話題,比如城市治理,如何?”
常識就如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李代不喜歡在腦子上刻字。
可城市治理,也非天馬行空,不是你想咋地就咋地。
布局規劃,招商引資,造橋鋪路,人口分配,每一樣都繞不開錢。
“王爺以為,農民的賦稅過重?”
稅收,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環。
馬周不認可李代,隻收農民一成稅收的想法。
“馬先生,前麵我們聊的都是硬件,而政策,才是支撐這一切的基石。”
李代鄭重的對馬周說道:
“人和財,是經濟發展的兩大要素。”
“而政策,決定你是否能聚來更多的人和財。”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您果然在淑妃娘娘這裏。”
“老奴可算找見您了。”
李恪瞅著傳旨的黃門,心中波瀾頓起。
“公公,可是父皇派你來找小王的?”
“老奴參見淑妃娘娘,蜀王殿下。”
太監行過禮,對李恪笑著說道:
“蜀王殿下,宣陛下旨意,抽調南衙十六衛五千兵馬,命福王殿下,三日後到南衙校場點兵。”
“陛下命老奴特來告知蜀王殿下。”
“陛下旨意已宣,奴婢告退。”
“公公慢走。”
宣旨太監帶著二兩銀子,慢慢的走了。
李恪卻高興不起來。
“母妃,兒臣隻求一千兵馬,父皇為何要給兒臣五千兵馬?”
楊妃注視著李恪,突然覺得自己錯了。
恪兒才十歲。
自己對他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
“恪兒,公公說的很清楚,去南衙校場點兵的是福王,不是你。你為何會認為兵馬是給你的?”
“兵馬是兒臣向父皇求來的呀?”
睿智如楊妃,此時也失神無語。
你求的就是你的?
再說,這些兵馬,果真是你求來的,不是福王求來的?
怎麽到現在還沒轉過彎?
你隻不過替福王傳了句話而已。
一和五的關係,很難理解嗎?
一到五的變化,不是很明顯嗎?
楊妃決定,還是盡早讓李恪,獨自去外闖蕩。
現在的李恪,跟老六相比,更像個弟弟。
“恪兒,三日後自會明了。”
“你且自去!”
“母妃想一個人靜靜。”
李恪離開時的背影,楊妃今日無論如何看,都覺得別扭。
昨日還帥氣的背影。
今日再看上去,卻是如此的陌生。
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
不再是那個聰慧,俊秀的兒子。
這種感覺,讓楊妃一時無法適從。
所謂相由心生。
愛你時,你便是世間最美的花朵。
失望的背麵。
世界便失去了顏色,唯有黑白。
此時的楊妃,無疑是失望滿懷。
連一向讓她引以為傲的李恪,都失了神采。
楊妃突然想去見見李代,看看他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看看他是否,真的比自家皇兒強。
李恪前腳收到消息,李績後腳也接到了旨意。
送走了宣旨的公公,李績獨坐井院,望天沉思。
李世民的旨意,很有意思,李績越琢磨越開心。
陛下終於決定,對南衙十六衛動手了,這是一個好消息。
裴矩掌管兵部之時,南衙十六衛裏,充斥著大量皇親勳貴。
現如今,依舊有許多將領,隻忠於太上皇李淵。
南衙十六衛拱衛京師,責衛長安城的安全。
皇帝陛下卻不能使之如臂,怎能安心?
陛下今天的旨意,並不在兵,而是指將。
南衙十六衛中的將領,貪腐成風,已爛至骨髓。
吃空餉者,大有人在。
陛下一道旨意,將老兵抽走,勢必會補充新兵。
換血的同時,也一定會查驗兵員花名,一並完成對南衙十六衛的徹查。
屆時……
皇帝陛下,簡直是神來之筆。
李績對李世民的敬仰,猶如……
算了,早在很久以前,就已泛濫成災。
李績雖然號稱半仙,還是漏算了兩樣。
事實上,李世民不僅對李恪有了交代。
同時,也是在給李代造勢。
允你五千府兵,你不是不要嗎?
那朕就借此機會,給你送過去。
這不就有了嗎?
反正也隻用一時,所以即將退伍的老兵,剛剛合適。
瞧瞧,要不人家是皇帝呢!
就這算盤打的,一點也不驚世駭俗。
裴寂得到消息的時間最晚。
麵對來人的告知,竟有些悵然若失。
“既然陛下插手了,那我們的計劃,是不是也要改變?”
“不!”
