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下朝了,可李代還是不能迴家。
雖說羅藝的情況,李世民已盡數掌握。
可羅藝畢竟不是一棵樹,不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的,任李代斧劈刀砍。
李世民還有些叮囑,要單獨說與李代聽。
長孫無憂所在的宮殿內,李世民和李代相對而坐。
“皇兒,你說為父要怎麽感謝你呢?”
哪壺不開提哪壺,不帶往傷口上撒鹽的。
李代看著李世民的笑臉,感覺就像騙子遇見了強盜一般。
人走背,水塞牙,要不要這麽殘忍?
“父皇真要謝兒臣,就貶了兒臣的官。”
李世民兩眼一翻,“那不行,不給你封個官當當,朕於心不忍。”
得,爹又變身成皇帝了。
“父皇,羅藝此人,文韜武略,實乃能人,不可小覷。兒臣怕誤了父皇的大事。”
李代還想再努努力,讓李世民收迴成命。
李代的那點小伎倆,又怎能瞞過李世民的火眼。
哪怕李代把羅藝,說成天神下凡,李世民都不會讓李代如願。
“讓你去,你就去,哪來的許多廢話,朕還能害你不成?”
李世民和李代,講感情的時候是爹,不講道理時,就是皇帝。
“不是都跟你說過了嗎?父皇早已安排妥當,恐怕都不需要你出現,羅藝就解決了。父皇對你多好,白送你軍功,你小子不應該感動嗎?”
感動個錘子。
別人稀罕勞什子的軍功,李代可一點也不稀罕。
在李代的心裏,軍功哪比得上銀子香。
想和做,是兩碼事。
想可以隨便想,天馬行空,噴雲吐霧。
做還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就像現在的李代,不在乎也得表現的在乎,不感動,也要‘痛哭流涕’。
“父皇用心良苦,兒臣心中有愧。今後兒臣定要勵精圖治,心無旁騖,發奮圖強,奮發進取。所以兒臣決定,棄商崇武,房車買賣不做了。”
李世民的感動,沒有持續半秒,便化作雪水,冰冰涼涼。
你不做房車,朕的穩定收入可就黃了。
臭小子,居然拐著彎的威脅朕。
“皇兒!房車可以交給手下人去做,你想從文崇武,還不都隨你?”
“父皇有所不知,關於房車的一切,都在兒臣這裏,他們不會。”
李世民看著李代,用手指,指著的腦袋。也想親自上手,在那上麵點點。
“你教會他們,不就行了?”
“教會?”
李代笑了,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有些人,就是幹教不會,有些事情,交了也不會。
李代起身,找了紙筆過來,又開始畫起了草圖。
這迴李代畫的是八牛弩,既然已經決定獻給李世民,李代就沒打算再帶迴去。
圖不複雜,很快便畫完了。
“請父皇賞鑒。”
李世民在李代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琢磨了。
前麵畫的和床弩差不多,很好懂。
三把長弓,為何要兩正一反擺放,雖不解其意,但也不難理解。
可李代後麵畫的一堆,大大小小的齒狀輪子,李世民就搞不懂了。
“這些輪子,是做什麽用的?”
不懂就問,李世民才不會有皇帝包袱。
不懂裝懂,自欺欺人,才更丟人。
李代指著齒輪解釋。
“父皇,大輪帶小輪,費力但省時,小輪帶大輪,省力但耗時。所以,如果用兩個人拉動,齒輪數可以少些,如果想用一個人拉動,齒輪數就多些。”
李代想了想,打了個比喻道:
“父皇可以把齒輪比作人,如果一個齒輪代表一個人的話,原先用四個人,才能拉動的弓弩,隻需要安裝四個齒輪,一個人就可以拉動了。”
這麽神奇?
