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代相比,程咬金明顯緊張的多。


    程咬金一向秉承,遠離皇子的自保之策。


    李代的到來,讓程咬金不知該如何應對。


    “太貴,弄不起。”


    李代將身子,藏在程咬金的身側。


    隻要不被李世民看見,李代就覺得整個人,舒服了許多。


    “程叔,給你打八折,怎麽樣?夠意思吧!”


    哼,才八折!


    程咬金牛眼轉都不轉。


    “八折俺也買不起。”


    李代不說話了。


    客人不要,追著人家屁股後麵賣東西,人家會很煩。


    上杆子不是買賣。


    再說,李代現在也沒心情,和程咬金逗悶子。


    今天損失太大了,一向自詡聰明伶俐的小諸葛,居然被不做生意的李世民,陰了這麽多。


    李代掰著手指,一個一個的算計著。


    得出的答案,讓李代大吃一驚。


    虧了最少五十萬貫。


    這還不算,除掉給李世民的分紅,每年還要額外貢獻六輛房車。


    李代的心都在滴血。


    李世民不愧是皇帝,利用權力賺錢,這一手,玩的李代無話可說。


    誰讓自己嘴欠呢?


    算了,破財免災,總比落個假傳聖旨的罪名好吧!


    李世民在龍椅上坐定,炯炯目光掃向群臣。


    “河北,河東,關內三道,寒災已現。幸得太史李淳風提醒,又有福王李代獻抗寒三策。百姓受災方才不重。”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顯德殿一片嗡嗡之音。


    以往寒災,必有不少百姓,流離失所,曝屍荒野。


    今年居然能提前預防,實乃大功。


    不少臣子注意到,李世民再一次,提到了福王李代。


    諸位大臣,不得不重視,眼前的小小王爺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秘密守得再緊,也會隨風潛入潛出,也有泄露的時候。


    除非你不做,隻要你做了,事實擺在那裏,終歸會被人發現。


    李代的事跡,隱藏的再深,還是被不少人,挖了出來。


    北拒突厥,製鹽抗寒,蚊香香水,現在又造車製氈。


    要說還有什麽李代不會的,恐怕就隻有武力一項,尚處謎團。


    難怪陛下會牽著福王的手上殿,也不怪陛下將臣子們放下,去偏殿關心福王殿下的身體健康了。


    這樣優秀的兒子,換了誰,不都得緊張的要命。


    再看現在,參加宴席的其他皇子,都離開了,陛下卻隻將福王殿下,單獨留了下來。


    不正說明,陛下對福王殿下的中意嗎?


    福王殿下的未來可期啊!


    大臣們灼熱的目光,燒得李代渾身發燙。


    隻得往程咬金那邊,再靠近些。


    差點沒把程咬金,擠出隊列。


    李世民等大臣們,議論的差不多了,才繼續說道:


    “這次白災來勢兇猛,衛國公李靖上書諫言,恐突厥犯邊。諸位愛卿,都說說,朕該如何應對?”


    打突厥,應該不會讓自己去吧!


    李代不明白,叫自己來,做什麽。


    旁聽嗎?


    每逢白災,草原部落,因為食物短缺,都會南下劫掠,名曰:打草穀。


    至於兩腳羊的傳說,具體發生的年代,李代記得不太清楚。


    是漢代,還是唐朝,還是一直都有,李代印象不深。


    但這些,不影響李代的判斷。


    李代記得,渭水之盟之後,東突厥就是因為白災,損失慘重,從而走向分裂。


    具體是因為物資分配不均,還是爭權奪利,李代就不清楚了。


    不過李代可以肯定,今年若有犯邊的敵人,絕不是突厥。


    獻計獻策,替皇帝分憂,本就是身為臣子,分內的事情。


    大臣們倒也不藏著掖著,隻要自己覺得計策好,就扯開了嗓子說。


    要不說,李世民在位時期,是貞觀之治。


    說不說在我,用不用是皇帝的事。


    大臣們無所顧忌,諫言諫策,幾乎窮盡五車。


    李代聽得激動萬分。


    願意聽臣子說話的,都是好皇帝。


    願意聽士兵建議的,都是好將軍。


    李代就願意聽府兵的建議,不是因為他懂,而是因為他不懂。


    謙虛是美德,刻意的謙虛,是虛偽。


    李代的謙虛,是因為他認得清自己。


    長孫無忌出班,做出最後總結。


    “陛下,臣以為運送物資賑災,方為上策。”