來人依舊背著手,站在廳堂當中。
“我們不僅計劃不變,還要增派人手,尤其是神箭手,更要優中選優。”
裴寂沒有著急說話,他知道對方既然這麽說,一定會給他一個答案。
“人手立馬配齊,今天就讓天嘯帶過去。”
裴寂不解,“用得著這麽急嗎?”
“不急不行啊!其實,羅藝早已是圈中羊,釜中肉,朝廷根本無需派一兵一卒,就能拿下。”
“然陛下依舊派李代前去,這不是明送功勞嗎?”
“軍功豈非小道可比?我擔心,李代因此會聲勢大漲。”
裴寂不以為然道:
“我觀李代,一直醉心於小道,似乎無心權柄。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你隻和他接觸過一次,豈知其為人?”
此人轉身麵對裴寂。
“陛下登基之前,誰人能預判到突厥之禍?”
“遛狗戰法,疲敵之策,豈是小道?”
“事成之後,功勞笑而置之,不搶不貪,換你,你行嗎?”
“製鹽製衣造車,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我觀李代,必是心存大誌之人,絕非易於之輩。”
不說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裴寂也不由得慌了神。
“照你所說,這李代還非殺不可了?”
“非也!李代若隻願做個富貴王爺,殺他作甚?”
“可惜他雖非嫡子,卻鋒芒顯露,天要亡之,如之奈何!”
此人的話,要是李代能夠聽到,一定會抱著他的大腿哭訴。
不要殺小爺,小爺不想死啊!
小爺真的願意做個富貴王爺,現在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李世民逼迫的。
可惜李代離得太遠,聽不到。
現在的李代,跟個小學生似的,正在聽馬先生講課。
“隻有陛下禦封的婦人,才能被稱作夫人。其餘婦人,隻能稱作娘子。”
“閨中女子不能稱作小姐,隻能稱作小娘子。平康坊中的名伶,才被稱作小姐。”
哇哢哢,小姐原來是這麽來的。
難怪自己唱起娘子啊哈,總是心懷激動。
良家女子,啊哈!
當然比所謂的名伶,更招人稀罕。
要按這個說法。
那自己以後,豈不是可以光明正大?
娘子?啊哈!羞羞的花姑娘!
娘子?啊哈!羞羞的花姑娘!
想想都美的冒泡!
李代賤兮兮的笑容,出賣了他的靈魂。
馬周不得不用力敲打桌子,提醒學生好好聽課,莫要頑皮。
“馬先生,今天就到這裏吧!小王乏了。”
馬周看了看窗外的天,覺得比屋裏都亮堂。
教習多年,還從沒見過如此不上進的學生。
“屬下在補州助教之時,遇見玩劣的學生,皆罰抄書十遍,王爺以為然否?”
“小爺是王爺,需要特殊照顧。”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王爺也曾言過,芸芸眾生,皆平等以待。王爺難道要自食其言嗎?”
李代好想狠狠抽自己幾個嘴巴,沒事跟馬周講這些幹嘛。
這不是孔夫子的弟子,往褲襠裏撒鹽,看狗吃豆腐腦,吃飽了撐的嗎?
“馬先生,就一迴還不成嗎?”
“逞己失眾,誅求無厭。今日之失,明日複見?”
李代覺得自己的腸子,一定已經不能用青來形容。
估計已經黑的不能再黑了。
隻聞其名,未見其人,今見其人,悔之晚矣!
盛名果然累己累人啊!
李代現在好想嗚唿哀哉,大嚎一聲,為自己解解悶。
李代在屋裏受折磨,窗外已然笑聲一片。
懷兒微笑,珠兒大笑,知畫淺笑,東梅哈哈笑。
高慧真憋著不笑。
高慧真不是不想笑,是不敢笑。
再笑,肚子疼的受不了。
難得見到李代吃癟,還不痛快一場?
要是有酒,估計都要舉杯慶賀一番,才對得起吃癟的李代。
“馬先生,不如我們換個話題,比如城市治理,如何?”
常識就如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李代不喜歡在腦子上刻字。
可城市治理,也非天馬行空,不是你想咋地就咋地。
布局規劃,招商引資,造橋鋪路,人口分配,每一樣都繞不開錢。
“王爺以為,農民的賦稅過重?”
稅收,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環。
馬周不認可李代,隻收農民一成稅收的想法。
“馬先生,前麵我們聊的都是硬件,而政策,才是支撐這一切的基石。”
李代鄭重的對馬周說道:
“人和財,是經濟發展的兩大要素。”
“而政策,決定你是否能聚來更多的人和財。”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