李世民的眼睛差點掉到圖紙上。
大唐弓有角弓、長弓、梢弓、格弓等。
常用弩有臂張弩、角弓弩、大小木單弩、大小竹竿弩、伏遠弩,七種。
前兩種為單兵弩,多為騎兵所用。
後五種,為大型重弩。
此外,邊軍還有,摧山弩、靜塞弩、絞車弩、車弩、床弩等等。
殺傷力最大的當屬絞車弩,射距接近七百步,勉強和八牛弩有的一拚。
可所用人力,就多太多了。
絞車弩最少都需要十幾個人,方可拉動。
遇見敵人衝鋒時,最多隻能發射三次,敵人就到眼前了。
八牛弩的效率,可比絞車弩,高了太多。
“這些輪子真能當人力使?”
李世民不太相信,幾個輪子的作用,居然可以這麽大。
古人不了解科學,所以不相信,這很正常。
就像白磷自燃,不是被當作‘鬼火’,傳了幾千年嗎?
“父皇,其中的原理不難,但解釋起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事實勝於雄辯,造出一架來,成與不成,一試便知。”
李世民見李代說的信誓旦旦,不由得又相信了幾分。
李代指著圖上的齒輪,繼續說道:
“類似的裝置,房車裏也有。他們即便把零件造出來,也安裝不上。父皇您說,兒臣不親子督造,能行嗎?”
李代說來說去,就是不想離開長安。
有那麽一瞬間,李世民都想換人算了。
從沒見過,到手的軍功不要,還愣往外推的。
“假若照你說的,是不是裝更多的齒輪,就可以造更大的床弩拉?”
李世民覺得,不能按李代的思路走,否則,很有可能把自己繞進去。
於是換了條車道,改變了一下話題,小小的狙擊了一下李代。
“理論上可行,哪怕造一架,比朱雀大街還寬的床弩,都沒問題。隻要您搬得動。”
李代的床弩太大,把李世民累的夠嗆。
“就這樣吧,你迴去好好準備,朕就不留你了。”
兩個小心眼。
皇後長孫無憂,在一旁看著這對父子,斤斤計較,相互拆台。
不由得嗤笑道:“陛下,臣妾還有話,想問問代兒。”
皇後長孫無憂的話,反倒提醒李世民,自己還有話,沒和李代說呢。
和臭小子說話,一不留神,就被拐帶歪嘍。
“李代,這次豳州巡狩的兵,以你的府兵為主,你可要想好了。”
求我呀!快求求朕,朕心一軟,說不定就給你派兵了。
李世民的惡趣味,真不是蓋的。
為了看李代的笑話,生死攸關的大事,也能用來開玩笑。
李代麵無表情的說道:“兒臣一人足矣。”
呃,臭小子的牛皮,都這麽噎人。
“你確定?”李世民後悔玩笑開得有點大發,自己怕是很難收場。
“兒臣確定,一定,肯定。”
臭小子話說的這麽滿,萬一出了意外,自己還不得難過好幾天。
為了不難過,李世民決定幫幫李代。
“你再好好考慮考慮?需要什麽,可以和父皇說!”
李世民關切的話語,讓李代很溫暖。
李代之所以吹大牛,是因為曆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
羅藝被副將楊芨,追殺出豳州,並被親隨暗殺於野。
別說李代一人,就是派去一頭豬,也能得勝凱旋。
“父皇寬心,兒臣願立軍令狀。”
又來了!動不動就立軍令狀,到底懂不懂何為軍令狀?這是毛病,得改!
“莫要胡說八道,若再亂說,掌嘴二十。”臭小子,讓朕頭疼。
李代見李世民不說話了,轉頭對皇後長孫無憂說道:“母後,何事需要兒臣效勞?”
瞧瞧多會說話,怎麽對朕就虎爪爪的。
李世民覺得李代不公平,自己對他那麽好,也不見他對自己溫柔些。
“母後想問,房車為何沒有上油?是故意為之,還是忘了?”
李代憨笑道:“都不是,房車一做好,兒臣就弄迴來了。沒來得及。”
長孫無憂也笑了,“那還用不用上油?”
李代小手一揮:“不用。車子舊了,咱就換新的,別的咱沒有,就是車多。”
(關於齒輪,在周青銅器上就有發現,現存實物,陳列在大英博物館。心疼!)