    李世民點了點頭,朝廷內部還很空虛。


    若將人力物力,都用在備戰上,北方百姓,即使不被凍死,怕也要被餓死。


    窮兵黷武死的快。


    “段綸,工部的禦寒毛氈,做出多少了?”


    “啟奏陛下,工部雖日夜不停,但因原料采購不易,所產毛氈不足千車。”


    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唐羊少,自然無毛可用。


    李代忽略了,大唐畜牧業幾乎為零的事實。


    牛不讓食,羊肉太貴。


    一斤羊肉,接近一貫錢。


    不要說窮人吃不起,就是富人,也吃不起。


    大唐不是沒有好的草場,可都用來養馬了。


    就這,馬匹都不夠用。


    還得想盡辦法,到塞外買馬。


    現代肉食的豐富,除了需要草場養殖以外,就需要大量富餘的糧食,作為飼料,方得發展。


    大唐百姓還不得溫飽,哪有多餘的糧食去喂牲口。


    李代以前從沒認識到糧食問題,居然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糧食少的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可以從兩方麵入手。


    其一就是素食,其二就是肉食。


    李代覺得有必要,就糧食問題和李世民談談。


    想必李世民會很歡迎吧!


    其實李代想的沒有錯,隻是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因素。


    要想徹底解決糧食問題,農民得有土地。


    農民沒有土地,糧食再多,也沒百姓的份。


    李代沒種過地,不明白土地對農民的重要。


    所以李代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沒有意義。


    李世民聽了段綸的話,也明白問題的所在。


    是以沒有責備段綸,而是對戶部尚書劉政會,吩咐道:“劉愛卿,速速備齊十萬石糧草,千車毛氈,隨時準備發往災區。”


    李世民抬頭,看向程咬金身側的李代,笑著說道:“李代上前聽封。”


    李代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站著,還是應該跪著聽封。


    但跪著肯定不會出錯。


    學著電視劇裏,古人聽封的樣子,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兒臣在!”


    李代的聲音倒是挺大,可大臣們的笑聲更大。


    搞得李代莫名其妙。


    難道錯了?


    看來是不用跪著聽封。


    李代撲棱一下,不等李世民發話,自己又站了起來。


    大臣們笑得更大聲了。


    這下,給李代徹底整不會了。


    跪也不對,不跪還不對,難道要趴著?


    李代把心一橫,雙膝跪地,往前一趴,學著清朝人的樣子,口中高唿:“兒臣接旨。”


    忍不住了,大臣們捂著肚子,擦著鼻涕。


    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


    沒想到福王殿下,比秦腔小花臉還招人笑。


    李世民也想笑,可他是皇帝,該有的威嚴,必須堅守。


    “趕緊起來!成何體統!。”


    李代起身左右看了看,希望能找到一處立身之所。


    關鍵時刻,還是長孫無忌最有眼力。


    似乎隻有他,讀懂了李代的尷尬。


    悄悄將身子向右挪了挪,給李代讓出,半個身位。


    李代示以微笑,緊靠長孫無忌,側身站定。


    李世民幹咳兩聲,沉聲說道:“福王李代,晉封豳州刺史,遙領關內道大都督之職,七日後豳州巡狩,靈州勞軍。欽此!”


    “兒臣領旨謝恩!”


    有些人一生的官路,李代瞬間就完成了。


    這就是身份帶來的好處。


    官職對李代來說,就是羈絆,就是枷鎖。


    李世民心中有開疆拓土的藍圖。


    李代也有豔絕天下的夢想。


    所以李代絕不希望自己,被李世民釘在某個地方,而失去對自由的追求。


    李代對自由的渴望,已深入骨髓。


    盡管知道,這個官隻為羅藝而授,可李代還是覺得不舒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