雖說羅藝的情況,李世民已盡數掌握。
可羅藝畢竟不是一棵樹,不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的,任李代斧劈刀砍。
李世民還有些叮囑,要單獨說與李代聽。
長孫無憂所在的宮殿內,李世民和李代相對而坐。
“皇兒,你說為父要怎麽感謝你呢?”
哪壺不開提哪壺,不帶往傷口上撒鹽的。
李代看著李世民的笑臉,感覺就像騙子遇見了強盜一般。
人走背,水塞牙,要不要這麽殘忍?
“父皇真要謝兒臣,就貶了兒臣的官。”
李世民兩眼一翻,“那不行,不給你封個官當當,朕於心不忍。”
得,爹又變身成皇帝了。
“父皇,羅藝此人,文韜武略,實乃能人,不可小覷。兒臣怕誤了父皇的大事。”
李代還想再努努力,讓李世民收迴成命。
李代的那點小伎倆,又怎能瞞過李世民的火眼。
哪怕李代把羅藝,說成天神下凡,李世民都不會讓李代如願。
“讓你去,你就去,哪來的許多廢話,朕還能害你不成?”
李世民和李代,講感情的時候是爹,不講道理時,就是皇帝。
“不是都跟你說過了嗎?父皇早已安排妥當,恐怕都不需要你出現,羅藝就解決了。父皇對你多好,白送你軍功,你小子不應該感動嗎?”
感動個錘子。
別人稀罕勞什子的軍功,李代可一點也不稀罕。
在李代的心裏,軍功哪比得上銀子香。
想和做,是兩碼事。
想可以隨便想,天馬行空,噴雲吐霧。
做還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就像現在的李代,不在乎也得表現的在乎,不感動,也要‘痛哭流涕’。
“父皇用心良苦,兒臣心中有愧。今後兒臣定要勵精圖治,心無旁騖,發奮圖強,奮發進取。所以兒臣決定,棄商崇武,房車買賣不做了。”
李世民的感動,沒有持續半秒,便化作雪水,冰冰涼涼。
你不做房車,朕的穩定收入可就黃了。
臭小子,居然拐著彎的威脅朕。
“皇兒!房車可以交給手下人去做,你想從文崇武,還不都隨你?”
“父皇有所不知,關於房車的一切,都在兒臣這裏,他們不會。”
李世民看著李代,用手指,指著的腦袋。也想親自上手,在那上麵點點。
“你教會他們,不就行了?”
“教會?”
李代笑了,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有些人,就是幹教不會,有些事情,交了也不會。
李代起身,找了紙筆過來,又開始畫起了草圖。
這迴李代畫的是八牛弩,既然已經決定獻給李世民,李代就沒打算再帶迴去。
圖不複雜,很快便畫完了。
“請父皇賞鑒。”
李世民在李代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琢磨了。
前麵畫的和床弩差不多,很好懂。
三把長弓,為何要兩正一反擺放,雖不解其意,但也不難理解。
可李代後麵畫的一堆,大大小小的齒狀輪子,李世民就搞不懂了。
“這些輪子,是做什麽用的?”
不懂就問,李世民才不會有皇帝包袱。
不懂裝懂,自欺欺人,才更丟人。
李代指著齒輪解釋。
“父皇,大輪帶小輪,費力但省時,小輪帶大輪,省力但耗時。所以,如果用兩個人拉動,齒輪數可以少些,如果想用一個人拉動,齒輪數就多些。”
李代想了想,打了個比喻道:
“父皇可以把齒輪比作人,如果一個齒輪代表一個人的話,原先用四個人,才能拉動的弓弩,隻需要安裝四個齒輪,一個人就可以拉動了。”
這麽神奇?
李世民的眼睛差點掉到圖紙上。
大唐弓有角弓、長弓、梢弓、格弓等。
常用弩有臂張弩、角弓弩、大小木單弩、大小竹竿弩、伏遠弩,七種。
前兩種為單兵弩,多為騎兵所用。
後五種,為大型重弩。
此外,邊軍還有,摧山弩、靜塞弩、絞車弩、車弩、床弩等等。
殺傷力最大的當屬絞車弩,射距接近七百步,勉強和八牛弩有的一拚。
可所用人力,就多太多了。
絞車弩最少都需要十幾個人,方可拉動。
遇見敵人衝鋒時,最多隻能發射三次,敵人就到眼前了。
八牛弩的效率,可比絞車弩,高了太多。
“這些輪子真能當人力使?”
李世民不太相信,幾個輪子的作用,居然可以這麽大。
古人不了解科學,所以不相信,這很正常。
就像白磷自燃,不是被當作‘鬼火’,傳了幾千年嗎?
“父皇,其中的原理不難,但解釋起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事實勝於雄辯,造出一架來,成與不成,一試便知。”
李世民見李代說的信誓旦旦,不由得又相信了幾分。
李代指著圖上的齒輪,繼續說道:
“類似的裝置,房車裏也有。他們即便把零件造出來,也安裝不上。父皇您說,兒臣不親子督造,能行嗎?”
李代說來說去,就是不想離開長安。
有那麽一瞬間,李世民都想換人算了。
從沒見過,到手的軍功不要,還愣往外推的。
“假若照你說的,是不是裝更多的齒輪,就可以造更大的床弩拉?”
李世民覺得,不能按李代的思路走,否則,很有可能把自己繞進去。
於是換了條車道,改變了一下話題,小小的狙擊了一下李代。
“理論上可行,哪怕造一架,比朱雀大街還寬的床弩,都沒問題。隻要您搬得動。”
李代的床弩太大,把李世民累的夠嗆。
“就這樣吧,你迴去好好準備,朕就不留你了。”
兩個小心眼。
皇後長孫無憂,在一旁看著這對父子,斤斤計較,相互拆台。
不由得嗤笑道:“陛下,臣妾還有話,想問問代兒。”
皇後長孫無憂的話,反倒提醒李世民,自己還有話,沒和李代說呢。
和臭小子說話,一不留神,就被拐帶歪嘍。
“李代,這次豳州巡狩的兵,以你的府兵為主,你可要想好了。”
求我呀!快求求朕,朕心一軟,說不定就給你派兵了。
李世民的惡趣味,真不是蓋的。
為了看李代的笑話,生死攸關的大事,也能用來開玩笑。
李代麵無表情的說道:“兒臣一人足矣。”
呃,臭小子的牛皮,都這麽噎人。
“你確定?”李世民後悔玩笑開得有點大發,自己怕是很難收場。
“兒臣確定,一定,肯定。”
臭小子話說的這麽滿,萬一出了意外,自己還不得難過好幾天。
為了不難過,李世民決定幫幫李代。
“你再好好考慮考慮?需要什麽,可以和父皇說!”
李世民關切的話語,讓李代很溫暖。
李代之所以吹大牛,是因為曆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
羅藝被副將楊芨,追殺出豳州,並被親隨暗殺於野。
別說李代一人,就是派去一頭豬,也能得勝凱旋。
“父皇寬心,兒臣願立軍令狀。”
又來了!動不動就立軍令狀,到底懂不懂何為軍令狀?這是毛病,得改!
“莫要胡說八道,若再亂說,掌嘴二十。”臭小子,讓朕頭疼。
李代見李世民不說話了,轉頭對皇後長孫無憂說道:“母後,何事需要兒臣效勞?”
瞧瞧多會說話,怎麽對朕就虎爪爪的。
李世民覺得李代不公平,自己對他那麽好,也不見他對自己溫柔些。
“母後想問,房車為何沒有上油?是故意為之,還是忘了?”
李代憨笑道:“都不是,房車一做好,兒臣就弄迴來了。沒來得及。”
長孫無憂也笑了,“那還用不用上油?”
李代小手一揮:“不用。車子舊了,咱就換新的,別的咱沒有,就是車多。”
(關於齒輪,在周青銅器上就有發現,現存實物,陳列在大英博物館。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